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欲脫歐成為歐洲的新加坡|埃爾卡諾皇家研究院

英國欲脫歐成為歐洲的新加坡|埃爾卡諾皇家研究院

作者|Andrés Ortega

來源|埃爾卡諾皇家研究院

時間|2019年12月17日

原標題|From Brexit to Great Singapore in Europe

>>>>


​隨著鮑里斯·約翰遜在英國大選中完勝,英國脫歐一事似乎已經敲定在既定的日期(1月31日)按照既定的條款實現。但是,英國脫歐(“英國正式離開歐盟”)雖然已經消耗了巨大的精力,也才只是剛剛開始。最難的部分還在後頭,不僅有對於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磋商、未來的貿易協議等事項,還有諸如防務、安全、研究、數據保護等議題。這些問題對於英國和歐盟而言都很重要,並且會真正地決定英國脫歐最終的面向。儘管達成這樣的協議很重要,它卻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在競選中甚至都不是一個認真辯論的議題。人們目前對於約翰遜的瞭解僅限於他主張自由貿易,以及在約翰遜的心態背後有著一團要把英國變成歐洲的新加坡的持續騷動,而這是歐盟由於害怕社會傾銷等各類傾銷所不會贊成的。此外,目前至少公眾並不清楚約翰遜意圖何在。

約翰遜已經承諾了要在2020年之前簽署協議(脫歐),儘管像脫歐這樣複雜的問題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並且可能會重新引發直擊英國脫歐痛點的一些問題,例如愛爾蘭問題(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缺少實體邊境);或者,未能達成協議可能導致新的“懸崖危機”,即若明年依然無協議,英國的貿易關係將不得不由飽受批評的世界貿易組織條款調整。對於歐盟來說,2020年可能繼續被英國脫歐所籠罩著,或許也有可能不是?

歐盟在封鎖英國脫歐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首先是歐盟27國團結在一起,擊敗了倫敦方面試圖分化他們的嘗試,而這些國家的團結是很關鍵的。在Ursula von der Leyen領導下的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也已經在努力封鎖英國脫歐,表現在:提拔原來的歐盟委員Michel Barnier,令其繼續領導與英國方面的磋商。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Barnier已經在此前的談判中顯示了他的能力和社交手腕。


英國此次選舉對於英國的影響不單單是任期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英國脫歐,還因為約翰遜取得了大規模的勝利,而他又痴迷於把自己與丘吉爾相提並論,也想要名留青史;還由於激進的經濟提議遭到拒絕,以及由Jeremy Corbyn以及勞工運動的命運所代表的對於脫歐的困惑;還因為蘇格蘭愛國主義者的勝利,支持繼續留歐者以及第二次獨立公投的可能性;還因為緊縮政策已經受到強烈預示的結局。


>>>>

當英國人還在投票的時候,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理事會則在討論它雄心勃勃的歐洲綠色協議的條款。這個協議由von der Leyen發起,並且各國都同意在2050年之前把排放降低到零(除了煤炭資源豐富的波蘭,而取得它的同意對於實行全體一致表決原則的歐洲來說至關重要)。歐盟已經下定決心要獲得一個新的地緣政治展望,在軍工政策的初步動作之外,還需要進一步付諸實踐。換句話說,歐盟已經為自己打了離開英國的預防針,對於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社會,脫歐無疑是一個挫折,其他成員國也都不想效尤


從1月1日起,一旦英國脫歐被簽署通過,英國將會需要重新定位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約翰遜的前任特蕾莎梅關於“全球化的英國”的設想成了海市蜃樓。英國不得不考慮它能夠與歐盟以及世界其他各國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以及它希望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英國人儘管犯了脫歐這個錯誤,但是到了面臨關鍵挑戰的時候也會積極回應。在約翰遜的領導下,他們已經對於華盛頓方面以及特朗普(基於他反對歐盟的一貫立場而支持英國脫歐)作出的承諾抱有樂觀態度了。然而,美國首要的還是維護自身的利益,正如以下的例子所顯示的那樣:美國正在與英國激烈地爭奪與日本合作開發新型戰鬥機以取代其F-2s的締約機會。這只是英國在脫歐之後可能發現的落差之一。與中國方面也是,萬一激怒了特朗普,倫敦方面還需要依靠中國度過難關。由於與美國許多農業和工業生產者的利益相違背,(隨著明年11月即將到來的選舉)儘管中美達成了有限的協議以部分停息貿易戰,美國還是在經濟、科技、軍事、地緣政治以及意識形態方面與北京方面全面競爭。


約翰遜會帶領英國脫歐,但是他還沒有解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考慮到英國最大的經濟和貿易伙伴曾經是、並且將來依然還是歐盟,這就尤其明顯了。約翰遜非常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關於英國如何脫歐,取得議會大多數席位決定了他會較少依靠威斯敏斯特宮中強硬的保守派們,並且他也不會依賴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但是他還沒有列出優先級或者範本。儘管英國與布魯塞爾方面已經達成了一個政治宣言(其中一個關鍵詞“雄心壯志”),意外和衝突仍在潛伏迭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