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擴!四川12種情況不用戴口罩,網友:不敢

隨著生產生活逐漸恢復,大家外出活動越來越多,是否還要佩戴口罩?

转扩!四川12种情况不用戴口罩,网友:不敢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我們專門組織專家進行了研討,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佩戴口罩。”3月17日,在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場新聞發佈會上,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四川省健康管理師協會副會長張建新介紹,這12種情況可以不佩戴口罩:

第一是在田間地頭、森林灘塗、牧場草原等農林牧副漁等戶外勞動的時候。

第二是在建築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業等戶外人員不密集的這種地方勞動的時候,但是有一些特殊行業需要佩戴,那就需要根據情況來確定了。

第三是在自己的單位,包括公司日常工作,如果員工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的症狀的時候。

第四是人員固定,並且參會人員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

第五是在戶外空曠的地方,比如公園、綠道、景區、大街等。

第六是在人員稀少的地方活動,也就是說走路、散步、騎車或者購物等等。

第七是居家並且家庭成員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的時候。

第八是在室內或者室外進行運動的時候。

第九是在個人獨處,比如一個人在辦公室、實驗室,或者在庫房。

第十是獨自一個人開車。

第十一是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車。

第十二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一般不能戴口罩,這樣容易引起窒息。

此外,張建新還提出9種情況需要佩戴口罩,包括:

第一是出現了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

第二是與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病人接觸的時候。

第三是在醫療機構就診或者去探望病人的時候。

第四是在機場、火車站、高鐵站等人員密集的場所。

第五是乘坐出租車、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六是在密閉和人員密集的商場、超市、銀行、理髮店、美容院等公共場所。

第七是在醫療機構、餐館、酒店、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

第八是從事疫情相關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員。

第九是出租車、公交車司機、航空公司乘務員等工作人員。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滿足這些條件,安徽部分公共場合可摘口罩

據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16日,安徽省發佈《低風險地區社會公眾口罩使用指南》。

《指南》對7種非必需佩戴口罩的情形和13種需要戴口罩的情形進行了規定。具體如下:

非必需佩戴口罩的情形:

1.個人獨處、開車時。

2.獨自在室外空曠且人員稀少地區。

3.安康碼均為綠碼且居家家庭成員中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

4.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且安康碼均為綠碼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時,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每人佔有面積不少於1平方米(按要求必須佩戴口罩的特殊行業、崗位除外)。

5.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且安康碼均為綠碼的人員開會時,參會人員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每人佔有面積不少於1平方米。

6.空曠地區戶外鍛鍊,且無人員聚集時。

7.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需要戴口罩的情形:

1.出現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

2.前往醫療機構就診或探望病人。

3.與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病人接觸。

4.前往機場、火車站、高鐵站等人口密集場所。

5.通風不良或密閉工作場所。

6.醫療機構、機場、高鐵站、火車站等場所工作人員。

7.從事與疫情相關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員。

8.實驗室從事病原檢測人員。

9.乘坐出租車、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

10.前往通風不良的商場、超市購物,前往銀行辦理業務。

11.前往展覽館、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理髮店、美容院、賓館、招待所等公共場所。

12.服務型行業公共場所提供服務的人員。

13.其他需要佩戴口罩的情形。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封面新聞、中國青年報、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