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孫儷和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最近挺火的,幾乎每一集都能上熱搜。我平時看電視劇比較少,但是現實題材的作品還是比較能吸引我,所以也一直在追這部劇,確實挺好看的。

《安家》屬於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也屬於“行業劇”,但它與《精英律師》等行業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更“接地氣”,裡面既沒有白富美,也沒有霸道總裁,有的只是一幫小人物在職場和生活中發生的、一個又一個關於房子的故事。

房似錦、徐姑姑、爺叔、王子、985、小樓、朱閃閃……不管他們是店長還是店員,都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小人物,但正是因為這種微不足道,讓他們的故事顯得更真實,也讓他們更像我們身邊的人。

這種與眾不同,也是《安家》獲得高收視率的關鍵原因。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1.你真正瞭解房屋中介嗎?

還記得,我剛開始看《安家》的時候,曾經一度覺得這劇有點“三觀不正”,劇中的人物都有些奇葩。比如,門店員工竟然能明目張膽地在工位上化妝、玩手機、吃零食?店長竟然光明正大地撬下屬的單子?領導竟然跟員工瘋在一起?為了達成業績讓兩個老人將一輩子的積蓄用來全款買房?在原配大鬧的情況下,還把房子賣給小三?

幸好劇情足夠精彩,才吸引我看了下去,也正是因為看了下去,才知道前面所有的“三觀不正”都只是鋪墊,是人物成長和變化的前情提要。就像房屋中介這個職業一樣,沒多少人瞧得起,哪知道原來他們是這麼不容易、又讓人感動的一群人。

說來也怪,在這麼多的職業裡,房中介幾乎一直處於被歧視鏈的底端,我們甚至會嘲笑一個西裝革領的人說:“怎麼穿得跟中介一個樣啊?”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當今社會那麼多的人都瞧不起房中介呢?

在我看來,第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人認為房中介賺錢很容易,他們的付出不值得那2個點的佣金。

跟銷售有點類似,中介也是一種直接拿你的錢卻看不出他有多少技術含量的職業。就像《安家》裡面的那兩個老人客戶一樣,房似錦帶著他們去看房,他們一路上只有挑剔和抱怨,一會要喝水,一會說太熱,一會嫌車慢。下車關車門的時候把房似錦的手給夾了,也沒有一句道歉。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你們房中介賺錢真容易啊,隨便帶著看幾套房,佣金就到手了。”所以他們看不起房中介。

我也並不太瞭解房中介的工作,儘管曾經買賣過房屋,也並不清楚他們除了帶看之外,還要做些什麼。看了《安家》,慢慢知道了很多房中介背後都故事。

我們看到的是他們輕輕鬆鬆帶著客戶看房、簽約、賺佣金,但我們不知道他們帶了多少客戶、看了多少套、多少次才成交了一次?

我們也不知道為了拿下一個房源,他們得跟小區物業、保安、居委會、鄰居、競爭對手鬥智鬥勇多少回?更別說,在當今購房政策時時變的情況下,他們得花多少時間在學習政策、調整策略上。

我們總是覺得房中介嘛,理所應當為客戶服務,對他們常常諸多要求,卻沒有足夠的尊重。就像劇中985的客戶一樣,約好了上午9點看房,等到中午還沒來,打電話過去,客戶說改晚上吧,於是一直等到晚上十點,客戶還沒來,985只好再打電話去問,結果被喝醉的客戶破口大罵了一頓。

劇中還表現了房中介在工作中的各種遭遇,被客戶投訴、被客戶扇耳光、甚至被客戶“潛規則”,還有被上司整、被競爭對手報復、被公司取消底薪……等等,很真實,很不容易。

在我看了這麼多集的《安家》後,挺為裡面安家天下的中介們感動的,他們在困難面前沒有投降,還活成了一個個溫暖的存在。徐姑姑告別了自己的優柔寡斷,房似錦與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決裂,王子明白了真情比虛榮更可貴,爺叔看起來是根老油條實則是個熱心人,朱閃閃業務能力差但是樂觀善良,985的起點比大家都高,但他從不自大。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現在社會上確實有太多不正規的中介,也就是俗稱的“黑中介”,這些黑中介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房中介的看法,以致於形成了偏見。

