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xuweinan2233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一戰和二戰,意大利把“坑隊友”三個字演繹的出神入化,德國成功入坑。

一戰,意大利原本是同盟國三雄之一,結果開戰即倒戈,加入到協約國陣營,德國非常被動,最終輸掉了戰爭。

二戰,這次意大利倒是沒有上演倒戈戲碼,他們換了種方式,拖油瓶。基本上屬於那種幹啥啥廢的存在,在北非、在南歐,各種投降,各種求援,每次都是德國人去給他們擦屁股。最終德國被意大利成功的牽扯住了,來自對手的神助攻,莫過於此。

那麼德國為何每次還喜歡找這樣的隊友呢?

第一點原因,沒有更好的選擇。

在整個歐洲大陸之上,能上檔次的四個國家是英法德俄,如果算上一戰,還有個奧匈帝國,他們是歐洲五強。除了這五個國家之外,其他國家比如波蘭、西班牙等國相對就要弱很多,所以歐洲大陸的主導力量只有這五個國家。

而在剩下的這些國家裡,最強的那就是意大利了。

一戰前的歐洲,英法是穿一條褲子,德國和奧匈帝國是穿一條褲子,俄國和奧匈帝國不對付;所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俄國那麼就找上了英法。德國為了增強實力對抗,自然要拉上旁邊的小弟意大利了。

可是,最終被意大利背後給陰了。

而從一戰結束了以後,英法兩國就聯合起來壓制德國了(就算是這樣也沒組織對方),所以在德國的陣營這邊,只有意大利這一個合適的選擇。

當時的意大利是法西斯的先驅,墨索里尼一直展現的是一幅領導者的姿態,兩者意識形態相同,自然也就走到一塊兒了。

其實德國當時也明白自己的這個盟友能做什麼,他們本來也沒有指望意大利能有太大的作用,只是希望戰爭開始以後意大利可以分擔掉自己的一些壓力,可是讓德國沒想到的是,這個國家的實力竟然有那麼“出人意料”。

至少別像上次那樣!

第二點原因,兩者都和法國有“世仇”。

這兩個國家在每一次戰爭中都站在同一陣營,其很大的原因是他們都想滅了法國。

對於意大利來說,法國在很久以前就是他們非常“要好”的鄰居,這個國家不止一次的流露出想要吞併意大利的想法。當年的拿破崙政府勢不可擋,大有徵服意大利之心,只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才罷手。

而後在殖民地擴張方面,新興的意大利遭到法國的極大限制,尤其是在非洲,法國人扶持的非洲人,曾將意大利擊敗過。這讓意大利很難看。

即使是到了今天,意大利外圍的兩個重要島嶼(相當於門戶)也還在法國手中,所以對於意大利來說,法國是一個必須要捶的國家。

而對於德國來說,法國是自己在歐洲大陸上最強勁的對手之一,德國的所有行動都要受到這個國家的牽制,況且法國還跟英國結成了同盟關係,這無疑是最“冷落”德國的行為。

所以德意雙方對待法國是“仇恨值”滿滿的,某一方一旦有了攻打法國的打算,另一方也會趕緊加入進來。

第三點原因,兩者有很強的利益聯繫。

如果論起國家的“資歷”,英法兩國是比德意高出很多的。英法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奠定了強國基礎,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這兩個國家的實力已經來到了世界的頂峰。

而德國和意大利是後期的新晉大國,雖然這兩個國家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但是跟人家英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了。

在貿易往來方面,英法對德意往往有著“歧視”的態度,所以和他們的貿易合作也非常有限。在這種經濟大環境之下,德意想要獲得更加快速的發展,就只能彼此之間相互“照應”,而後期的他們也正是這麼做的。

意大利國內的輕工業產品幾乎全部出口到了德國,而德國也有很多商品進入了意大利境內,雙方也因此形成了經濟共同體。

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局面往往會對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兩國政府由於在經濟上展開了通力合作,所以他們在政治上的“價值觀”也慢慢靠攏在了一起。

所以這兩個國家最後能聯盟到一起,跟他們之間緊密相連的利益是有直接關係的。

綜上所述,德國選擇意大利作為盟友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必做之事,這種聯盟關係的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

只不過是意大利這個隊友確實不是太稱職,給德國帶來了許多麻煩。但是話說回啦,從戰略上講,意大利的國力和地理位置,還是給了德國很大的幫助。

所謂的“豬隊友”並沒有那麼的不堪,希特勒可不傻!


