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3月驚蟄起,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在舉國抗疫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會生產和生活正在有序恢復,很多家長都陸續開始上班。然而,在學校正式開學前,孩子們在家裡如何進行自我學習管理和生活自理,依然是很多家長特別是雙職工家庭關心的問題。

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本週行程,我們將聚焦“技能培育”這一主題,陪同各位家長一起學習:如何做好孩子的技能培育,培養孩子的勞動美。

也許您認為,孩子不就應該以學業為重,好好學習嗎?為什麼要強調生活技能的培育呢?如果您同意,學習不是孩子的全部,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將來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就請不要讓孩子缺了“技能培育”這重要的一課!

孩子終有一天需要自己飛翔,請不要剪掉TA飛翔的翅膀。從小擁有自立的精神,乃至養成互助的意識,以及關心家庭和社區的公益行為,將賦予孩子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

在過去的一週多的時間裡,我們瞭解到:自愛、互愛、大愛,是孩子生而有之的天性、領會幸福的秘笈、開啟智慧的鑰匙。培養性情美的孩子,就是要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自愛、互愛和大愛的天性。中華文化通過詩、書、禮、樂、醫來培養孩子的性情。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第五程——“技能培育”。本次行程的目標是幫助家長陪伴並培育孩子的五種能力

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自律自省的能力:讓孩子全方位學習,老師在長期輔導中發現,能考上北大的尖子生和一般考生最大的差異就是學生自省和自我總結反思的能力;

處理家務的能力:從有意識地讓孩子做家務開始,一方面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另一方面幫助孩子不斷積累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獨立的生活意識,避免成為啃老族、外賣族、月光族;

人際交往的能力:孩子終將走出父母的羽翼,走向社會。而人際交往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必修課,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人際交往課”老師。如何實現良好的溝通?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如何學會關心和關愛他人?要從家裡、從家人開始學習;

服務社會的能力:培養孩子從關心家人開始,懂得去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和社會;從主動分擔家庭的公共事務開始,培養關心和參與社區、學校、乃至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通過服務社會,對社會做貢獻,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連接感受自然的能力:為孩子創造接觸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並向大自然學習的環境和機會,從小培養孩子對天地自然、山川河流、草木鳥獸的感知能力。地之大,能養萬物生靈;海之大,能納百川奔湧;而心胸之大,則能包容天地滄海——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和格局,也將成為孩子成年後心靈休憩的港灣。

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當一個孩子具備以上能力時,ta是一個懂得如何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人。這就是“勞動美”的力量。

勞動美體現在孩子在生活中有行動力與意志力兩個特質,以及自立性、互助性、公益性三個特性,而這些正是孩子獲得幸福力的源泉。

自立性就是孩子作為一個生命,天性中有自我負責、自我管理、自我向上生長的力量。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這個天性,通過家長的陪伴培育,讓孩子自立的精神得到成長,從內心深處打好成人成才的基礎。

互助性就是培養孩子對自己、他人乃至自然萬物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表現在生活中就是感知到他人的需要併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表現在學習技能方面就是組織動員、與人協商、協調配合的能力。

公益性就是從小養成關心公共利益、分擔公共事務、遵守公共規則的習慣和能力。從主動分擔家庭的公共事務開始,培養孩子關心並參與社區、學校、乃至社會公共事務的意願和能力。

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養護這三大特性,培育自律自省、處理家務、人際交往、服務社會、連接感受自然的能力呢?“九九家風禮約好人家專列”第四程教給大家的“烹製”方法還是

“三思六招”:一思己,二思過,三思改。

技能培育“三思六招”

一思己 查一查盲點

你是否瞭解兒童作為一個生命體本該有的勞動美是什麼?

你是否由於自己過度的包辦代替而待了扼殺了孩子獨立自主生活的動力?

你是否由於過度的保護擔心孩子受傷而限制了孩子互助互愛的交往意願呢?

你是否由於自己的侷限或者狹隘,而抑制了孩子關心社會、關心大自然的公益之心?

