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哲理语言合集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华

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

——叔本华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叔本华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齐,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即哲学上的外行。

——叔本华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叔本华

一个人只要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

——叔本华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

孤独是拥有卓越精神之人的命运。

——叔本华

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叔本华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叔本华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叔本华

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叔本华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叔本华

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叔本华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人自身所固有的东西乃是幸福的契机。

——叔本华

烦恼是其它动物所不知的一种痛苦的形式。

——叔本华

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

——叔本华

唯有对自己卓越的和独特的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

——叔本华

叔本华

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健康就是一切。

——叔本华

青年是诗歌丰富的季节,而老年更适宜哲学上的收获。

——叔本华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叔本华

叔本华·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珍爱生命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叔本华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叔本华

恋爱是结婚的过程;结婚是恋爱的目的。

——叔本华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

——叔本华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叔本华

叔本华

402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

——叔本华

宽容·美德

1108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叔本华

叔本华·谦虚

1225

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叔本华

叔本华·挫折·智慧·失败

716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26

结婚就意味着平分个人权益,承担双份义务。

——叔本华

叔本华

744

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叔本华

叔本华·爱情·哲学·哲理

823

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

472

宗教如萤火虫,为了发亮,非要有黑暗不可。

——叔本华

叔本华

607

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伤感·心情

641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哲学·励志·哲理·人生哲理

452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724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叔本华

叔本华

623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叔本华

叔本华

471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叔本华

叔本华·喜欢·哲理

1054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

——叔本华

叔本华·人生·哲学·励志

774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叔本华

叔本华

503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叔本华

叔本华

373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哲学·哲理

304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叔本华

叔本华

876

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叔本华

叔本华·感恩·励志·世界

283

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

416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叔本华

叔本华

463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叔本华

爱情·哲学·哲理·人生哲理

1033

我的思想虽没为我赚进一分钱,却替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叔本华

叔本华

673

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

——叔本华

叔本华·生活

521

读书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

——叔本华

励志

7510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就像月亮和驼背人————总是露出其中的一面。

——叔本华

叔本华·月亮

183

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叔本华

826

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353

越是内心里有欠缺,他越是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看作幸运儿。

——叔本华

叔本华·希望

311

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

——叔本华

叔本华

391

遗忘比绝望更强有力。

——叔本华

叔本华

551

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让天生的笨蛋变成思想家,决不可能的。

——叔本华

叔本华·教师·教育

587

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叔本华

叔本华

677

值得骄傲的事都是难做的事。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52

懦弱和胆怯暴露了我们对于自身关注过多。

——叔本华

叔本华

471

宗教就像萤火虫一样,为了发光而需要黑暗。

——叔本华

叔本华

211

人的幸福和顺遂仅仅是从愿望到满足,从满足又到愿望的迅速过渡。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182

炫耀自己的才华,卖弄自己的精明,只不过旁敲侧击地嘲笑别人愚钝和无能。

——叔本华

叔本华

680

我的拥有都在我身边。

——叔本华

叔本华

373

闲暇使人面对自己。

——叔本华

叔本华

402

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

——叔本华

叔本华·励志·幸福

144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期间,有才能的人想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珍惜

170

通往幸福的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享乐和奢华生活。

——叔本华

学生·幸福

302

人是什么,这比他有些什么,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231

取悦我们所需要的思想深度刚好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深度。

——叔本华

叔本华

280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此刻是性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叔本华

230

理性也应该称为预言,因为,理性向我们展示未来。

——叔本华

叔本华

172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

——叔本华

叔本华

570

只要你有耐心,总有成功的机会。

——叔本华

叔本华·成功

362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叔本华

叔本华

696

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人格。

——叔本华

叔本华

132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叔本华

叔本华·管理·工作

240

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胜过那最伟大的虚空。

——叔本华

叔本华

352

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

——叔本华

叔本华

432

人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是无数欲求的凝结。

——叔本华

叔本华

260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证明智力的贫乏。

——叔本华

叔本华·礼貌

282

既不屈从爱,也不屈从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

——叔本华

叔本华

401

缺乏和烦恼也实在是人生的一杆之两端。

——叔本华

100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喝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叔本华

182

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烛。

——叔本华

礼貌

102

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叔本华

叔本华

271

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赏识;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

——叔本华

叔本华

281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叔本华

叔本华·孤独

502

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

——叔本华

叔本华·文艺

325

唯一可接受的自杀方法是自行饿死。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286

追求生命的竞争,占据了所有的生物,且维持着他们的活动。

——叔本华

150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叔本华

孤独·叔本华·励志·伤感

341

强制的信仰只会唤起反感。

——叔本华

400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

——叔本华

叔本华

211

金钱是抽象的快乐。

——叔本华

叔本华

221

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51

緍姻意味著把自己的权利减半,同时把自己的责任加倍。

——叔本华

叔本华

294

作品是心灵的精华。

——叔本华

111

愚蠢的大众不会厚此而薄彼,无论优秀和拙劣的作品都合乎他们的品味。

——叔本华

叔本华

141

别人为了想表示自己的重要性,也不得不根本忽视你的存在。

——叔本华

叔本华

110

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热爱,倒不如说是对死亡的恐惧。

——叔本华

叔本华

272

恋一爱一是结婚的过程;结婚是恋一爱一的目的。

——叔本华

爱情

81

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310

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

——叔本华

叔本华

457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优秀、越是高等,它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

——叔本华

叔本华

490

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

——叔本华

180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的话,这一概念(自由)是一个消极的概念。

——叔本华

叔本华

81

奋斗无法消除苦难本身。

——叔本华

叔本华

320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

——叔本华

叔本华

251

成熟的年龄和丰富的阅历在很多方面仍不足以跟高出一筹的精神智力相匹敌。

——叔本华

叔本华

271

常人缺乏独立判断,尤其缺乏欣赏高级别和高难度成就的能力。

——叔本华

叔本华

180

生活先于书籍。

——叔本华

叔本华

321

越是高贵的力量所带来的快乐,其再现性就越高,所获得的幸福就越稳定。

——叔本华

叔本华

163

记忆,把无关紧要的和烦扰人的东西都清除掉了,因此令人愉快。

——叔本华

叔本华

153

在那些智力优越的人身上,所感受到的痛苦也达到了最高级。

——叔本华

叔本华

402

对于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是很容易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40

一般人只想到如何渡过时间,有才干的人想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时光

81

痛苦本质是缺乏、穷困,以及对于生命维持的焦虑。

——叔本华

121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珍惜生命·惜时·珍爱生命·叔本华

131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叔本华

叔本华

201

林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

——叔本华

叔本华

382

停止抚慰你那苦痛吧,它像一只恶鹰吞噬着你的胸口。

——叔本华

253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名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叔本华

哲理

200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叔本华

伤感·忧伤

130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伤感·现实

280

无数的人们当他们有钱时,把金钱拿来购买暂时的解放,以求不受烦闷感的压迫,到头来他们终于发现自己又贫困了。

——叔本华

121

真正的轻视与真正的高傲正好相反,真正的轻视藏在心中,不让别人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如果你让自己所轻视的人注意到这个事实,就对他显出某种敬意了。如果你希望他知道自己如何把他看低的话——便不是轻视,而是憎恨了。

——叔本华

叔本华·希望

231

小说家的使命,并不在于叙述伟大的事件,乃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

——叔本华

102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叔本华

161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哲学·励志

373

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阅读、观察、学习、沉思以及训练自己,总之,他需要不受打扰的闲暇。

——叔本华

学习·叔本华·喜欢

300

为什么世上虽有镜子,但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样子?