白話歷史君


當然是國家利益的驅動啊。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有意思的是兩次大戰它都選擇了跟意大利結盟,但意大利卻是一個豬隊友。一戰時,意大利遲遲不參戰,戰爭打了一年,突然倒向了英法一邊。二戰時,意大利更是成了德國的累贅,當時有個流行的笑話。“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可以為德國拖住10個法國師。如果意大利加入英法一邊,那麼德國只需要5個師就可以擊敗它。但是意大利如果加入德國一邊作戰,德國需要20個師去幫助它。”在國際政治中,外交關係取決於國家利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德國,還是意大利,他們結盟都是出於現實利益的需要。

一、兩國的訴求

德國和意大利都是差不多時間統一的。1871年,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統一了德國。與此同時,意大利軍隊乘法國軍隊撤回參加普法戰爭的機會,開進羅馬,剝奪了教皇的世俗權力,意大利完成了統一。

雖然說兩國統一的內在驅動力都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是意大利比德國差太遠了。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德國已經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而意大利依然很落後,其工業僅僅佔到世界份額的2.7%。這個階段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內在訴求都差不多,都在對外擴張,奪取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0世紀初期,德國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積極在全世界奪取殖民地,這跟英國產生了極大的矛盾。由於普法戰爭,德國依然擔心法國會報復,在歐洲大陸上,法國依然是德國最需要防範的敵人。因此,一戰前的德國戰略訴求是,在海洋上跟英國競爭,謀求殖民地,在陸地上防範法國。希特勒上臺後,這個思路就變了。納粹認為德國的生存空間在東方,也就是當時的蘇聯和波蘭,德國的頭號敵人就是蘇聯,但是在對付蘇聯之前,德國必須先打敗西邊的法國。

意大利的野心是建立一個大羅馬帝國,將地中海變成內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北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埃及被英國佔領。意大利旁邊的亞得里亞海對面,巴爾幹半島上,則有奧匈帝國和俄國在競爭。意大利實力太弱,誰都打不過,那怎麼辦呢?只能傍個大腿,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從兩國訴求來看,德國和意大利在法國問題上有利益共同點,因為這一點,兩國才有了結盟的基礎。不過一戰和二戰情況差別太大,我們還需要分別來講。

二、從結盟到疏離

德國統一之後,俾斯麥出於防止其他大國干涉的考量,沒有過分削弱法國。但他知道法國肯定不甘心,所以在歐洲大陸,德國重點防禦對象是法國。為了避免德國未來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俾斯麥希望跟俄國結盟。當時德國和俄國擴張方向不一樣,兩國沒有太大沖突。不過俾斯麥玩的是又打又拉的方法,他先跟奧匈帝國結盟,讓奧匈帝國拖住俄國,然後再找機會把俄國拖進聯盟。

俄國的擴張方向是巴爾幹,它打著保護斯拉夫人的旗號進攻奧斯曼,在1878年第十次俄土戰爭中,奧斯曼慘敗,俄軍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眼看著奧斯曼快被俄國吞併了,英國和奧匈帝國坐不住了,立即出來制止。奧匈帝國跟俄國在巴爾幹有很嚴重的利益衝突,而英國則擔心俄國勢力伸進地中海,威脅埃及。這時候俾斯麥出來調停,其實這事兒本來跟德國沒啥關係,但俾斯麥的算盤是先打壓俄國,然後再把俄國拉進德奧同盟。俾斯麥的出發點就是德奧俄三國都是君主制,而且三個君主還有或多或少的親戚關係,俾斯麥幻想再創造一個三皇同盟。但是在奧斯曼問題上,俾斯麥失算了。他表面中立,但暗地裡偏向奧斯曼。俄國付出了傷亡10多萬的代價,最後獲得的不過是收回了克里米亞戰爭失去的權利,因此俄國對德國懷恨在心。

此時的法國感到自己太不安全了,見俄國被打壓,而且俄國的勢力確實遭到遏制,於是兩國走到了一起,簽訂了法俄協約,於是歐洲大陸上形成了法俄VS德奧的局面。俾斯麥估計心中非常懊悔,把俄國推向了法國,放眼歐洲大陸,好像只剩下一個意大利還有點分量,其他都是忽略不計的小國。俾斯麥非常清楚意大利的那點小心思,於是就開始拉攏意大利。

意大利這會兒正孤單著呢,統一沒多久,非常想對外擴張,但是地中海四周都是強鄰,誰都動不得。地中海東岸有英國,西岸有法國,而巴爾幹方向有奧匈帝國,奧匈還跟德國結盟,意大利可惹不起啊。雖然意大利實力不行,但是想得美呀。此時北非的突尼斯、利比亞等地還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而奧斯曼帝國早就奄奄一息了。意大利一直想拿下突尼斯和利比亞。不過意大利有著商人的精明,他們清楚自己的那點實力,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時,是不會動手的。至於結盟,意大利人也不輕易跟人結盟。畢竟一旦跟一方結盟,必然就會得罪另外一方。但沒想到1881年,法國佔領了突尼斯。這下意大利火了,於是一怒之下,加入了德奧同盟。

加入德奧同盟,對意大利來說,獲得了很多好處。首先是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從此意大利開始被當做一個大國,法國也不敢輕易惹意大利了。其次,經濟上,德國給了很多投資。不過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兩國在亞得里亞海有領土爭端,而且奧匈帝國是意大利往巴爾幹擴張的最大敵人。但現在既然是盟友,巴爾幹問題就先放一放吧。意大利把目光瞄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結果很意外,意大利沒能打過埃塞俄比亞,損失巨大,還被迫賠款,反正是丟人丟大發了。埃塞俄比亞也因此成為十九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狂潮下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

