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于1986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都是由宫崎骏来担任, 这部作品充满了宫崎骏理念。动画电影中的“天空之城”拉普达是以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国为原型, 电影主人公希达和巴鲁找寻传说中的天空之城, 而当影片的结尾, 天空之城归于毁灭, 而巴鲁和希达也重归大地, 重新开始普通人的生活。

这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电影, 深深融入了宫崎骏反工业化、崇尚回归自然的人文主义情节, 宫崎骏仍坚守其自然主义的立场。

而在色彩环境的塑造上, 宫崎骏以大色块淡蓝的冷色调塑造了淡远深邃的海天意象, 在这一主色调之下, 通过色彩明暗变幻、色系冷暖调整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同时, 这些色彩的组合, 也营造出空灵曼妙的色彩环境, 极大提升了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视色彩之于影视动画, 视觉元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在塑造环境、烘托主题、助推情节发展以及奠定电影整体感情基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之色彩环境塑造水平, 体现了导演深厚的色彩造型功力, 本文试图从人物色彩造型、故事情节渲染和音乐色彩表现等方面分析电影《天空之城》色彩环境塑造的艺术。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01

《天空之城》环境的色彩语言叙事

动画电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形式, 故事和人物场景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而电影情节的推进发展, 实质是讲述故事的过程。动画电影故事架构的叙述方式, 往往是以色彩语言叙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天空之城》在色彩环境塑造上, 采用色彩语言进行叙事是其一大亮点。

影片故事最初的场景是从海盗的袭击开始, 阴暗、冰冷的冷色调为主体的蓝黑元素, 弥漫于整个屏幕。这一幕紧张的故事冲突, 以主人公希达从飞船上跌落而宣告终结。阴冷、冰凉的冷系色调营造了一个充斥着阴谋、搏杀的整体色彩环境。而当希达受到飞行石的庇护从天上跌落, 此时, 希达在茫茫星空则如一颗靓丽的流星, 长长的划出一条宝石蓝的痕迹。在这个场景的转换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色彩叙事的痕迹, 从紧凑至压抑的色彩环境中, 转换到淡远的星空下, 在巨大的落差当中实现色彩叙事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 整个色彩环境的塑造也得以完成。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电影中, 最能体现色彩叙事塑造色彩环境的一个细节是, 女主人公希达的服饰变化。

在整部影片中, 希达的服饰形式颜色一共有四种变化:

  • 影片开始的时候, 她服饰的颜色土黄色的鞋子、淡蓝色的连衣长裙和红色的发卡, 整体环境显得朴素淡雅。
  • 当被海盗追杀, 她则换上了男装, 棕色的鞋子、蓝色的裤子以及淡灰色的鸭舌帽, 这个在矿山的装扮则把矿工秉性当中的果敢、简洁表现得非常到位。
  • 第三处服装的变化是当希达被军方囚禁, 被换上了纯白色的连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色调的服饰装扮, 则表现了女主人公被拘捕的压抑和无奈。
  • 而希达第四次服装变化, 则是海盗答应收留她, 带她一道去寻找天空之城, 她的服饰是浅红色的裤子和淡黄色的上衣。这种色调则塑造了整体环境的明快轻松, 暗含了故事情节当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可以说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色彩变化过程, 就是它在运动的过程中编织塑造整个色彩环境的过程。电影制作者以色彩语言为基本元素, 建构了纯粹的色彩世界。在此过程中, 色彩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而制作者通过色彩明度、纯度和色相的调整, 进行了完整的色彩语言的叙述, 从而实现了色彩环境的完整表达。色彩元素被当做电影叙事的语言素材进行编排, 而通过对每一帧画面色彩的精心打磨, 电影《天空之城》取得了极佳的视觉效果。

02

《天空之城》色彩对比手法营造出“通感”

通感手法原本只是属于文学修辞范畴, 它是指创作者依据物象之间的共通性或者说共同特征进行沟通表达, 使不同物象在感觉中获得意象的统一, 乃至使五官感觉都彼此交错、沟通, 最终达到相互借力、相互阐释的表达展现。在现代艺术中, 这一文学基本的通感手法, 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中, 这一手法令表达的物象更加灵动、活泼, 更具感染力, 在影片《天空之城》中, 通感手法对色彩环境的塑造就起到了神来之效, 使天、地、人、物彼此融合互为补充互为表达互为衬托, 最终在宏观上达到天地万物为一, 微观上凸显了万事万物, 使每个个体都展现出昂扬四溢的独特表征。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在观看电影的审美体验中, 观众可以从影片色彩环境强烈的对比变化里感受到色彩的冷暖、轻重和新鲜陈旧等超越视觉本身的审美体验。在审美心理上, 它源自观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积累。在《天空之城》, 以浅蓝为底色加上朵朵白云为点缀的天空意象, 无疑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轻快感, 这与矿区阴暗、陈旧夹杂以灰蒙蒙的灰暗色调为主的压抑沉重形成鲜明对比。轻重的概念被引入到视觉范畴, 这种审美体验的形成便是色彩“通感手法”的运用。

