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而实际价格需要到店里谈,有猫腻吗?

午后阳光照进小屋


不是一些汽车,是所有汽车报价都是说指导价,电话或者其他渠道的非见面报价,都不会报低价,因为现在竞争很大,不见面就告诉你价格,80%的可能不会到他那儿买。

告诉你见面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优秀的销售,只要能约见的客户,成交率都能到100%,运用话术和套路,让你订车。


再说车的指导价,只是厂家参考了汽车的成本、定位等等综合分析得到的价格,是汽车价位的重要指标,实际车价会根据各种情况调整,有优惠几千、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还有不优惠赠礼包的,加钱送礼包的等等。


想要买到心仪的爱车,首先要确认自己的需求,确定车型,然后到店试乘试驾,做最后决策,到价格环节的时候,做多方渠道对比,选出自己信任又放心还省钱的店。


最后希望题主买到心仪的爱车!


省钱部落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汽车的报价需要到店谈的问题,我认为其实并没有猫腻,但是有4s店的小无奈和小心思。

首先:汽车的指导价是由厂家指定的,由于汽车属于大宗商品,所以其定价规则受到厂家的约束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么问题来了,按照指导价销售消费者不买帐啊,4s店又要卖车的,于是乎4s店开始降价了,而部分店的降价是超过厂家的限价的,为了避免电话报价留下证据,所以4s店往往都会通过到店谈价格的方式来完成报价,这确实是个小小的无奈。

其次:就是4s店的小心思了,我们常常要求4s店的报价有诚意,但是4s店其实也很重视我们的诚意,我这多优惠了好几千,你在家挂了我的电话又立马给别的4s店去砍价,这样做不太合适吧?

所以在4s店的考核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邀约到店率,整个数字可是和成交息息相关的,因为客户到店之后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时间是和我店里的销售沟通的,在这个时间内可以通过销售技巧使客户在我店里购车的概率提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爷说车


汽车报价都是以指导价为主,大部分车型都有一定的优惠,优惠部分需要到4s店去谈,但是很多车型并没有优惠,所以指导家还是非常精准的,每个地区车型优惠力度不同,最终落地价格还是要以4s店为准,中间并没有什么猫腻,只要不高出指导,价格都是符合要求的,早期很多车型都有加价销售,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这种情况,所以指导价格还是很有参考作用的。

汽车
丰田亚洲龙定位为中型车,入门车型指导价19.98万,车型并没有什么优惠,所以到店里也是19.98万,这一类没有优惠的车型,还是很容易选择的,不需要进行洽谈环节,购置税保险等费用都非常透明,可以很快的提车。


大众朗逸也是非常经典的紧凑型家用车,每个地区优惠力度不同,大概优惠在2万左右,但是很多地区已经达到了3万左右,优惠力度不同,最终落地价格不同,所以说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主要由区域决定。
总结:选车时可以多家对比,不同地区不同门店报价和优惠力度都不同,再进行对比一下,选择价格水平比较低的,可以提高车型性价比。


色彩车圈


现在汽车可以说成为家庭必备品,各大厂商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即便是同品牌4S店的价格也不一样。同品牌间的进价一样,也就是指导价是一样的,实际成交价越低,说明4S店在车辆上挣得利润就越少,此时就会附加一些消费。如保险、上牌等业务,来提高4S店的单车总利润。

但想要买到适合自己的汽车可以说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同级车型之间的“货比三家”、价格和优惠、动力性能、空间表现等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择,而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很多消费者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汽车参考价和指导价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区别大吗?弄不好这几点,买车的时候很容易上当受骗。

对于大多数想要买车的朋友来说,在买车前都会从网上先看一下心仪车型的价格,会看到报价栏里面有指导价和参考价,这两个价格可以说是今天咱们要说到重点(图为奥迪A4L)。首先指导价是全国统一的,是汽车厂商统一定下来的价格,4S店以及经销商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个价格只有汽车厂商能让它增加或减少,一般情况下,车型的实际价格要比这个价格低,至于低多少还得分什么车型。