意大利這次失敗,最恨的是德奧,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幫忙。而埃塞俄比亞則得到了法國支持,法國當時對意大利產品加徵關稅,意大利損失慘重。意大利心裡委屈,覺得盟友太不靠譜了。那麼意大利只能靠自己了,它選擇了跟法國緩和關係,比如承認法國佔有突尼斯等等,換來法國終止關稅戰。從此,意大利就跟德奧疏遠了。

20世紀初,意大利進一步跟德奧疏遠。奧匈帝國加緊在巴爾幹方向擴張,嚴重損害了意大利的利益。於是意大利跟俄國商定,一起制約奧匈在巴爾幹擴張。此時英國跟德國矛盾成為最大的矛盾,德國加緊建設海軍,跟英國搶奪海外殖民地,在南非布爾戰爭中,德國還直接支持布爾人,迫使英國放棄了傳統的不結盟政策,轉而跟法國和俄國結盟。對意大利來說,英國在地中海幾乎是統治地位,那可不是意大利能惹得起的。

最終意大利跟德奧的同盟名存實亡,一戰爆發後,意大利開始保持中立,後來英法承諾了一堆好處,簽訂了《倫敦密約》,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德奧作戰,後來成為一戰戰勝國。

三、從對抗到結盟

德國和意大利在二戰時結成了軸心同盟,兩國都是法西斯國家,但最開始並沒有因為這一點成為盟友。從希特勒上臺開始,兩國經歷了從對抗到結盟的過程。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分裂成諸多小國。德國也遭到嚴重削弱,而奧斯曼帝國也不復存在。歐洲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法成了世界的主宰。不過意大利很憤怒啊,在凡爾賽會議上,意大利壓根沒有被正眼瞧,雖然它是戰勝國。應該說,凡爾賽和約造成了諸多不滿,為二戰埋下了伏筆。德國是覺得屈辱,意大利則是覺得自己被耍了,《倫敦條約》答應給自己的東西沒給到位,而日本則是覺得自己被限制了,後來的華盛頓會議上對日本的海軍力量進行了限制,日本非常不爽。這也是後來三國能走到一起的情感因素。

希特勒上臺後,納粹德國的目標一是擺脫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二是向東歐擴張。希特勒認為,德國要擺脫孤立狀態,必須在外交上找到同盟,只能跟英國和意大利結盟,法國和蘇聯都是他的敵人。後來證明,跟英國結盟,只是希特勒的一廂情願。那希特勒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意大利。不過對於墨索里尼來說,他一開始並不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反而從內心牴觸德國。

意大利在凡爾賽會議上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沿岸的領土和一些港口,還要求得到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英法沒有滿足意大利的要求,因此意大利覺得自己被騙了,內心非常不滿。但是凡爾賽體系下,法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盡力維持著凡爾賽體系,拉攏了一堆小國。意大利無可奈何,雖然滿腹牢騷,但是也沒處撒。意大利的大羅馬帝國的野心一直在,尤其是墨索里尼上臺之後,他一直在幻想恢復羅馬帝國的輝煌,也就想修改凡爾賽和約。

為了制衡法國,達到擴張目標,意大利倒是很樂意看到德國恢復力量,但並不希望德國重新武裝。當希特勒提出要重新武裝德國的時候,英法極度不滿,墨索里尼就開始充當調解人。結果1935年,希特勒壓根沒理會調停,德國開始被重新武裝。墨索里尼非常生氣,他的努力被希特勒破壞了。而且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的行為,也讓意大利感到非常不滿。奧匈帝國的解體,對意大利有很大的好處,一系列小國成了意大利和德國之間的緩衝國。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威脅到了意大利。總之,墨索里尼非常不高興,他對部下說:“如果德國願意為了歐洲和平而合作,那很好,如果它不願意合作,那就搞垮他。”

1935年10月,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亞。這一次德國和意大利關係開始緩和。德國向意大利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食品。而英法採取綏靖政策,沒有制止意大利吞併埃塞俄比亞,但是原本三國結成的反德陣營已經不復存在。綏靖政策產生了一個惡果,墨索里尼看清了英法虛弱的本質,他開始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隨後,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更是緩解了意大利所面臨的緊張局面。不過德軍進駐萊茵地區,最有利的當然是德國。由於英法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制止德國,法國的戰略優勢遭到打擊,而意大利突然發覺自己的處境很尷尬,它在國際舞臺什麼都做不了,看來只能跟德國結盟才能有所作為了。

在中歐方向,意大利最關心的奧地利已經在事實上被德國控制,墨索里尼無奈的承認了現實。阻礙兩國關係的最大障礙奧地利問題基本上不復存在了。後來德國吞併奧地利之後,意大利雖然非常不爽,但是也無可奈何。而希特勒則答應給他補償,承諾無論意大利需要什麼幫助,德國都會盡力提供。另外在西班牙內戰問題上,德國和意大利找到了廣泛的利益共同點,兩國聯合出兵干涉。意大利不希望西班牙倒向法國,它對西班牙內戰的干涉阻礙了它跟英法緩和關係的可能性,也惡化了跟蘇聯的關係。此時此刻,意大利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跟納粹德國結盟了。

