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好吗?为什么?

用户61592437523


《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好吗?咱们来分析一下:

原诗是这样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诗首先看是不是和律。这首诗和平水韵,它的平仄完美,韵脚正确,它是一首和律的七绝。

再看看这首诗的意境。这首诗意境优美,画面感极强。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句,交代了时间和情景。清明节的时候,天在下着小雨。“纷纷”,是形容小雨的,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的心情,也像这纷纷的小雨。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承句,交代了地点、人物,及人物的情感。在哪里?路上。谁?行人,也包括作者。“欲断魂”三个字很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当时的心情。清明正是上坟祭奠的时候,和亲人阴阳两隔,怎不痛苦。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转句,要想摆脱这种心境,怎么办呢?诗人打算借酒来安慰自己。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合句,合三句借问谁?牧童。何处有?杏花村。

读罢这首诗,眼前就会浮现出诗中描写的情景:清明节这天,诗人走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打湿了衣衫,昏暗的天空,纷纷的细雨更增添了一番愁绪。诗人想摆脱这种心境,想用酒来消愁。就向牧童打听,请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远处杏花掩映下的小村,说那里有。

整首诗,用词准确,清新生动。最后留有余味,至于诗人怎样去喝酒,留给读者想象。

下面咱们试着去掉楼主所说的那些词: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第一,去掉那些词,不和律了。

第二,交待的不清楚了。什么样的雨?哪的行人?怎样问?问谁了?都没交待清楚。

第三,意境上也没有那么强的画面感了。看完就知道,清明节下雨了,行人很伤感,打听哪有酒家,有人告诉杏花村有。

通过对比,《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是不好的。去掉了它们这些词就瘦成骨架子了。

就跟现在流行的过度减肥一样,一个人体重正常,就没必要再减肥瘦身了,过度减肥是危害健康的。

诗词同理。本来就是恰到好处的,是不能瘦身的。诗词瘦身也会危害诗词“健康”的。


用户芳草心


一、《清明》的“瘦身”与改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曾经无数次的被人进行“瘦身”。比如每句去掉两个字,变成: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因为,“清明”就是个时节,所以“时节”二字多余;“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路上”也多余;“何处有”便是提问的意思,“借问”二字也多余;至于最后一句,谁来回答并无所谓,所以“牧童”也可以去掉。

有人觉得砍得不过瘾,又继续补了一刀,于是变成了:

雨纷纷,人断魂。

酒何处,杏花村。

很神奇,砍成这样,这首诗的意思好像基本上都还在,也算是一绝了。还可以砍:

雨纷,断魂。

问酒,杏村。

原诗的意思还残留着一点。可是,刽子手还不愿意停手,又继续挥刀:

雨,魂。

酒,村。

不过这样子就毫无诗意了,纯属文字游戏。幸亏也没办法继续砍了。

除了“减肥”,人们还很喜欢改编《清明》,有很多精彩的改编版本。下面仅举一个例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不同的断句,把一首绝句变成了一首词。


二、“瘦身”之后好不好


下面回到问题,从这首诗中去掉纷纷、路上、借问和牧童之后,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也是“瘦身”,但与我上面所举的“瘦身”方式略有不同。那么,这样子去掉以后好吗?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好!理由如下:

(一)平仄失调

无论第一句去掉“时节”还是“纷纷”,平仄都不对了。“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失调。

(二)意境大损

去掉之后,诗的意思基本不变,但意境损了大半。

下雨可大可小,可急可缓,可长可短。“纷纷”写出了雨“下得不大但下个不停”的感觉,作者不说“愁苦”,但“愁苦”的感觉扑面而来。

“路上”看似与“行人”重复,去掉无妨。但实际上,重复也是强调,作者是表明自己“在路上”,是个行人、过客、游子,天涯羁旅,更加重了“凄凉、落寞”的感觉。

“酒家何处有”,可以是问路,也可以是思索。有了“借问”二字,便落实了“问路”这桩事,也就自然引出了下句的回答。

那为什么一定要“牧童”呢?问路自然不一定问牧童,但一来清明是古人的大节日,大人们估计都在家里忙着,只有小孩子还会在外面;二来若是问个大人,少不得要客气两句,再说酒家怎么走云云。唯有孩子,大概正忙于什么事情,没空说话,用手遥遥一指便完事儿了。胡令能《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就是类似情况。

综上所述,“瘦身”作为文字游戏玩玩是可以的,真要认真分析起来,本诗的这些字词都是无法缩减的!