——叔本华

102

金钱代表人类的抽象快乐。因此,凡是不能再有具体快乐的人,往往把整个心思都放在金钱上面。

——叔本华

111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叔本华

40

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物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

——叔本华

81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

孤独·励志·哲理·生活

141

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叔本华

叔本华·喜欢

191

我们前半生的最后部分,亦即我们的青年时代,拥有比起我们后半生很多的优势,但是,在这青年时期,困扰我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紧抱着这一个假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觅到幸福。我们的希望由此持续不断地落空,而我们的不满情绪也就由此产生。我们梦想得到的模糊不清的幸福在我们面前随心所欲地变换着种种魔幻般的图像,而我们则徒劳无功地追逐这些图像的原型。

——叔本华

181

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

——叔本华

叔本华·孤独·生活·艺术

261

一个人在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的自我意识会不断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叔本华

91

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德性时,无疑地世上的笨人就沾了很大的便宜,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谦虚地不表现自己,世人都类似了,这真是平等的平等啊!其实这是种压制的过程,因为这样一来世上就好像只有笨人了。

——叔本华

161

青年是一个不安的年岁,而老年则是一个休整的时节。

——叔本华

81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叔本华

叔本华·爱情·励志·哲理

291

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不是无聊,就是痛苦。

——叔本华

叔本华

112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叔本华

叔本华·青春·青春励志·事业

151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叔本华

叔本华

122

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真理只是粘附在我们身上的假肢、假牙、蜡制鼻子,它顶多就是通过手术植皮安装的假鼻,但经过思考而获得的真理,却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思想家和书呆子学究的区别就在这里,因此,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所能得到的智力上的收获,就像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光、影准确无误,色调恰到好处,色彩和谐统一,但食古不化的学究却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就像一大块上面放满五彩缤纷、斑驳不一颜料的调色板:哪怕各种颜料放置很有条理,整块调色板仍旧欠缺和谐、连贯和含意。

——叔本华

叔本华

221

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叔本华

叔本华·智慧

162

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叔本华

191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叔本华

叔本华·真理·励志·学习

203

勇气就是一种坚韧;正因为它是一种坚韧,才使我们具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战胜的能力,因而,正是借助于这上点,勇气也多少与德行发生了关系。

——叔本华

勇气·坚强·勇敢·励志

151

人在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

——叔本华

叔本华·人生

91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让他们清楚这一点。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励志

141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叔本华

音乐·叔本华·艺术

71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Peace of mind is impossible withou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solitude..

——叔本华

叔本华·人生·孤独·励志

302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

——叔本华

叔本华

163

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

——叔本华

智慧·成功励志·励志·成功

113

阴郁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

——叔本华

叔本华

170

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像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 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

121

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叔本华

叔本华·生活·励志·人生

102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叔本华

叔本华·真理

90

所有的满足——通常所谓的幸福,实际上往往是消极性的东西,而非积极性的。

——叔本华

幸福·叔本华

90

A man can be himself only so long as he is alone; and if he does not love solitude, he will not love freedom; for it is only when he is alone that he is really free.,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

叔本华·孤独·励志·生活

191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

——叔本华

爱情·叔本华·人生

122

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叔本华

叔本华·伤感·悲伤·古人

181

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

83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哲理

80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叔本华

尊严

151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叔本华

叔本华

131

当一个人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他相信,某些事必然会发生,只因为他不希望它们发生,而他希望发生的那些事情却永远不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就称之为自暴自弃。

——叔本华

叔本华·机遇·高考·珍惜

150

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91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哲理

90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叔本华

叔本华·励志·理想

70

人由于受意志的控制,总是充满着痛苦。可以说,人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满足,快乐也只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人接着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望,从而产生出新的痛苦。但是如果没有了欲望,人又会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

——叔本华

叔本华

81

在年轻或在旅途的时候,时间都似乎过得比较漫长,就是新奇感在实际上也无法免去,我们不禁感到时间漫长得无从打发,醒悟是老年的主要特征,幻想给予生命以妩媚,并激励它有所作为,到这时已经离去了,世间的辉煌已证明为无用而空洞,它的排场、光辉和雄伟,已经褪色,人到这时会发现,人们所需要的大多数东西以及所渴望的大部分欢乐的背后,其实质毕竟是非常少量的,于是,他逐渐领悟到,人类的存在是空虚无奈的。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10

嫉妒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道坚厚的墙;同情则使这道墙变松变薄;有时候,甚至彻底把它推倒;于是,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别便消失了。

——叔本华

叔本华

91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

141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哲理

81

所谓学者,就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而思想家或天才则是径直深入自然之书的人,正是他们启迪了整个世界,并使人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叔本华

叔本华

71

人类获得幸福和交上好运的情境,一般来说,都可以比作一排树木:当远看时,它们显得美丽诱人;但当你走近并进入树丛之中,它们的美丽诱人旋即消散,你再不可能发现它了。这也就是我们常常会羡慕他人的缘故。

——叔本华

美丽·幸福·叔本华·哲理

60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

——叔本华

叔本华

224

如果你因为发现人类社会是如此的不尽如意,而感到自己更加适合遁入孤独,那么你就是一个不能长期忍受孤独的沉闷压抑的人,尤其在你年轻的时候。对此,我建议你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孤独带入社会交往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所说的话;勿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是道德还是才智上;对于他人的看法,应加强锻炼自己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觉---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品质的一个最切实可靠的方法。假如,你做到了这些,那么即使你生活在众人当中,也不会与他人有过多的联系和交往:你和他们的关系将是纯粹客观的。这一预防措施将使你与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不至于离得太近,而且也能保护你与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30

生命是一团欲望,得到满足就空虚,得不到满足就痛苦

——叔本华

71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self-evident.,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叔本华

叔本华·励志

101

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叔本华

叔本华

80

人生不过是一座摇摆于无聊和痛苦之间的钟摆,或者因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或者因为满足后的空虚而无聊。

——叔本华

哲学

91

虚荣与骄傲间有着下列的不同:骄傲是自己对自身在某特殊反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虚荣是人希望自己在间接地获得这种认识。所以自负的人常是多话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骄傲的。

——叔本华

希望·叔本华·哲理

31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叔本华

叔本华

60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叔本华

叔本华·人生

41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71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人生哲理·哲理

170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

51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

——叔本华

哲学

80

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时候,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

——叔本华

叔本华·现实

100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人生

60

只要我们有机会认清古今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晓得在乎别人怎么说便是太尊敬别人了。

——叔本华

叔本华

101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 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

——叔本华

叔本华

40

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实事人生这一部大书。

——叔本华

叔本华

61

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

——叔本华

伤感·叔本华

71

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可是我想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

——叔本华

叔本华·心情

62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叔本华

叔本华

120

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71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01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 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叔本华

叔本华·哲学

140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叔本华

叔本华

100

人存在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就是为了抵抗死亡而战斗,而其结果必定是摆脱不了死亡。

——叔本华

人生哲理

40

常人在这一方面跟小孩相似:如果我们娇惯他们,他们就 会变得淘气、顽皮,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 一般来说,假如我们拒绝借钱给一个朋友,那我们不会失去这 个朋友;但如果借钱给他,那我们反倒很容易失去了他,同样, 如果我们对朋友保持一定的傲气和疏忽、大咧的态度,那我们 不会轻易失去他们;但如果我们表现出太多的礼貌和周到,我 们反而有可能失去这些朋友,因为我们的礼貌和殷勤会使朋友 变得傲慢、令人难以容忍。

——叔本华

叔本华

120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叔本华

叔本华

6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命运坎坷不平,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人生不可能永远幸福,也不可能长久地陷于不幸。

——叔本华

叔本华·爱情

151

A certain amount of care or pain or trouble is necessary for every man at all times 。A ship without a ballast is unstable and will not go straight.,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叔本华

叔本华·励志·哲理

70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地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逐步变得完美的艺术品。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30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人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人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

80

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是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虽然生活在众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为众人的一份子;他与众人应该保持一种尽量客观的联系,这样会使他避免与社会人群有太过紧密的联系,这也叫保护自己免遭别人的中伤和污染。

——叔本华

叔本华

120

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叔本华

叔本华

70

许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运确实就是因为他们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愉快的笑容——这使他们赢得了别人的欢心,但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为妙,并从哈姆莱特的不朽名句中认识到这一道理:一个人会微笑着,微笑着捅你一刀。

——叔本华

叔本华

150

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42

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叔本华

叔本华

110

能否独立地思考,并不是由我们的意愿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但却不可以随时坐下来思考。也就是说,思想就像客人一样:我们并不可以随心所欲传唤他们,而只能静候他们的光临。当外在的机会、内在的情绪和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后,对某一事物的思考才能自动展开。