總而言之,德國和意大利的關係變化,只是兩國為了各自利益的反應。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兩國從一戰時的結盟到對抗,二戰時的對抗到結盟,無一不體現了這種利益取捨。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江蝶夢


盟友這東西是越多越好,德國倒想找美國當盟友,美國看不上他啊。不是意大利最愛投降,而是大多數盟國都是首鼠兩端誰強就跟誰,誰弱就打誰。第一次大戰,意大利先不參戰,看看誰能勝利再加入誰(中國其實也是1917年宣戰保證能當上戰勝國),第二次大戰德國進攻波蘭時意大利還是中立,等德國把法國快滅掉了才對法國宣戰。到了41年全歐洲基本上不是被德國消滅就是成為德國的盟國了。到1944年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就都換了政府對德國宣戰了。如果德國能勝利他們就不會反德了,只要勝利盟友自然來,只要失敗盟友都會投敵。和愛投降沒什麼關係。如果日本在美國登陸滅了美國,美國那些盟國也會紛紛投降反美的。投降政府哪國都有,投降不投降取決於戰場上能不能勝利,連德國都出了暗殺希特勒事件,其實也就是想投降,只是沒幹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投降的國家是蘇俄,第二次大戰蘇聯也想投降,但德國不接受必須消滅,蘇聯只有打到底了。如果1941年9月德國能接受蘇聯割地投降,蘇聯也會投降的就和法國一樣,德國不同意才打到最後。整個歐洲大陸都投降了德國了瑞士除外。意大利在投降方面也不是很丟人,意大利人不願意打仗,不願意為德國打仗,所以上了戰場紛紛投降,其實意大利人打仗沒什麼問題,只是不源為法西斯出力,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意大利人投降了南斯拉夫後為南斯拉夫作戰打德國人還是很勇敢的,這是為正義而戰,不投降。


海中巖haha


題目本身有錯誤,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於1882年結盟,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之後,意大利就跳船跑到英法陣營,調轉槍口指向德國、奧匈帝國。

所以,在一戰中,意大利不僅不是德國盟友,最後還是戰勝國之一。

一、玻璃製成的“三國同盟”

1871年,普魯士擊敗法國,並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後。德國當權者竭力維持自己的歐陸霸權地位,戰略上處心積慮壓制法國,防止其重新壯大後復仇。

於是,德國竭力拉攏奧匈帝國和俄國,締結所謂的“三皇同盟”。

然而,1877年以後,俄國開始涉足巴爾幹半島,與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越發尖銳,“三皇同盟”等同於瓦解。

不久之後,德國與奧匈秘密締結《德奧同盟條約》,旨在對付走的越來越近的法國、沙皇俄國。

1881年,由於法國入侵突尼斯,早已覬覦的意大利有心與之爭奪,又感到實力不夠,於是主動接受一項關係很好的德國邀請,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並於1882年簽訂三國同盟條約。

不過,這個同盟條約無論是裡子還是面子,都算不上有多牢固。

從裡子來看,意大利國內民族主義者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匈帝國。

要知道,意大利僅僅是在1861年才在撒丁王國的主導下重新獲得統一(比普魯士早了10年統一德國而已)。

在統一過程中,奧匈帝國是意大利最大的外部敵人。

此外,即便在統一之後,奧匈帝國仍然佔領著地理上屬於意大利(居住著大量意大利人)的特倫托地區、格里齊亞地區(重鎮的裡雅斯特)以及巴爾幹半島西部的亞得里亞海岸。

從面子上看,《三國同盟》是一個純防禦性質的同盟。

條約規定:如果同盟中一國主動對第四國發動進攻,那麼,另外兩國沒有義務介入。

此外,如果同盟中一國,同時遭到了兩個或以上敵對國攻擊時,另兩國才有義務介入。(請注意,是兩國及以上)

不僅如此,條約簽訂日期是1882年,按照約定,有效期至1914年7月8日。

(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之間)如果任意一方對巴爾幹地區進行永久或臨時性佔領,另一方應得到(根據所佔領地區價值相應的)補償。”

二、一根筋的日耳曼人和滑頭英國人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街頭遇刺。

這被看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早已按捺不住的歐洲列強借助此次事件,紛紛展開戰爭動員。

當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時,意大利表示,根據條約規定,沒有任何義務介入巴爾幹半島事務。

意大利人同時聲明,根據補充條約第七條規定,奧匈帝國應該在別的地方給予意大利補償。

與此同時,8月1日,德國主動對俄國宣戰,所以,根據最初條約規定,意大利沒有義務介入戰爭。

不過,條約都是死的,意大利人最關心的無非就是自身的利益,儘管宣佈絕對中立,但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置身事外無疑不可能,唯一要做的就是看加入哪方陣營。

此時,為了拉攏意大利,交戰雙方陣營都承諾大量好處:

德國、奧匈帝國方面承諾:戰後將特倫託和東佛留利地區割讓給意大利,此外還有法國的保護國突尼斯,不過,小氣吧啦的奧匈帝國,思考再三還是捨不得交出格里齊亞地區和的里亞斯特市。

相比於一根筋的日耳曼人,英法兩國大開空頭支票:

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領土的博爾扎諾地區,特倫託和格里齊亞地區,包括的裡雅斯特在內的奧屬利特羅地區,不包括裡耶卡的伊斯特里亞地區,部分特拉尼斯卡和達爾馬提亞地區,瓦隆納港的控制權,此外還有土耳其的安塔利亞。

甚至還有部分德屬非洲殖民地!

