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哪些女生的公主病?

Doris-萌


公主病,不知道這個算不算,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女生,身材高挑,比例協調,學習成績好,她的後面有個好好帥帥的男生,學習就不說了,當然女生喜歡他了。

有一天,老師突然要調座位,不是個別的,而是大調整,為了同學之間相互幫助,這個男生就在其中,他要被調到很遠的座位。

然後女生哭了,聲音不大,足以讓人聽見,趴在桌子上,同學都去安慰,半天才知道是因為男生,後來哭著哭著,她小聲跟她的同桌(女生)說,我的衣服角歪了,你給我拉直一下。😥😨這是什麼操作,然後給她拉直了,就繼續😭哭。哭著還得注意形象,哭的太久,老師都知道了。結果是如她所願了,男生沒走。


我家有個汐汐


有一件事是我親身經歷的,也是印象比較深刻的:

就是你有沒有遇到對的人

我和他在一起一年了,期間肯定大大小小吵過架,分過手,大多數是因為我的胡鬧,小時候家裡特別寵我,有了些許公主病,

每個女生肯定經歷過,剛開始和對象在一起的時候,不論你再怎麼胡鬧,他都會寵你,一旦有了一段時間以後,你之前的胡鬧他都不會在包容,而是和你講道理,男生應該清楚,別想著和女生講道理,你會後悔的。

而我的那個他,對錯分的很重要,剛開始他會包容我的胡鬧,當然,哭的時候他會很心疼,一直哄,可是那時候作為女生的我們想過沒有,或許那個哄,只是一種表演

有時候女孩,真的別太任性,多去想想自己的對象,偶爾一次的胡鬧他會包容,因為你是他媳婦兒,可每次的胡鬧,他變會考慮,如果你一直這樣,那麼我們結婚以後呢,我可以寵你,可你也得長大…

當然,很多人會說,女生和你不鬧了,那就是不愛你了。為什麼不鬧了,安靜了就是不愛了?有時候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幹嘛,這件事是對是錯。何必非要大張旗鼓的說我鬧就是我愛你的表現。


唯一狠愛演


我姨家有個女兒上高中 從高一就住在我家 (她爸媽為了想改善自己的生活 換了新房然而正是這個新房的改善 無休無止的麻煩接踵而來)老話說兩家同住一屋簷下難免會有矛盾 她不會自己洗頭髮 不會自己梳頭髮 甚至連洗腳都是她媽給接好水再給她洗 吃飯也是給她弄好端進屋裡。我們家四口人每天不能大聲說話 (我姨老說我大聲說話耽誤她女兒學習 但是她女兒沒天說話非常大聲我甚至不能有一點的反抗 有一次和她吵架 全家都指責我 我媽表面怪我但是說實話她也是沒辦法)然而有時我就在想 這還是我自己的家嗎??今年她高三我們家更是不能有一絲大聲說話的權利 耽誤了她高考 估計又得怪我們 說到底要不是她是我媽的姐姐 我真的想直接翻臉不認人..


愛剪輯的小許先生


我覺得最惡劣的就是待老公為奴僕的那種……這個是我2年前為一個朋友抱不平時候寫的文章《手撕公主病》,應該是切題的吧。僅供參考……

最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你沒有公主病,以前遇到這種問題我基本都是嘿嘿一笑賤賤的說一句“因為我是漢子,漢子哪來的公主病,最多都是糙漢病~”但是這一次我不打算這麼回答,一是問的這個朋友之於我而言很重要,我不想他一直被女朋友欺負而不自知,空傷了自己的真心給別人當消耗品;另一方面我不想讓所有人都誤會這樣一個邏輯“因為夠女人,所以才矯情”,引申義就是男生得包容女生的所有脾氣。

