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搞大棚是,一年欢,二年焉,三年赚堆大竹干,是真的吗?

逆向思


在北方地区种植大棚是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不管是大棚种植蔬菜还是水果,一般都是反季节种植收益相当可观。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种植大棚的风险和收益。



大棚种植的风险

一亩地的大棚现在投资大约在5~6万之间,遇到果实价格好的时候,一年就可以把建棚的费用全部赚回来。不过多数果实价格都不稳定,需要2~3年才可以把建设大棚的钱赚回来。当然种植大棚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比如极端天气原因,出现雪灾容易压垮大棚,出现冰雹可以砸坏大棚,连续下大雨,造成湿度增加,也会让病害增加,同时也对大棚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及时排水,降低湿度。当果实大面积丰收时,果实价格低,蔬菜水果无人问津,也很无奈。当出现大面积的病害虫害也容易造成绝产。


一年欢

一年欢意思就是第一年种植,由于土壤没有破坏,环境很好,只要管理上没有出现重大失误都有很好的收益。种植大棚土壤和管理最为关键,当土壤被破坏时各种问题就会出现,比如病害,虫害增多,杂菌增多,土壤根系吸收不良,土壤环境差,土壤缺少中微量元素等问题都会随之而来。第一年的新建大棚比较容易种植,更有可能达到更高的产量。

二年嫣

第二年嫣是由于第一年一般都是土壤都是生土,只要把底肥用好,再把追肥解决好,土壤没有污染,多数能够丰收。第二年种植就比较难说了,由于第一年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酸性肥料,会残留很多的肥料在土壤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盐化,引起各种杂菌增多,病害增多。从第二年开始。大棚就会出现产量降低,收益降低等问题。

三年赚竹竿

第三年赚竹竿的意思是等种植到第三年的时候,土壤问题更加严重,根系问题,病害问题更加突出,就容易出现绝产或者收益大幅度下降。大棚经过这三年的风刮雨淋也会有一定的损害,这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比如大棚膜,棉被等都需要更换。其实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第三年的种植有可能赚的钱只能换回一堆竹竿,象征着一年比年难重,收益越来越低。



改变施肥方式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管理和施肥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让每年植物都更好的生长,结出更高品质的果实。

在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施肥观念的问题,大家要改变自己的施肥观念,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大量元素要减少使用量和次数,一般可以使用高吸收,低残留,高利用率的肥料,用量很少,效果都很不错。这样少量的使用肥料会减少肥料残留在土壤中危害土壤。



我们使用的肥料中多数肥料都是酸性的,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在土壤中会污染土壤,让土壤PH值降低。根系在严重酸化的土壤中是很难吸收养分的,所以植株长势越来越弱,果实也越来越不正常。

改良大棚土壤

当然现在出现这样的危害也是可以改良的。盐化严重的土壤,可以在大棚空闲时,连续大水漫灌几次让水流稀释土壤中的盐分。盐还可以随水渗入到更深的土壤中,让盐分不危害根系。酸性土壤可以用土壤调理剂或者是草木灰等碱性肥料,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板结严重的土壤,可以选择商品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用在底肥上,这样可以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给根系予以缓冲,让根系更好的生长。



综上所述,这几句话虽然属于谚语,但是经过改良后的大棚一样可以高产,可以高收益。大家还是需要科学管理,合理施肥和用药,才能管理出更高品质的果实,才能有更高的收益。


土壤大管家


你好,我是樱桃王三金,我有大棚,但是种植的是樱桃,我的大棚建设的比较大,一个樱桃棚的投资大约在1000000左右,因为樱桃树真的是太贵了!对于你的提问我想给你说一下我的经验吧!

首先你讲到“一年欢,二年焉,三年赚堆大竹干”用在我的樱桃棚上基本就是完全不符合!我的樱桃棚建于2016年,长度在210米,棚内种植500棵樱桃树,有大有小!建棚到现在我费用还没有回来!种樱桃第一年不让他们结果,要养树体,不能结太多,结多了树累伤了,第二年真的就焉了!我们樱桃是第二年就可以赚了!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然后我们种植的樱桃的品种,产量,口感都是非常好,不用愁卖的问题,可以说是市场上供不应求!樱桃棚随着年数的增加,我们的产量也在增加!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如何种树,怎么种好树!大棚里有任何问题,都是及时咨询解决,不拖拉!大棚一定要选择适合你地区土壤生长的农作物,根据市场需求,更要管理好!