——叔本华

叔本华

70

我们的幸福应当建筑在全体的本质上,所以以身体的健康为最幸福的首要,其次重要的是一种独立生活和免于忧虑的能力

——叔本华

哲理

90

我的哲学虽未替我赚进半文钱,却替我省了不少开支,心智生活的功效也是一样的。

——叔本华

生活·叔本华

20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叔本华

叔本华

60

It is a curious fact that in bad days we can very vividly recall the good time that is now no more; but that in good days we have only a very cold and imperfect memory of the bad.,奇怪得很,人们在倒楣的时候,总会清晰地回忆已经逝去快乐时光,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对恶运时光只保有一种淡漠而不完全的记忆。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回忆

80

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和支配,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头脑中的思想就跟我们的恋人一样: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掉这一思想,我们的恋人也永远不会变心;但眼不见,心不念!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是写下来的话,也有可能从此无法挽回地失之遗忘,而我们的恋人除非与我们缔结了婚姻,否则也有可能跟随了别人。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 现的并没有两样。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60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觉得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过活。

——叔本华

爱情·搞笑

121

骄傲总是遭到指责和诋毁,但指责和诋毁它的,主要是那些没有任何东西值得骄傲的人。

——叔本华

叔本华

51

一旦欲望与痛苦放松了一个人,让他稍获喘气,倦怠便立刻而至……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

——叔本华

30

与他人的交往涉及到将水准降至同等的问题,一个人所具有但不为其他人所同时具有的素质在他们碰到一起时就不会起作用;当一个人为其同伴做出牺牲时,这种自我牺牲并不能博得别人的赏识。

——叔本华

叔本华

30

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

——叔本华

叔本华

91

在受到溺爱便会忘形这一点上,所有的人都和孩子一样;因此,不应当对人宽厚,也不应当对人太优柔。

——叔本华

成功

60

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哈哈哈,这个翻译好好笑,有点绷不住脸,竟然翻译成跑马

——叔本华

哲理

51

与善比较起来,恶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恶的存在可以使人永不满足,使人看到幸福的虚幻,这样,在他那里,痛苦成了人生的积极因素。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51

沉重的铠甲化为翅膀的羽毛,短暂的是苦痛,恒久的是欢乐。--席勒

——叔本华

哲理

30

一个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个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动的人。

——叔本华

叔本华

131

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时,我们不可以允许自己这样想: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30

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他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叔本华

叔本华

91

但是,现在往往一转眼即成过去,未来又茫然不可知,所以,个体的生存从形式方面来看,是不断地被埋葬在死亡的过去中,是一连串的死亡。

——叔本华

叔本华

10

名誉,务必争取;尊严,不可丧失,没有名誉,就是默默无闻,这只是一种消极现象;但,丧失了尊严,就是羞耻,这就具有积极品格了。

——叔本华

尊严·学生

70

独立、自为的思考与阅读书籍对我们的精神思想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这种不同的效果把精神能力本来就有差别的不同人,更加持续拉大了各自之间的距离——因为根据思想能力的强弱,人们各自相应倾向于独立思考或者阅读他人的思想。

——叔本华

叔本华

32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30

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未来;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宛如一个非常短暂的往昔。

——叔本华

青春励志·励志

50

单人是软弱无力的,就象漂泊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31

对下面这一朴素道理的认识,会对增进我们的幸福大有益处:每一个人首先是并且实际上确实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里,他并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之中。

——叔本华

哲理

30

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物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

——叔本华

20

一件重大而焦虑的忧虑刚从胸中移去,另一苦恼立刻接替了它的位置,全部痛苦的原料早已准备在那儿。

——叔本华

叔本华

20

每一个正常的有机体在成熟期间,都渴望献身于生殖使命:例如一只刚刚射完精的雄蜘蛛被受孕的雌蜘蛛吃掉;黄蜂忙碌着为自己永远也见不到的后代搜集食物;人类为了后代的生存,不惜自己累得精疲力竭。生殖是每个有机体的终极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60

毫无疑问,哲学反思和对世界作形而上学解释的最强烈冲动,来自对死亡的认识,以及对苦难和生活之悲苦的考虑。

——叔本华

哲理·叔本华

20

然而人们在致富上所费的心思要比提高教养的用心大出何止千百倍,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对于幸福显然要重要得多。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40

为活人立碑就等于宣判后人不能评价他。

——叔本华

21

一个人的面孔通常会比他的舌头说出更多有趣的事,因为面孔是他所说一切的概要,是他思想和志向的缩写,舌头只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而面孔却能表达他的本性。

——叔本华

立志·志向

70

叔本华说:“世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他们虽然不一定是辉煌灿烂的,却是最幸福的,

——叔本华

叔本华

40

因此,一般来说,在男人当中,愚蠢无知的人会受到欢迎,而在女人当中,相貌丑陋的女人能够让人喜爱,这些人很容易就会获得心地很好的美名,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喜爱找一个借口,以欺骗自己和欺骗他人。

——叔本华

叔本华

110

由此而言,每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为思考的思想家就这一方面而言跟王侯相差无几:他的表达单刀直入,从来不会躲躲闪闪、畏首畏尾;他的判断就像君王签发的命令,同样是发自自身充足的力量,同样是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家并不会乖乖地采纳权威的看法,就像君王并不接受命令一样;相反,他只承认经自己证实了的东西;相比之下,思维庸常的人,头脑受制于各种各样流行观念、权威说法和世俗偏见;他们跟默默服从法律秩序的普罗大众没有两样。

——叔本华

叔本华

20

现在尽管是如何的稀松平常,也总优于过去的最高价值,因为前者是现实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有之对于无。

——叔本华

叔本华

11

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叔本华

叔本华

70

一个人人可以产生很多对他本人极具价值的思想,但在这里面只有寥寥可数的思想能够具备能力经由共鸣或者反射而照样发挥出效果。也就是说,只有不多的思想在写下来以后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叔本华

叔本华·教育

30

庸俗的人只喜欢地位、财富、权力和影响力,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真正的利益就是这些。

——叔本华

叔本华

43

换言之,幸福与满足,就痛苦定归于消灭之情景而言,常常含有欲望圆满的意义在内。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50

“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则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60

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相比之下,那些把时间花在思考上的人,却好比亲身到过这一处地方的游客: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自己说的是什么;对于那一处地方的事情他们有一连贯的了解,谈论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是如数家珍。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在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之时,我们易于收到欺骗,任何危险只要还留有怀疑的余地,只要仍有可能加以挽救,我们就不该战栗,不该只作抵抗不抱其他想法——正如对待天气一样,只要见到一丝蓝天,就不该对天气失望,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即使全世界坍塌成为废墟,我们仍要保持泰然心情,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0

人生即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哲理

20

现实的世界中,不管能举出多少理由来证明我们过得如何幸福,如何的愉快,但事实上,我们只是在重力的影响下活动而已,战胜了它,才有幸福可言。

——叔本华

幸福

51

抱怨卑贱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无论人们说什么,都是他们支配着整个世界,我们用不着抱怨世俗目的的低下。

——叔本华

叔本华

41

若有一人年轻、英俊、富有而受人尊敬,你想知道他是否幸福,只须问他是不是欢愉。假若他是欢愉的,则年轻、年老、背直、背弯、有钱、无钱,这对他的幸福又有什么关系。总而言之,他是幸福的。

——叔本华

叔本华·幸福

30

大自然的植物景色让我们如此愉快,其原因就在于它们表达的是平和、静谧和满足。

——叔本华

叔本华

60

我们全力以赴希望获得的东西,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对他而言,幸福来得太晚,从另一方面说,他自己抵达得太晚,无缘享受幸福,伏尔泰说:“快乐不过是梦,忧伤却是现实的”,最快乐的命运,不是去体验到最怡人的欢喜或是最大的欢乐,而是把生命带到终点,未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我们要小心,不要把人生的幸福建筑在过于宽泛的基础上,不能要求拥有许多条件以保持快乐,一个人所能领悟的,只是他自己的观念、感情和愿望,外在世界对他的影响,只能促使他产生那些观念、感情和愿望,心境平静是享受此刻的必要条件,除非我们能享受一个个的片刻,否则就无缘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0

