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师为啥很难理解乖学生的自卑及对张扬叛逆生活的向往?

yirenjing


乖学生的自卑和对张扬叛逆生活的向往都是他们的心理变化决定的。

我是一名课外辅导老师,教过很多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总结他们的心理特点,并加以引导比教知识更能让孩子进步!

为了理解学生的自卑和对张扬叛逆生活的向往,我们需要分成小学生和中学生来探讨。因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小学生

小学生心理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还不十分明确,容易受到大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影响,所谓的乖,就是父母大多定向培养的听话。他们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中、低年级小学生保持集中注意时间只有20~30分钟;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乖只是父母影响下的表象,张扬叛逆才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因为父母影响,才体现出来的乖,所以孩子内心是压抑的,压抑之下就会显示出自卑的反应,因为孩子没有自我的本能反应,独立自觉性弱,依赖性强,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方面,都需要父母监护和指导,屈从父母之下。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学习也不错,但从内心说我也有爱玩的天性,背着父母做过一些调皮捣蛋的事,对张扬叛逆的生活是真的很向往的,还好有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没有走上歪路。

所以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育。作为老师应珍惜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尽职、尽责、尽心地培育好学生。

二、中学生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包括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随意性相互矛盾。尤其是初中学生,特点非常明显,可塑性大而不稳定,到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逐渐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从而有了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单纯,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业和生活有了差别,乖学生就会因为差别,感觉到自卑,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一定曲折和文饰的特点,虽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但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而又急于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也会产生自卑。成年人心理特点有两面性,中学生也有,而且非常不稳定,使得比较乖的孩子更加向往另一面张扬叛逆生活。另外,中学生时期生理逐渐成熟,心理上就会有产生,我已经成人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想法。

了解了孩子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曲老师课堂


如果老师能站在这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

因为任何人都有一定的两面性,我们往往把看到的主要现象贴为该类人的特征标签,当他出现一些其他想法和行为时,我们会将其视为异类或反常。

1.老师眼里的乖学生,就是在家、在学校里安分守纪,老老实实,对老师和家长的话言听计从,基本没有质疑和反对声音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符合老师,家长普遍的价值观,简单地说省事,省心,不折腾,老师可以全身心安心教学,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而家长则只需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就可以,所以,这种乖孩子普遍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和赞赏!并且也希望就这样一直乖下去!

2.乖孩子,乖学生,非必都是真乖。也许学生的乖非出自本心和其性格,而是由于家长和老师长期以来的价值塑造和奖罚机制造成的。

从小孩能说话开始,家长都在成干上万篇地灌输一种观念,那就是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好孩子,否则就会受到批评和责罚,在学校也不倒外。

这样,长期就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一种并非完全正确的现念,乖孩子(学生)=好孩子(学生)!

好孩子能得到家长、老师、亲威的普遍认可、喜欢、鼓励和表扬,这是听话、乖产生的巨大回报,学生内心可以得到满足。

而调皮捣蛋的孩子则相反,太折腾,瞎胡闹,让家长、老师永远不省心,这种学生常被家长,老师严厉批评和责罚,当乖学生许多是因为害怕被责罚,怕丢人现眼,怕家长和老师生气而对自己不利,才选择作一个乖孩子,这是利益选择,并非发自内心!

3.乖学生虽然有很多现实的好处,但并非生活的全部,生活七彩斑斓,乖学生抵挡不住他的好奇心,这就是向往张扬叛逆生活的原动力。

这如同许多幸福的婚姻,有的男女却要去出轨,不是自己老公老婆不好,只是想偶尔换个味口而已!

当一名乖学生,就意味要听话,不能反对,不质疑,不能离经叛道,更不能挑战家长和老师的权威。

老实说,好学生是活在别人为他设计的世界里,试问又有多少是真心愿意?





思路生活


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希望可以全方位的教好学生的,但是学生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就那么多,而今课业负担又重,一个老师动辄负责上百名孩子的学习成绩。加之家长和校方更多在意的也是学习成绩。所以老师们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时间久了,慢慢的也就没法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

为什么老师很难理解学生

1、老师精力有限

一个老师起码要负担近百名学生的成绩,压力可想而知。甚至到了某些关键时刻和极端情况下,老师不得不放弃一部分问题学生。而乖学生,尤其成绩好的乖学生,说实话只要不出什么问题,老师分配的精力是很少的。因为老师知道这部分孩子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所以一些藏在心里的秘密,就更加难以被理解了。

2、大部分老师对心理学了解很少

在我上学那个时候,老师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做心理学,表扬与批评全看成绩。很多孩子都在那个年代被老师留下心理阴影,现在记恨当初老师的也大有人在。虽然现在可能没那么严重,不过毕竟也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老师。所以对心理变化难以理解和发现也是正常。