最后种大棚就是一份创业,可以说是投资全部就是事业,要精心培养,打造好的产品,选择好的收购商,辛苦两年绝对不负你的付出!

希望你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要自己选择,自己考察!选择好项目,种大棚也能带给你丰厚的收入!






樱桃王三金


题主你好,你所说的搞大棚种植,“一年欢,二年蔫,三年赚堆大竹竿”的这种现象,在农村的确是有这种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全部都是这样的。

在我家去县城的马路边,有几个很大的大棚,听人说,那是一位外地人来弄起来种植反季节蔬菜的。而且投资还蛮大的,因为那些大棚的架子全是不锈钢管做的。


可是,大棚建好以后,仅仅种了一年蔬菜,老板就走掉了。

现在那些大棚上的薄膜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而那些大棚的架子,依然还立在哪里。

当然了,我也看到过种大棚有成功的例子。

去年我去县城边一家草莓基地买草莓种苗,那个老板是江西人,在我们这里弄了十几个大棚种植草莓。

去年去买苗时和老板娘聊天,她告诉我,她们夫妻俩已经在这里种了五年草莓了,她家的两个小孩,一个上高二,一个上大一,而且,去年还在她们市里买了一套房子,所需费用,全靠种植草莓。由此可见,他们搞的这个大棚种植是成功的。

总结:搞大棚种植,有亏本的,但是也有赚钱的,关键是看你自己技术是否过硬,还有就是对市场的分析能力。

种植技术好,能够种植出高产而且高品质的农产品,在销售方面,能够了解农产品市场动达,这样种植大棚才会有出路。

你如果没技术,事先又不去调查市场,那肯定会出现题主所说的“一年欢、二年蔫,三年赚堆大竹竿”的尴尬局面。


李茗说乡村


借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我在家里种大棚香菇的经历。我是2015年底建的大棚,16年进的菌袋,当年10月份出菇。由于当年夏天气温持续较高,有部分喷水不到位的地方出现烧袋,大概损失了三千多袋。按当时进价二块二算,就损失了六千多元。后期管理都还算可以,香菇产量也还可以。但是16年年底下了两场大雪,菇棚压倒了,维修又花了千把块。到17年4月份出菇结束。销售以鲜货为主,自已在城里菜市场卖,最高时6元一斤,最低2块5斤。送超市里均价3块5。出菇高峰时卖不完的自己烘干,干货在网上卖的40元,没有浪费的。当时的产业补贴也没有。卖完后算帐,不算人工费用,只够投入的成本,大概六万多点。17年进了一万二千袋,3块5一袋。由于管理不当和菌种品种不一样,产量很低,出菇时间短。总共只卖了一万多块钱。连续两年亏损,拆大棚的竹子到现在也没烧完。种植大棚香菇对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进袋,放气请人帮忙,后期喷水,注水都是我

自己操作。管理得还算可以。如果技术不行,建议想搞大棚香菇这方面的多考虑!


难忘的农村


这话说的有点道理,不管是种植蔬菜或者各种水果,包括蘑菇大棚在内。应该说不管种植什么,第一年长势都还算是挺不错,收入自然也可以。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就有所下降,收入不如第1年,不过也能够维持平衡,但是等到第3年第4年的时候,如果还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种植原来的各种农副产品,一般情况下是赚不到什么钱了。

种植别的蔬菜水果我不太清楚,原来我们村有一户村民,在我们家门前架起一个大棚种植蘑菇,连续种植了好几年。种植蘑菇需要保证大棚内的温度,所以他们家的蘑菇棚内每天晚上都要生炉子。为了把蘑菇及早送到市场上批发,第二天天不亮就要在蘑菇棚里割蘑菇。因为就在我们家门前,我经常进去买蘑菇 ,所以我看的很清楚,他们家的蘑菇第一年长势特别好。每年春节期间,是蘑菇价格最高的时候,他们通过温度控制,让蘑菇在春节前后长得最多。因为到蘑菇棚里现买现割,蘑菇很新鲜,所以春节前后到他们家大棚里买蘑菇的人很多,蘑菇生意做得很不错。应该说他们家第一年种植蘑菇就赚了一把。


第二年再继续种植蘑菇的时候就不如第一年了,因为第一年种了一茬蘑菇以后,大棚里已经有了细菌,第二年再接着种的时候,有很多的蘑菇菌种就感染了绿毛菌。对于蘑菇大棚来说,绿毛菌是最可怕的,就像动物的传染病一样,传播得很快。只要发现有绿毛菌的蘑菇,就需要赶快搬出大棚扔掉,不然很快就会传染其他的蘑菇。不过即使扔掉,大棚内仍然有了绿毛菌的细菌,接下来就会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凡是染了绿毛菌的蘑菇菌种,就不再长蘑菇了。