牛皮社


清明这首小诗的每个字都是画龙点睛,吃饱了撑的人在想歪点子掐头去尾去掉关键词,就是画蛇添足,胡编乱造,会使原诗的意镜大打折扣。不过有个画家给老佛爷慈禧画团扇因为一时的疏忽,把王之涣的名诗漏掉了一个字,当着老佛爷的面将错就错改成了一首词,不仅没有破坏原诗的意思,而且很有新意。虚构的故事是这个样子的:当老佛爷拿到团扇时发现王之涣的名诗少一个字时,不禁大怒,这是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而这个画家却不慌不忙的诡辩道:老佛爷,那不是一首时,而是一首新词。慈禧由怒转好奇,怎么能是一首词呢?(古人的文章没标点,断句全靠唱诗吟词之人自己断句。)只见画家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机智的画家巧妙的把丢掉的一个间字弥补的天依无缝,自然没有得到掉脑袋的惩罚,而且还受到了慈禧的奖赏,看来有才不仅能保命,而且还能因祸得福。


梁山好汉大人


按你说的,去掉之后就是: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变成一首五言诗,先不说格律合不合适。

光看意境,就比原诗差了不止一点。

清明时节雨,雨还是雨,但是雨的样子不见了,什么样的雨呢,瓢泼大雨?朦胧细雨?如果是大雨,如何去寻酒家?

行人欲断魂,这一句倒无大碍。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一问一答,可万万不能这样写,一点意境都没了。生人初入,必须得客气点。找寻酒家,好在雨天避雨喝酒。

没有了牧童,也少了很多灵气,谁指路去杏花村?如果是肥丑的大妈,这种清雨清明的灵气可就不剩半点咯~


一朵诗


原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经常被拿出来改动,有改成古体诗的,又改成词的。传说清朝的纪晓岚把这首诗每句减少2个字,从七言绝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到底好不好?

但凡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拿来改动,一定会被人批评的。至于是不是纪晓岚改的,老街没有查到资料,不过纪晓岚是一位真正懂诗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计又是野史编写的故事。

是不是有损原诗意境,先可以看看减少了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去掉的是:时节、路上、借问、牧童。

一、 第一句 清明雨纷纷

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减少时节二字,变成了清明雨纷纷,从诗意上有区别吗?应该说没有区别。

清明本来就是一个时节,四个字和两个字意思一样,只不过音韵上有变化。七个字是一首标准的律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是入声,在此处顿一下),平平中仄仄平平,更有音韵之美。

截掉了中间两个字就变成了拗句, 平平仄平平。不过并不妨碍句子的完整性,但从这一句来说,七言改为五言没有什么损失。

​二、第二句 行人欲断魂

原诗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减少了定语:路上,在诗意上小有区别。减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羁旅之感,春雨纷纷中,路上的行人寻找落脚之处,所以会有断魂的感受。

原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这里减掉地点这一意象,缺少的不仅是羁旅之感,也少了画面感。

三、第三句 酒家何处有

原诗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减少了借问二字,这种省略不可以吗?可以的,在古诗中非常多见,例如:

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童子回答道:师父)只在此山中, 云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处。借问二字有客气的”请问“意思,这里减少借问二字,语气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礼的形象也减了几分色彩。读到这里时,老街脑海里不知怎么就出现了孙悟空的画面。

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四、第四句 遥指杏花村

原诗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中原来有两个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减少了牧童二字,这个影响大一些。

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春雨中,牧童牵着牛给疲惫却不失礼貌的行人指向杏花村。缺少牧童二字就少了两个意象:儿童和没有写出的”牛“。

五、 闻一多三美理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系统地提出: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下面我们用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来分析一下修改过的这首诗,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

