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报、瞒报“龙江健康码”信息纳入诚信管理

自我省开通“龙江健康码”以来,已经在全省各个公共场所全面普及。截至3月12日,“龙江健康码”注册用户已达1476万;“龙江健康码”微信小程序累积页面浏览量8.5亿,累积亮码1.4亿人次,累积扫码494万人次。全省居民扫描“通行登记码”次数已达1091万,累计扫描次数3704万。社区通行凭证生成330万次,累计生成1078万。

谎报、瞒报“龙江健康码”信息纳入诚信管理


近期,有网友关心,“自主填报信息”是否存在谎报、瞒报现象?如果发现有此现象,又是否有相应的对策?


大数据+实名认证+地面核查,谎报、瞒报难得逞!


“龙江健康码”采取省市县多层级、多部门协同“大数据+地面核查”综合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多部门数据汇聚系统后台生成相应码色。个人申报时有严格的后台核验机制


比如,你是红黄码人员,不会因你个人填报你是绿码系统就会认可,而是会后台校验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生成对应红、黄码色


同时,申领“龙江健康码”时须进行实名认证,谎报、瞒报可立即追溯到本人。发现错误,还可由社区(村屯)地面核查实时纠错。


谎报、瞒报信息后果很严重!


申领者必须如实填报信息。


对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等行为,纳入个人诚信记录,诚信档案将会跟随一生,未来购房、购车、考试及银行、金融等方面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对其本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影响。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机关会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