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90後已到了30而立的年紀,大學畢業5年後,大部分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做父母的好兒女,孩子的好媽媽,丈夫的好妻子。

但也有少許的朋友在北京住著一月2000多的房子,漂泊,也有人在上海掙扎著,因為還沒有成家,還有夢在,只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措不及防,面對公司獎金的剋扣,已經尋找不出繼續生存在大城市的理由。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朋友小溪

小溪家在蘇北,離上海很近,專科學歷,工作將近有7年,但是一直無法在上海買房,疫情期間,公司效益不好,上司又是個強勢的女人,和他大大咧咧性格不相符合,進公司2年,拿著不到8000的工資,住著500一月的簡陋的單間,隔壁打呼嚕聲也聽得到。

“我覺得在上海買房太難了,一輩子也買不起。”

他發來語音消息。

我問“怎麼了,怎麼突然有這樣的感慨?”

“哎,我快辭職了,上司總是因為一句話聯想到很多事情,咄咄逼人對我。”

“啊,那你可以正式和她談一次。”

“她把我績效扣了,這份工作事多錢少,還受氣。”

他又發來語音。

“如果你想回老家,有合適的工作嗎?”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我試探問。

“起碼在老家吃自己的,花自己的,不要錢。”

他說。

“那就回去吧,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在上海買房太難了,而且壓力也蠻大的。”

不久後,小溪辭職了,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鄉。

小林

小林是我的大學同學,一畢業去了深圳,2019年年底結婚。

中午,她發了語音給我。

“小小米,我回家了,在這裡和我先生買了房,有父母在身邊,而且我還有了寶寶。”

“啊,恭喜恭喜。”

她接著發送一條信息。

“小小米,其實我在深圳一直想回來,買不起房子,離家太遠了。”

她繼續說。

“那你先生在哪?還在深圳嗎?你辭職了?”

我問。

“他還沒回老家,老家貸款壓力大,一個月還4000,我離職了,還懷著身孕。”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她回答。

”那你有啥打算?我們這行不好做,基本工資4000左右。“

”我在準備考公務員,二線城市,公務員比較穩定輕鬆。“

她說。

兩個朋友都選擇了回到家鄉,因為大城市的房價太高了,家鄉有父母陪伴,即使工作不順心,家人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

我衷心祝願他們,因為曾經嚮往大城市的生活,想做出一番大事業,之後,經歷不同公司的歷練,學會了包容看待這個世界,然而始終無法買到一路攀升的房子,最終無奈選擇離去。這期中夾雜著不捨和難忘,天空不曾留下鳥的痕跡,但他們已飛過。

可是,我仍然會選擇在大城市奮鬥,因為,來自異鄉的自己,見慣了農村的信息閉塞,聽慣了一些人的不得志和懊悔,見識了父母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讓我明白,如果不能竭盡全力往上爬,始終要面對一地的雞毛蒜皮,後半生的擔驚受怕以及不能給子女帶來好的生活的惆悵。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去年,遇到了同來自湖北的小單,我問她你已經是211的碩士生,為什麼還要堅持考上海的博士?

她說”我努力讓自己往上面走,是不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後悔,而且,我已經走出了湖北,如果再回去,就違背當初自己的初心。“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滬漂,北漂,離開還是留下?


後面,小單順利成為一名上海的博士。

哪怕生活再艱難,世道再艱辛,只要咬咬牙堅持,也沒有什麼克服不了!

加油,90後的漂泊者們,加油,中國的白衣天使,加油,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