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哪些人最值得国人致敬?

閆茂偉


首先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和她们的力家人!每位医护工作者冒着被感染乃至生命危险穿梭在病人之间,当我看到他们穿着防护服,汗水湿透全身,为了节省防护服,用的尿不湿,我被感动了,他们才是我们国家最可爱、可敬的卫士!再就是科学工作者,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还有最近特网红的张文宏等等!




喜梅寒雪静


这个,当然是那些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们!

脱下白大褂,大家都是普通人,也是有家有老小的,没有人不怕死。

但是,责任所在,命令下来,不去也得去。

当然,电视宣传上说的,都是慷慨激昂的话,

实际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想去也得去,

就像那些护士出发前要全部理光头一样,大概也就是最初的那个人是自愿的吧,

后面的都是......

但是没办法,上级就这么要求的。

还有很多人,这个过年,他们都很忙。

我认识的基层公务员,科员,还没开始休年假,就响应号召,取消假期,连周末都没有,从年前一直工作到今日。

居委会那些人,一直在排查外来人员,不管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效率好不好,但是人家确实一直都在工作。

还有,警察,治安,保安,学校老师,志愿者,甚至当地的大学生都被叫去帮忙,太多事情要有人去做。

这时候,我都庆幸我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我要做的只是乖乖待在家里就好……


我是绿豆汤


疫情防控中,最值得国人致敬的是,那些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军人,警察,爱心志愿者,及各行各业所有抗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的落泪的人。

例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土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她剃光了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例如,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的,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这是她给医护部门发来的一段话,我是第一批调去呼二的,第一天连+夜,一直跟程红,徐倩搭班,一直在一楼病区。只知道上班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班,总跟大家开玩笑叫我李坚强,我从来没有传播任何负能量,也沒提任何要求,今天家人还说接我回家吃顿年饭,我说哪儿也不去,我就在医院,医院三级防护我很好!到现在我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请大家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家人!

例如,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院内科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因为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她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她的理由是,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2,我沒有谈恋爱,也沒有结婚。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一句:我是汶川人,让看到的人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大爱相传的同胞情。

鲁迅先生曾说:自古以来,中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有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有海陆空三军医院医疗队出征支援武汉,中国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内江黄大姐


致敬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在这场“战疫中”许许多多巾帼英雄,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私忘我,的所有人,向她们致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空形势严峻,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减少外出。

而有这样一群人

在疫情爆发的时候

立刻返回到工作岗位!

疫情面前,他们不忘初心

困难面前,他们牢记使命

他们就是疫情防空斗争中的 逆行者。

八十三的钟南山院士,本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站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对一位七十开外的李兰娟院士,其实您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疫情突发让您心急如焚,奔向疫区,凭一双慧眼一腔热血辨清病魔,不知道您已经熬了几天几夜多长时间没吃没喝,你刚从火神山走出你又奔向雷神山,在我们的眼里我读到了坚强。我期待着您尽快您尽快的打开紧锁的眉头,微笑着跟我们说,我们胜利了,您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人。





西安建国三巷饺子馆


疫情防控中,这些人值得我们致敬,1,奋战在一线的,武汉医护人员,和各市支援武汉的医生护士们,他(她)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和家人们春节团聚的时光在医院抢救病人,她们控制喝水,吃饭,不上厕所,就为了省一套防护服,她们脸上勒出一道深深印子,也不说疼,2,这两位专家在防控疫情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工作精神让人敬佩,一位钟南山院士,另一个位是李兰娟院士,2003年非典,这次的新冠肺炎,给疫情研发疫苗,武汉封城,她们是功臣。3,建设,雷神山,火神山,建设者们和人民解放军,他们不分昼夜工作如期完工,他们辛苦了,向他们致敬。4,李文亮医生和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医护人员,向他们致敬。


琪琪83830


我觉得第一肯定是医护人员,他们是压力最大,最近距离接触疫情的人员。第二我觉得是人民警察,不敢什么大灾大难,永远都会有警察的身影,然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小到邻里吵架的生活琐事也会有警察的身影,警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也许会有多多少少负面新闻,加上键盘侠的炒作,但是我觉得坏的部分不能全盘否认警察这一职业对我们社会的贡献,在此对奋战在一线的你们致敬。



poe叔叔


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了大量值得国人致敬的英雄。比如医务人员,派往前沿维持秩序的军人,捐钱捐物的捐赠者们,以及自愿参入帮助者们………数不胜数,可歌可泣。

但其中最值得国人致敬的,还数我们的医务人员。看报道说长沙湘雅医院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男的一律剃光头,女的一律剪短发,带着纸尿裤出诊[流泪]。这跟战争年月,军人拿着抢上前线又有什么两样?

他们就是我们这个年代最可爱的人[赞]

今天上班,无意之中发现办公楼下的电子显示屏(广告牌),滚动显示深圳派往武汉的医务人员头像。终于在那些明星广告里有了一席之地[赞]。

这是一种好现象,他们才是这个城市值得仰慕的人![赞][赞]



一叶草73


向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在靠近危险的中心地带,他们不分昼夜,无所畏惧,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向武汉前线的军人们致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疫情发生后,军队卫勤力量立即启动军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军各兵种医院迅速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向科研专家致敬!以钟南山为代表的科研专家,走访多地勘查疫情疫因,与病毒博斗力争尽快找出解决办法,在这场关乎所有人命运的战斗中,每一个岗位的坚守者 执著奋斗者,都是勇气与善良的化身,都值得我们尊敬!


从小就拉风的小Boy


疫情防控中,哪些人最值得尊敬?毫无疑问是哪些抢险战斗在防控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和指导防控防疫的医学专家以及许许多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们是非常时期,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众说周知,大疫当前,是哪些无数的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不畏艰辛奋战在全民防控防疫的第一线,他们本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病患者的关爱,超负荷工作,细致入微,坚守在病房,用生命和汗水书写着自己壮丽的青春,许多医务工作者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难道不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吗?

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年龄已过耄耋之年,不顾自己已85岁的高龄,身入疫区,亲自指导防控防疫工作,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李兰娟女士,深入疫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亲自指导疫区的防控防疫工作,难道他们不是最值得尊严的人吗?

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舍小家,卫大家,为全民防控防疫工作保驾护航,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难道他们不是最值得尊严的人吗?

大疫无情,人有情,军民互助一家亲,八方驰援物资急,同仇敌忾去魔冠。


虎哥143993466


“疫情防控中,哪些人最值得国人致敬”

首先,关于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还有那些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以及各行各业的防控人员,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值得国人敬重的。毕竟性命攸关,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这些人的感人事迹,也已被无数人赞美过,我这里也就不作累赘了。

我这里想重点提一下的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虽然自己不富裕,甚至还是贫困的,可他们却能尽自己所能,自愿捐钱捐物这种精神更让我感动!比如那个捐钱不愿意留名的拾荒老人,他捐的钱可是人家一个水瓶一张废纸捡回来的辛苦钱,要多少个矿泉水瓶,多少斤的废纸壳才能换来这一万,两万?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有十颗糖时,你给别人两颗,你是大方,是善良;而当你自己只有两颗糖,你给别人一颗,那你就是大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