所以说我们也要多多理解老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面,的确很难有精力再去理解孩子们的内心变化了。

乖学生的自卑以及张扬叛逆的向往

所谓“幸福的人都一个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我们这群学渣无比羡慕学霸的成绩时,殊不知其实很多学霸也很向往“学渣”们的叛逆与不羁。其实任何人都有两面性,就比如说一位在工作中非常能说会道的销售高手,那么回家之后他往往会比较沉默。学生也一样,在开始追求独立的年龄段,放弃了很多爱好,来塑造一个乖学生的形象,那么内心对于叛逆与张扬的渴望是非常巨大的。

而乖学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听话,一个在青春期需要听话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决定的孩子,久而久之内心就会产生自卑的心态。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也会自卑?

人的自卑大多来自情感需求被忽略,无论孩子成绩如何,也会存在被忽略的情感需求。事实上这与孩子乖不乖关系并不大。

孩子的内心是世界上最敏感与脆弱的东西。在关注孩子成绩与身体的同时,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


未曾长大的孩子


首先,选择当老师的普遍是学生时代比较乖顺听话的一类人,他们的成长背景和所受的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乖孩子,乖学生,以前的乖孩子乖学生都是被夸奖的对象,是妈妈口中“别人家的的孩子”。所以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听话懂事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乖学生应该是自信满满,十分自律的。

其次,中国实行大班额教学,这种教学体制下,听话懂事的乖学生管理起来最省事,而那些调皮捣蛋尤其是张扬叛逆的孩子则不受欢迎,他们不仅扰乱正常的教学,还会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学风。

再者,在成人的眼里,张扬叛逆是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因此无法理解乖学生的自卑,以及对叛逆张扬的向往。

透过笔者的询问,我猜你是个听话乖顺很多年的优秀学生,心里不时也会冒出张扬叛逆的想法或冲动。作为一个曾经乖顺也叛逆过的小学班主任,我希望你能正确审视自己。有主见,想独立是成长的表现,但不辨是非的叛逆,没有资本的张扬是无用的,是浪费青春。送你一句话,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翅膀硬了才能展翅高飞!


拉拉quan


大家好,今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认为学生的自卑老师能理解,碰到比较自卑的学生,老师会给学生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上进。

学生对张扬叛逆生活的向往,老师也能理解,毕竟老师也年轻过,年少张狂,想学习就学习,想辍学就辍学,但更多时候的叛逆,是对未来不负责任。

教师这个职业,无法赞同学生叛逆,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不断教导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大概率叛逆的成人在社会上,受挫概率较大,所以希望学生好,希望他们在成人后更适应社会生活啊!

其实向往张扬的生活,就一定要叛逆吗?很多牛人的生活是很有个性,他们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他们不是叛逆,而是个性,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掌握各项技能,不让父母操心,多好啊!

所以老师希望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为自己负责任,而不是不负责任的叛逆。






豺狼孽妖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话题。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经常反思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学习好的孩子总是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特殊关怀。总觉得这些孩子底子好。将来必定是可造之才。所以往往很多时候就不自觉地对他们要求更加严格。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时候老师忽视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站在老师的角度想。对这些孩子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将来能更加优秀。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会有不同的答案,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可能感觉老师是在针对他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习好的孩子长大后反而不跟老师亲近。相反。确实,那些从小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遭到老师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却忘不了老师。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老师自身方面入手。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孩子。不应该有超出于其他同龄孩子的更高要求。他们还是个孩子,平时应该更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给他们一个所谓的更加公平的成长环境。

第二个问题。站在老师管理班级的角度讲。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孩子能够听话,好管理。所以这些有着较强,叛逆心的孩子,自然就不再受老师待见。然而老师也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有着很强叛逆心的孩子往往也有着超乎寻常的创造力。相反的是。他们的这种能力越强,就越容易遭到老师的打压。

综上所述。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更多的要靠老师的自我反省和反思。


中小学作文秘籍


看过斗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小燕子是个乖乖女,为什么会喜欢一个混混呢,(允许我这么说哈),最后万劫不复,改变了自己。自己没有的,就会羡慕别人有,容易被吸引。



平凡世界的普通人


那就是角度和感同身受的问题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全能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性格,也不可能做到了解所有。

还有学生性格差异很大,好学生乖学生,活泼的学生自然不同,很多时候会单看到一面,顾及不了全部,希望好的一直好,故此很忽略乖学生的张扬。


诗或远方的你


其实老师很能理解他们,但是正是因为理解,所以希望他们都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希望能够因为自己的教育而让这些孩子长大后不后悔。


包子脸的小可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乖的孩子老师会少操点心,对于性格开朗的孩子老师也很喜欢,自卑是性格问题,希望能多多鼓励,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