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這些“北漂”們的房子心聲:2019年,繼續租房

歲末年初,總有一些事件纏繞著我們的心。

此時時刻,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時間段。蘊意著上一年的付出即將獲得回報,下一年的美好正在趕來。

回看2018這一年,有人經歷了一些坎坷和波折,也有人收穫了幸福與驚喜。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也不盡相同,但在“住房”這件事情上,都有同樣的喜與憂。

聽聽這些“北漂”們的房子心聲:2019年,繼續租房

2018年12月16日下午。座標北六環外

建築農民工小王與工友來到昌平的一處在建項目大門外,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向項目承建方討要被拖欠了近半年的工資。小王說,中學畢業後,他就從邯鄲來到北京打工了,工地的活比較容易攢錢,因為包吃住。此前,他已經憑藉工地積攢的錢在老家蓋上了房子。

“如果這次討薪成功,回家就可以接著裝修,這樣明年就能住進新房了。”討薪的過程並不順利,直到12月28日,項目方仍沒有支付相應的欠款。小王與工友這次選擇通過起訴來維護自身權益,他說,“我們相信法律”。

聽聽這些“北漂”們的房子心聲:2019年,繼續租房

2018年12月25日上午11點27分。座標東六環

剛剛結束房屋保潔,手提住戶垃圾袋的李豔豔回眸一笑。“90後”的她來自河北,到京小半年了,租住著宋莊高辛莊村300元/月一間的平房,離北京市政府新址只有6公里。最近,房東以“政府東遷,這裡很快要拆遷,壓力有點大”為由,給她和其他四間平房的租戶分別漲了40元/月。“漲就漲吧!”李豔豔說,“不想搬家,太累了。至於明年,有可能會回家帶娃,老大要上小學了。老家的房子沒裝修,比較破舊。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以後走一步看一步吧”。

聽聽這些“北漂”們的房子心聲:2019年,繼續租房

2018年12月25日12點13分。座標南三環

於玉金剛化完妝,一會兒要去參加一場活動,臨行前還要趕一篇稿子。來北京當記者4年了,她2017年搬到南三環,一住兩年,房租一直在1900元/月上下浮動。她說,租金之所以便宜,是因為這裡冬冷夏熱,最冷的時候要在屋裡穿著棉衣裹著毯子。現在的收入穩定了,也有能力租一間價格高一點的房子,但是不想再跟陌生人打交道,住習慣了。“2019年,繼續租房“,老家滄州的房價逼近兩萬元每平方米,北京房價更是望塵莫及,說起這些房價話題,於玉金咯咯地笑著,“我也想買房呀,可是拿啥買呢”!

聽聽這些“北漂”們的房子心聲:2019年,繼續租房

2018年12月25日18點20分。座標南五環

李一帆(化名)是上個月搬來的。這位剛剛畢業兩年的“90後”,三個月前勇敢地從一家國企辭職,開始創業。“之前在房山房租2000元/月,現在900元/月。”李一帆說,“開新公司,創品牌,我的淘寶店前期投入資金很多,住在這裡不是為了省錢嘛!”

李一帆住的地方是靠著南五環的一個待拆遷村莊,聚集各色各樣的“北漂”打工者。在居大不易的北京,這裡房租足夠便宜,但李一帆住的房子光線很差,需要24小時開燈,屋裡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是他辦公的地方。“我希望明年能把店發展起來,賺錢在老家省會買套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