女生的小脾氣適度的話確是愛情的調味品,她增加了感情交流的機會與密度,可是這個小脾氣應當是基於愛,基於尊重的。我見過很多公主病的小脾氣那真的是太濃烈了……動輒耳光招呼,生氣起來毫無優雅和尊重,不將戀人的祖宗十八代問候完是絕不會停止的,除去這種肢體或言語的暴力行為,還有各種無理的要求,例如半夜想吃啥必須千里送美食,之類之類的,我不否認愛情的美好源於你的麻煩點亮了我的生活和不求回報的付出只為換你的笑顏。但人是交互動物,情感需要交流,這樣的長久的單方面付出的虐戀往往剩下了一堆傷痕,而看不到所謂的情深。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她從小就被寵到大,有點公主病很正常,”可是誰又不是從小被家裡寵大的呢?想想為什麼男生的少爺病被各種譴責,女生的公主病卻總是被輕描淡寫的帶過,甚至覺得常態化,自然化。這個過程依舊是性別不公平的體現,因為深層含義是女性因為不夠理性,所以成長沒有那麼快,沒辦法像男孩子那樣理性,所以需要被包容。所以那些每天脾氣巨大,拼命鼓吹自己的個性的女士,如果你還脫不掉自己身上的公主病,那真的你還算不得一個真正自由高貴的女人。不要因為加了女生的前綴,就可以恣意妄為,傷害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只不過證明了你還活在傳統的性別框架下沾沾自喜。

再說說公主病,在我看來所謂的公主病不過是她不夠愛你的掩護色。因為她並不怕承擔你離開的後果,因為她不夠愛你,就算你走了,不過是多年後不一定能想起來的路人甲乙丙。倘若幸運,你是個死纏爛打甘當奴僕的脾氣,那她更可以開開心心的享受你的忍耐帶來的性別紅利。大概這就是因為不愛,所以無畏吧。我曾經和我男朋友吵架,由於他鬧脾氣觸及我的底線,我和他很認真的說只要是你的底線我絕不會去觸碰,一旦觸及再有道理我都會閉嘴,因為我知道觸碰底線會讓我失去你,而我承擔不起失去。


可可勵志正能量


我覺得最惡劣的就是待老公為奴僕的那種……這個是我2年前為一個朋友抱不平時候寫的文章《手撕公主病》,應該是切題的吧。僅供參考…… 最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你沒有公主病,以前遇到這種問題我基本都是嘿嘿一笑賤賤的說一句“因為我是漢子,漢子哪來的公主病,最多都是糙漢病~”但是這一次我不打算這麼回答,一是問的這個朋友之於我而言很重要,我不想他一直被女朋友欺負而不自知,空傷了自己的真心給別人當消耗品;另一方面我不想讓所有人都誤會這樣一個邏輯“因為夠女人,所以才矯情”,引申義就是男生得包容女生的所有脾氣。 女生的小脾氣適度的話確是愛情的調味品,她增加了感情交流的機會與密度,可是這個小脾氣應當是基於愛,基於尊重的。我見過很多公主病的小脾氣那真的是太濃烈了……動輒耳光招呼,生氣起來毫無優雅和尊重,不將戀人的祖宗十八代問候完是絕不會停止的,除去這種肢體或言語的暴力行為,還有各種無理的要求,例如半夜想吃啥必須千里送美食,之類之類的,我不否認愛情的美好源於你的麻煩點亮了我的生活和不求回報的付出只為換你的笑顏。但人是交互動物,情感需要交流,這樣的長久的單方面付出的虐戀往往剩下了一堆傷痕,而看不到所謂的情深。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她從小就被寵到大,有點公主病很正常,”可是誰又不是從小被家裡寵大的呢?想想為什麼男生的少爺病被各種譴責,女生的公主病卻總是被輕描淡寫的帶過,甚至覺得常態化,自然化。這個過程依舊是性別不公平的體現,因為深層含義是女性因為不夠理性,所以成長沒有那麼快,沒辦法像男孩子那樣理性,所以需要被包容。所以那些每天脾氣巨大,拼命鼓吹自己的個性的女士,如果你還脫不掉自己身上的公主病,那真的你還算不得一個真正自由高貴的女人。不要因為加了女生的前綴,就可以恣意妄為,傷害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只不過證明了你還活在傳統的性別框架下沾沾自喜。 再說說公主病,在我看來所謂的公主病不過是她不夠愛你的掩護色。因為她並不怕承擔你離開的後果,因為她不夠愛你,就算你走了,不過是多年後不一定能想起來的路人甲乙丙。倘若幸運,你是個死纏爛打甘當奴僕的脾氣,那她更可以開開心心的享受你的忍耐帶來的性別紅利。大概這就是因為不愛,所以無畏吧。我曾經和我男朋友吵架,由於他鬧脾氣觸及我的底線,我和他很認真的說只要是你的底線我絕不會去觸碰,一旦觸及再有道理我都會閉嘴,因為我知道觸碰底線會讓我失去你,而我承擔不起失去你的痛,因為我愛你,反之亦然。我想情侶之間相處的法則大抵如此,愛情可能難以用理性自持,但是即便再無理性可言,還是要有底線,因為底線在,所以會因為相愛不去觸碰,也便有了情侶間的相互尊重。倘若明知底線在哪還幾次三番觸碰,便可確定已是不愛,也就有了走的理由。最恐怖的就是像我朋友這樣,以“女孩子都有公主病”來麻痺自己,任由別人在自己的心上烙下無數傷疤。還總覺得誰家不是這麼過的。其實你真的想錯了,遇到對的人一定不會如此狼狽。說到這兒肯定會有一群人跑出來說感情這回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感情相處的方式,你又不是別人,憑什麼去評判別人的感情,可是我想說的是,冷暖可自知,有毒與否需要檢驗。如果真的用“女孩子都有公主病”一直來麻痺自己,公主病無限擴大,毒藥劑量越來越足,總有潰不成堤的一天,那時候麻醉藥已然不起任何作用,你才驚覺滿身傷口,何必呢?傷人傷己,浪費光陰。倒不如開始便尋得一良人,好好經營感情,磨平稜角,最後終成眷屬。實在好過一直撕扯自己給別人做嫁衣的好。 我一直標榜自己是女權主義者,所以我從不以女性為前綴去獲得任何特殊對待,同男性彼此平等尊重。所以,每一個真的想高貴的女性,請你相信,高高在上的鞭打自己的男朋友不是女王的表現,他若是奴僕,那麼願意委身於他,與他長廂廝守的你又怎麼可能是公主?你待他如王子,你才會是公主啊。另外,如果真的不愛,那麼真的不要彼此折磨,說清楚講明白,早早離開,不要到頭來浪費別人的時間,虛度自己的光陰,如何也都划不來——致那些不自愛不愛人的朋友們