庸俗的人是指那些没有心灵渴求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曾有对知识和见解本身发生的欲求,也无体会与它们相近的美感快乐,若逢美感乐趣正值时尚,他就为了追求时髦,也会试着去品尝此种乐趣,但他并不真正喜欢这些东西,甚至对它们很反感,庸俗的人真正喜欢的是感官的享受,还有就是虚荣心的满足,他们相信这些完全可以补偿其他方面的损失,在他们眼里,香槟和美女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了。

——叔本华

叔本华

42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有如影之随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因此对于生存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不移的,只要我们怀抱着生存意志,我们就决不能对我们的生存忧烦,哪怕是在临死的一刻。”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20

纯粹的经验跟阅读一样并不可以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的关系就等于进食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当经验吹嘘只有通过经验的发现才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发展,那就无异于嘴巴吹牛说:整个身体的生存只是嘴巴的功劳。

——叔本华

10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争吵。

——叔本华

叔本华

40

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们愿意而且有能力做到两点:放眼前途,容忍异己,我们会受益良多,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对别人的行为感到气愤,就如同对着滚到我们面前的石头气愤一样愚蠢,做人需要委屈自己,有些人跟你交往的唯一接触点,就是你性格中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塞尼加说:无人能够长时期伪装不存在的性格,因为天性不久就会依然故我。

——叔本华

叔本华

10

思想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所有这一切世间能给予的最大幸福,只有在独居中才能获得,而这种平静和安宁作为一种持恒的心境,惟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达到。

——叔本华

叔本华

31

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个愉快的人, 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叔本华

叔本华

20

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假使某人发现自己具有伟大的心智,他便该独自寻求有关自然全体和广大人性的问题答案,这些是所有问题中最困难的,惟有才分很高的人才能涉入,这种人最好把他的看法延伸到每个方向,不要迷失在错综的支路上,也不要探涉偏僻的地区,换句话说,他不该把自己涉入专门科目或细节的探讨上,他不必为了逃避成群的敌手而钻入冷门的科目里,日常生活便能作为他建构严肃而真实的新定理的材料,而他所付出的服务会受到所有了解他依据事实的人士欣赏,这种人占了人类的大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物理、化学、解剖、矿物、植物、语言、历史,与研究生活中的伟。

——叔本华

叔本华·生活·学习·历史

30

一般人将其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界事物上,或是财产、地位、爱妻和子女,或是朋友、社会等等,一旦失去了他们,或者他们令他失望,他的幸福根基就毁坏了,换句话说,他的重心随着每个欲念和幻想而改变位置,却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叔本华

叔本华

40

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常人只是一厢情愿、出于个人喜好而主观地粉饰、美化生活及其目的。

——叔本华

叔本华

20

聪明的人首先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求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隐退;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求之他人的就越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越少,所以人,智慧愈高,愈不合群。

——叔本华

叔本华

30

造作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某种自我谴责和贬低,因为我们试图显示出一副我们认为比自己更好、但其实我们又不是的样子,精心打扮,假装具有某种的素质,其实就是承认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叔本华

叔本华

51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叔本华

21

一个人的内心愈为充实,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么,拉·布鲁耶说: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于不能独处,塞尼加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即使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情还不如在白天看得清楚,这时候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问题,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做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的还是身体方面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曹晨是一日的青春,万事万物都如此明艳、新鲜和轻盈,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作是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候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100

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1

“不轻易爱人,也不轻易恨人”是处世智慧的一半;“不轻易说话,也不轻易听信别人的话”,是另一半,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充满都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之时,我们易于收到欺骗,人们一般总是觉得目前的处境会持久,事情会像过去一样在未来继续,他们的错误,出于他们不了解所见事物的缘由——其缘由跟它们所造成的后果不同,缘由是本身即含有未来变化的胚芽,我们的脑海似乎只有那么一点思想,不能容纳别的什么,我们很容易看出,为什么人们都那么烦闷无聊,为什么喜爱社交,为什么喜欢在人群中走动——为什么人类是群居的?是个人性格的单调,让人们觉得独处无法忍受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1

通常,妨碍我们发现真理的不是事物那诱人犯错的虚假外表,同时也不直接是我们悟性不足所致,而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叔本华

叔本华

41

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的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人们拼命追求官位、头衔、证书,还有财富,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赢得别人对自己更大的敬意,甚至人们掌握科学、艺术,也是从根本上处于同样的目的。

——叔本华

叔本华

31

正如人们对生命的爱其实只是对死亡的恐惧一样,人们对社会交往的渴望归根到底也不是一种直接的渴望,它并不是基于对社会人群的喜爱,而是出自对孤独的恐惧,因为,与其说人们主动寻求他人的愉快陪伴,毋宁说他们在躲避孤独带来的凄凉和压抑,躲避自己单调乏味的思想意识,为此原因,我们不得不接纳糟糕的人群,容忍与他们打交道所必然带来的压抑、窘迫。

——叔本华

叔本华

20

Life swings like a pendulum backward and forward between pain and boredom.,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叔本华

61

单个的人是脆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能力完 成很多事业。

——叔本华

团结

10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内在丰富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因交往而否定自我,相比之下,由于欠缺自身内在,平庸的人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自己来得容易。

——叔本华

叔本华

30

每一个人的完美优点是与某一缺点相关联——这一缺点是因这一优点太过所致,反过来说,每一缺点又与某一优点相关,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出现差错经常就是因为在与我们刚认识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会把他的缺点和与这些缺点相连的优点互相混淆,或者反过来。

——叔本华

叔本华

10

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骄傲是发自内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虚荣则是从外在、因而是间接地努力试图获得这一自我敬重,直接地说,虚荣就是博取他人的赞许,以便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因此,虚荣使人健谈,但骄傲却让人沉默。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孤独是精神优秀者的命运

——叔本华

孤独

70

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极为有限。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

——叔本华

51

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叔本华

哲理

10

浮世欲望的满足,正如抛给乞丐的施舍,维持他活过今天,却也延长了他的苦难到明日。

——叔本华

叔本华

50

也就是说,独立、自为思考的人只是在随后才了解到权威赞同自己的看法,而那些权威说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这些见解和增强了他的信心。相比之下,那些书本哲学家却从权威的看法出发,把阅读得来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凑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东拼西凑而成的思想整体就像一个由陌生、怪异的零部件组长而成的机器人,而独立、自为的思想整体却恰似一个活人。这是因为独立、自为的思想就像以活人的相似方式生成:外在世界让思考的头脑受孕,思想果实也就随后生成。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付诸纸上的思想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在沙滩上走路的人所留下的足迹。不错,我们是看到他所走过的路,但要知道这个人沿途所见之物,那我们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才行。

——叔本华

哲理

10

亚里士多德无比正确地说过:幸 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叔本华

哲理

40

生命是向死亡讨来的借贷,而睡眠,不过是我们必须支付的利息,付的利息越高,越有规律, 那么赎回的日期也越长,Sleep is the interest we have to pay on the capital which is called in at death; and the higher the rate of interest and the more regularly it is paid, the further the date of redemption is postponed.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0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精神迟钝的直接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人们对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强烈的关注,正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

——叔本华

叔本华

40

通常,那些具有高贵本性和出众思想禀赋的人,会令人吃惊地暴露出缺乏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尤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

——叔本华

叔本华

100

只要人们仍然受到性欲的影响,或者受到这一魔鬼的摆布操纵,那么,性欲所造成的没完没了、花样繁多的忧郁,及产生的情绪冲动,就会使人总是处于一种轻微的精神错乱之中,所以,只有在性欲消失了的时候,人才会变得理智。

