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至省 助推都市圈经济发展

农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至省 助推都市圈经济发展

3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旨在基于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核心内容有以下两点:

一、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

针对第一点,根据国土部发布的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亿亩,对于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农用地,国家将其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及直辖市,直接增加了各省市潜在的可供开发的建设用地量,我们认为,新增的建设用地将大部分增加在省会城市上。相比于国务院,省级政府对本省土地利用情况更加熟悉,授权其审批土地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对于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也进行了试点省份授权,在第一点的基础之上范围再度扩大到了永久基本农田。试点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其正是对于我国经济贡献最大的三大核心城市群以及西部增长引擎成渝都市圈。对于这些区域放宽永久基本农田的规模限制,意味着国家对于三大城市群和成渝都市圈给予了更多资源和政策倾斜,同时也是对其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抱以更高期望。

人多地少,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前几年,我国多次强调要严格捍卫“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而近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增产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增长速度,此后国土部确立了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对不同地区采用相同的土地利用指标来控制土地开发,将极大地降低市场在土地利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不利于提高总体的土地利用效率。

此次《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的颁布,目的是加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对于房企而言,伴随着三大核心城市群以及各大都市圈基建配套的加速完善,围绕这些区域的深耕也将充满机会。

农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至省 助推都市圈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