而需要意大利做的很簡單:加入協約國並保證不會再單獨向同盟國求和。

如此豐厚的獎賞,當然讓意大利喜出望外,很快,決定洗洗乾淨投懷入抱英法陣營。

接下來的事就是我們都能看到的: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協約國陣營,5月3日,意大利退出同盟國陣營。

1915年5月2日,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意大利是戰爭敵對關係。

三、二戰當中希特勒德國為何對意大利不離不棄

在歐洲列強中,意大利人戰鬥力屬於戰五渣級別。

意大利打不過即將投降的法國,去侵略希臘,結果被攆回家,不僅導致德國被迫出兵本來無意進攻的希臘,還耽誤了德國進攻蘇聯的計劃。

在北非被英國人打的丟盔棄甲靠隆美爾來找回場子,結果美英剛在西西里登陸,就趕緊宣佈投降。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意大利卻成為了德國的“鋼鐵同盟”,柏林——羅馬軍事軸心始終不離不棄,直到歐陸戰爭結束。

那麼,希特勒德國為啥堅持結盟意大利?

第一個原因是意識形態方面。

墨索里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權,當時的希特勒還只是一名失意潦倒的前德國陸軍下士。所以,墨索里尼成了希特勒最崇拜的人,後來的啤酒館政變也是模仿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防戰略方面。

鐵血首相俾斯麥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只要阿爾卑斯山另一頭出現一個敲著鼓的意大利士兵,法德邊境的法國士兵就會少很多。”

意大利擁有歐洲首屈一指的艦隊,可以彌補德國海軍方面的短板控制地中海、遏制巴爾幹,同時也可以防止盟軍以地中海為跳板對所謂“柔軟的歐洲下腹部”發起威脅,包括對希特勒來說至關重要的羅馬尼亞油田。

相反,如果德國騰出手來,可以聯合意大利對北非發起進攻,從經濟命脈上扼住大英帝國的脖子。

第三個原因就是不得不結盟。

當然,實際歷史中,意大利的戰鬥能力和戰鬥意志實在是讓人無語,但是越到後來,德國已經無法失去意大利,尤其是在東西兩線作戰的情況下,更是需要意大利作為一個盟友繼續存在,抵擋盟軍從亞平寧半島發起的進攻。

所以即便墨索里尼被政變軟禁,希特勒依然要去解救他,並繼續扶持他作為一個傀儡政權而存在。

謝謝閱讀。


小奔說史


首先,是德國沒有選擇。在當時的歐洲,除去俄羅斯,總共有四個大國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不夠在當時他們大陸很多都不認同俄羅斯,所以德國就沒有和他們合作。在其他四個國家中,人們又認為意大利很弱,德國不是太想和他合作,但是其他的國家又太弱了,像波蘭等那些的國家更加不行,所以德國只能選擇了他。並且,英法兩國喜歡聯合起來攻打德國,所以德國沒有什麼辦法,只得同意大利進行合作。雖然它很弱,但比那些更小的國家來說還是可以的。面對形式,德國也沒辦法。

其次是因為關係問題。歐洲大陸從古各個國家直接聯繫都比較密切,同時也會有很多摩擦。歷史上,意大利和法國兩個國家就很不對頭,兩個國家各把對方當作敵人,都想把對方的土地可以自己佔領。曾經有一段時期,意大利被法國徹底的佔領了,所以意大利自然不會很喜歡法國。現在意大利附近有兩個島嶼還是法國的,可以見得意大利應該是一直被法國壓制著的。所以德國就抓住這個機會,和意大利合作一起攻打法國。所以在德國和法國對戰的時候,他們就會帶上意大利,這樣德國也會多一些力量。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是後起之秀,英法都屬於老牌的國家。和他們比起來,德意就有一些年輕,沒有那麼強大的國力,並且和他們的關係不是很好。那兩個老牌國家還總愛欺負他們兩個國家,自然他們就會聯合在一起對抗他們,一起反抗對自己不好的國家。只是雖然和意大利一起聯合了,意大利對德也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意大利總是幫倒忙,最後戰爭也是以失敗告終。

因此,交朋友要看明白,雖然迫不得已可能要和他們結交,但是也要帶動一下對方,讓對方幫你幫到點子上,使得你們可以共同取得勝利。


311捌


“最愛投降”完全是一種不懂國家利益下的人的一種無聊稱號,主要是喜愛德國的朋友的一種蔑稱。各種結盟都是以自身利益為根本的,得不到自然退出。

德國兩次世界大戰為何求著意大利結盟?其原因只在於它很孤立,而意大利的綜合實力在其可憐的盟友中算是好的。

其實,那些為了烘托德軍戰鬥力而貶損意大利戰鬥力的人,正如“手撕鬼子兒”的那批人一樣,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既然意大利那麼不堪,德國難道是蠢國?非要和他搭班嗎?

