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打造專業職場人(1)

職業化——打造專業職場人(1)


在疫情期間回想起去年在帶團建活動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很多職場人員缺乏最基礎的職業素養:1,職業化,2,執行力。在接下來幾週中,我會著重講一下,職業化與執行力。

在職場中,職業化是教會我們怎樣做人而職業化是教會我們怎麼做事情,職業化的訓練過程中包含一下幾個部分,1,區分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區別,2,專業的修煉,3,商業的思維,4,敬業的精神。

今天我們先來說一說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區別,在現在職場中,很多職場人都不能稱為是職業選手,是因為大多夥伴認為只要去上班,我就是職場人,只要去公司,我就是個合格的員工。其實不然,很多夥伴只能說是在混日子,消磨光陰。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最大區別在一下四點,

1 ,職業選手惜時如金,業餘選手消磨光陰

提起職業選手,大家更多的是想起職業運動員,比如,NBA的科比,亞洲田徑的驕傲劉翔,亞洲網球曾經的領軍人物李娜等等,他們曾經都是他們領域的佼佼者,但是我們會發現,他們的運動壽命也只有短短的10到15年,即便他們已經非常努力,科比曾經說過一句話“你們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麼?”可以想象到,他們對於時間的利用,他們對於時間的珍惜。映射到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或許會有人覺得現在的醫療條件可以保證我們活到90歲以上,我們能工作到75歲,沒錯,我們可以工作的時間很長,但是正整讓我們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工作中的時間也就是15年,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所承擔的責任會越來越多,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等等,這些無形的責任都會分散我們的專注力,所以我們只有在25歲到40歲這左右的十五年足夠努力,足夠專注,才能積累足夠多的經驗,能力,財富,地位。反觀業餘選手,往往是把一件事情當成自己的興趣,用來消磨時間,而並非專注,在職場中這種人隨處可見,每天按時上班到點下班。黃金時間在不斷流逝,等到成家以後才發現,現在的自己每天不是在創造財富而是在疲於奔命。

所以當我們惜時如金的時候我們自然能夠享受到成長與成功的果實,當我們虛度光陰的時候我們只能去承擔沒有努力的後果。

下週我會對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第二個區別:職業選手以業為生,業餘選手以業為樂,進行詳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