杜牧的原诗是一首标准的七言近体绝句,近体绝句是格律诗,特别讲究声韵之美。而减少了2个字以后第一句变成了古绝句: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首五言诗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后面三句还是合律的。

从声韵上来说,至于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习惯了这首诗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得不好呢?不好说。老街认为五言读起来比七言急促,没有原来的从容不迫之美,行人显得简单粗鲁,也有些狼狈。

2)绘画美

前面讲过了,第一句没有什么画面损失,只是音韵上有区别,但是第2句和第4句减少了三个意象,路、牧童和没有写出的牛。即使“借问”二字其实也是有画面感的,这是一位讲礼貌的诗人,而不是李逵式的粗鲁之人,“借问”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苏轼评价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牧的这首诗,从七言改为五言,意象减少,在绘画美上影响比较大。

3)建筑美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在建筑美上没有区别。

结束语

综上所言,杜牧的《晴明》改为五言有几个缺点。

首先是路上、牧童减少,画面上的美感损失很大,留白太多了;另外“借问”二字去掉后,冷冰冰的语气少了温馨之感,降低了人物形象的质感。

牧童二字除了画面感的损失,在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比如贺知章的这首诗:儿童相见不相识,改为“农夫相见不相识”,味道就完全不一样,那种天真可爱的亲切就消失了。






宏观评论师贺兰


《清明》是晚唐杜牧所作,全诗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清冷落寞的感情。

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扬扬的飘洒,羁旅途中的游子落魄无依。我在这样悲伤的时节里想要饮酒消愁,向路旁的牧童问询酒家何处,我随着牧童的指引看到远方的杏花村。

这首诗有两个人物形象,“行人”、“牧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广大行人之列,由此表达出自己与万千游子共有的思乡与落寞的感情。牧童是另一类代表,他们未经生活磨难而乐观的面对生活,友好的面对陌生人。

若如题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原诗变为: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原诗中“纷纷”写雨落的状态,意境全出;“路上”写羁旅之人的漂泊无依;“借问”与“牧童”,一问一答,表明诗歌的人物形象。

若缺少这几个词,全诗的意境会大打折扣,而且,诗歌的内容也变得零散,缺少完整性。


少女心与文士梦


杜牧的《清明》表达的是作者在特定场景中所产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与思想情绪。主要在于表现生者“行人”对逝者的沉痛伤悼之怀与深切怀念之情。

本诗的关键字眼:清明,雨,行人,牧童,杏花村。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节,地点。在清明这样的一个时节,本身就具有伤怀的氛围,可偏偏又下起了雨,下雨天气本身也是比较阴晦的,让人的心情多少也有阴郁的成分,作者又加上了一个“纷纷”之词来修饰,“纷纷”者,如丝如织,密密麻麻,既写出了雨的特点,又为下文抒发行人的伤感悲心做下铺垫,烘托氛围。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形象又细致入微的描绘出吊念逝去亲人的行人,虽然走在雨中,也没有丝毫的着急奔跑避雨的心理,而是仍然和平时一样走在路上,只顾内心伤感的悲思情状;“路上”一词特定指出,为作者下文要酒喝的原因埋下伏笔,作者也是在路上,看到此情此景,内心伤感,故借酒化忧伤。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融景伤怀,希冀借酒消愁;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问路的对象 ,为何是牧童而非路上其他行人?前面已经交代详细,路上其他行人已经伤感之至,也不便去给人再添麻烦,扰人思绪情怀。“牧童”呢,一者是小孩子,伤怀之状不会太多,二者,也是牧童这个身份,或多或少给作者的内心注入了一丝淡然之情,牧童突然的映入眼帘,也是机缘相遇的巧合,让作者为借酒解忧有了张口寻问的动机。

全诗的格局定调都比较朴实,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又不落俗套,借眼前景抒发心境却又高于现实生活之情状,着实感人于渐进。