總體上,德國和日本屬於戰術玩得非常好,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命;意大利屬於太重眼前利益。

(1)“一戰”意大利為何加入“協約國”

“一戰”中,德國並沒有和意大利做盟友,德國的盟友是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有人說,德國和意大利本來是盟友只是戰爭打了一年,意大利突然轉向了,是背叛了德國盟友。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確切,如果是真的盟友就不會“拖著”不打了。盟友之間本來就是為了利益而來,你不給我甚至傷害我的利益,同盟自然就沒了。

德國一直缺少盟友,之前的“德法俄”同盟,就是沙俄為基礎,德法這對兒敵人成了盟友;“德奧意”同盟,德國為基礎,奧匈和意大利是敵對也成了盟友。

前者,德國也並沒有唯沙俄馬首是瞻;後者,德國在奧意爭端中並沒有給與支持,反而是英法給予支持。所以,自然要加入英法,特別是意大利和英國關係在“一戰”中關係很好。

(2)為避免“一戰”歷史再現,納粹德國拼命討好意大利

“二戰”前,德國更是孤立,在歐洲根本沒有像樣的大國支持它。當德國準備吞併奧地利的時候,意大利給予了強烈反對。

墨索里尼甚至派出軍隊,駐紮在奧意邊境對奧地利表示支持,並支持奧地利用軍事手段對付國內的納粹。

從1933年3月到1935年10月,希特勒就拼命討好墨索里尼,向其一方面發誓並沒有急於吞併奧地利的企圖;一方面說“西方國家”才是我們最危險的敵人。

最終,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亞受到英法及其主導的“國聯”圍毆,希特勒連忙伸出“友誼之手”給意大利武器援助。

由此,意大利進入德國勢力範圍內。


坐古談今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別無選擇,只能選擇意大利,因為對德國來說這是單選題,跟豬隊友的話題沒有關係。其實,選擇怎樣的盟友,是由德國的地緣政治決定的,並不是德國想與這些坑貨國家結盟,而是沒得選擇。

德國屬於歐洲的後起之秀,德國的快速崛起改變了歐洲的勢力均衡,就如同拿破崙時期的法蘭西共和國一樣。如果歐洲出現了某國獨霸的局面,將不利於歐洲局勢的穩定,更直接威脅到了其他歐洲國家的利益與安全。與意大利結盟原因如下:

首先,歐洲能算上強國的沒幾個,英、法、俄等老牌強國,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意德國強大到挑戰自己的霸權與海外利益,當然是不願與其結盟的。因此,德國只能選擇稍弱一些二流強國,比如意大利、奧匈帝國等結盟,此時的德國能找到盟友已經算不出了,如果再強大些,估計連意大利都丟了。

其次,英、法、俄都屬於老牌的資本主義傳統強國,相比較而言,意大利和德國都是屬於是後來居上的強國。因此,德國和意大利的國家價值觀基本一樣。而意大利和德國的產業也基本是相融合的,德國的資源和市場都是意大利發展所需要,所以德國選擇意大利,而意大利也很樂意效勞。

最後,眾所周知,在歐洲歷史上法國曾多次征服意大利,一直對意大利領土虎視眈眈,在拿破崙時代,曾經意大利就被法國所佔領,所以意大利一直對法國有戒備之心;而法國同時也是德國的死敵,雙方擁有共同的敵人。因此,德國結盟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意大利是非常願意的。

以上就是德國為何愛找意大利結盟的原因,下面再瞭解一下意大利的驕人戰績:

  • 1943年,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

  •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是來自動物園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 美軍轟炸撒丁群島,上面駐紮了1萬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總共才炸死40多名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 北非戰爭前期,意大利的一個碉堡在英軍進攻時,只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舉白旗,意軍官說:“我們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可碉堡裡堆滿了軍火。
  •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軍隊因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就繳械了。由於戰俘太多,英軍都來不及造戰俘營了。


野史也是史


一戰,意大利原屬同盟國一方,後臨陣倒戈投降了協約國,最後也以戰勝國自居,把德國坑的夠嗆。

二戰,德國又與意大利結盟,倒黴又倒在了這個豬隊友的身上。若沒有意大利的拖累德國的情況可能還會好一些。希特勒在制定對蘇作戰的巴巴羅薩計劃之前吸取了拿破崙在莫斯科戰敗的教訓,原定計劃在5月份發起對蘇聯全境的軍事進攻,在入冬之前拿下蘇聯全境,而避開蘇聯最為寒冷的冬季,但就在這關鍵的時候,意大利在瑞典軍事失利,請求德軍支援,使德軍不得不出兵瑞典,迫使巴巴羅薩計劃向後推遲了一個多月,在嚴冬來臨之際困在了莫斯科城下,凍死凍傷了幾十萬人。再就是意大利與英軍對峙在北非戰場,意軍屢戰屢敗,使德軍不得不在蘇德戰場上激戰正酣的時候抽調兵力援助意大利軍,無形中削弱了德軍的進攻力量,使蘇軍的壓力得到部分的緩解。在決戰斯大林格勒的戰場上,意大利派出了22萬軍隊擔任德軍的側翼,但不到一天時間,意大利軍隊全線潰敗,望風而逃,讓開了一個缺口,而致使100多萬德軍被圍殲。

