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省敢于在全国率先官宣复学,绝非“拍脑袋”

◎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张蕴

“上课!”“老师好!”3月16日,富有仪式感的对话,在贵州的中学校园里再次响起。戴口罩、测量体温,依次进校。继青海开学之后,贵州省高三初三学生正式复学。正是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贵州经科学研判,在全国率先宣布复学。复学后怎么上课,又怎么安排学生食宿?随着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全国的复学脚步是不是越来越近了?

>>>>

开学第一讲:既是科普课也是感恩课

感染者的入侵,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原本代表个体健康的小绿球,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小红球……校长周静的开学第一讲,用三维动画演示了新冠病毒在校园的传播路径。

“小红球哪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校园里?”周静的发问,将学生的思绪拉回了现实。11个班级,464名高三学生,每个班级独占一层楼,上课、就餐和课间活动都有固定的区域和路线,尽可能杜绝学生交叉接触。表面上看,复学后的日子没有以往“自由”了。可这又何尝不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全体核酸检测,提前14天对师生进行隔离或居家观察。在日常管理上,从校园全面消杀到封闭管理,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贵阳八中所有的这一切努力,只为了不让“小红球”出现在校园里。周静由此提醒学生们,要“行为有边界,心中有红线”。

“真的很感动……”贵阳八中高三学生吕晶晶体会到了周静的良苦用心。复学后,对于像她一样的高三学生来说,无疑面临着双重的考验,大家既要积极备考,也要注重防控。吕晶晶坦言,开学第一讲,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周校长精心准备的这一课,给大家作了科普,也让大家知道了复学不易,更加懂得感恩。

问及复学后的感受,语文老师朱江培说:“孩子们都很自律,悄然间长大了!”

这两个省敢于在全国率先官宣复学,绝非“拍脑袋”

贵阳八中的学生戴着口罩上课。

>>>>

学校复学巧逢“确诊病例清零”

3月16日,随着贵州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正式开学,校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巧合的是,当天上午,随着最后一个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在历时55天之后,贵州的确诊病例终于清零。这意味着,贵州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很显然,贵州敢于在全国率先官宣复学,绝非“拍脑袋”。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经过了充分的研判。贵州能有此勇气和担当,除了疫情控制的乐观局面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一个“早”字:早研判、早部署、早安排。

在贵阳市,大数据被运用于排查工作。全市高三初三复学共涉及316所学校,其中高三学生28842人、初三学生48800人、教职员工2299人。这些人中,有无往返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有无异常情况?贵阳市教育局利用大数据平台,历经三轮排查,彻底摸清了底细,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对全体学生开展核酸检测。针对大部分家长关注的开学后如何上课、食宿怎么安排等问题,贵阳市出台了最严30条措施,护航复学。

这两个省敢于在全国率先官宣复学,绝非“拍脑袋”

复学后,学校加强管理和防控。

每个学生,每天发放一个口罩。在防控手段上不搞“一刀切”,确保“一校一策”。从物资储备、应急预案、防疫培训,到实战演练、安全大排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为复学做足了准备,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

相比之下,确诊病例早已清零的青海,虽然公布开学消息的时间不如贵州早,但比贵州足足提早一周开学。青海实行的是错时、错峰、错区域、错层次开学。

>>>>

全国复学的脚步渐行渐近

虽然形势越来越乐观,但国内的疫情毕竟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在全国范围内,何时能全面复学?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开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二是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必要的防护物资准备到位。

其实,对于复学时间,社会上一直有分歧。在情况稳定的地区,是否可以先开学,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毕业班学生?不过,也有人认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最重要,等疫情在全国完全控制住后再开学也不迟。

外界反馈上看,对于贵州和青海的复学,更多的是点赞和肯定。而在复学后,一手抓教学,一手抓防控,贵州和青海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这背后的责任和担当,一点也不轻。贵州为此明确,要加强校园防控管理和督导,严格落实小班额教学、错时错峰分餐、合理住宿等措施,保证师生吃上热饭菜。

这两个省敢于在全国率先官宣复学,绝非“拍脑袋”

学生有序进校。

当前,伴随着延迟的开学季,各地竞先开起了网络教学,让学生“停课不停学”。

贵州省针对非毕业班学生,也面向全省开播“空中黔课”,集中优质师资力量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辅导。越来越多像贵阳八中这样的学校,早已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把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导搬到了线上。

随着疫情防控的积极进展,全国复学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