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大家好我是匯晟元的小編,燈籠果是產量和經濟效益都很高的一年生草本園藝作物,全國各地均可種植,那麼它應該怎麼栽培呢?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髮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髮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成熟時,需控水。因此,燈籠果一生中,前期喜水、後期怕水,後期雨水多,導致植株貪青、旺長,而且推遲漿果成熟期和影響採收工作的進行,故在生產上對生育前期,要注意澆水,後期要注意排水。

  4、土壤:燈籠果對土壤要求不嚴,可以說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種植。但以沙質土最好,漿果品味佳,產量和商品率均高。燈籠果較耐鹽鹼,PH值6.5~7.5的土壤較為適宜。另外,要求土壤物理性狀較佳,耕層深而疏鬆,根系容易向深層生長。

  5、營養:燈籠果對營養條件反應比較敏銳。如果土層中氮肥過多,或者比例失調,都會引起植株貪青晚熟、果實品質不佳等現象的出現。營養不足,則植株矮小,漿果也小,但著色快,成熟早,產量低。因此,在施肥上要以有機肥為主,補施化肥。生育前期以氮、磷肥為主,後期則以磷、鉀肥為主,以保證各個時期的需要。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三、育苗:

  燈籠果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作物,生育期100天左右,需有效積溫2600℃以上。而長江以北無霜期短,早春氣候寒冷,常有霜雪、寒流和寒風,因此應採用溫床大、中棚育苗。南方反季節栽培也應保護地育苗。

  壯苗標準:外觀表現為根長5釐米左右,側根3條以上,苗高15-18釐米,莖粗0.4釐米,真葉數4~5片,現蕾20%左右。葉色較深,有光澤,保護組織形成好,無病蟲危害。生理表現是營養體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束縛水多,分生組織的新生能力強、代謝水平高,全株發育平衡,對栽培環境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強,定植後能迅速緩苗,恢復生長。

  1、育苗方式:主要採用塑料大棚或中棚內育苗,苗床應設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並選用前茬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每公頃需大棚或中棚育苗面積80-200平方米。

  2、床土準備:不含病菌及害蟲,富含腐殖質和可供給態的營養元素,化學反應為中性,結構良好,疏鬆不板結,未施過長、殘效除草劑的大田土壤。床土要充分翻曬,肥料要充分腐熟,肥土要均勻。

  3、營養土配製:園田土:生物有機肥(燈籠果專用肥)=1:1或2:1。若土壤粘重可加入10%細沙,混勻過篩,用福爾馬林溶液密封殺菌殺蟲,打開涼 曬48小時,堆積備用。播種床的床土一般厚6~10釐米,每平方米苗床需用營養土100~125Kg,移植床的床土一般為12~17釐米,每平方米苗床需用營養土150~200Kg。

  營養土消毒:用70%敵克松和70%甲基託布津1:1混拌均勻,對水1000倍液,均勻噴溼床土。

  4、浸種:通常用50℃左右的熱水燙12-15分鐘,然後置室溫下。浸種期間每隔8~10小時換一次30℃左右的溫水,並用手揉搓以去除外皮粘性物質,浸種20~24小時。

  5、催芽:催芽是將吸水膨脹的種子,置於適溫下,促使種子萌發。燈籠果催芽,因種子小,用量少,一般採用細沙拌種法,細沙用量約是種子量8~10倍(細沙需用開水消毒),用溼布將種子包好,在28-30℃條件下催芽。每天翻動兩次,並用溫清水淘洗,散發大量呼吸熱,呼吸氧氣,排除二氧化碳,淘洗後繼續催芽。5-7天即可出芽。

  6、播種:

  ①時間:地膜覆蓋育苗移栽,播種期一般選擇當氣溫穩定通過5℃以上時,棚內溫度達10℃以上時,即可播種。

  ②播種量:播種180-200克,即可移栽1公頃(15畝)。

  ③播種方法:播種宜選無風的晴天下午進行。在平整的床面上澆足底水(紙筒營養土要澆透)。底水的滲水層深度約為6~8釐米。待水滲下後,在床面上或紙筒內撒一薄層營養土,再點播催好芽的種子,每穴3粒,隨後覆細乾土0.5~1釐米。覆土要及時,均勻,覆土後加蓋一層清潔的塑料膜,以提溫保墒,待幼苗頂土時除去。

  7、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出苗前應密封保溫、增溫促進幼苗迅速出土。幼苗出土後,以白天20~28℃,夜間14~17℃範圍較適宜,溫度過高會引起幼苗徒長和花芽質量降低的後果。

