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突入法國,英法聯軍不能圍殲深入的德軍嗎?

漆沮古河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行,因為英法根本沒有這個兵力。

冬雨AK說的已經很好了。

英法聯軍認為馬奇諾防線是基本不可能被攻破的,而阿登山區是不可能被裝甲部隊逾越的。

而德軍主力的重點攻擊方向,一定是法國北部,包括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低地國家。

而即便德軍莫名其妙的攻打馬奇諾防線,英法聯軍也有把握守住。

所以,英法聯軍決定在右翼的馬奇諾防線進行戰略防禦。

為此,在馬奇諾防線一側,法軍駐守了第2和第3集團軍群,還有一些預備部隊,理論上是足以防守。

在左翼的低地國家,法軍有第1集團軍和第7集團軍,還有英國遠征軍的援助。

低地國家的地形特殊,有大量沼澤和水網地形,易守難攻。

所以,法國在這裡並沒有修築現代化工事,已經意義並不大。

一旦同德國開戰,英法聯軍會擊中主力大舉進入左翼低地國家,甚至進行反攻,利用複雜地形將德軍擊潰。

這樣,德軍在左翼和右翼都無法突破,進攻戰役就失敗了。


在所謂坦克部隊不可能穿越的阿登山區,法軍只駐守了幾個三流師。

這個戰略,英法聯軍主力都部署在左翼低地國家,因為要需要反攻。

在馬奇諾防線的法軍實力很弱,只能用於單純的防禦。


結果,德國A集團軍群,由格特·馮·倫德施泰特指揮,由46個師組成,其中包含7個裝甲師。這個A集團軍群就是“鐮刀閃擊”計劃中的鐮刀。

他的目的是需要從阿登山區衝入,然後像鐮刀一樣向北合圍,將低地國家的英法聯軍主力殲滅。


B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指揮,含29.5個師,其中有3個裝甲師。B集團軍群的目標是向低地國家進攻,將盟軍的北部部隊引誘入德軍的圈套中。


C集團軍群由威廉·馮·里布指揮,下轄18個師。C集團軍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盟軍在東側發起側翼包圍,並沿馬奇諾防線和萊茵河上游持續發動小規模襲擊,作為佯攻。

結果A集團軍群從阿登山區突入以後,繞過了馬奇諾防線,輕鬆佔領色當。

而法軍駐守在馬奇諾的部隊,不是被A集團軍群擊潰,就是被C集團軍群牽制,自身難保,根本無法全力攻擊。況且,馬奇諾防線的法軍部隊戰鬥力非常爛。

以阿登地區防禦的第2集團軍在兵源、防空、反坦克武器和空中支援都很差,其5個師中有2個是超齡的預備隊員組成的“B級師”。

這種部隊只能防禦,用於進攻幾乎是以卵擊石。

隨後,A集團軍群直接向左翼猛撲,要切斷已經進入低地國家英法聯軍主力的退路。

德軍在5月12日突破阿登山區,在5月19日就佔領了亞眠,切斷了北方的英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部隊的補給線。5月20日,德國第2裝甲師的一支偵察部隊抵達濱海努瓦耶勒。

由此,英法以及荷蘭、比利時主力全部被德軍的A集團軍群、B集團軍群合圍。盟軍第1集團軍(比利時軍,英國遠征軍,法國第1、第7及第9軍團)困在其中。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潰不成軍的盟軍在敦刻爾克拼死突圍,這才33萬人、

即便如此,整個低地國家的盟軍全部崩潰。

至此,盟軍損失了61個師,英國遠征軍已經丟棄所有重武器逃回英國,而法軍最精銳、最現代化的部隊已被派往北部,並在包圍中損失殆盡。

此時,法軍剩餘實力已經不足以抵抗德軍。

而且,法國的領土面積不大,又有很多平原,缺乏持久作戰的迴旋餘地,自然要崩潰了。

其實,德軍此次進攻非常漂亮。他們出人預料的突破,就像名醫做手術一樣,然後使用部隊沿著英法聯軍最薄弱的線路閃電進攻,將盟軍主力完全切斷補給線和包圍,導致該部迅速崩潰。

低地國家的盟軍主力崩潰以後,法國戰役勝負已經是註定的,後面再打只是收尾而已。

德軍在5月12日突破阿登山區,5月15日上午,法國總理保羅·雷諾打電話給新任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我們被打敗了。我們遭到了打擊;我們已經輸了這場戰爭。”


薩沙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

不能,英法聯軍是被包圍的一方,被德軍攆的像兔子!怎麼可能反過頭來圍殲德軍,應該是不清楚當時德國 法國 英國遠征軍的兵力部署,才會有這種想當然的看法

先仔細看看下面的圖片

記住各個國家的位置和馬奇諾防線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馬奇諾防線雖然號稱從法國修建到了北海,但由於比利時的反對和阿登地區地勢險惡,崎嶇不平因此就沒有修建,其實馬奇諾防線的主體還是法德邊境,也就是實線部分,虛線部分由於是比利時 盧森堡 荷蘭,這都是法國的盟國,因此沒有大規模建造,只是簡單的構築了一下,稱為達拉第防線,算是給馬奇諾防線打的補丁!防禦力量完全無法和德法邊境上的相比!

