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90後北京買房:“土著”和“北漂”都要靠父母支援

文藝點說,最年長的90後已近而立之年。直白點說,90後“奔三”了。

“早就過了該獨立的年齡,卻沒有獨立的能力買房。”90後的北京土著肖楠(化名)如是說。“高昂的生活成本耗盡了我的工資,存錢買房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同樣身為90後的“北漂”林麗(化名)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儘管房價漲幅有所回落,但是對於90後普通上班族而言,憑一己之力在北京置業依舊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標。而肖楠和林麗在父母的資助下,成為90後買房大軍中的幸運兒,他們歷經了猶豫、糾結、看房、決斷,終於在2018年買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北京土著買房,父母資助賣小買大

1990年出生的肖楠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擔任視頻編導。肖楠調侃說:“我算是個媒體人,工作沒白天沒黑夜。一週裡可能有一半時間都是睡在公司宿舍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肖楠原本對住房的要求並不高。

2016年初,肖楠與女友相識、相戀。一年後,感情深厚的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小兩口和肖楠的父母一起擠在使用面積54平方米的舊房子裡。

肖楠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而女方來自於一個小城市,家庭並不富裕。小兩口本打算攢些錢,等房價稍微降了再考慮買房。可是房價一直居高不下,買房的事就這樣一直拖著。

2018年6月,肖楠的兒子出生了。妻子辭去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本就不大的居住空間在家裡多了一個成員後顯得越發侷促。肖楠不規律的作息和嬰兒連日不絕的哭鬧攪得肖楠父母不得安睡。老房子隔音效果不好,嬰兒的啼哭聲甚至惹得鄰居幾次找上門來理論。更何況,小區附近沒有相應的教育配套,孩子日後上學也是個問題。肖楠與家人再三考慮後,決定買房。

那一陣,肖楠的內心無比糾結。“我每月收入大約13000元,在同齡人中其實不算少。但是我的存款與高企的房價相比,真是九牛一毛。看了幾處房子,心涼了半截。” 肖楠說。肖楠想到要動用父母辛苦攢下的養老錢為自己買房,心裡更加不是滋味兒。

要想買大房子,除了動用存款,還得把父母名下的舊房子賣掉。肖楠的父母理解他的難處,同意把老房子賣掉。肖楠父母的舊房子位於南三環附近,建築面積70多平方米,經過中介機構估價為350萬元。

自從舊房子在中介掛出後,陸陸續續有十幾個人來看房,但是價格始終沒有達到一家人的預期。直到三個月後,舊房子才被一對來京打拼的小夫妻買走。

工作之餘,肖楠和家人加快了看房的腳步。轉了十多個樓盤,最後都因為價格過高被“勸退”了。一籌莫展之際,正巧肖楠祖父母居住的小區有一名業主急需用錢,欲降價20萬賣出自己的房子。肖楠一家果斷出手,買下了這套120平方米的住宅。談起買這套房子的原因,肖楠說:“除了價格合適之外,也方便照顧同在一個小區的祖父祖母。”肖楠還表示,小區附近就有雙語幼兒園和小學,孩子以後上學也有保障。

肖楠給新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此次買房總共花費近720萬元,除了350萬元的賣房款,父母拿出多年積攢的270萬元積蓄,自己還要貸款100萬元。“沒有父母的支持,我可能到50歲都住不上屬於自己的房子。”肖楠自嘲地笑了笑說,與很多想買房但是卻沒有能力買房的90後同齡人相比,自己很幸運。

“北漂”不易,靠“六個錢包”買房

91年的林麗一直有個夢想,在北京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大學畢業後林麗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留在北京。父母縱然想把女兒留在身邊,但是適應了大城市生活節奏的林麗早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固定的交際圈。

林麗畢業後就一直在國貿附近的一家銀行工作,朝九晚六的規律作息搭配上萬元的工資, 除了租房帶給她的不安定感外,林麗在北京的生活還算順利。

24歲時,林麗結了婚。婚後的林麗更是堅定了和丈夫一同在北京打拼的決心

林麗和丈夫的家鄉在一個沿海城市,林麗的父母經營服裝生意,公公婆婆在一所學校任教。兩家人雖不是大富大貴,但生活比較富足。

一開始,林麗與丈夫先是合租了一套租金相對較低的小兩居室。還沒住多久,房東就要求漲租金,漲到第三次時,小兩口終於忍無可忍地搬了家。第二次租房時二人長了個心眼,找了正規的中介機構,可到期之後房東卻說不租了。沒辦法,小兩口只好又搬了家。折騰幾次之後,心力交瘁的林麗和丈夫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兩家人一商量,決定在北京買房。

因為看好亦莊未來的發展前景,林麗和丈夫選擇把家安在亦莊。他們認為,亦莊區域交通網絡日趨完善,知名企業陸續進駐,房子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我們首先看了一些二手房,貴一點的房子總價700多萬元,便宜一些的房子總價650多萬元。不管怎麼樣,對只工作了幾年的我們來說都是天文數字。”林麗說。決定買房之後林麗連週末的朋友邀約都推掉了,一天看3個至4個樓盤,看完之後累倒了。

林麗還補充說,“現在年輕人大多有父母做後盾,工資花完之後,父母不會不管,這就導致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沒有存錢與理財的觀念。加上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每個月能攢下的錢實在不多。”

2018年下半年,在二手房市場到處“碰壁”的林麗在看房的過程中接觸到了限房價項目。林麗認為,雖然不能立刻入住,但是相比於部分二手房,近90平方米的限房價項目總價在450萬元-480萬元左右,這樣的價格顯然親民了許多。經過反覆地比較、詢問、考量之後,林麗終於選中了自己心儀的房子,一套價值450萬元的小三居。

“交房的時候地鐵17號線也通車了,乘坐地鐵17號線換乘10號線,35分鐘就能到達國貿。” 林麗高興地表示,小區周邊有相應的教育、醫療、生活配套。今後有了孩子,上學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最終,雙方父母決定各出資一半,付全款買下房子,省去了子女還貸壓力的同時,能讓兒女更安心地在北京拼搏。

“父母用自己的積蓄圓了我的買房夢。”說到此處,林麗的眼眶有些紅了。她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更加努力工作,孝順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