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小時候在農村到處都有很多野果,成了孩子們的免費水果,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野果,同年齡的孩子就會幾個一起去摘來吃,所以小時候在農村根本不用買水果,也很少家庭會買,那時候生活條件也不怎麼好,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反而喜歡上吃野果,在我們家鄉有一種野果,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就是種植的都不夠賣!

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這種野果有誰認識嗎?在我們那人們給它取了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菇娘果,看起來有點像燈籠,所以也叫燈籠果,其實它的學名叫酸漿;成熟的時候有黃色和紅色兩種,味道酸甜可口,還有一股清香味道,營養也很豐富,可以用來做成飲料或泡酒,菇娘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總之它的用途還挺多的。

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菇娘果沒剝開外衣還真有點像燈籠,怪不得鄉親們叫它燈籠果,小時候很多野生的,都是小孩子才摘來吃,而且還喜歡拿來玩,摘一個還沒熟的,用手拍它會“啪”的一聲響,然後摘熟的來吃;現在野生的已經很少了,幾乎很難見到,因為這些果子在市場賣到40塊錢一斤,人們見到都拔回去種植。

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專業種植的都是用大棚種,方便管理,還能提高產量,成熟期也縮短不少時間。

小時候經常摘這種野果來吃,現在賣到40塊錢一斤,種植都不夠賣!

等到果子大量成熟,果農就會請人採摘,剝掉外衣,打好包裝,然後銷往別的地方,但這些菇娘果根本就供不應求,所以很多地方也不一定有得賣,不說吃過,就連見都沒見過,在你們的家鄉有見過菇娘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