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中国没有理由复制西方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新加坡前外交官、政治学家马凯硕日前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赞扬中国的远见和战略纪律,同时批评美国傲慢自大,并建议欧洲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明镜》周刊14日一期发表了这篇采访,文章编译如下:

《明镜》周刊记者问:马凯硕教授,亚洲世纪在真正开启之前正走向结束吗?

马凯硕答:是因为新冠病毒?不,通往亚洲世纪的道路曾经是不平坦的,现在也仍然是这样。在本世纪即将开始前的1997年,我们克服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当时西方国家就说亚洲完蛋了。实际上,每一次危机都证明这个地区的抗压能力是多么强,这里的人们是多么坚定。

问:中国采用严厉的方法对抗新冠病毒。您在自己的书中称赞“中国模式”——但中国对待这种病毒的做法难道没有表明其难以应对这种危机?

答:看看过去100年吧。1920年,中国笼罩着饥饿、流行病、内战和混乱,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为30岁,儿童死亡率为40%。您将这与今天的中国对比一下。中国人在数千年时间里思考公正和组织良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思考的时间和西方一样长。他们获得了不同的认识,没有理由复制西方的认识。

问:新冠病毒只是亚洲危机中的其中一个。克什米尔冲突恶化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在印度,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在升级。日本和韩国分歧很大。还有香港问题。这就是即将取代西方的这个大陆看起来的样子吗?

答:这是人口超过40亿的一个广阔大陆,如果没有很多问题,那才奇怪呢。问题是,这些危机是否对亚洲的活力构成危险。例如,印度不会因为克什米尔而分裂。中国内地有大约14亿人口,香港只有700万。西方对香港的报道给人造成的印象是,那里似乎威胁中国的稳定。这是这种想法的始作俑者所希望的。所有这些危机原则上都会得到解决——也许新冠疫情是例外,我们需要一定时间来对付它。

问:您喜欢根据中国的成就评价中国,但喜欢根据西方的错误评价西方。然后您却指责西方采用“不平等的标准”。

答:我不希望西方失败,我希望它成功。一个脆弱而争吵的西方对世界不利。我不是反西方或反美的。我只是说,有更好的方法与亚洲和中国打交道。西方必须明白:如果历史是曲线发展的,你就不能继续直行。西方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当时弗朗西斯·福山在那篇著名的论文中宣布了“历史的终结”。那让你们昏昏欲睡和自我满足。现在我要说:转身!拐弯和亚洲一起去旅行,并保持乐观。中国和亚洲的崛起提供的机会是巨大的。

问:许多国家也不认为中国像您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是友善的超级大国。

答:“友善的超级大国”本身就包含矛盾。超级大国期望别人顺从。但它们存在差异:美国可以花费2万亿美元入侵伊拉克,就像堂吉诃德和风车打架那样陷入战争。北京永远不会如此愚蠢地去入侵一个它不理解其文化和历史的国家。

问:那它怎么做?

答:中国奉行孙子的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超级大国当然需要军事实力。但中国已经有30多年没在境外动武了。即便现在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也不去滥用——这需要很强的战略纪律。

问:但这没有减少中国邻居们的担忧。

答:日本和韩国关注中国,比你们欧洲人更关注。但它们不担心中国破坏民主或做类似的事情。

问:您建议西方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战略?

答:让中国成为中国。西方应该放弃它可以改变中国的幻想。所有这样做的尝试都只会加强中国政权的合法性。西方几乎没有人记得160年前殖民大国洗劫了圆明园。中国人对此记得很清楚,对他们施加的任何影响都被视为试图破坏中国的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