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維護市場秩序,支持復工復產的情況,並答記者問。一起來看——
復工復產
針對疫情遇到的實際問題,有哪些措施?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要減少人員流動的實際,推出“不見面”辦理。
對包括企業登記註冊、食品生產許可以及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都實行了網上辦理、“不見面”辦理。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涉及到行政許可和強制性認證的問題,推出了告知承諾的辦法。
企業如果具備生產條件,如果承諾在一定時間內把這些材料補齊,就當場辦理生產許可證。對食品生產企業,在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對少數企業特別是低風險的食品生產企業,先發證後檢查。還有的企業有了生產許可證,但是到了該延期的期限了,也推出可以推遲辦理延期手續。
——針對大量外貿出口企業的復工復產推出加快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轉換。
我國製造業產能有相當一部分出口國際市場,產品執行的是國際標準和國外標準,按照現有的規定是不能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銜接 ,挖掘這部分產能的潛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針對企業信用修復問題推出審慎異常名錄管理。
現在全國有一批企業納入異常名錄,就要受一些限制,包括獲得政府採購,包括招投標,也影響融資。只要把該補的補上,該糾正的糾正,就進行信用修復,這樣就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產。
醫藥器械
對疫情所需的藥品、器械要建立行政許可的綠色通道,包括哪些措施?
——立即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制定藥品和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的工作方案。
建立了有關審批工作機制,組建了藥品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的特別專家組。
——加快審評審批,推動產品儘早上市用於防疫需要。
對疫情防控所需的藥品註冊申請,在確保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加快審評審批。對於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器械產品的註冊、生產許可和檢驗檢測等實施特別措施,合併審批流程。對於轉產生產醫療器械的企業,實行應急審批,依法辦理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及時服務企業,擴大產能。
藥品監管部門加強對企業的指導,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有關疫情防控用的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一對一”的服務,提供全程的諮詢、技術支持和政策指導。對生產企業轉產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簡化生產資質審批程序,合併產品註冊證及生產許可證檢查流程,啟動加急檢驗檢測程序。同時,也認可企業的部分自檢報告,對符合許可條件的企業現場確認後,立即辦理產品註冊和發給生產許可證。
*截至2月24日,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經達到了33萬套,醫用防護口罩日產量達到了84.4萬個,核酸檢測試劑的產能每日可以達到170萬人份,抗體檢測試劑的產能每日可以達到35萬人份。
——減免註冊費用,減輕企業負擔。
對進入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並且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防控產品,免徵醫療器械註冊費。對於進入了藥品特別審批程序,而且是對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有關的藥品,也是免徵藥品註冊費。
食品安全
有哪些措施支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
——許可可以延長。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到期的,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允許其有效期順延至當地疫情解除。
——許可可以告知承諾。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結合食品安全的風險分級管理,探索實施承諾制許可,對申請食品生產許可的新辦企業以及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變更的企業,需要現場核查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低風險食品試點開展告知承諾,對符合條件的實施“先證後查”,就是先發放許可準允生產,然後在
30個工作日內再進行現場核查。——許可可以網上辦理。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運用“互聯網+”監管,推進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網上申請受理、審查、發證、查詢、公示等全流程的網上辦理。同時還在推廣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電子證書的發放。
——許可可以加速審批。
疫情防控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申報都在加速審批。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指導和支持食品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行動效果,特別是發揮網絡電商平臺的突出作用,
探索開展“無接觸交易”和配送模式的商業推廣。針對疫情期間外出就餐和外出採購食品有所減少的實際情況,鼓勵線下食品企業發展線上經營,補足線下經營減少的短板。鼓勵電商平臺實施更大幅度的減免優惠措施。知識產權
針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哪些便利舉措?
——設立了質押登記的綠色通道。
根據有關企業和銀行的需求,實現了急收急辦、快速處理,力爭在1個工作日內就完成電子化登記。對於防疫應急物資相關企業等採取即刻辦理、立等可取的措施,絕不能讓登記程序影響到物資生產企業的貸款投放。
——組織地方開展質押需求和存量項目的摸排。
針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的專利商標質押的需求和存量質押項目企業的還款能力等進行了全面的摸排,做到政策上門和服務上門,用好用足相關的政策工具,積極協調銀行給予貸款或續貸。
——加大政策的集成和工作創新的力度。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集成貸款貼息、風險補償、保險和補助等各項扶持政策,創新互聯網、新媒體等項目對接和政策的宣傳,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增信增貸的作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閱讀更多 醫療器械內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