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复工两不误,北京超七成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防疫复工两不误,北京超七成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亚运村的华堂商场里,戴口罩的外籍员工正认真检查防控细节;大街小巷的7-11便利店里,方便食品、饮用水等民生商品加大供应;亦庄的跨国公司生产基地里,高端医疗设备顺利下线。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趋稳向好,北京外资企业加速有序复工复产。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全市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超过70%。其中,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企业复产率达到97.4%。

外资商业网点坚持营业保民生

“2020这个春节,难干、难受、更是难忘。”忙了一整个春节的7-11店长陈世宝感慨道。春节期间,店铺严重缺人,为了保持便利店正常运转,陈世宝有时一天要在店里坚守20多个小时。2月末,休假的员工返京后,度过了14天的自我隔离期,陆续回到了店铺,人员短缺问题逐渐得到缓解。

据了解,春节期间,北京7-11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有233家店铺坚持营业。从2月9日到3月16日,已有266家店铺营业,达到了门店总数的97%。

购物车篮处增设消毒设施,手扶梯、收银台、休息区每两小时消毒一次,店内划出“一米线”……在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华堂商场也坚持正常营业,为周边百姓提供着生活物资。

作为国务院首家批准建立的外资连锁零售企业,北京伊藤洋华堂为了满足疫情期间顾客所需,加大了重点商品的供应,对于顾客关注度较高的日本进口商品,由采购员亲自到厂家现场订货、提货,保证卖场货量的充足。疫情期间,华堂商场亚运村店还对重点销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业绩甚至实现了逆势增长。

据市商务局监测,疫情以来,北京主要大型外资商超及大型连锁品牌,如沃尔玛、家乐福、新世界、麦当劳、7-11、王府中环等一直开门营业,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跨国企业研发生产不停步

疫情下,高端制造外资企业也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3月初,在瓦里安医疗北京基地新建的高能射线测试间,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完成了200个小时的机房出束测试,随后打包发往欧洲市场。这标志着北京基地成为瓦里安全球范围内最全产品线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一举超越集团总部硅谷基地。

疫情期间,瓦里安北京基地疫情防护和安全复工两不误,员工们按时分批返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不仅给予政策鼓励,也帮助企业解决了疫情期间复工面临的困难。

“第一台中国产高端直线加速器TrueBeam的快速顺利下线,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新速度。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和产业链能力充满信心,仍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立志推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瓦里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均超过90%。全市外资企业最集中的朝阳区,商务楼宇复工率99%;拥有众多总部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CBD目前重点企业已全部复工;国际金融、高端商务服务、文化传媒等重点行业业务恢复达到9成以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18家规模以上外资企业绝大部分已开工生产,其中涉及疫情防控、民生必需、保障城市运行的重点制造业、医药研发行业复工复产率在95%以上。

精准对接解决企业用工用餐等需求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本市引导外资企业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应隔离尽隔离,严格实行员工上岗前测量体温、全体员工上岗佩戴口罩、办公场所定时通风消毒、加强用餐管理等各项防护措施。鼓励外资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采取居家办公、轮流到岗、网上办公、错峰上下班等灵活方式。

针对外资企业复工中用人用工、运输物流、员工用餐等具体需求,本市引导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人力资源相关机构组织的“网上招聘”和用工供需对接活动。同时,发挥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出具相关函件,帮助外资企业协调解决异地开工、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实际问题。市商务局还向外资企业及时推送餐饮外卖、集中配餐等供应名录,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餐饮服务单位,全方位提供复工保障。

根据16个区及外企商协会的调查反馈,目前,北京308个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企业,300家已复产,复产率达97.4%。其中制造类企业79家,均已全部复工复产;服务类企业229家,复产221家,复产率97%,其余8家轮岗值守复工,主要为房地产类企业。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