就跟劇中一樣,整條街,除了安家天下是正規的房產中介之外,其他中介如小紅帽之類,都是不怎麼正規的“黑中介”,也曝光了不少黑中介慣用的伎倆,他們總是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找他們買房,分分鐘被帶進坑裡。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賣房經歷,當時買家就是找了一家不正規的中介,以致於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中介以各種理由讓買家多付了兩三萬的所謂的手續費和加急費。

我們當時有暗中提醒買家,但是買家卻不相信我們的話,以為我們別有所圖。沒多久,那家中介公司也“消失不見”了。就跟《安家》裡的黑中介一樣,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所以,《安家》這部劇的正能量就在於,通過藝術表現和故事的形式,最大地鼓勵了社會上為數不多的好中介,也警醒人們不要為了省小錢而上了黑中介的當。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2.你聽過上海老洋房的故事嗎?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老洋房,都是具有時代印記的特殊房產,這些房子承載的不光是財富,還有發生在房子裡的故事。

由於地段稀缺、價格高昂、產權關係複雜等原因,老洋房的交易成了上海房中介領域裡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這也註定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老洋房只是一種遙遠的存在。

走在上海的街頭,我們可以望見那一棟棟獨特的老洋房,卻難以走近,也難以瞭解。它們的主人幾乎都是舊上海的風雲人物或社會名流,在那些設計獨特的獨棟別墅裡,隱藏著幾代人也說不完的故事。

而《安家》的最精彩之處,就是編劇六六在採訪、收集真實的老洋房交易資料基礎上,講述了幾座老洋房的故事,從而將人性的複雜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第一座老洋房,上演的是“農夫與蛇”的故事。最早的主人曾經收留過一個窮苦的遠方親戚,然而幾十年的幫助卻沒讓這些窮親戚們學會感恩,反而在房主後代著急出售老洋房的時候,霸佔著房子成了“釘子戶”,張口就要五千萬的賠償款。

讓人不禁感嘆,人竟然可以貪婪到這種地步。

第二座老洋房,上演的是“好人沒好報”的故事。房主早年就已經舉家移民,留下了一個老管家看護房屋。老管家毫無私心、盡心盡力守著這棟老洋房,一守就是三代人。他們明明有房主當年簽下的贈予書,可以名正言順地擁有樓下的兩間小房,也明明知道房主已經下落不明,他們卻從來就沒有趁機占上那麼一點便宜。可憐的是,新房主卻把他們趕了出去。

儘管到最後,靠著徐姑姑和房似錦,管家夫婦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是還是讓人感慨,這個世界上既有如此無私的人,也有如此冷漠無情的人。

第三座老洋房最讓人唏噓。

一對老夫婦恩愛了一輩子,他們無兒無女,對同為房主的兩個外甥視如己出。但是在老爺爺病重需要花錢的時候,老奶奶焦急地想通過賣房來換錢,甚至步步退讓,答應了兩個外甥的所有條件,但兩個外甥卻以各種理由拖著不賣。他們表面上客客氣氣、凡事好商量的樣子,背地裡卻盼著老人早點去世,好繼承他們的房產,就為了多分一千多萬的賣房錢。

一邊是全心全意的愛與付出,另一邊卻是自私和冷漠,讓人又氣憤,又難過。

在鉅額財富的面前,多少人性都敗下陣來,幸好《安家》裡的房中介們承擔著“正面人物”的責任擔當。就如同愛財如命的房似錦,在經歷了老洋房的交易後,也慢慢變得跟徐姑姑一樣,不再那麼在意“房子”,而是在意房子裡面的那個“家”。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安家》的成功不僅在於劇情,也在於演員的演技。

飾演男女主角的孫儷和羅晉就不用說了,演得自然、投入,而飾演小樓、王子、爺叔、985和朱閃閃的演員同樣沒有讓觀眾失望,演出了個性鮮明的小人物群像,就連那些匆匆過客似的買房客戶們,也各有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部劇裡出現的“過客”們,都不是孤獨存在的配角,而是有延續性的劇中人物。

他們在電視劇的前半段出場,通過買房埋下了一個伏筆,然後在後面因為“家”的問題又重新出場。不管是老嚴夫婦、婦產科醫生龔蓓蓓,還是富豪老闞和小三知否,他們的故事都不僅僅是買房賣房,而是一個個完整的關於“家”的故事。

這就是《安家》之所以吸引我們的地方。

《安家》這部劇很快就要結束了,但是關於家的故事,永遠也不會結束。

最近熱播的《安家》:沒有白富美和霸道總裁,反而更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