再說一下英法聯軍主要兵力部署,

當時法軍有94個師,英國遠征軍9個師(比利時 盧森堡 荷蘭的軍隊都部署在自己國家內),英法聯軍103個師被分為3個集團軍。

第一集團軍群共51個師部署在法比邊境,防止德軍擊潰比利時後進攻法國本土。

第二集團軍群共25個師,部署在馬奇諾防線裡

第三集團軍群共18個師,部署在馬奇諾防線後方,作為馬奇諾防線駐軍的支援,

還有9個師做戰略預備隊。

對照上圖可以看出,馬奇諾防線和法比邊境是防禦的重點地區,而恰恰漏掉了阿登地區,同時在巴黎和馬奇諾防線之間的大片地區幾乎沒有駐軍,完全是空白地帶!

所以,德軍的作戰計劃是(上圖)。

德軍集中了136個師,包括10個裝甲師和6個機械化師,分成A B C 3個集團軍群,分別由龍德施泰德上將 ,博克上將 萊布上將指揮

A集團軍群,共44個師由龍德施泰德上將指揮,擔任主攻,突然翻越崎嶇的阿登山區,然後分兵兩路,一路向英吉利海峽沿岸地區實施突擊,分割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另一路大迂迴至馬奇諾防線後方,和C集團軍群對馬奇諾防線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B集團軍群,共28個師,由博克上將指揮,展開部署在荷蘭 比利時北部地區,用來突破佔領荷蘭和比利時北部,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共17個師,由萊布上將指揮,部署在馬奇諾防線正面,擔任佯攻,吸引牽制英法聯軍的主要力量!

德軍的部署重點是A B兩個集團軍群,尤其是A集團軍 群,擔負著切割英法聯軍和法國本土的任務,計劃一旦成功,A B兩個集團軍群就會像兩個鉗子一樣,把英法聯軍牢牢鉗起來!

戰役進程

戰役可以說完全是按照德國的劇本來進行的(見上圖),1940年5月10日,德軍全線發起進攻,荷蘭 比利時的軍隊完全不是德軍的對手,在德軍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地一體的打擊下,僅僅五天,也就是5月15日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宣佈投降!英法聯軍的抵抗倒是挺頑強,一度阻止了德軍的攻勢,但在荷蘭投降之後,防線出現缺口,尤其是在德軍出人意料的翻過阿登山區之後,英法聯軍處於鉗形圍攻之下,全線崩潰,開始向著諾曼底地區總撤退,而後面就是攆兔子一樣的德軍裝甲部隊!也就有了後來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解決掉北方的英法聯軍之後,德軍調轉槍口直接進攻巴黎,此時的巴黎完全就是一座完全不設防的城市,結果就很明顯了,德軍開進巴黎,法國投降,而此時馬奇諾防線內的法軍正處於德軍包圍之中惶惶不可終日,投降的消息傳來,軍心渙散,自然也就不戰自潰了!

所以,試問這種情況下,英法聯軍如何圍殲德軍呢?能從敦刻爾克撤離撿回一條小命就燒香拜佛了!

(圖片來源自網絡)


冬雨AK


個人覺得是可以的,如果拿破崙復活的話,也只有像拿破崙這種又魄力的人才能這麼大膽,才不會遭受反對!當德軍突破阿登森林後,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當機立斷的分出兵力向阿登森林突進,馬其諾防線同樣分出兵力也向阿登森林突擊,兩面夾擊重新收回阿登森林,將突入法國境內的德軍補給線掐斷,並給德軍來一個反包圍!一旦補給線被掐斷,德軍就只能尋求突圍,甚至投降了!

以上是最理想的情況,當然要站在上帝視角了!戰場是複雜多變的,撇開拿破崙,如果同時期的隆美爾、曼斯坦因這麼優秀的主帥是法國人,並且是法國的元帥級別的人物,他們可能會這麼幹,但當年的英法聯軍顯然被閃電戰給打懵了,根本不知道這個戰術如何破解,所謂兵敗如山倒,說得就是二戰時的法國,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39天就被德軍打到投降,這還真是一個笑話!