第三年无论再怎么消毒,怎么灭菌,都很难把绿毛菌完全清除,也就是说等到第3年再种植蘑菇的时候,大棚内已经有了绿毛菌。但是好不容易投资建了大棚,总不能只种植两年蘑菇,第三年就放弃。我看见种植蘑菇的这户村民,在大棚内外全部洒了石灰水和干石灰,不过都无济于事,第三年的蘑菇棚内,还是被绿毛菌侵占了。我进去买蘑菇的时候,跟他们夫妻聊了几句,他们说第三年赚钱是很困难了,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还想再接着种植蘑菇的话,就要把这个大棚废弃重新选址重新建造新的大棚。


蘑菇大棚跟其他塑料大棚一样,都是用竹竿搭建起来的。说一年欢二年蔫,三年赚了一大堆竹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种植什么, 年限多了以后,大棚内都会有一定的细菌。


灵子


看到这个问题,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因为自己一直想在老家扎根,期间考虑了很多的事情,但最后选择了种植大棚草莓。原因是相比较其他事情,大棚草莓算是一种投资不大,见效很快的种植项目,最主要的是有老师傅教草莓种植技术,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技术保障。这样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于是当年就开始了种植。

头年种植草莓,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所以很是上心,但是碍于自己种植经验非常匮乏,所以基本上很多事情都是老爸在主导,我仅仅是打打下手出出钱而已。即使这样,自己也还是在认真的学习。当什么都经历过了,你才会知道其中的难。


就拿大棚草莓种植来说,虽然我有老师傅手把手的教,但是期间还是出了非常多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最终的收益。最终不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人工成本,我的利润是1.5万元,相当于每个大棚的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这里每个大棚的面积在6-7分地左右,也就是每亩纯利润在10000元左右。按说这个利润还是不错的,但是考虑到人力成本以后,我最终没有继续坚持下去,导致如题主所说“一年欢,二年蔫,三年剩下大竹竿”。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有和我比较相似的问题。具体有下面几种:


一、赚钱的心,很迫切。

当时,我考虑大棚草莓种植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期望通过草莓种植,能够快速的赚上一笔小钱。以我们种植前的估计收益,三个大棚的草莓,应该毛利在5-6万元,但最后毛利却只有3万多点。其中,因为自己管理不善而直接损失都有1-2万元,当时觉得确实很可惜。

因为赚钱的心急切,所以当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就发觉这件事不容易坚持下去。毕竟大棚草莓种植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当,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几个月的努力都白费掉。

二、不能抵抗风险的能力。


因为我自己是竹制大棚草莓种植,所以前期投入的成本不高,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接受失败的情况。因为算经济账来说,我们的人工成本和最终的收益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觉得每大半年的时间,在不遇到天灾等情况下,仅仅只能收益2-3万元,确实不够正常开支。实际上,种植都是有风险的,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大棚种植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出现了特殊的状况,也不会影响下一年的生产。

三、缺乏种植经验。

我相信很多刚刚踏入大棚种植行业的朋友,都交了不少的学费。原因是经验的缺乏,或者不完善,导致最后的失败。所以要想大棚种植能够成功,就必须有扎实的种植技术。

总得来说,题主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也不在少数,但是也有很多的人靠着大棚种植赚到了钱。所以说,并不是大棚种植不好,而是需要我们充足的准备。


着迷大乡村


首先我们家现在种植的就有一个大棚,现在大棚主要种植是反季节的黄瓜,因此通过我们家多年种植大棚的经验,可以看出问题中所提到的“种植大棚是一年欢,二年蔫,三年赚堆大竹竿”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今天就结合我们家大棚的经验,来详细分析讲解为什么种植大棚会说这样的话,以及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想必大家都知道搞大棚一般里面种植的都是经济作物,比如说我家大棚第一年刚搞以后种植的是反季节西红柿,当时我记得我们家那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有将近2万左右,当时我父亲就说这可比种植几亩地强得多,因此可以看出第一年我们家种植大棚的收入,是让人感到非常高兴的,那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种植的还是西红柿,但是这一年我父亲却发现由于在上一年没有对土壤很好的管理施肥,导致第二年种植的西红柿品质以及产量没有第一年高,因此这也应证了问题中第二句话“二年蔫”。


