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段子:

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那麼只有三種可能:

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當媽了,三是她孩子到學齡了。

深有同感。

莉莉自從當媽後,就感覺生活只有兩種狀態:“忙”和“更忙”

特別是現在孩子放暑假,白天送孩子去各類興趣班,晚上還要陪著寫作業,簡直一刻不得喘息。

就拿寫作業來說吧,十個孩子有八個都讓人不省心:

坐不住:一會跑廁所,一會偷偷玩手機;

拖拉磨蹭:明明8點就能寫完,硬是拖到10點,暑假作業也是要拖到快開學才會開始瘋狂補;

出錯率高:剛剛教過的題,換個題型就又不會,彷彿失憶了一般……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每晚都和孩子“鬥智鬥勇”,最後孩子哭了,自己也快瘋了。

“寫作業”明明是孩子的事兒啊,為啥把家長搞得這麼累?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境,聽聽莉莉的故事,也許你能有所慰藉。

孩子從小要上課學習

其實家長才是需要學的那個人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莉莉最近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我家孩子三年級,一放暑假就撒開歡兒似的玩,催他,他也不著急,平時寫作業也是,每晚都是我們陪著熬到半夜才能寫完。”

“我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再這樣下去,我真要瘋了!”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在莉莉家,不到10分鐘就發現了問題

吃完晚飯,到該寫作業的時間,可孩子的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電視,莉莉就只能一遍遍催促

孩子終於肯進房間寫作業了,莉莉還在一旁碎碎念:每回都是這樣,什麼時候才能自覺點啊……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檢查孩子的作業,發現錯誤,立刻訓斥:這麼簡單的題也能寫錯,腦子都不動的嗎?

孩子把錯題訂正後,她又立馬變臉,表揚道:你看,你還是很聰明的嘛!

而整個晚上,莉莉的精力和時間全放在孩子身上,甚至連妝都沒來得及卸。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類似莉莉家這種情況,實話實說:

你家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問題出在你身上。

首先,孩子千萬不能“催”。你越催,孩子潛意識裡自己的拖拉行為越被強化。

其次,你也有些嘮叨。“嘮叨”屬於負面激勵,只會激發孩子的厭學情緒,切忌同樣的話反覆說。

另外,你喜歡訓斥。孩子寫錯題時,訓斥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沒能力

最後,你表揚孩子的方式也不可取。

表揚孩子聰明,是肯定了他的智商,而沒有肯定他的努力。只有認可孩子的付出,才能培養他成長型思維呀。

不止莉莉,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毛病:遇到問題總覺得是孩子的錯。

殊不知,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行為問題,根源往往都出在家長身上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接下來,認真去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知道平時陪孩子寫作業,哪些是要注意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這比干吼孩子更管用,緩和了親子關係,化解了家庭矛盾不是更好嗎?

不用天天板著臉,扮演“壞人角色”看孩子寫作業,每天晚上下樓散散步、看看劇,時間也寬裕了好多。

所以說,孩子出現問題,根源往往在家長身上!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原來,孩子的所有問題

背後都是心理原因在作祟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我是田宏傑。

陪學,真的不容易。

研究兒童心理學多年,一直以來,我被稱為“老師們的老師”,可你一定想不到,我也曾為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發愁過。

2016年,我的女兒剛上小學。她之前在幼兒園一直表現很好,我也以為小學不用多操心。

可孩子磨蹭、分心、馬虎、寫作業大開腦洞……分分鐘讓我崩潰。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疲憊之餘,忍不住自嘲:

我可是教育心理學專家啊,如果我連自家孩子作業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麼去教全國的校長和老師呢?

種種壓力之下,我不得不去尋找一套讓孩子高效寫作業的方案

從前,我是站在專家的角度去教書;

現在,我必須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教小孩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我翻遍市面上兒童心理學的書籍,調閱無數專家學者的文獻,這才發現:

原來,孩子有問題是正常的

他們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對應的心理原理。

比如,孩子多動易分心,不是他們調皮,而是在14歲之前大腦額葉沒有發展好,神經的抑制功能不強。

再比如,孩子抗拒寫作業,也不是他們偷懶,而是人性本能的戰鬥逃跑反應。

瞭解孩子的心理後,就可以對症下藥

20秒啟動法”,讓她的大腦神經先預熱,再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一味催催催;

目標分析法”

,讓女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討厭寫作業;

小步子原則法”,讓她專注的時間越來越長,不用家長盯著,也能自覺完成作業。

……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女兒獨自在認真寫作業

(桌面整潔,是為了清除學習干擾)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女兒的書櫃,上方盒子裡一般是最近看的書

每每看到女兒現在的學習狀態,我就想到約瑟夫·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

每個英雄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災難。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他不斷成長,跨越挫折。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成為給孩子指路的智者。

抓住孩子關鍵期

從作業開始,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為什麼這麼強調作業的重要性?

因為孩子學習的四環——學校上課、考試、課外輔導、作業,你唯一能參與的就是輔導作業。

其他的,你就算想管,也鞭長莫及。

試想一下,當你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他的專注力、時間管理力、狀態切換能力、自主學習力自然提到提升。

重要的是,這些能力會伴隨孩子一生。

媽媽這樣陪娃寫作業,未來10年孩子最容易有出息(家長必看)


初高中老師不再嚴管時,有些孩子能自覺學習,不會像有的小孩小學很好,到了初高中成績就一落千丈;

大學的節奏比較鬆散,有些孩子仍然懂得規劃4年時間,不會像有些新聞說的那樣,高材生到大學卻沉迷遊戲,最後畢不了業;

工作時事情又多又雜,而從小養成的強大專注力,讓這些孩子事半功倍,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