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英勇的中國人民都將被歷史銘記

李強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歷史從來都銘記那些英勇的人們,不會忘卻他們曾經英勇的付出。這也意味著,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位英勇的中國人民都將被歷史銘記。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一個連著“治”,一個連著“防”,兩者缺一不可。疫情形勢之所以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就在於兩個陣地堅守有力。而奮戰於這兩個陣地的群體遠不止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還有社區幹部、志願者、民警……社區居民一個都不能少,必須依靠大家的合力而戰。

太多的群體,太多的凡人英雄在兩個陣地上閃現。57歲的民警張斌想,注目“尋常處”,心存“百姓事”,在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舉起一面“金盾”來抵禦疫情。看到他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社區群眾服務,社區居民還編了這麼個順口溜:“張斌想,張斌想,為居民想,為工作想,就是不為自己想。”

民警深夜巡邏,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民警放下未吃完的泡麵,為運送蔬菜的車輛開啟“綠色通道”,在一個個交通勸返點,民警對深夜行駛車輛進行檢查……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鏡頭呈現,公安用堅守點亮每一個夜晚。戴上口罩,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卻知道他們為了誰。

那位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快遞小哥,之所以被我們記住,當然不在於他發言時的“囧”,而在於他的“勇”,從正月初八開始就上崗,從起初的快件量並不多到逐步增加,最近這段時間,更是每天從早晨忙到晚上七八點鐘。面對鏡頭,他道出所有快遞小哥內心最樸素的想法,那就是“我們多跑路,讓客戶少出門”。

疫情越是嚴峻,防控越是艱鉅,越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當好抗疫戰士,不做局外人。可以說,在這場疫情大考中,經受住考驗的不只是廣大黨員幹部,各條戰線經受住了考驗,中國許許多多的家庭經受住了考驗,太多凡人英雄的層出疊見就是最好的說明。當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這其中也凝結著“你我他”的一份擔當、一份堅守,凝結著每一位平凡人不平凡的付出。

對武漢和武漢人民來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再次被載入史冊。”對全中國來說,透過這些平凡人不平凡的付出,可以看到我們許許多多人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這也意味著,英雄的中國、英雄的中國人民也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再次被載入史冊。

無數平凡英雄衝在一線,以生命守護生命,更多普通人默默奉獻,以行動阻斷傳播,依靠中國人民的萬眾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強大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喊響: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