MG足球


我只見過一個公主病。

她婀娜多姿,體態輕盈,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色,膚若凝脂,口如含貝,面若桃花。

至於身材,則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而且,她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因為她真的是位公主。

但是,我見猶憐的她,卻在十五歲時突然生病了。

而且,還是種很嚴重的病,導致她一睡就是一百年。

一百年後,一位登徒子千辛萬苦找到沉睡的她。並且,在沒有經過她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親吻了她。

沒想到的是,登徒子這驚天一吻,竟然帶著起死回生的魔法,沉睡中的美人兒竟然被他吻醒了,還深深愛上了他,從此跟他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沒錯,我說的這位生病的公主,就是《睡美人》那則童話故事裡的那位公主。


獨孤臭屁


公主病,實際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願長大的大男孩)的女版。她們是自信心過盛,在任何場合都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她們的特質有顯著的自戀傾向,心理年齡小,對自我評價失衡,過高的膨脹自我角色,或超過現實的放大自己的優勢,以自我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問題經常歸外因,遇到困難往往選擇逃避抱怨,做錯了事希望別人為自己買單,由於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缺乏責任感,感受他人情緒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弱,導致人際關係緊張,環境適應,工作,婚姻問題多多。

臨床表現

1.日常行為

(1)無理要求要求別人對自己百般遷就,因此自理能力極低。

(2)嬌生慣養不管家務家事,討厭任何勞動,極度重視物質生活且好逸惡勞

(3)情緒極端情緒化,特別是面對別人對待時的反應;一句不合心意的話,足以令她暴怒。慣於以情緒去支配周遭的人。

(4)自我放縱任意妄為,缺乏理性的自制能力,不考慮規矩和道德標準,例如在公眾場合打人。有合理化自己攻擊他人的傾向。

(5)自我中心認為自己是最尊貴的,自己的話就是真理。常說“我的想法是絕對正確,千錯萬錯都絕不是自己的錯。”

(6)眼光狹窄不留意社會時事,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認為自己最重要。

(7)無病呻吟在自己的社群、部落格或留言板時常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對於小事物發表無意義的言論。

(8)假同情心時常抒發對於寵物有過人的憐憫心,以襯托自己愛護動物的決心,其實平日不僅漠不關心也毫無付出關愛。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多有過人之處,例如面貌、技能、口才等,其實外人相當不以為然