除了轻与重的“移觉”体验之外, 在电影《天空之城》中, 观众可以从冷暖色系的色彩变化中, 体验到色彩环境的冷与暖的变幻。人们对色彩冷暖的感觉, 大多取决于色相, 也和明度、纯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在天空意象的塑造中, 电影制造者以色相纯度极高的淡蓝为底色, 塑造了冷静安宁的色彩环境。而在机器人同军队打斗环境的色彩塑造时, 制作者的色相相对较为杂乱的暖色系为主要色调。炮火、激光和碉堡等色彩元素构成的复杂色彩结构, 则让人陷入慌乱和不安之中。最后以赤红色为主色调的火海, 则让我们感受到那种焦灼却无法排遣的焦躁。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而《天空之城》最为明显的一组对比是, 废弃的矿洞内, 含有飞行石元素的石头在天空之城经过时与普通山石的强烈对比。波姆爷爷熄灭手中的油灯, 让巴鲁和希达用心去感受石头发出的光芒。在黑暗当中, 由于受到飞行石的感应, 这些石头散发出的荧光, 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这与平日里枯竭矿山的暮气沉沉的形态是大不相同的。而当波姆敲碎一块石头, 石头的荧光一闪, 然后瞬间变成普通石头, 这也是一个对比的过程。这种对于生命活力的感知, 我们亦可以将其笼统地归于“通感”体验的审美范畴里。


03

色彩与音乐的交相呼应

久石让为《天空之城》量身定做的音乐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而色彩环境的塑造与音乐情绪的表达交相呼应, 它们两者之间紧密而和谐的关系, 使得单一的电影语言元素, 向声光色一体的整体电影语言风格转换。它们的有机结合, 共同打造了美轮美奂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音乐和色彩共同加深了电影情绪的表达, 它们的结合使得电影情绪的渲染更具艺术的张力。电影的开场音乐是《从空中跌落的少女》, 略带忧伤的旋律响起, 而整体的画面也是以代表旦旦忧伤情绪的浅蓝为主色调。音乐和色彩共同为《天空之城》这部影片打下瑰丽罄心的艺术基调。

而当女主角希达醒来, 男主角正拿着小号演奏一曲曲风轻快、喜悦的曲子《莱格山沟的清晨》。而开篇的淡蓝色的忧郁, 此刻被具有田园风格的明快简洁所取代。以象征新生的绿色为主基调演绎了欢快惬意的黎明, 则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初见的喜悦。管乐器演奏出带着愉悦和希望的音乐, 背景还是悠扬缓慢的弦乐器。镜头转换为鸟儿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勾勒出温馨惬意的黎明。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当希达为拯救海盗启用毁灭咒语的时候, 此刻的背景音乐突然出现了复调结构式的哼唱。此起彼伏的哼唱, 在循环的重复中, 慢慢实现了情绪的积累。而到毁灭来临时, 音乐情绪也由若有若无的淡淡忧伤变成难以排遣的巨大悲伤。自己苦苦寻找的天空之城, 就在自己面前毁灭。而此时的色彩构造, 则是混杂无章的多种色彩的混合体。侵略性极强的红色则化作铁水,将自己梦寐以求的天空之城毁灭。这种毁灭在色彩构图上也是十分具有视觉冲击的。音乐情绪与环境色彩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 它们相互呼应, 共同见证了文明的陷落。

而当希达、巴鲁和海盗们从即将毁灭的天空之城逃出来的时候, 一首节奏明快, 曲风欢快的《载着你》缓缓升起, 加上依旧湛蓝的天空, 透明了心境, 这大概是为了在末尾给影片注入一些希望和憧憬的元素。音乐情绪与色彩环境情绪的共同表达, 一起塑造了美轮美奂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04

色彩造型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运用

人物形象塑造是色彩环境塑造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影天空之城的人物形象塑造中, 恰如其分的色彩描述, 使得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又极具个性。

为了塑造男主人公积极向上、活波、青春的形象, 片中以浅灰蓝色裤子、白衬衣、橘色马甲、棕色头发和淡黄色帽子来勾勒营造其极富朝气阳光的仪容神态。尤其是他戴上其父亲给他留下的那副飞行眼镜后, 一副干练洒脱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而性格泼辣、生性强悍的海盗妈妈则是以这样一副装扮示人:冷色调的湖蓝色服饰和粉红色头的头发相互搭配, 来塑造霸道、野蛮但又不失善良的形象。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与之相反, 作为大反派的同一贵族家族成员的姆斯卡, 却由于价值观、生活品性等的不同, 成为贪婪的形象, 这一形象的造型, 影片中以带领结的白色衬衣和赭石色衣服来表现其庄重, 同时以赭石色和大黄色及白色的搭配形成强烈对比, 来凸显这一角色的狡猾和阴暗。

在以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 电影制作者从颜色的隐喻出发, 巧妙地运用这种审美含义对动画电影当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他们运用特殊的色彩艺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动画形象。聪明能干的巴鲁、强壮的矿工师父、只知蛮干不懂变通的将军甚至包括海盗成员等次要人物, 也各具艺术特色。通过色彩语言在造型艺术上的运用, 影片中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天空之城》:从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解读影片的叙事哲学


总结一下:影视动画中, 色彩是视觉元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在塑造环境、烘托主题、助推情节发展以及奠定电影整体的感情基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现在观众欣赏水平大大提高的当下, 1986年动画电影《天空之城》在色彩环境塑造艺术运用上仍表现出很多独有之处。它不但奠定了宫崎骏自身的电影艺术之路, 也为后来者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色彩艺术应用空间。而宫崎骏用色彩去进行电影叙事、尝试以色彩为中心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以及尝试结合音乐去表达电影情绪的做法,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观众的认可。可以说, 宫崎骏的这种尝试把现代的动漫电影带到了新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