参考价指的是本地经销商或4S店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大家常说的该车优惠多少的价格,不同档次的车型优惠力度不同,一般来说,越好的车价格越高,优惠力度也越大,同时也得看汽车的销量情况,若没能达到本月或本年度的计划,经销商或4S店会对这款车的参考价下调,以此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反之,若得到了本月或本年度的计划,一般这个价格不会变,这也说明了这款车型卖的比较好,不需要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另外还有部分车型,参考价不仅没有优惠,还出现了加价的现象,从而间接的反应出了一款车的品质,比如丰田的汉兰达。

参考价和指导价相差会大吗?要知道网上的参考价格一般是不准的,当你到了4S店的时候会发现这款没有那么便宜,其实这也是经销商的一种营销手段,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到店看车,而想要知道最终的优惠价格,还需跟汽车销售进行讨价还价,很多时候在这里容易上当受骗。

另外在得到裸车价后,很多4S店会附带一些条件,比如说保险必须在本4S店买,必须加装多少的装潢等,这些都是在间接的赚你的人民币,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要特别注意。


淘车有道


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了。因为也有很多人去买车的时候,听了销售说的各种价格、税费,也是一脸懵的,也经常有朋友跑我这儿来问:“我花XX钱买了一台XX车,能不能帮我看看我有没有花冤枉钱啊”。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

  2. 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

  3. 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

  4. 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

一、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

汽车圈有句话是“指导价从来没有过指导意义”,这里所谓的指导价只不过是厂家给出的一个定价,实际的价格还会根据经销商规模不同、区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异。

举个例子,像大众品牌的车型,实际裸车价一般都是比指导价便宜的,而这个优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带朋友去看迈腾,当时正好赶上国五车型清库存,迈腾330TSI的优惠幅度最高能到5万,本来指导价20多万的车,现在裸车价只需要16万。

那这车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啊,只不过是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再举个例子,丰田的车优惠幅度小,甚至还需要加价,就像丰田埃尔法,加价20多万那都是正常现象。

那么,指导价和落地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引入另外一个价格——裸车价,所谓裸车价,就是你买的这款车,不包括任何其他费用的价格,你掏了这个钱,这台车就是你的了。相当于,你花了这个钱,买了一堆“破铜烂铁”。

但是呢,这堆“破铜烂铁”想要合理、合法地开上路,还需要什么手续或者什么费用呢?

  • 购置税。购置税=购车款/(1+13%)×购置税率(10%);

  • 车船使用税。不同排量的车型这个税费额度不同:1.0-1.6L(含)420元;1.6-2.0L(含)480;2.0-2.5L(含)900元;2.5-3.0L(含)1920元;

  •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家用6座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及以上1100元/年;

  • 商业保险。什么三者100万啊、车辆损失险啊、盗抢险啊等等,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投保选择有不同的价格。

  • 上牌费用。一般自己去车管所,300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让4S店帮你上牌,不好意思,2000大洋~~

所以,看到这里,落地价你会算了吗?

落地价=裸车价+购置税+交强险+商业保险+上牌费用+4S店服务费。

嗯?4S店服务费是个什么鬼东西?

不着急,我们下面会陆续讲到。

二、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4S店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个,车辆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怎么理解这两个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厂家是只管着造车,但是具体车辆的销售,是委托给各经销商的,通俗点儿说,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很多微商不造化妆品,但是她只管着卖。汽车经销商,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

如果你了解过微商你肯定会知道,如果你这个代理卖货卖得好,规模比较大,那你拿货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议价权,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同样品质的货。

汽车经销商也是这个道理,经销商规模越大,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从厂家那里拿到货。

所以,很明显,每家经销商拿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要求人家4S店给你明码标价啊~

另外一个,4S店卖车,厂家是给返利的,卖得越多,返的利就越多,当然,不同品牌有不一样的返利政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4S店这个月的任务是卖掉20台车,如果完成了,厂家就每台车返利1000元;如果完成不了,那一分钱返利都没有。这时候,一种情况出现了,这个月月底,这个4S店正好卖掉了19台车,还差一台完成任务,那为了完成任务,这家4S店是不是可以给你更大的让利空间,哪怕我车价给你便宜2000元,但是我完成任务,可以获得20×1000=20000元,何乐而不为呢?