那么到了第三年种植的时候我父亲提前把土壤施肥做到位,然后种植的还是西红柿可以看出第三年的西红柿确实长势比较好,但是我们村其他的种植户却不做了,也就是说自己把大棚拆除了,最后就只有一堆的竹竿放在那里,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说种植大棚不赚钱,而是要告诉我们种植大棚一定要学会管理,因为大棚的土壤就那么多。

如果说不多加管理的话就会造成土壤没有肥力,那么种植出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有的人为了省钱种植了两年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就把大棚拆了,所以说这句话对于我们种植大棚的农户来讲,是在告诉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大棚才能有更好的收益,才能继续种植下去。


纪录乡土


这样的情况确实在我们这里发生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这里由于有这样的一个扶贫开发项目,即每一个村里都可以报几个大棚种植项目。前提是你的先把大棚给盖起来,然后再种植上反季节的蔬菜。我们村里就有人把自己家的2亩多地都盖上了大棚,由于没有种植大棚的经历,所以就报了一个野菜种植大棚,即种植荠荠菜,马儿菜,面条菜,等。在第二年的时候国家给了一些扶贫的款项,但是由于自己没有大棚种植技术和经验,所以在第三年的时候就把自己家的大棚给撤了,辛辛苦苦干三年就落了一堆大竹竿。最后这大竹竿也以几块钱一根的价格处理了,白白忙活了了三年也没有赚到钱。


大棚的种植作为一个一直靠种植业创业的农民,我为什么没有涉足大棚种植呢?

首先来说对于大棚种植我自己没有种植技术和经验。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不像露天种植蔬菜那样,对于大棚的种植技术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础和好的项目才能够开始。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其次就是我们这里离县城和比较大的城市比较远,并且这几年农村的常驻人口比较少,即大棚种植的蔬菜的销路不能够达到就近销售的选择,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况且消费量和市场不稳定。

大棚种植主要是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这里远离城市,消费市场不是太大。并且大棚种植蔬菜也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有经济效益的。比如说我们这里的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园,也就在刚开始的时候火了一把,这几年又都成为了一片荒地。这样的话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也是大棚种植面临的困境。

总得来说对于大棚种植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就是在县城周边比较好一些,并且自己也要有大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才能够防止种植大棚不赔钱。


豫东小农


自古有句话叫“十亩田,一亩园”,意思就是种一亩园艺作物的收益能赶上种十亩地的大田作物,尤其大棚种植兴起以后,这个收益就更不得了了。我曾经遇见陕西一个种甜瓜的农户,六分地的日光温室种出来的甜瓜卖了10万块,虽然不是每个农户都能做到这么高的收益,但是一亩大棚挣个一万块应该不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种大棚“一年欢,二年蔫,三年剩堆大竹竿”的事情了。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连续栽培导致土壤变坏

大棚里面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种东西越来越难,病害严重。比方说我们基地的大棚,到今年已经种了七年,现在抓一把土,整个就是粉尘状的,浇水都浇不进去,只能打湿表面一层。每年施用鸡粪,导致土壤里的重金属严重超标。此外,大棚里面的微生物也失衡,种东西很困难。我在大棚里面种的辣椒都变成甜的了。

大棚土壤病害严重

去年有个潍坊的人问我为什么嫁接的西瓜还能得枯萎病,我问了下,他的大棚已经连续种西瓜好几年了,这样的土壤,连嫁接西瓜都扛不住了,种别的东西可想而知也是病害连天。

浙江人种大棚

有人去以色列考察的时候见过一种机械,车开过去,大棚就建好了,不用的时候再收起来。浙江人虽然没有这样的机械,但是他们开着卡车,拖着钢管到处跑,租上地就种,一年两年的就离开,永远种的都是新地,所以他们能挣钱。



大棚建好几年就荒废的情况

大棚建好用几年,不赚钱太多了,基本都是因为土壤变坏,越种越没有积极性。然后大棚栽培风险很大,所谓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大棚种菜的投入要比大田栽培高的多,几次失败以后,就没有心情再种下去了,最终就成了一堆烂钢管造的大棚下荒草丛生。


农科小孙说


这个我没有听说过,不过感觉你说的挺有道理的,我们那里有很多人种香菇,刚开始第一年种都挺高兴的,很多第二年都不种了,也都是用竹子搭的大棚,感觉本钱都没赚回来,就剩一堆竹子,主要是种香菇的人太多了,价格也底,也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出去挣钱,所以很多人种一年就不种了,花了好多钱!感觉好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