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事業單位就是代替政府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行政輔助職能的服務組織,主要存在於科教文衛領域。事業單位不屬於政府行政機關,其在職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而非行政編制,與公務員是不同概念。換而言之,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是國家公務人員,但不屬於公務員。這點是有本質區別的。


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事業單位按供養方式區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全額撥款主要集中在公益一類,差額撥款大多是公益二類,自收自支主要是指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部改企,可以忽略不計。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後,事業單位將只有三類,即參公、公益一類、公益二類。


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1、參公事業單位。顧名思義即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其在職在編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按照公務員法管理,享受與公務員一樣的待遇和晉升機制。參公事業單位主要集中在行政和執法類機構。行政類事業單位在此前的黨政機構改革中已經全部清理,或收歸機關,或改公益,不再允許參公,退出歷史舞臺。執法類暫時未列入改革,目前絕大多數還保留參公性質。類似的單位主要集中在綜合執法機構及各部委辦局的二層事業機構,比如市場監管局的綜合執法支隊、住建局的牆改辦、工信局的散裝水泥辦、人社局的勞動監察支隊,等等。


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2、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是事業單位的主體,在科教文衛領域都有,比如教育類的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考試院、體育運動學校等。文化類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衛生健康類的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防疫站、血站、鄉鎮衛生院;社會保障類的福利院、救助站、人才市場、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婚姻登記所、公益法律援助機構;公共安全類的氣象局、無線電管理中心、人防指揮中心;社會經濟服務類的農機站、環境監測中心、水文監測站、公共資源交易所、土儲中心等。


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最大的特徵是存在一定的收費或經營職責,但主體只能是公益服務。比如普通高中、大學、職業技能學校、電大、醫院、少年宮、文化宮、公園、體育場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報社、電視臺、電臺等,都是公益二類。


事業單位改革,現在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哪些單位?

總之,要區分體制單位是不是事業機構,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看它的名稱是不是帶有中心、會、所、站、隊、院、社、臺、宮、館等結尾字樣,如果有,基本上都是事業單位,反之,多數是行政機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