那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要求人家明码标价吗?

我只是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三、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

汽车销售嘴边经常有一句话:“到店来,还能谈,价格我可以去申请”、“这周末我们正好有个试驾会,你可以来看看,价格很合适”。

这其实是一种销售策略,算不上猫腻,因为可能销售在电话里罗里吧嗦说了半天,你最后跟人家说:“我再看看吧”。

同时,去店里也是一种筛选客户的方法,既然去店里看车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购车的,而那些只打电话的,很可能就是为了询价。

所以,去店里看车,也算是对销售工作的一种尊重吧,毕竟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电话里说了半天,最后你却对人家爱答不理,对销售也是一种损失,对吧?

四、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

写到这里感觉篇幅有点儿长了,哈哈哈哈!

简单来说吧,去4S店实际购车,你最终花的钱里面,有一部分是本没有必要的,像贷款服务费、上牌服务费、保险服务费等等。

但是现在来看,整个市场上,这些费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说啥,说到底,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买车的时候,这些费用该花还是得花,也算是一种行业乱象吧。

哈哈哈哈!!!


涡轮滚滚


指导价就是厂商指导价,这个价格是生产厂家定的, 他这个定价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厂价会根据这一款车的生产成本,车型定位,参考竞品车型定价等多方面因素定价,定太高了影响销量,定太低了降低自身档次,影响品牌形象。所以他会根据各种情况制定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价。

然后车运到经销商出处,经销商会根据各地销售情况,供求关系,畅销程度,地方保护等各方面原因适当的在厂家指导价上进行适当的优惠或者加价。由于一款车型一个地方有好几家经销商,他们也会竞争,所以这个价格不可能一刀切。而等你要买车的时候肯定要到店里面谈,销售顾问会看你的购买意向给出相应的优惠价格,这就是最后的提车价格。所以说这是正常的销售手段,不存在猫咪的。

举个例子,某品牌矿泉水刚上市的时候,瓶子上写着建议零售价2元,你去超市或者烟酒店有卖1元一瓶的,有卖1.5元一瓶的,而卖1.5一瓶的你要多了可能也会1元一瓶卖给你。





汽车春秋杂谈


第一,不同时间段同一车型的销售底价是不一样的,底价一般由汽车厂家督导根据市场和车辆销售情况确定。这个时间段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个季度,也可能是半个月。也就是说厂家定的销售底价存在变动,销售顾问的售车底价是浮动的;

第二,汽车销售不是买瓜买菜,它更像卖房,销售顾问CA借助谈价这一手段把客户邀请到4S店,然后就可以通过一系列销售手段促使客户选择某一车型,如试乘试驾、详细沟通、逼单等等。也就是到店谈价可以采用更多手段促进成交;

第三,谈价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可以说是“浑水好摸鱼”。销售顾问占据信息优势,他们还可以通过团队配合作战,获取高溢价,销售顾问个人可以获得更高的提成收入。总结就是销售顾问CA有谈价动力,更偏爱邀客户到店谈价;

第四,与第二点类似,通过谈价邀约客户到店,有机会推销更多的产品。销售顾问的一大目标和任务就是邀约客户到店,然后多卖周边产品,提升利润,4S店对这些是有考核的。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销售顾问CA敢电话报底价,就意味着他将流失该重点客户。