這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德國若早知道意大利這個熊樣,說啥也不能與它結盟,不怕遇上強硬的對手,就怕結上豬一樣的隊友,也許這也是天意。


手機用戶58801659536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友誼。我們研究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這是大前提。



先從一戰之前的普法戰爭說起,當時起因是西班牙繼承權,德國本想讓沾親帶故的一位王室成員作為接班人,而法國強烈反對,德國當時執政的是鐵血首相俾斯麥,那就幹吧!結果法國戰敗,不僅賠款,還把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因此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還丟掉了歐洲霸主地位。



一戰前歐洲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德法宿怨,法國報仇雪恥呼聲很高。二是奧匈帝國和俄國為爭奪巴爾幹地區的矛盾,再就是德英矛盾,英法聯盟是有傳統的,又因為不願看到德法哪一家超過自己,打破平衡。而意大利和法國又因爭奪突尼斯失敗,被德國趁機拉入夥。這下子各國紛紛站隊結盟,英法俄結成幫扶對子,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則義結金蘭。



至於二戰,各國的組合應看做是一戰的延續。當時全球經濟危機,意大利侵佔俄塞俄比亞,德國侵佔捷克蘇臺德,矛盾一步步激化,以至於戰火重燃,而當時意大利的領導人墨索里尼也是法西斯主義的鐵粉,更加堅定了與德國結盟的決心。


史海尋蹤


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這個問題不太準確,因為意大利在一戰中並沒有投降,還成為了主要戰勝國之一。雖然在二戰中的表現乏善可陳,但至少到二戰開始之前,它卻一直還是主要的歐洲國家之一,而且它和德國從兩國誕生之時起就擁有無數共同的戰略利益,因此可以說兩國在一戰之前和二戰中的盟友關係是非常自然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德國和意大利為什麼總要成為盟友。


德意結盟的歷史淵源

其實如果瞭解了德國和意大利形成的歷史,恐怕就不會對這兩個國家結盟感到奇怪了。因為雖然德意志和意大利這兩塊土地及其主體民族歷史都比較悠久,但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卻都是始於公元1871年,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在這一年才實現了統一併基本擺脫了其它國家的控制與影響。

德國和意大利統一戰爭期間的漫畫:俾斯麥和教皇庇護九世鬥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兩件事本身是一件事。在公元1866年,普魯士首先擊敗奧匈帝國,贏得了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公元1870年,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北德意志聯邦又在普法戰爭中擊敗反對德意志統一的法國,俘虜了法王拿破崙三世,成功實現了德國的統一。而意大利之前之所以也遲遲不能統一,跟法奧兩國其實也密切相關,因為奧地利曾長期佔據意大利北部,而法國則一直為羅馬的教皇國提供強大支持。所以普魯士在統一過程中先後擊敗了奧法兩國其實也在無形中極大助推了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意大利統一戰爭。

意軍擊敗教皇國軍隊,攻破羅馬城的場景

在公元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意大利就與普魯士結盟,同時對奧地利宣戰。最終奧地利在失敗之後,在放棄參與德意志統一進程的同時,也被迫同意將原本由其佔領的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周邊地區讓給意大利。這樣,意大利統一的最後障礙就是得到法國支持的教皇國了。公元1870年7月,普法戰爭的爆發使拿破崙三世被迫撤出了在羅馬支教皇國的駐軍,而在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投降之後,意大利軍隊在公元1870年9月20日對教皇國羅馬城發動了持續3個小時的攻城戰,城破之後教皇投降。10月2日,羅馬通過公投宣佈加入意大利。次年7月,意大利政府遷都羅馬,意大利統一正式完成。所以其實德國和意大利的命運,從兩個國家建國之時就綁定在了一起,這兩個國家的統一都是建立在傳統一在其境內發揮主導作用的奧法兩國衰落,不力再幹涉其事務的前提之上的。

德意兩國的類似處境

而德意兩國接近的統一時間其實也就決定了這兩國在此後類似的命運。許多朋友可能會想,既然都統一了,那就都憑本事好好發展唄,看哪個民族優秀,看誰能力更強。但其實當時歐洲的局面卻完全不是這麼簡單。

因為德意兩國雖然都實現了統一,但他們當時和英法等國家相比,卻仍然是先天不足,競爭劣勢非常明顯。而這裡所說的先天不足,主要是指在歐洲以外的實力。當時世界正處在殖民主義的巔峰時期,世界各個主要國家,也就是列強的核心目標都是儘可能多的在世界各國搶奪殖民地。

柏林會議確定的非洲瓜分計劃,青色為德國殖民地,綠色為意大利殖民地

所以當時英法雖然在歐洲領土面積與德意相當,但其全球殖民帝國卻都達到了上千萬平方公里,通過這些殖民地,英法能夠獲得大量發展工業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因此相對於德意兩國來說還是擁有明顯的優勢。而想要扭轉這種局面的德意,在當時也很快都地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德國在鞏固了幾年內政之後,就開始醞釀啟動海外殖民。在公元1884年,德國首相俾斯麥邀請全球15個國家的代表來到柏林,召開了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最終經過協商,德國自己和意大利都通過柏林會議在非洲分到了部分殖民地。