——叔本华

叔本华

121

玩牌不仅毫无价值,而且是思想破产的象征,牌戏对意志而言,事实上仅是搔痒工具罢了。

——叔本华

叔本华

10

一个人自身直接拥有的东西才具有绝对的价值,因而,伟大的心和伟大的头脑所具备的价值和幸福全在于他们的自身,如果一个人的自身本性欠缺价值,那他这个人也就欠缺价值。

——叔本华

叔本华

20

骄傲中最廉价的一种是国家骄傲;因为当一个人以其祖国为荣时,就表示他自己没有足以自傲的品格,不然他也不会把骄傲放在那与千百万同胞所共享的东西上了,天赋资质的人一眼就看穿了自己国家的短处,只有本身一无是处的笨人才不得不依赖他祖国的骄傲;他高兴的维护祖国的任何缺点和短处,借祖国的荣耀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叔本华

叔本华

82

我们人类的处境的确是困难和尴尬的!在一段短暂的生活时间里,不乏困顿和操劳、恐惧和苦痛,但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何来、何往、何为;与此同时,各式牧师神父反反复复大谈启悟,并威胁、恐吓不信他们那一套的人,除此之外,人与人的相见、相交就犹如面具与面具的周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就像面具甚至不了解其自身。

——叔本华

叔本华

11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不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

——叔本华

叔本华

70

奇怪得很,人们在倒楣的时候,总会清晰地回忆已经逝去快乐时光,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对恶运时光只保有一种淡漠而不完全的记忆。

——叔本华

回忆

101

欲望愈强烈、愈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多更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心灵充满苦恼。

——叔本华

叔本华

91

对自己适时的小小约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了许多外在的桎梏,自我约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与此相比,来自外在的约束却是严峻和残忍的,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叔本华

叔本华

60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而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叔本华

爱情

41

在现实的王国里,虽然有时候是那样的美丽、迷人和惬意,但我们总是只活动在一种需要不断克服的沉重气氛之下,但在思想的王国里,我们却成了不具肉身的精灵,既没有了重负也没有了困苦,所以,一副精妙、丰富的思想头脑在某奇妙一刻在自身所寻觅到的幸福,就是这地球上任何幸福都无法比拟的。

——叔本华

叔本华

20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们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餐横冷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通过阅读获得的、属于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生发的思想相比,就像史前时代的植物化石痕迹与在春天怒放的植物相比较一样。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的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做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去主动寻求这些交往。

——叔本华

叔本华

40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别,但社会对这种差别视而不见,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更有甚者,社会地位和等级所造成的人为的差别取代了大自然所定下的差别,前者通常与后者背道而驰,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而获得了良好的位置,而为数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睐的人,位置却被贬低了,因此,后一种人总是逃避社交聚会。

——叔本华

叔本华

60

感觉到自己的优势对于我们的精神是惬意的,因此,每个人都会天性靠近会给他带来这种优越感觉的物体,因此,一般来说,在男人当中,愚蠢无知的人会受到欢迎,而在女人当中,相貌丑陋的女人能够让人喜爱。

——叔本华

叔本华

20

在生时被立有纪念碑的人,后代都不会相信这种评价,即使有人侥幸在生前看到了自己真正的荣誉,也多半是年老之时了,只有少数艺术家和音乐家是例外,但哲学家却很少例外,以其作品著称于世之人的肖像也证实了这点,因为肖像多半是在成名以后才画的,而我们所见到的肖像,大半是描绘着灰发的长者,尤其是以一生经历著写成书的哲学家的肖像,从理性幸福的观点着眼,这种平衡的安排的确很恰当,因为让一名凡人同时享有青春和名声实在太多了些。

——叔本华

艺术·叔本华·幸福·青春

10

人们通常关注的是世俗常规给予一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且只是意外地提及。

——叔本华

叔本华

50

我们当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骗读者,从其口袋中抠出几个铜子以外,再没有别的其他目的。为此共同的目的,作者、出版商、评论家绝对是沆瀣一气、狼狈为*。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40

在孩提时,生存的本身就是清新的喜悦,所有的事物都闪烁着新奇的魅力,早年对外在世界的直观知识既有深度也很强烈,足能解释为什么童年时期的经验,会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完全浸润在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其他东西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开,我们把四周的事物,看作该类别中仅有的,好像其他东西都不存在似的,等到后来我们发现整个世界万物竞秀,这一初始的心境渐次消失,跟着消失的是我们的勇气和耐心,年轻时,人们可以随意告诉我们什么都无所谓,我们把生命看作是无穷无尽的,漫不经心地消耗时间;年岁愈大,我们愈是厉行节约,朝向生命的终了,我们每过一天的感觉,就像死囚一步步走向绞刑架一般。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20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表现出聪明和思想只能激起别人对他的憎恨和反感,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对于人来说,最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莫过于精神思想素质,因为人正是基于这方面的优势才优于动物,所以,在社会上,地位和财富可以期望获得人们的尊崇和爱戴,但精神的优势却永远不可以期望得到这种待遇。

——叔本华

叔本华

51

如果一个年轻人很早就洞察人事,擅长于与人应接、打交道,这可是一个糟糕的迹象,它预示这个人属于平庸之辈。

——叔本华

叔本华

111

天才所直观看到的是一个迥然有别于其他人所看到的世界,在常人的头脑里,并没有事物的完全纯净和客观的图像,因为常人的直观认识能力一旦没有受到意欲的推动而活跃起来,它就会变得疲倦、懈怠,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并没有足够能量可以自发地、在缺少目的…的情况下纯粹客观地认识这一世界。

——叔本华

叔本华

11

要做到温文尔雅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对每个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而大多数人却根本不值得我们这样做;而且,它还要求当我们为摆脱与人们的关系而兴高采烈时,还要装作对他们有极大的兴趣。

——叔本华

叔本华

20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那几乎就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

——叔本华

叔本华

112

无忧的闲暇和极高的智慧,能重合在某人身上,那是极大的幸运,这样的人终其一生,只求每时每刻都能成为他自己,他除了不受打扰的闲暇以外,不再需要向外界索求任何东西,他只需要闲暇时光,发展和成熟自己的智性机能,并享受生命内在的宝藏。

——叔本华

叔本华

90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只要我们保持健康,一切也就成了快乐的源泉;但缺少了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无论这些好处是什么——都不再具有意义,甚至那些属于人的主体的好处,诸如精神思想、情绪、气质方面的优点等,仍会由于疾病的缘故而被大打折扣。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20

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叹息自己的命运的。

——叔本华

哲理

30

大部分人都脱离不了主体的我,根本上他们除了对他们自己以外,他们不会对别的事情感兴趣,由此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别人所说的话马上就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别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只要稍微涉及到他们个人自身,就能吸引他们的全部注意力;他们再也没有剩余精力去理解谈话的客体方面的内容,虽然他们对于别人谈话中的真知灼见、妙语警句和优美细腻之处一无所觉,但对于一切会伤及他们脆弱虚荣心的话语——哪怕只是非常间接地——他们却极度敏感。

——叔本华

叔本华

11

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的首要因素,其次重要的是一种独立生活和免于忧虑的能力。

——叔本华

叔本华

30

生活在人生大梦里的绝大多数人与动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只在于这些人比动物多了对将来几年的预见和筹谋而已。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那些无足轻重的人却备受赏识,于是,隐退立刻成为一个人具有高尚品质的证明和结果,并且,还将是那些自身具有某种价值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真正的智慧。

——叔本华

叔本华

212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我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叔本华

叔本华

30

我们所能获得的快乐,事先就由我们的个性决定了,人的心性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觅取较高生命精神价值享受的能力,心性能力如果不高,又不加以外在努力,别人或者财富是不能把他提升到人的一般快乐和幸福之上的,虽然人也具有一半的动物性,但如果心性高的话,是可以提升自己的。

——叔本华

叔本华

11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happiness within oneself,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find it anywhere else.,在自己的内心求得幸福很难,但在别处则不可能找到幸福。

——叔本华

哲理

40

单个的人是脆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实现许多事业。

——叔本华

团结

11

食物和书籍是读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赖以为生的东西,这些使他成了此刻的样子,但是,正如人的身体只吸收与身体同类的食物,同样,每一个人也只‘记住’让他感到‘兴趣’的事情,亦即与他的总体思想或者利益目标相符的东西,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利益目标,但却很少人会有近似于总体思想的东西,所以,人们对事情不会有客观的兴趣,他们所读的东西因此原因不会结出果实:因为他们留不住所读过的任何东西。