客户知道底价后,绝大多数情况会拿底价询问下一家4S店,下一家为了成交只需报一个稍微低一点的价格,或者多送一点东西。

这样一来,所有4S店会恶性竞争,各种降价。4S店就没法生存,这也是厂家不能容忍的。


村西头的小鑫


首先告诉你这沒有什么猫腻,纯属正常操作。

汽车的指导价是汽车制造厂家给出的全国统一售价,它是根据汽车市场行情、生产成本、计划销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

而汽车实际销售价格是终端客户成交价,大多情况会比指导价格低,也有比指导价高的,如:前些年刚上市的东风本田CRV、上海大众途观、广州本田雅阁等车型,刚上市时销售价格就比指导价高。

汽车的实际销售价格与以下因素有关:

当地市场知名度与口啤、当地市场竞品车型价格、车源是否充足、经销商是否急着清库存还贷款、经销商是否为完成厂家任务做促销等等

至于让你到店里谈价格,纯粹是正常销售行为。因为同车型的配置多种多样,不同车型的性能特点也不同,只有让你到店对着样车讲解才说得清楚。另外,让你到店谈价格也是为了防止同行打探价格及促销内容。


洛阳养车吧


汽车指导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垄断色彩,其初衷是规范经销商行为的一种手段。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汽车厂家和生产量供给资源的匮乏和经销渠道的单一,使得汽车成为供不应求的稀缺商品,市场上任意加价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甚至激化。为了最大限度地缓和矛盾,汽车厂家推出汽车指导价的制度性政策,实质上就是限定经销商在经销产品过程中不得高于指导价,换句话说就是等同于限价令。但是,由商品属性及规律所决定,这种限价令注定成为一纸空文,也就是说,汽车指导价从出台之日起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真正实行过,变相涨价行为依然大行其道。

时至今日,汽车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那么,为什么汽车指导价仍然堂而皇之地继续在各个经销网点里最醒目的位置悬挂摆放呢?我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商品的官方公布的售价还是需要的,它是一种理论售价的依据,用于消费者对比各种同类型商品的参考。

第二,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性,迫使各厂家在与竞品的较量比拼中不断调整策略去应对。因此,阶段性的促销活动早已成为常态化。也就是说厂家随时付出代价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让消费者通过对比指导价清楚地看到厂家的诚意。

第三,如果厂家的促销手段即厂家行为的让价仍不足以使得产品获得销售目标值的实现,作为代理商,也有可能让度厂家返利的佣金而应对市场。

第四,如果上述措施和手段仍然效果不佳而导致汽车商品积压时间过长,不排除经销商采取赔本销售的措施。

总之,现在的汽车指导价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车市航话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从你的问题来看是想买车,又怕被宰,其实对于销售来说,也想卖车,又怕价格谈不拢。

那么指导价是什么呢?

指导价是指生产厂家车辆上市时厂方公布的官方报价,也俗称全国统一价。你去买车人家销售肯定得先按统一价格报价,不然不是不按官方报价了,自己定价了吗,显然不行。

实际价格肯定就是你购买的价格了,当然买车和买其他物件不一样,还涉及购置税,保险,上牌等费用。在洽谈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服务如分期,保险种类,所以人家无法一下子给你实际价格,一旦说出嘴,后面有变化会显得难沟通。

当然,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人家要求上门才说实价,也是逼不得已,也是相互试探的一种方法。你在探人家的底价,人家也在看你是否诚心找他买。随随便便给你个底价,你再到同城其他商家去倒倒价格 ,他不仅生意做不成,还得遭领导批评,还要得罪同行,何苦呢?

最后给点建议,买车你先根据自己的情况落实几个意向车型,然后现在网上看看评价及销售价格,论坛里都有,最好看本地的,最贴近你们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去4S店看实车,试驾。感觉合适就具体和人家谈价格,如果价格和你心里有差距可以让销售去申请,来回申请两下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对方还无法满足说明差不多到底了,你能签就签,不合适再看看别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