鼎盛時期的意大利殖民帝國,其中埃塞俄比亞(下方內陸區域)為二戰前佔領,其餘在一戰前就已佔領

之後德意兩國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拓展海外殖民地上面。德國通過20年間的幾場戰爭,先後將今天的坦桑尼亞、喀麥隆和納米比亞等國以及一些亞太地區納入了自己的殖民體系,建立起了總面積達265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國。而意大利雖然在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中曾經遭遇挫折,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也差不多建立起了總面積達到25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殖民帝國。可以說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止,德國和意大利的國家利益也始終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從公元1882年開始,德國、意大利以及同樣殖民地稀缺的奧匈帝國就開始結盟,一同應對英法等殖民大國,而一戰的爆發其實也跟這兩方不同的生態發展到極致有很大關係。

一戰中的反目以及為何再次結盟

但大家從前文的講述裡也可以看出,其實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結盟是存在很多隱患的。因為意大利的獨立是從奧匈手裡奪回了威尼斯及其周邊地區的直接結果,但其實當時奧匈統治的領土上,還有一些地區生活有大量意大利人,所以意大利骨子裡還是想將這些領土也全部佔領。但顯然和奧匈結盟這個目的是沒法達成的。

所以從1902年開始,意大利對於德奧意三國同盟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它和法國修好,公開聲明不參與任何與法國敵對的行動。1911年,因為意大利入侵併吞併了德國盟友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利比亞,三國同盟的關係更趨冷淡。所以在一戰爆發之後,意大利政府很快宣佈嚴守中立,沒有加入德奧的同盟國陣營。

意軍在阿爾卑斯山作戰場景

但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強調一點,雖然意大利在近代的戰場上存在感不高,它卻仍是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從人口還是工業化程度上,20世紀初的意大利都是排名前列的。所以當時德奧和協約國也都很快與意大利展開了談判,希望意大利加入自己的陣營。在某種程度上,當時意大利的傾向甚至被許多人視為一戰的勝負手之一。

但因為意大利和奧匈之間存在直接的領土爭議,所以雖然奧匈為了爭取意大利也做出了一些讓步,同意讓給意大利一些領土,但奧匈的讓步並不能使意大利滿意。而協約國的英法美等國則和意大利沒有直接的領土糾紛,而且當時在戰時,他們無論對意大利做出什麼承諾也都是空頭支票,要到戰後才能兌現,所以當時協約國在談判中幾乎答應了意大利所有的領土要求,包括奧匈帝國南部的所有爭議領土和德國在亞太的所有殖民地,並允諾在將部分阿爾巴尼亞領土割讓給意大利之後,還讓整個阿爾巴尼亞都成為意大利的保護國。這些承諾在1915年4月26日簽署的《倫敦條約》中得到了確認,所以意大利在一週以後就宣佈退出德奧意三國盟約,並於5月23日對奧匈宣戰,正式向各戰線派出軍隊加入了一戰。這樣在戰後,意大利也成為了戰勝國。

左二為參加巴黎和會的意大利總理維多利奧·奧勒蘭多,意大利在巴黎和會上被視為四強之一

但在一戰結束之後,協約國卻並沒有兌現對意大利的承諾。在巴黎和會上,意大利只得到了之前協約國承諾的部分奧匈南部領土,克羅地亞等地意大利人聚居區的領土最終被給了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而德國在亞太的殖民地和阿爾巴尼亞也都沒意大利的事了。所以此事使意大利國內對協約國產生了極大的憤怒,也間接導致了幾年之後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的上臺。

當然,無論戰勝國之間怎麼分配戰利品,德國這個戰敗國的損失都是確定的。一戰之後德國是實實在在幾乎陷入了絕境,所以當時只有別人挑它,它是無權挑選別人的,有誰能對它顯露出一點友好對它來說都是難得的機遇了。而意大利雖然憤恨協約國,但也深知憑自己的實力沒法去挑戰這幾個國家,因此也想利用德國殘存的實力。而且在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黨奪取政權之後,墨索里尼成為了歐洲極右勢力的代言人,因此也受到了德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勢力的歡迎,特別是後來的納粹黨,希特勒從1920年代開始就成為了德意同盟的積極倡導者。

德意同盟最終發展成了德意日三國同盟


當時意大利仍然念念不忘從南斯拉夫手裡奪取雙方的爭議領土,希望利用德國制衡支持南斯拉夫的英法。而德國則希望聯合意大利找到機會對法國復仇,所以在雙方都仍然希望佔領更多領土,掌握更多能源的歷史大背景下,雙方又擁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因此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立即派信使會見墨索里尼,表達了與其結盟的意願。但因為雙方對於奧地利領土的分歧,所以結盟事宜一直託了兩年,期間意大利還一度重新倒向法國。但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之後受到國際制裁,而德國則站在了意大利一邊,雙方的共同利益再次擴大,因此最終結成了盟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