  ②水分管理:播後苗前一般不澆水。出苗後選晴朗無風天氣,覆一次乾燥細土,厚0.5~1釐米,用來彌縫、緩苗,移植前儘量不澆水,根據苗情需要補水。移植前日傍晚,在播種床內澆水,以便起苗。

  ③光照管理:應始終保持較好的光照條件,光照不足,同化機能降低,花芽分化延遲,花數減少;光照充足,不僅能提早花芽的分化期,而且能提高花芽素質,並能保持一定的營養面積。

  ④間苗:及時間苗使幼苗有一定的營養面積,是培育壯苗的關鍵。一般間兩次苗,第一次間苗是在真葉露心時進行,留2~3株壯苗;第二次間苗是在2~3片真葉時進行,留1株壯苗。

  ⑤定植前的秧苗鍛鍊及根系保護:定植前一週通過適當的降溫和控制水分來進行秧苗鍛鍊,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根系發育。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四、選地選茬:

  1、選擇地塊:選擇肥力中等,質地疏鬆,結構好,易於排水,避風向陽,土層較厚的黑油沙土種植燈籠果為適宜。

  2、選茬:前茬作物以穀子、玉米為最好,因為禾本科作物沒有和燈籠果相同的病害,它們吸收土壤的氮素較多,磷、鉀素較少,利於燈籠果提早成熟。禾本科作物根系淺,鬚根多,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

  3、整地:一般耕翻深度25~30釐米。深耕增進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改善通氣性能,增加土壤溫度,蓄水能力加強,好氣性微生物活躍,從而分解出更多的有效養分,有利於燈籠果植株的生長髮育。土壤深耕後可將病菌孢子、害蟲、蟲卵、和雜草種子等埋到較深的土層內,使雜草種子喪失發芽能力,能把土壤深處的蟲、卵、蛹及一部分雜草根翻到地表面凍死,減少病蟲草危害。同時,深翻能使土壤疏鬆,有利於燈籠果根系生長和根群發達。

  4、起壟:燈籠果要大壟(高畦)栽培,壟距110釐米。壟高25~30釐米。大壟有較厚的疏鬆土壤覆蓋,可以減少水分蒸發;而雨水又由於蒸發面擴大,利於加速水分散失而便於排水防澇;大壟較小壟地溫高1~3℃,有利於燈籠果生長髮育。由於大壟改變了土壤水、熱、氣的狀況,也就促進了土壤養分的釋放,使燈籠果發育快,早熟3~5天,增產5%以上。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五、施肥:

  1、施肥原則:燈籠果栽培的施肥原則是“小時富,老來貧”。即:要施足基肥,勤施根外肥。基肥以施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以促壯棵;根外追肥以施磷、鉀為主,氮肥、微肥為輔,以促提早成熟。基肥和追肥都要嚴格符合綠色無公害生產標準。

  2、施肥量:燈籠果田間施肥量,應根據土壤肥瘦、品種習性、栽培密度、水利條件等全面考慮,一般每畝施日櫻生物有機肥150-200公斤+燈籠果專用肥(壹號)2公升;或者按當地肥源每畝施廄肥1噸左右+生物菌肥1公斤(公升)+草木灰100公斤+三元素複合肥25公斤或磷酸二銨25公斤。

  3、施肥方法:把所有要施的農肥、化肥都做底肥,隨打壟時破壟夾肥施入。開花座果前每隔7-10天施一次燈籠果專用肥(壹號),按1公升/畝澆根或噴施;開花做果後每隔10天按0.5-1公升/畝噴施燈籠果專用肥(貳號),以滿足燈籠果後期對肥料的需要。好處有三個:一是見效快;二是配方施肥養分全;三是不易貪青晚熟。

燈籠果應該怎樣栽培,果農們必須瞭解!

  六、定植

  1、合理密植:每畝定植2500-3000株,大行距110釐米,小行距48-50釐米,株距45釐米。

  2、地膜覆蓋, 適時移栽。原則上是霜前育苗,霜後移栽。燈籠果是喜溫作物,如移栽時氣溫和地溫過低,會使根系生長緩慢,吸收能力弱,緩苗期延長。當土壤10釐米深處的溫度達到10℃時,並有逐漸上升趨勢時,進行移栽較適宜。

  七、病蟲害防治

  1、鋅硫磷毒豆防治蠐螬:每公頃用15千克大豆,鋅硫磷1千克,對水5千克,待大豆把藥液吸淨陰乾,再播到地裡,每埯5~6粒,施到距根系斜下方10釐米處,然後覆土栽苗。

  2、防治地老虎:用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你瞭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