——叔本华

叔本华

20

骄傲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某方面具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虚荣是企图借外在的喝彩来建立内在的自信。

——叔本华

叔本华

40

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经验随后会为这些概念提供直观认识。

——叔本华

叔本华

50

有强大睿智的人能够完全不涉及意欲,热切关心一些纯知识的事物,诸如对自然的观察、对人事的思索、对历史上伟大成就的领会和了解,这些活动本身就含有最高贵的快乐源泉,他们能从大自然、艺术和文学的千变万化的审美中,得到无穷尽的快乐,这些快乐是其他人不能领略的。

——叔本华

叔本华

40

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 生活的枯燥和充实,社交的须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存在的很多令人厌憎的操行又驱使他们离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间隔,那就是礼貌。

——叔本华

30

拉罗斯福哥说:“人们总是对朋友的不幸感到幸灾乐祸。“的确,在这样的时刻,所谓的朋友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冷笑。这是人类特有的本性!无论你有多么的不情愿承认,这是事实。因而,把敌人的责备当作灵丹妙药,更能使你具有自知之明。

——叔本华

友谊

13

摆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禁欲,首先是性欲,生命意志的最坚持表现;其次是艺术和自杀。

——叔本华

71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谁要是不喜欢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

——叔本华

叔本华

20

生命可以比拟成一幅织锦,每个人的前半生好像正面,但后半生却是反面,反面没有那么美丽,但更有意义,因为可以让我们看见千丝万缕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

——叔本华

叔本华

20

每一个出色的人,当他过了40岁以后,他就很难摆脱掉对人的某种程度的憎恶,因为,很自然地,他通过自己推断别人,而逐渐对人感到失望,他看到人们无论思想还是感情,都不是与他同处一个水平线上,而是远远逊色于他,他因而希望避免与这些人来往,因为一般来说,每一个人对独处,既与自己为伴的喜爱抑或憎恶,由他自身的内在价值所决定。

——叔本华

叔本华

20

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的一种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之。

——叔本华

叔本华

20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时间的作用,以及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所以,对于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要清晰地想象到其相反的一面,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20

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条件,一个人越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就越好,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对于一个思想高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个人事务和世俗烦恼所纠缠而不能自拔,从而排斥更有价值的事物;因为,那才真正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叔本华

叔本华

01

人性中最坏的特点是对别人的不幸遭遇幸灾乐祸,这是一种非常接近残忍的感情,幸灾乐祸所带来的笑骂,简直是来自地狱的笑声。

——叔本华

叔本华

90

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

——叔本华

20

老年与经验携手并进,引导他走向死亡,那时他所觉悟的是: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徒然花费如此长久的、如此辛劳的努力。

——叔本华

叔本华

30

"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叔本华

叔本华·哲理

60

一个人自身拥有的越是丰富,那么他对他的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

——叔本华

叔本华

40

人生有如充满暗礁和漩涡的大海,虽然人类曾小心翼翼地加以回避,然而即使用尽手段和努力,侥幸能够顺利航行,人们也知道他们正一步步地接近遇难失事的时刻和地点,尽管如此,他们的舵仍然朝这方面驶来,那是人生航程的最后目标,是无可避免亦无可挽救的整体性破灭——死亡;对任何人而言,它比从前所回避的任何暗礁都更险恶。

——叔本华

叔本华

30

一个人的作品越是属于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那么他的作品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理解,因为他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体现自己时代的特殊色彩和气息,艺术史和文学史告诉我们:人类精神思想的最高级的产物一般都得不到公众的欢迎,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与读者本人同气相通的作品最能够获得这个读者的欢心。

——叔本华

叔本华

20

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齐,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最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叔本华

60

就个人而言,孤独、离群的倾向总是与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直接相关,另外,这种倾向也是我们对绝大多数人在道德和思想方面的悲惨、可怜的本质有所认识以后的产物。

——叔本华

叔本华

31

一个人惟有当他独自一人时,他才是自己,假使他不喜欢独处,那么,他定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他孤独无依时,他才真正是自由的,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越难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牺牲品,对于独居,是欢迎、忍耐还是逃避,要依据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当独自一人时,可怜人体验到的全是不幸,而聪明人喜欢的却是独居的高尚伟大;简言之,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

——叔本华

叔本华

40

这类人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对朋友、家庭或社团表现出太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妨,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们的性格易于孤僻,他和其他人的相异之处时时明显可见,以至于他虽然行走在人群中,却孤立似异乡人。

——叔本华

叔本华

50

仔细考虑过了,那是不可思议的,曾经确确实实存在过的东西终究会化为乌有,在永恒的时间内不再继续存在。

——叔本华

20

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及早知道,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伪装的世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叔本华在人对于不同类型事物的价值思辨选择上认为 : 人生是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悠闲的情绪。

——叔本华

哲学

40

亚里士多德相当正确地认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 郁的:“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其他艺术方面 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

——叔本华

20

容忍根植于鄙视;真正的鄙视就是坚信一个人是毫无价值的,这种鄙视可以与体谅和容忍并存而相安无事。从另一角度而言,鄙视则是真正骄傲的背面,而且是深藏不露的。

——叔本华

哲理

11

在这个世界上,卑劣和恶毒普遍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而愚蠢的嗓门。叫喊得至为响亮,他们的话语也更有分量。

——叔本华

哲理

20

浮现在脑中的思想,犹如站在眼前的恋人。我们幻想着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思想,自己的恋人也永远不会变心。但是,眼不见,心不想!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及时写下,也会有被遗忘的危险,再也无法挽回;最心爱的人如果我们不与之结婚,也难逃被遗弃的命运。

——叔本华

哲理

20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

——叔本华

哲理

11

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

——叔本华

30

没有真正的需求也就没有真正的快乐。

——叔本华

人生

21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穷人为穷困和匮乏所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副精神。相比之下,有钱、但却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情形。

——叔本华

哲理

10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夏天那些沾污一切的苍蝇;同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

——叔本华

哲理

11

由于充足根据律堪称为整个科学的基础,所以,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科学我们才能理解一个概念系统,即一个互相联系的概念整体,而非缺乏联系、完全分离的概念集合。但是,把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如果不是充足根据律,又是何物呢?每门科学之所以不同于一个纯粹的集合,就在于科学的概念是从它们的根据出发一个跟一个地衍生出来的。这一点柏拉图早就观察到:“即使观点正确也只有等有人通过一个原因加以证明,使它们联系起来时,才有价值”。

——叔本华

哲理

01

所谓“上流”的社交聚会,其劣处不仅在于它把那些我们不可能称道和喜爱的人提供给我们,同时,还不允许我们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现本色;相反,它强迫我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扭曲、萎缩自己。具有深度的交谈和充满思想的话语只能属于由思想丰富的人所组成的聚会。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

——叔本华

哲理

21

瓦文纳格斯侯爵①说:“清晰是哲学的有效保证。”与此相反,冒牌哲学家所使用的语言,事实上不是像塔列朗②那样用来遮盖自己的思想,而是用来掩饰思想的匮乏、这种人总是把读者不理解他们体系的责任推给读者,其实,真正的原因应归咎于他们本身混乱的思维。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某些作者——例如谢林——的调子经常由教导转为责备,甚至读者会因为作者事先把他们设想为缺乏理解力而遭非难。

——叔本华

哲理

01

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社会约束我们对愚蠢、呆笨和反常表现出没完没了的耐性,但具有优越个性的人却必须请求别人对自己的原谅;或者,他必须把自己的优越之处掩藏起来,因为优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损害,尽管它完全无意这样做。

——叔本华

哲理

01

大致说来,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 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 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

——叔本华

22

朴实的风格始终是为天才准备的礼服,正如赤裸是美丽身体的特权一样。

——叔本华

哲理

21

物质受到的引力和我们在自己内部感到的意志都是同一个东西

——叔本华

哲理

11

如果有人要在我们当中出类拔萃,那他就到别处出类拔萃好了。

——叔本华

哲理

01

但人们泛称为命运的事情却通常都是自己做出的蠢事。

——叔本华

真理

30

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未来;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宛如一个非常短暂的往昔。