二思過 找一找誤區

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先自我反思、自我檢討,我們有沒有一不小心就做了孩子的“長官”(霸位包辦)、“木匠”(錯位干預)、“監工”(缺位引導)?主宰+木匠+監工們平常忙忙呼呼地幹了些什麼活呢?

1. 外求,家長缺乏自我認知,把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歸罪於孩子,沒有給孩子樹立起出現問題時先覺察反思自己的榜樣;

2. 包辦,從小開始孩子有探索自我餵食、自我喝水、自我探索玩耍的意願,父母為了保護孩子,過度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也失去了嘗試家務的意願;

3. 保護,為了怕孩子與別人發生衝突,怕孩子有危險,過度的保護孩子,防止孩子與他人進行交流交往,而不是帶著孩子學習如何在交流交往中保護自己;

4. 封閉

,過分地保護孩子,缺乏帶孩子出去走走、增加生活體驗與歷練的意識,把孩子從真實生活中隔離出來,只剩下學習;

5. 冷漠,對於發生在身邊的點滴小事,本是舉手之勞,家長對撿垃圾、扶老人、勸阻闖紅燈、給乞丐零錢這些事情習以為常高高掛起,導致孩子對身邊的事務越來越冷漠;

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在技能培育方面的缺失、錯位呢?是原生家庭的習得、夫妻關係的問題,還是家庭關係的序位沒有擺正,亦或是自己認知有偏差呢?

三思改 試一試辦法

孩子成長的規律需要什麼?瞭解、尊重、信任、引導。孩子技能培育的規律需要什麼?榜樣、信任、鼓勵、容錯、實踐等。

1、正序位、做榜樣——不當“木匠”做“園丁”。父母要調整自己在家庭中的序位,做好父母作為“園丁”的引導者角色,而不是控制擠壓的“木匠”或霸位包辦的“主宰者”角色。家長通過榜樣的力量給孩子做好示範,如何反省自己認識錯誤、如何收納整理自己的衣服,如何做地板清潔等。在陪伴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給孩子建立自我負責、自律自省的意識;

父母復工孩子怎麼辦?技能培育來支招!

2、給愛心、拆火牆——訓練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家長利用會客、走親訪友、外出遊玩、參觀考察等場景,培育孩子關心人、幫助人、觀察人、請教人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場景的搭建激發孩子表達溝通的願望,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3、立規則、送營養——帶動孩子的家務處理能力。通過建立家庭禮約來約定每一位家庭成員要共同遵守的規則,尤其是做飯、打掃 衛生、澆花、整理房間、買菜、照顧寵物、看護小孩等具體事項,而每個事項做的標準和頻率都可以在於孩子生活培育中一點點教給孩子,鍛鍊孩子認真負責的精神;

4、讓空間、善導航——開拓孩子連接自然的能力。在家庭裡,父母可以幫著孩子開闢一平米菜園、陽臺花園等方式,另外可以帶孩子觀察和認識社區的植物昆蟲,或者有計劃的帶著孩子回農村老家遊玩、參加學校和社區組織的遊學、研學活動。通過提問、探索、拍照等方式讓孩子感受來自自然的魅力,瞭解天地萬物循環往復的生態;

5、明志向、助飛翔——創造孩子服務社會的機會。在課業之餘,父母要有意識地經常帶孩子參與社會實踐與公益活動,充分讓孩子接觸現實生活,進而引導孩子關心社會,在行動 和體驗中來體悟服務社會的有關行業,在實踐中磨鍊孩子的意志力與行動力,將自己的志向選擇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志存高遠,將來成為家國棟樑;

6、鼓勇氣、共擔當——垂範孩子自律自省的能力。家長用非批判的方式鼓勵乃至表揚孩子勇於認錯、勇於道歉的行為,鼓勵孩子自己給自己做計劃,自己管理自己的房間、週末安排等事項;訓練孩子在做家務、玩遊戲、做習題的過程中反芻回顧的能力,在實踐中提升孩子行動的心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