而且當年英法比荷四國聯軍駐防比利時,結果德軍突奇襲阿登森林突入法國,英法聯軍此時就是豬隊友與豬隊友互相拖累,英國和法國兩國高層將領不尋思反擊,而是開始吵架鬧矛盾。英國人認為聯軍有被德國包圍的危險,應該馬上從海上撤離到英國去修整;而法國人認為此時祖國有難,聯軍應該馬上回援法國。至於比利時和荷蘭只是跑腿的,沒有發言權。

兩國高層將領對這個事情吵了好幾天也沒有吵出一個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既沒有撤退去英國,也沒有回援法國,就傻傻的在防線上待了好幾天,最終被德國裝甲師完成包圍,上演了一場悲壯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英法聯軍最後能夠狼狽的撤走都還要感謝希特勒和戈林,希特勒認為陸軍戰功太大,準備給空軍一次立大功的機會,加上戈林的爭取,希特勒也就準了戈林的方案。於是讓裝甲師停止前進,由空軍對英法聯軍實施轟炸,逼迫孤立無緣的英法聯軍投降,結果一招不慎,放走英法聯軍養虎為患!

敦刻爾克大撤退嚴重打擊了法國士氣,再加上德軍閃電戰的進攻節奏太快了,法軍在前期還能在前線被突破後組織有序的撤退,並準備組建第二道防線等。但德國人的裝甲師總是在法國還沒有組建起新的防線的時候就突破了,最後撤退變成潰退,德軍就這麼一路碾壓到了巴黎並逼迫維西政權投降!


狼煙火燎


法國戰役是這樣的,法軍在前沿防守兵力並不只是馬奇諾防線,另外英法主力是駐紮在法國北部,隨時準備去荷蘭比利時阻擊德軍的。法國是從來沒有指望用馬奇諾防線頂住德軍的,馬奇諾防線是逼迫德軍繞路荷蘭比利時的,而且,荷蘭比利時才是法國人預想的主戰場。

而德國人的劇本是,C集團軍進攻馬奇諾防線,這個是佯攻,而B集團軍北上攻擊荷蘭比利時,目的是調走法國北部的英法主力。而等B集團軍纏住了英法主力,A集團軍就趁機穿過阿登山脈,直接深入法國腹地。注意,法國南部的馬奇諾防線和法國北部邊境連起來是一整條防線,法軍主力被糾纏住之後,從中間打開的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阿登山脈。

這個時候別說是英法聯軍包圍德軍了,而應該是德軍包圍英法軍隊了。

等德軍穿過色當之後,這個時候,法國人面臨的問題有三點。

1、法國腹地兵力空虛,巴黎岌岌可危

2、前線法軍背對德軍,隨時可能被包抄

3、法國腹地守軍準備不足,打不過德軍

這會兒是法軍能包圍德軍的問題麼?主力都被纏住了,而德軍又突然出現在法軍背後,法國人把自己最薄弱的部位暴露了出來,這是法國人要被包餃子的節奏,這會兒是德軍怎麼打怎麼贏的局了。

德軍穿過色當之後,基本就沒打過什麼硬仗,一路趕鴨子一樣往海邊打,速度非常快。等德軍回頭殺向巴黎,巴黎直接不設防,德國人兵不血刃佔領了巴黎,而C集團軍也順勢穿過了馬奇諾防線。

A集團軍被包圍的這個問題,德國人也是考慮過的,德軍統帥部就多次下令要求古德里安、隆美爾這些人停止進攻,等待後援,這倆人根本不理會,古德里安甚至揚言辭職,你再墨跡我不打了,你臨陣換將。這個說明啥?前線指揮官的敏銳嗅覺,他們根本不認為有危險。

而真正有危險的時候是英法主力被趕到敦刻爾克的時候,那裡堆了四十萬大軍,很難啃,這會兒古德里安等人也停止了前進,這會兒他聽話了,為啥?因為他嗅覺到了危險的氣息。這會兒德軍裝甲部隊距離敦刻爾克就十幾公里。前面道路不行,有沼澤,自己還就裝甲部隊,前面四十萬敵人。

如果這會兒貿然前進,很難吃的下那四十萬人,一旦英軍來一個仁川登陸式的攻擊,從海上運兵過來,那德國人就廢掉了。而德國人顯然沒有上這個當,他停止了進攻,收攏部隊,準備一次性吃掉這四十萬人。


軍武文齋


打仗主要依靠兵力對比。特別是在雙方軍事技術裝備水平差不多的時候。雙方都是爭取兵力優勢。結果就是總兵力相當。

在判定德軍從比利時進攻為主攻的前提下,當然是集中優勢兵力去迎敵。後方只留有一些守備部隊。

法國的戰略上有一個失誤,就是沒有戰略預備隊。

也許是預備隊兵力不多,已經投入到比利時戰線了。

所以法國軍隊後方是比較空虛的。即使有部隊也是二線部隊,訓練差,裝備差。

更重要的是法軍沒有裝甲部隊!