——叔本华

01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穷人为穷困和匮乏所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副精神。相比之下,有钱、但却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另外,这种有钱的无知者还配受到这样的指责:财富和闲暇在他们的手里不曾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没有投入到使这两者陡具极大价值的工作中去。

——叔本华

哲理

20

所以,一个蠢人肯定更愿意与其他蠢人交往,而不是哪怕所有具有伟大思想的人加在一起。

——叔本华

哲学

01

被希望抛弃了得人,恐惧也同样放过了他——这就是绝望的含义

——叔本华

哲理

40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

——叔本华

哲理

01

通过外在的手段去影响和对付一个人要比人们普遍所。认为的困难得多。

——叔本华

哲理

01

如果我们不是由于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痛苦所激动,以致于哭,那么,我们哭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人的命运中看到全人类的命运,从而首先是看到自己的命运;所以,通过老远的绕道总还是为了自己而哭。

——叔本华

哲理

20

救世主对待被逮住的通奸妇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宽容,因为救世主同样假定了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犯了这同一样的罪行。

——叔本华

01

普通人耗神于如何打发时间;精干的人却耗神于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叔本华

哲理

11

当你孤独时,多感受来自人自身带来的快乐,而非靠外部的刺激来充实你的精神。

——叔本华

31

所有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粗制滥造者之所以是这样的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仍然太过紧密地与意欲相连。而一旦带有个人的目的,艺术、诗歌或者哲学就永远不会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他们没有想到只有当智力脱离了意欲及其所有目的、打算的控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活动时,我们才具备了从事真正创作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关切。

——叔本华

11

这篇关于基础哲学的学位,最早出版于1813年,当时它使我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成了我整个体系的基础。因此,这本书不该脱销,只是对于这一情况,4年来我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再次把这样一本幼稚的作品付诸于世,保留着它所有的缺点和瑕疵,似乎又是不合理的。因为我知道,完全修订在时间上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段时间一过,我真正产生影响的时期就要到来,我相信这种影响会持续很久,因为我对塞涅卡的断言十分信赖:“即使嫉妒曾使你同时代的人都保持沉默,也总会有人出来公正地作出中肯的判断的。”①因此,我已尽我所能,完善我青年时代的这部著作,而且,就人生的短暂和飘忽而言,能够在60岁时修改我26岁时的作品,已足以使我感到荣幸。

——叔本华

哲理

11

每一个真理都是一个判断与在它之外的某种东西的关联,而内在的真理这个术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叔本华

哲理

01

我们总是执迷不悟吗,错误的的认为,事情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叔本华

20

其真理通过思维的四个著名规律而变得清楚明白的判断,须同样被看作为以其他的判断为基础;因为这四个著名判断本身就是判断,从中即可得到他判断的真理。例如:“三角形乃是被三条边围绕起来的空间”,这个判断就是以同一律为其最终根据,就是说,这一思想通过这一规律而表达。“没有广延就没有物体”,这一判断以矛盾律为其最终根据。还有“任何一个判断不能同真或同假”,这一判断以排中律为其最终根据。最后,“没有人会在不知其原因的情况下承认某东西为真”,这个判断以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为其最终根据。

——叔本华

哲理

01

愿望无法实现的苦痛与悔疚留下的苦痛相比,是不足道的:前者的前景是开放的、无可估量的将来时光,但后者面对的是无法挽回地成了既成事实的过去。

——叔本华

哲理

11

总而言之,简朴——它习惯于与真理密切相连——是一切艺术、一切美、一切思想性描述都必须谨守的不二法门。至少,偏离这一法则总是危险的。

——叔本华

11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明白谢林先生1809年的《哲学著作》第一卷第152页中在对本体论冗长的注释里所表现出来的崇敬是多么超乎寻常。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某些仍然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东西,即德国人是多么容易由于冒失和狂妄自大的自吹自擂而欺哄自己。但是,对于像黑格尔这样一个十分可怜的家伙,他的冒牌哲学不过是极度扩张的本体论证明,让他承担捍卫本体论证明而反对康德的任务,本体论证明本身应该为拥有这种同盟感到羞愧,无论其表现程度多么轻微。对于这些给哲学带来耻辱的人,怎么能让我稍具敬意地同他们讲话呢?

——叔本华

哲理

01

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叔本华

40

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叔本华

失望

02

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在一本书里轻而易举地现成找到自己几经艰辛、缓慢的思考和组合才得以发现的某一见解或真理,但是,经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的见解或真理却具多一百倍的价值。这是因为每一见解或真理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思想系统,成为这整体的一部分和某一活的肢节;它才可以与我们总体的思想完美、牢固地联系起来,其根据和结果才被我们所了解,这一见解或真理也才可以带上我们整个思维模式的色彩、色调和烙印;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这一认识才可以呼之即来,为我们所用;因此这一见解或真理有其扎实的基础,再也不会消失。据此,歌德的这两行诗句在这里完全适用,并且也得到了阐释:我们必须流下热汗,才能重新拥有父亲留下的遗产。我们必须流下热汗,才能重新拥有父亲留下的遗产。

——叔本华

哲理

21

现在,那些自诩为视真理为唯一追求的人,实际上却在忙于研究有势力的权贵们的意图,而且“上帝是可以用任何一种材料来塑造的”甚至也被扩大到最伟大的哲学家中,而像黑格尔这样一个愚蠢的骗子竟也心安理得地被称作大哲学家,我们难道还不明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书个偶尔发泄不满,公正的读者是能够谅解的。我们确实看到德国哲学在忍受屈辱,成为别国的笑柄,被真正的科学驱出门外,就像妓女一样,为了肮脏的交易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出卖自己;当今这一代学者的头脑被黑格尔的胡言乱语搞乱了:思维无力,粗俗又混乱,成了低劣的唯物论的战利品,这种唯物论则是从蛋壳里爬出来的蛇怪,一瞪眼或一吐气即能致人于死地。还是不谈这些,言归正传吧。

——叔本华

哲理

01

亚里士多德在其《后分析篇》i.2中,一定程度地论述了充足根据律,他是这样说的:“我们认为我们完全理解了一个事物,只有在我们认为知道了该事物赖以生存的原因的时候,而且,只有这一原因才使该事物存在,否则就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其《形而上学》中,他已经把原因或者说把原则划分为不同的类,他认为有8类。但是,这种划分既不深刻又不准确。不过,下面的话很有道理:“一切原则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是事物或由其存在,或由其生成,或由其被认识的初始之物。”在接下来的一章里,他把原因区分为几类,显得肤浅混乱。

——叔本华

哲理

11

在我们理性的普遍运用中,承认它们为真之前,我们不能把从四个思维规律中得来的判断归结到作为它们前提的最终根据上;因为大多数人甚至不了解这些抽象规律的存在。以这些抽象规律为前提的此类判断对于它们的依赖性并不会由此而减少,正如以第二个判断为前提的第一个判断对于前者的依赖性一样,并不会因为并非任何人必须懂得“地心引力”原理才能说“抽掉某物的支撑物,该物就会掉下来”这一事实而减少。因此,我对于逻辑学的下述观点不敢表示苟同,即迄今为止认为内在真理只有以思维的四个规律为基础的判断才具有,也就是说,这些判断的正确性是被证实的,这些内在的逻辑真理应该与外在的逻辑真理,即与属于以另一判断为其根据的所有判断的逻辑真理区别开来。

——叔本华

哲理

11

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

——叔本华

21

爱情与其说是一种感情,不如说是一种疾病。

——叔本华

哲理

40

每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每个人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与这个人的自身相等,因为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如果这个人的智力素质属于低级一类,那么,别人的思想、智慧,甚至最伟大的天赋智力,都无法对他产生效果,他对别人拥有的思想水平也一无所觉。在别人的身上,他除了看到他自身的低级缺点以外,亦即看到他性格、气质上的缺陷及所有缺点以外,不会还有别的东西。

——叔本华

哲学·人生

40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叔本华

哲理

21

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

——叔本华

20

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地简单,甚至单调,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人们无事可干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所有的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由于主客观的条件,一个人越不需要跟人们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也就越好

