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把农村农民的地集体承包下来,进行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这个办法可行性有多高?

南疆三农


个人观点: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从集体耕作到大包干

一、大包干

大包干,也称包干到户,是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农民享有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根据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农户可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村民将其概括为:“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二、大包干的推行

大包干制度最早出现在1962年、1971-1976曾在福建等地短暂实行过,但受文革的影响没有完全推广开来。文革结束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重新实行大包干并大获成功,随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飘向全国各地。

三、大包干的优缺点

1、优点

实行集体耕作制度,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下,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而大包干制度的实行彻底结束了上述弊端,粮食产量也稳步提升。

2、缺点

从短期角度来看,大包干确实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包干制度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大包干虽然没有改变土地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性质,但是长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过程,难免导致部分生还要产资料私有化情况的出现。

其次,大包干造成土地分散,导致一些大型农用机械和新的增产技术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推广使用,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

从大包干到土地流转

上面提到,在特定历史时期,大包干制度确实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开始慢慢显现,“各自为战”的耕作方式开始制约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土地流转进程加快

目前,由于种地收益低,农村愿意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多数都选择外出打工。未来由谁来种地养活14亿中国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合村并镇,解放农村土地,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

土地流转,全称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土地流转使得农村土地逐渐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这就为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也许慢慢会出现类似西方的农场主(职业农民)。

综上,把农村农民的土地集体承包下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可行的,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