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孩子知道吗?

鄂尔多斯犄角旮旯


我觉得要从父母和孩子两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认为就应该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这是本能,也是心甘情愿的,至于孩子知不知道,知道多少,作为父母,可能并不在乎。但这种毫无保留的爱,既然本来就是发自内心的,又何必在意孩子是否知道。我不是很赞成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也许合理的爱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并感激。太过溺爱,孩子可能反而会不懂得珍惜,觉得父母为他付出什么都理所应当,这是极其危险的。所以,作为父母,请理智的爱孩子。

二、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不同阶段对父母的要求不一样,可能感受也不一样。幼年时,他她希望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少年时,他她想要荣誉感和自豪感;而青年时,则希望父母给予尊重和理解;成年时,当他(她)成为父母时,他就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从而对父母产生感恩与感谢之情。但是,如果父母给予无底线的爱,则可能养育出啃老的孩子,而且觉得父母付出什么都是应该的。

因此,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才可以成就孩子和家庭的幸福。


可刷可乐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跟我这样讲过:“鄙人十四,单亲家庭,跟了妈妈来姥姥家,有大姨妈,妈妈,姥姥疼我,特别幸福。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份爱就变味了,大姨总是说,养你是情分,不养你是本分,让人感觉挺不舒服的。姥姥前些日子拿出来十二万说要供我上大学,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她非得让我写欠条。内心深处一只马跑了过去。一下子从祖孙到欠主。当大姨哭着养我回到从前的时候,我就知道,回不去了。我相信她们还是爱我的,只是都变了,我不再单纯,她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喜欢我了。

我觉得她们是爱我的,什么是爱,想纠正你身上所有的毛病,让你变得完美,但她们不喜欢我了,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不要混为一谈,喜欢是你就是你,只是喜欢你,没有别的原因。”



容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这些孩子都应该知道的。

我是一个农民,早在十几年前就来到城里面打拼,为的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生活,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我们一起出来的,村里的人,他们在孩子上学的时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 。而我却把孩子留在身边,交赞助费上城里的学校。老家的人好多都不理解:农民到城里就是挣钱的,还在城里花钱上学,有病吧!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二了。学习上不需要我操心了。性格也比较开朗。经常和我们分享学校里的有趣的事。有次班里写作文“我的爸爸”,他在作文里写道:我是非常幸运的,我有一个好爸爸,他虽然不是大老板,没有很多钱,却能天天和我在一起,陪我玩耍,陪我聊天,陪我一起长大。


徐大侠慢生活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这样做 孩子真的知道吗?

举个真实的例子吧:我阿姨的孩子马上要中考了,现在的升学压力那么大,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升到一个好的高中学校,于是在没有经过他儿子的允许下,就为他报了周末的一对一培训,换来的是孩子完全的不理解,说成绩他并不差,算中等偏上,但是这件事他始终觉得没有征求过他的意见就擅自做主了,本来平时就很少说话的关系,又变得异常紧张。

反观父母呢,一笔不菲的补习费用是省吃俭用的结果,目的是希望他能上个好高中,平时甚至舍不得他做一次家务,干一次重活,甚至在生活上处处为他亮“绿灯”,但是带来的结果是孩子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没有错,但是也应有各自的底线,不然带来的是不能独立的结果和不理解他人的冷漠!



顽固达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洞开了作为父母对孩子关爱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父母爱孩子,不能再默默地爱,你的每一点关爱必经立即让孩子给你回报。

比喻说你给孩子买了一件新衣服,当孩子穿上新衣服感到高兴的同时,必须让孩子感谢你,别小看一声轻声的谢谢,这样在孩子心里就会渐渐懂得感恩是怎么回事,不是觉得父母给他买衣服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不能做无名英雄,你在关爱孩子时,必须让孩子觉得你在爱他,爱他的每一个过程都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不要急着去为他解决,你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不是父母的爱,他遇到的这个困难将会是什么结果,有了这些认识,孩子就自然懂得感恩了,千万不能让孩子觉得你为他解难是应该的。

有许多孩子都认为,你生了我,就应该养育我,就应该什么都该满足我。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种想法,请给他出一道作文题:假如爸爸不在了,或假如妈妈不在了,让孩子自己去想,如果爸妈不在了,他会是怎样的一种人生,通过假设来触动孩子的内心,让他知道父母在是多么幸福的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懂得同父母分亨自己快乐和倾诉自己的困难,那样勾通就多了。

千万不可小看与孩子沟通,那是通往孩子心灵的高速公路。

有了经常性的交心沟通,才能让孩子知道,爱和感恩爱是怎么回事,千万不可以让孩子感受不到你在爱他,这样会最失败。





陈新鉴


不知道!因为人们对别人的习惯,只有情况变化了,才能反思感受得到!比如,你如果一直吃糖,并不会感觉糖的甜!只有吃到苦味东西了,才知道之前很甜。父母对子女的好,是父母的自以为是!是不是现阶段子女需要的,要看子女的年龄阶段和环境。所以,不要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好都是对的,也不要认为父母说的子女都必须接受!他们长大后,已经是社会人,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父母该退出就不要多管闲事。子女小的时候,多给孩子讲家里的困难,让他从小体谅父母是必须的!否则,没有人天生就知道父母内心!长久以往,就会把父母的关爱当做父母应该做的!父母忽然不做了,他们受不了,反而会责怪父母失职。这就是“习惯成自然”了。


京都老客41118


可以肯定地说,父母給孩子毫无保留的爱孩子已经习惯成自然,认为这是应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不是一切都满足孩子,一切都顺着孩就是爱孩子。我曾经提到过一对有钱的夫妻,他们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沉迷在金钱挥霍中,经常逃课去打游戏或约几个混混到处吃喝玩乐。他的父母警觉起来,于是挖空心思演了一出戏,骗孩子他们破产了。从此断绝了孩子一切零花钱,他们鼓励孩子开始好好学习,以后帮父母重振事业。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才知道真像。孩子也很感激父母,否则他的一生也许就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这对夫妻給了孩子真正的爱,他们把整个心都掏給了孩子,他们的心才是天下最伟大的父母心。


原上草86



手机用户6448405427


父母对孩子无穷尽地倾出所有的爱,而孩子小时根本记不得,相反孩子会认为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导致孩子的更高欲望,不受任何拘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再去管束,已是为时已晚,天不怕,地不怕,因而,会导至不良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对孩子的爱要有适度,不要倾其所能,反害了自身,小孩子,应该爱则爱,该管则管,否则,会走向相反方向。偏爱与弱爱对孩子来说不是一味良药而是一味毒药,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品德教育,行为教育,不是娇养与无穷尽的爱,要引导孩子走正能量之路,要不偏不倚,对孩子是绝对是有好处的,对父母才有感恩之心!😊😊😊


一不平2018


我觉得这个分两个情况:第一个是孩子有自己孩子之后,知道并感激,第二个是孩子没有自己孩子之前,不一定知道,不一定感激。

大多数的人在没有自己孩子之前,感觉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独生子女,觉得家里面的所有资源用在自己身上,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是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去付出所有的努力,因为自己是他们的全部。

在这一部分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经历了孩子还小的时候,带孩子通宵不能睡觉的痛苦,经历了上幼儿园早晚接送做手工的痛苦,经历了上小学早晚辅导作业的痛苦,经历了初中孩子叛逆期,跟父母等同于仇人的痛苦,才会理解自己的父母,才会更明白父母对自己毫无保留的爱!才会感恩,才会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