——叔本华

哲理

21

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叔本华

哲理

11

病态性忧郁折磨人之处不仅在于它使我们对现在的一切怀有一种没有来由的恼怒和不快,为将来某一杜撰的不幸而毫无根据地担忧,而且还在于它让我们莫须有地指责自己过去的行为。病态性忧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每时每刻地考虑或者寻找那些会引起我们愤怒和不安的事情。其中的原因就是一种内在的病态不满,通常再加上发自脾性气质的一种内在不安。如果这两者达到最厉害的程度,那就会导致自杀。

——叔本华

哲理

21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11

人生可能遭遇的苦难是巨大和不可胜数的。

——叔本华

人生

11

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一个人的 自身拥有都是真正的和唯一持久的幸福源泉。

——叔本华

哲理

20

在寻找一个根据作为一个结论的依据和追问一个真实事件产生的原因之间,古人尚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至于后来的经院哲学家们,因果律在他们看来是无可怀疑的公理,苏阿茨就说:“我们并不研究原因是否存在,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实自在自为的。”①同时,他们忠实地坚持前面引述过的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但是,至少就我所知,他们同样没能对我们这里所谈的这种区分的必然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叔本华

哲理

01

很值得我们羡慕的人是没有的,很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却难以胜数。

——叔本华

哲理

01

智力不是以其广度,而是以其强度或深度 见称。所以,在这一方面,一个人可以放心大胆 地与一万个人较量一番;一千个傻瓜凑在一起也 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理智的人。

——叔本华

20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为一群傻瓜而写作的作者通常是拥有许多读者的。

——叔本华

20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他可以与自己为伴;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有一个有思想头脑的同伴就足够了。孤独是精神卓越人士的注定命运

——叔本华

哲理

20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

——叔本华

哲理

30

显而易见,本书是在经历过很长的时间间隔后修订的,因此,它达不到那些一气呵成的作品所具有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它在风格和表达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任何老练的读者都拿得准到底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在讲话。因为两者之间的对比非常明显,一方面是青年人温和而又谦逊的谈话方式,他信心十足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仍显幼稚,却十分严肃地相信,他们的所有追求都是为了哲学、真理,而且唯真理为贵。因此,无论是谁,只要促进了真理,都会赢得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老年人固执而又生硬的谈话方式,说话的口气总带有点严厉,他最后必然已经发现了那伙唯利是图、随波逐流的高贵者们的真正本性和实际目的,然而却又不得不陷入其中。

——叔本华

哲理

01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他只能享受感观的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甚至教育—。—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在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尽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一点缺乏充足的认识;但是,能否领略这。些精神思想的乐趣却首先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能力。

——叔本华

哲理

11

谦虚的美德纯粹就是为了防范嫉妒而发明出来的武器。

——叔本华

哲理

30

在其《后分析篇》Ⅱ.11中,他以一种较令人满意的方式论述了4类原因:“有四种原因:首先,物自身的本质;其次,存在物所必定具有的条件;第三,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最后,物质的目的或目标。”这就是被经院哲学家普遍采纳的把原因划分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4种的根源,我们从《苏阿茨形而上学争论录》中可以看到这种划分——经院哲学的真实概要。

——叔本华

哲理

01

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

——叔本华

哲理

01

谁要是通过大自然和命运的恩赐, 交上好运得到内在的财富,那他就要小心谨慎地确保自己幸福 的这内在源泉畅通无阻。但要达到这一目的,条件就是拥有独 立和闲暇。因此,这种人会乐意以俭朴和节制换取上述二者。

——叔本华

哲理

31

文学家从熙熙攘攘,迷宫般混乱和似水流淌的人类生活岁月当中,提取了单独的一幕,甚至通常只是人的某种情绪和感触,以此让我们看清楚人的生活和人的真实本质。

——叔本华

哲学

30

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是培养宽容的一个最确实可行的手段。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总得与火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叔本华

哲理

20

一个天生筋骨强壮,长得像大力神似的人,如果为外在情。势所迫,需要从事某种坐着的职业,去做一些精细、烦琐的手。艺活,或者从事学习研究和其他脑力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他。运用先天不足的能力,而他那出色的身体力量却无从发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这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感到郁郁不得志。但如果一个人虽然具有异常突出的智力,但其智力却无从得到。锻炼和发挥,从事的是一种根本发挥不了他的智力的平庸工。作;或者,这工作干脆就是他力不能及的力气活,那么,这个。人遭遇的不幸比起第一个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少气盛的时候,这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暗礁。

——叔本华

哲理

11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01

而像黑格尔这样一个愚蠢的骗子竟也心安理得地被称作大哲学家,我们难道还不明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书个偶尔发泄不满,公正的读者是能够谅解的。

——叔本华

哲理

01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驱使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人的群居生活可以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一条规律: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得到弥补

——叔本华

哲理

01

人们不应该期望从别人或外部世界获得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说到底,人只能靠自己。

——叔本华

哲理

21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会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独处,那他就是不爱自由。

——叔本华

哲理

20

我们当然就可以奠定这 样的理论:享受现时此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的目 标就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只有现时此刻才是惟 一真实的,其他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而 已。但是,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 的愚蠢,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刻不再存在、像梦一 样完全消失无踪的东西,永远不值得严肃、认真 的努力争取。

——叔本华

11

人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欲望,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及非当前的事物加以思考。这一点,对于人类的一切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亦即是忧虑、希望、恐惧等等的真正来源。——这种情绪影响到人,较之动物对于其所有当前的快乐及痛苦、所能发生的一切事情的影响远为深刻。

——叔本华

哲学

01

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可知,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

——叔本华

哲理

11

人生无论以何面目出现,构成人生的仍然是同样的要素,所以,无论这一生是在茅棚、在王宫,抑或在军营,修道院里度过,人生归根到底还是同样的人生。人生的际遇、历险、获得的幸福或遭遇的不幸尽管千差万别,生活仍然就像糖果一样:尽管糖果的形状千奇百怪、颜色多种多样,但都是由同样的糖果浆做成。那些生活得比我们好的人只是看上去比我们更好而已。

——叔本华

人生·哲学

21

不过,在做这一工作时,只要有可能,我打算宽厚地对待年轻时的自我,允许他讲话,甚至让他自由地道出他的思想。但是,对于错误的东西或多余的话,甚至遗漏掉的最精彩的部分,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我都不得不打断他的思路。这种情况会时有发生;也正因为确实经常发生,以致读者也许会认为这是在听一个老年人大声朗诵一个青年人的作品,而他经常要放下书本打岔,谈论对本题的看法。

——叔本华

哲理

11

青年人首先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他才是自由的。安全属于独处的人

——叔本华

哲理

11

[珍惜当下]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01

事实上,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至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老年的时光

——叔本华

哲理

21

一般说来,劣书容易叫人一口气读完,但劣书是使头脑迟钝的毒素。

——叔本华

12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豪猪相拥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豪猪就被这两种痛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所以,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叔本华

哲理

21

命运引领情愿者,但拖曳不情愿的人。

——叔本华

哲理

31

与人交往就牵涉到把自己“拉低”的过程。仅是一个人具有另一人缺乏的品质,在他们相见时是不会发生作用的。其中一人必然遭受的损失,另一人是不会发觉的。

——叔本华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叔本华


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仅次于健康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叔本华


礼貌行为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的小节方面,默契、有计划地掩饰起自己的利己本性。

——叔本华


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叔本华


因此,天才的作品贡献给各个时代,但这些作品通常只在后世才开始获得承认。

——叔本华


占星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证明,说明人的这种可鄙的一切围绕着自己的自我。一切从自我出发的特性。因为这种一切从自我出发,人们把每样事物都跟自己扯上关系,从每种思想见解都径直联想到自己。占星术就是把天体的运行与人的悲惨自我拉上关系,并且把天空中星体与尘世间的俗事、丑行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其实古而有之。

——叔本华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

——叔本华


这一世界是相当糟糕的,人们并不是他们本来应该是的样子,但不要让这些把你们引入歧途,希望你们能够做得更好。

——叔本华


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

——叔本华

凡是活在人类世界中的人,都会一再地感觉到,道德的低落与心智的无能,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好像是从一个地方产生出来似的。

——叔本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