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在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中,有這樣一對姑嫂,小姑子張琢是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護士,嫂子黃靜是貴州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醫生。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對白衣戰士並肩作戰,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3月17日,已經49天沒有見面的兩人,在鄂州雷山醫院門口難得碰到一起,開心地照了一個合影。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張琢是2月12日隨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抵達鄂州的,被分到鄂州市中心醫院內十科重症病房工作。僅僅過了10天,作為貴州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嫂子黃靜也來到鄂州,被分到雷山醫院6病區工作。

作為重症專科護士,張琢原來是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護士長,危重症護理技術過硬,此次擔任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重症三組護理組長。進駐第一天,她就與組員一起熟悉患者病情,整理出符合病房實際操作的工作流程。由於重症病人病情重,生活不能自理,給病人喂藥餵飯、翻身、處理大小便等工作,她總是搶著做,待病人如同家人。有一次,一位病患將大便拉在床上,沾滿了手指甲縫,她一邊安撫病人,一邊和組員處理被汙染的區域,擦洗全身、換床單、拖地、消毒。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張琢還勤于思考摸索護理方案,針對不同病人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錄製下肢肢體功能鍛鍊視頻,上班時間她就一直不停地在病房來回跑,為的就是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

黃靜原來是貴州省水礦總醫院呼吸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2月22日凌晨4點接到了支援鄂州的通知,簡單收拾行李後火速趕到鄂州,她所工作的6病區有40名患者,最小的只有9歲。黃靜負責所管病人的治療方案調整、病歷書寫、病情變化的觀察,協助患者複查胸部CT、咽拭子等工作。黃靜所在的病區有一位老大爺,抗拒抽血,老大爺質問:“我得的是肺炎,為什麼要抽血?”“抽血是為了更好地瞭解你的病情變化......”經過耐心的解釋溝通,這位老大爺終於同意抽血。隨著病情逐漸好轉,老大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治癒出院時和黃靜一同拍視頻留念,表達對黃靜的感激之情。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黃靜既是臨床醫生,也是心理醫生。她與患者及家屬建立了微信群,隨時瞭解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患者的情緒,在物理治療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溝通,經過努力,她所在病區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均已治癒出院。

姑嫂前方抗戰緊,後方家人支援忙。兒女出征不久, 一位老父親坐在桌前,執筆為上前線的護士女兒、醫生媳婦寫一首歌、譜一支曲。

“熱淚啊,隨風化春雨,助你啊,鄂州克時艱……春暖花開時,等你回家。”“為什麼,你要逆行,為什麼,你要請戰,你的回答很明白,我是白衣戰士的一員……”一份手寫歌單《等你回家》很快就傳到了貴州援鄂醫療隊駐地。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姑嫂同上抗疫前線,家人在後方譜寫歌詞:等你回家

在歌單的下面,父親給女兒的留言打動了人心:“親人們為你們的勇氣和擔當既感自豪又不免有些牽掛,希望你們保護好自己,完成使命,平平安安回家團聚。”

張琢父親今年已經68歲了,業餘愛好喜歡編曲歌唱。女兒媳婦輪番赴鄂,老人一句捨不得的話都沒說過,唯一掛在嘴邊的便是“等你回家”。一位父親的思念和驕傲,躍然紙上。

我們堅信,當鄂州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那一天,鄂州人民將用最高的禮節歡送你們回家。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胡戰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