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嚴公積金新政落地72小時 「土著」和「北漂」買房都難了?

9月13日晚,北京發佈了一條關於公積金的新政,消息一出,“北漂”的年輕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則消息刷了屏,很多的群裡都炸鍋了,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之為:史上最嚴公積金新政。受新政影響,23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的第一批90後們,按照新政只能使用公積金貸款50萬左右,年限不夠的不得不轉向商貸,並多付12萬左右的利息。而在此前,他們的公積金貸款最高可達120萬。對資金不足的年輕人來說,公積金繳存年限的限制已幾乎意味著“留京夢”破滅,更不消說認房認貸。

被延誤的剛需“北漂”:在北京工作的李明正在考慮在北京貸款買房,按照新政標準來計算,已經工作6年的李明只能用公積金貸款60萬元。而在新政頒發前,李明表示,可能貸“80萬元左右。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20萬元並不算個小數目”,今年李明30歲剛出頭,2年前和妻子漂來北京,一直租房生活。伴隨著新政的頒佈,李明表示,“對於我們年輕人的影響太大,買房計劃可能又得延期了。”

北京“土著”望房興嘆:今年35歲的陸羽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2016年,陸羽和妻子在北京五環外的天通苑附近用商貸買了一套二手房,目前還要繼續還貸27年6個月。原計劃是5到10年就往裡換一個環。對於這次新政提出的“認房認貸”,陸羽表示,“公積金認房認貸後,對於人近中年換二套的家庭來說是個負擔。畢竟北京地區的房屋均價太高了,公積金能帶來的幫助實在有限。”陸羽認為,北京房屋均價在2萬元以下的時候,公積金貸款是用來做房貸的,超過3萬元後,絕大多數人的公積金是用於房屋裝修、房屋翻修和房屋租賃的。

京城公積金新政落地的72小時裡,網友對政策的看法不絕於耳。

@活在童話裡的姑涼:政策裡鼓勵“先租後買”我覺得很扯。反正我思想保守,我本地人也沒租過房子。我主觀思想覺得租房還是有很多不穩定性的,那不像個家,自己不踏實。

@一桶姜:看到新政那刻,感覺韭菜苗都被拔起來了。以前還想折騰一下,現在就當個北漂吃瓜群眾吧。

@永博55244101:在北京工作9年了,在今年之前,我完全沒想過要在北京買房,我一直是比較堅定地認為人生不應該被房子給束縛,現在我後悔莫及。

面對如此壓力的“土著”和“北漂”,他們未來將何去何從?公積金新政落地對你來說影響最大的在哪方面?

北京最嚴公積金新政落地72小時 “土著”和“北漂”買房都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