善行万世


好,意境并不比原诗差,只是一二句平仄不谐,不成格律诗。单就意境而言,类似于“松下问童子”,是跳跃性的描述,如同绘画中的留白,很有美感。如果“借问”二字能保留,则极象词:“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妙极。看前面很多人瞎掰,什么纷纷如何如何用得好,清明时节,本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与瓢泼大雨何干?杏花天不是雷暴天,“纷纷”二字可有可无。又有人说“路上”二字不能少,行人不就在路上么?谁见过行人在椅子上或者床上桌上?“路上行人”是文章语,本非诗家语,去掉多余字眼更精彩。至于问路,碰到牧童才问牧童,不是一定要问牧童,在没有牧童的地方人们也可以问路,除了牧童,别人本地人也知道杏花村有酒,可见牧童是可有可无的。读书不必读死书,有人书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写漏了一个“间”字,别人问你写的啥玩意儿?答写的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看这意境并不比原作差。李白别汪伦,简单一句话“坐船就要走了”,可他偏要说“老子坐船就要走了”(李白乘舟将欲行),这不是硬生生把五言句拉扯成七言句吗?读书重在领略其意旨,我看《清明》省几个字是可以的。


深圳郑海洲


去掉这些字词不好,会没有了许多意境和画面感:

1.清明时节雨纷纷,如果去掉“纷纷”的话,变成:清明时节雨,就没有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意境,也没有了作者身处其境的画面感;

2.路上行人欲断魂,如果去掉“路上”,变成:行人欲断魂,没有了人在雨中行走的画面感;

3.借问酒家何处有,如果去掉“借问”,变成:酒家何处有,就感觉是一个人四处张望,神色慌张,加上“借问”,尽管心里惆怅,仍不失儒雅的感觉就跃然纸上;

4.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去掉“牧童”,变成:遥指杏花村,则没有了大人们都忙于祭祖扫墓去了,路边只有很小的孩子在放牧的味道。



量哥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词赏析: 杜牧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其中这首《清明》就是他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流芳后世,广为流传。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诗词的意思是在清明的时节,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因为在清明节一般都容易下雨,指雨不停地下,在这里用‘纷纷再恰当贴切不过了,因为春天不是大雨,符合了春天细雨绵绵的特征。也为后面的路上行人匆匆作了铺垫和衬托的作用,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也是必然联系顺其自然。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路上人很多,但是‘断魂’未必真的断魂,清明节的雨打湿衣衫,还是让人有些凄冷。因为扫墓祭奠的原因,让人有点失魂落魄,这里的意境作者没有明说,给人无限想象。以为清明这一天是扫墓祭奠的日子,人们不能错过这个日子,虽然下着雨,路上还是行人不断,给亲人献花,送纸钱,叩拜祭祀祖先。‘

路上两个字对行人匆匆忙忙祭奠亲人的场景,描写的细致入微,以这个场景抒发感情,对人们心里活动的一种勾画,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是让人联想到当时人们的心情心里活动,这个是作者情景交融最好的表达。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由于下雨天气有些寒凉,衣服也被打湿,所以客人想寻找一个地方避雨,意思是向行人打听何处有酒家,

其中的‘借问’在那个时代,是一种礼貌的用词用语,因为麻烦别人,打听一下消息,表达了作者的礼节,如果没有‘借问’就显得唐突没有礼貌。酒家也许就是附近的村落小店,也不一定是酒店,指的是可以避雨临时歇息的地方。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向一个放牧的儿童打听消息,遥指杏花村,用手指向那个杏花村,不一定很远,也不一定是很近,所以用了个遥指,这个给人一个联想的空间。

牧童在当时也可能确实是这个情节,牧童则表达农村的生活气息,儿童放牧,成年人干田里活,这个运用的很自然,如果问的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些场景,无法渲染农村的这种生活景象。这里最后一句结束全诗,给人早已尽而意未穷的意境。

据说杏花村山西汾阳县,杜牧一生没有去过,安徽贵池县有宋,明,清,杜牧祠,至今还有唐代‘吉井酒坪’杜牧一生去过三次,有说杜牧去的是这里,还有一说杜牧年谱记载,是江苏丰县东南杏花村。具体在哪里,目前存在争议,由于年代较远,不得而知,无法考究。

朋友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转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