面對洶湧撲過來的德軍裝甲部隊,步兵是無法招架抵抗的。也沒有時間構築防禦陣地。如果有構築好的反坦克壕溝,部署好炮兵,也是可以阻擋德軍裝甲部隊的。但是當時法國沒有時間,也沒有人力這麼做。

德軍是以裝甲師為核心,以步兵師跟進和掩護裝甲師的側翼。橫穿英法聯軍的後方。

聯軍正面要抵擋德軍的攻勢,沒有餘力對後方的古德里安們發動反擊。而且補給被切斷,打不了幾天就會彈盡糧絕。那時候只能束手就擒。

所以面對從阿登突入的古德里安,法軍沒有軍隊進行抵抗,更不要說反擊消滅了。其次是現有的部隊裝備差,打不過裝備精良的德軍。

第三是前方的部隊被切斷聯繫,孤軍奮戰,生存都成問題,那還顧得上消滅德軍呢?先想法跑出來再說吧。


一葉楓流


其實戰前法國制訂了周密的計劃,幾乎天衣無縫,固守馬奇諾,屯兵比盧荷,阿登佈下口袋陣,等著德國人往裡鑽。沒想到德國工兵神兵天降,打破了阿登的口袋陣,緊接著,龍德施泰特拗不過手下將領,德國幾個瘋子般的天才將領開始了著名的武裝偵查。而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法國在幹什麼呢?法國正在將大量的預備部隊派往比利時前線。然後這些裝備一般,訓練一般,補給輜重都裝在車上的後備部隊吃著火鍋唱這歌信心滿滿的走在前往比利時的大道上的時候,迎面撞上了德國人的坦克。

結果就是法國人的士氣瞬間崩盤,前線部隊苦等援軍,預備部隊向瘋狂後撤,指揮系統一頭霧水,人民群眾一片恐慌。

法國人其實是被嚇死的。


液體的她


德軍通過阿登森林繞過馬奇諾防線時,英法主力都部署在比利時,留守在法國本土法國軍隊都是未滿編制的輕步兵師和少量的裝甲部隊,而法國的參謀部制定作戰計劃從未考慮到德軍會繞過馬奇諾防線,所以一片混亂,甚至根本搞不清楚德軍到底在哪裡,要麼命令早已被德軍擊潰的部隊發動反攻,要麼根據一些風聲讓部隊毫無意義來回奔波,而法軍的士氣被這些徒勞之舉和令人崩潰的謠言折騰的極其低落,一支部隊的正常調動,被其他部隊士兵誤解為撤退,一傳十,十傳百,最後謠傳為法軍主力已被擊潰,於是跑得更起勁,然後德軍以為法軍會重兵防守的區域,結果發現無人防守,於是輕鬆一路突破。


朝之夢夜之歌


答,英,法聯軍不能滿足與德國軍隊正面進行交戰的能力,一個馬奇諾防線,花費了法國的所有資金,技術以及投放的有生力量。

英,法聯軍軍隊的作戰模式,以及集合,運動過程,都無法和德國軍隊進行比較,德國軍隊都是機械化,並且空中偵查聯絡,飛機,坦克集群以及後勤保障都是無線電通訊,而英法聯軍沒有重火力,依賴的是馬奇諾防線鋼筋水泥以及固定重炮等,有防護不需要防護空軍。但是感覺一旦英法聯軍集合到一起,就會像綿羊遇到了狼🐺,很快就會被絞殺英法聯軍一旦覆滅。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歷史學家把敦k爾克撤退說成一個勝利的原因。


大馬哈魚12


英法聯軍再馬奇諾防線部署,而德軍派出少量兵力佯攻馬奇諾,而主力裝甲部隊跨域阿登森林,出現在防線後方,英國人一看大事不好,撒丫子就顛了,德國人的裝甲軍團合圍的合圍,追擊的追擊,根本輪不到英法聯軍保衛德軍。


歪脖老葉RET


如果撕裂防線進入的德國原地待著不動,給1個月時間讓英法調動部隊,調整部署,那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