(9)引起注意對於不痛不癢之事物時常放大以抒表情緒,只為引起異性注意,抑或是抒發負面情緒已達到眾人注意的面向。智商低落:知識的攝取有限,欠缺基本常識及學識,反應力極差,時常不懂裝懂而鬧笑話。

(10)任性心直口快,就是說話不經大腦,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對他人的感受極度遲鈍。依賴性強:懶惰怠慢,只懂得享受,希望得到別人的優待及照顧,且完全不懷感恩。事實上她很可能有能力完成很多事,但她拒絕親自去做。

(11)自我膨脹雖然不一定認為自己是最美的,但絕對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存在。常常以“正面思考”來當做藉口,不願承認自己的傲慢心態。

(12)雙重標準自己不能被羞辱,但他人就可以被羞辱。此點反映了其喜歡在別人傷口上灑鹽,將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完全沒有同理心。

(13)講話做事不負責任沒有責任概念,認為責任是可以說推就推的,而且總是用歪理正當化。

(14)無道德感經常企圖使用謊言獲得在組織中或他人心目中的優越地位。企圖心更強者甚至會用陰謀去陷害周圍的人來獲得好處。對自己犯的錯無自覺力,除非受到嚴厲的懲罰才會醒悟。

2.症狀

(1)輕度症狀懶惰別人的事情別人做,自己的事情也讓別人做,家務更是能懶就懶。喜歡睡懶覺,你教育她“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她會翻個身反駁你: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嬌氣讓男人客串力工幫她拿東西是家常便飯,散步累了就讓男人背。不肯乘公交車,出門要麼打車,要麼坐私家車。

(2)中度症狀挑剔無論去哪家餐廳,都能找到堅決不吃的東西。她的男人必須長得帥,即使不帥也要有錢,普通男人入不得她的法眼。

(3)重度症狀驕橫語言常為命令式,像高高在上的女皇。約會你必須提前到,她則可以毫無理由地遲到一小時。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管你是死是活。

3.類型

(1)控制型公主某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與優勢,驕傲自負,做事略帶嬌蠻,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喜歡控制,影響周圍的人,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一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在婚姻和職場中容易成為“閃離族”。

(2)依賴性公主能力相對較弱,缺乏自理能力,重大的決定往往依賴於別人,嬌氣,怕吃苦,社會適應能力弱,容易成為”啃老族“。

(3)創傷型公主由於受創傷缺乏健康的童年,在關係中以自我為中心,感受他人的能力低,性格偏男性化,以自我為中心,控制與支配欲強,有較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兩性關係中易情緒化。





EugeneJia


去哪兒都挑刺兒,座位高低嫌不舒服,床鋪軟硬嫌不舒服,去了村裡嫌土,進了城裡嫌髒,飯店吃飯嫌有味,家裡開灶嫌油煙,難伺候!





涵北意像


公主病,指一些自信心過盛,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類似的名稱有港女。公主病者多數是未婚年輕女性,自少受家人呵護、伺候,心態依賴成病態,公主行為受嬌縱,有問題常歸外因,缺乏責任感。有這種特徵的男性則稱為王子病。公主病,實際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願長大的大男孩)的女版。她們是自信心過盛,在任何場合都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她們的特質有顯著的自戀傾向,心理年齡小,對自我評價失衡,過高的膨脹自我角色,或超過現實的放大自己的優勢,以自我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問題經常歸外因,遇到困難往往選擇逃避抱怨,做錯了事希望別人為自己買單,由於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缺乏責任感,感受他人情緒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弱,導致人際關係緊張,環境適應,工作,婚姻問題多多。


時尚校花


首先,“公主病”的定義是褒義還是貶義?從字面理解上來看,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應該是一個被“批判”的貶義的詞語。


女孩子,生來需要有一定與“公主”有關的因素,比如"精緻"“舉止得體”“優雅”...

當然,優秀的“公主”,也同樣需要擁有“一定的膽量與氣魄”“胸懷”“善良予人”...


如果這些同時擁有,那麼“公主病”有何不可?


其次,如果“公主病”被界定為不好的,貶義的,那也許是在“教養”中本身出現了問題。

比如,“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嬌氣"...

但這些本身其實與“公主”本身無關的啊,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