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禹对汉元帝说的实话里包含了什么祸心?


贡禹对汉元帝说的实话里包含了什么祸心?

⑦上素闻琅邪王吉、贡禹皆明经洁行,〔姓谱:贡姓,子贡之后。行,下孟翻。〕遣使者征之【案:两个儒家代表。王吉在宣帝时期是不招待见的。两代帝王都重视这个人,足见此人不简单。相当于直接可以写内参了。】。吉道病卒【案:死了。】。禹至,拜为谏大夫【案:上来就是封官了。】。上数虚己问以政,〔易咸卦,君子以虚受人。师古曰:虚己,谓听受其言也。数,所角翻。〕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案:节俭是这段文字的核心。关键是上来就给皇帝上课,教育皇帝,当然也是约束、限制皇帝。君权大大弱化了。】,什一而税【案:重提十一税。】,无他赋役【案:这相当于现在的减税,恢复道十一税的时代。一方面要节俭,不能消费,一方面又要减税,不让帝国增加收入。这样的逻辑只能是帝国中央得忍着了。因此这是典型的弱中央而强地方的思路。当然,也可以解读为藏富于民这样的说法。关键是是否真的藏富于民了?可是问题是上面分出去的救济百姓的土地是国有土地,而不是地主们自己的。国日削而日弱。如果减税,大规模减税,那么帝国收入必然减少,而对于帝国进行再分配,比如救济灾民等行动的能力必然大大限制。当然,这点,贡禹就不管了。挖掉汉帝国经济基础,是儒家集团对汉帝国致命的第一次打击。

】,故家给人足【案:这结论亏他怎么的出来的。】。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余人,厩马百余匹【案:拿当年的事情作例子。当然,不能说是错。】。后世争为奢侈,转转益甚;臣下亦稍放效。〔师古曰:于,音甫往翻;下同。〕【案:君臣一起奢侈,不过,贡禹认为是皇帝带头的结果。】臣愚以为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少,诗沼翻。〕【案:这是他的改良措施。注意,开篇就提出了太古。太古是什么,这里潜台词中是包含着太古的禅让制。注意这里紧紧是潜台词。在制造文化气氛,一点点的渗入。总之,价值导向就是太古好,非常好,特别好。】方今宫室已定,无可柰何矣;其余尽可减损【案:减损是具体的政策措施。下面的都是实施细则了。】。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案,李斐曰: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泛指主制御服官员。 宋 曾巩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银绢状》:"敢荐服官,用参庭实。"官署名。西汉时在齐郡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和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两县设置。临淄县主产为纨縠,襄邑县所产为锦缎,专门供宫廷服用,主管有长及丞。服官,也称三服官,以供织春、夏、冬三季衣料而得名。汉代的江宁织造。特供皇家的专门的服装生产机关。相当于是国企。笥读音sì本义: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春献冠帻縰【案:纚[lí]

1. 绳索。

2. 系住。

3. 盛装的样子。

纚[sǎ]

1. 古书上说的一种鱼网。

2. 飘舞飞扬的样子。

纚[xǐ]

1. 古代束发的布帛 :“冠禅~步摇冠。”

2. 连续不断 :“车案行,骑就队,~乎淫淫,班乎裔裔。”

3. 古代一种可以滤物的器皿。

纚[lǐ]

连续;相连。】,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凡三。如淳曰:地理志曰:齐冠带天下。胡公曰:服官,主作文绣以给衮龙之服。地理志,襄邑亦有服官。师古曰:齐三服官,李说是也。縰,与纚同,音山尔翻,即今之方目紗也【案,古纺织物名。古时一种细而薄的方孔纱。】。纨素,今之绢也。轻绡,今之轻紗也。襄邑【案,襄邑,东汉时期地名,原址位于现在河南省睢县,属于兖州陈留国辖内,是当时的纺织中心,在开封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近年有"中原水城"之称,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夏商时属豫州,周属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业,死后葬于此地。"骆驼岭"即是宋襄公的望母台。秦统一实行郡县制后,在此设襄邑县。东汉末年曹操曾于此地征兵讨伐董卓。】自出文绣,非齐三服也。〕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案,大规模的生产。相当发达了。这是通鉴第一次比较清晰准确的记录当时的生产水平情况。

】,一岁费数巨万。〔万万为巨万。〕【案:花费巨大。不知道是否出售。皇家的东西,出售卖钱的可能性不大。】厩马食粟将万匹【案:这其实是军需物资。相当于今天养坦克。而裁撤这些马匹,就是在减弱帝国军事实力。这个贡禹攻击的是相当到位。当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匈奴现在基本不成为威胁了。】。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案,多选美女。造成大量的男性不能婚配,女人都是大龄剩女。】。及弃天下,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鼈凡百九十物【案:这是说武帝厚葬。】;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案:像侍奉活着的时候一样。这是当时的习俗信仰。儒家都认为不对的。】。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师古曰:不能自言减省之事。恶,乌路翻。恶有所言者,恶以天俭其亲。此语承上园陵事。〕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案,开始攻击孝宣帝。】!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师古曰:取,读曰娶。〕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此所谓取女过度也。〕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师古曰:旷,空也。室家空也。〕【
案:原有的家庭结构开始被破坏了。传统的夫妻关系不能再继续延续,收到了很大的干扰。其实是人自身的生产受到了影响。宏观上的贫富分化,反应到微观上就是传统的家庭不能再持续发展。】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案:这是厚葬。其实这如果细分,这完全不是一类话题,但是归结到帝王这里,就都合逻辑了,因为帝王跟什么都有关系。】。其过自上生,〔师古曰:自,从也。上,谓天子也。〕【案,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皇帝。是皇帝不好。】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案:大臣们因循守旧貌似各打五十大板,但是根本却是说皇帝不好。大臣的责任不重要。】。唯陛下深察古道,从其俭者【案:只能俭省了。这是策略了。】:大减损乘舆服御器物,三分去二【案:物品用度的减损。】;〔乘,绳证翻。去,羌吕翻。〕择后宫贤者,留二十人,余悉归之,及诸陵园女无子者,宜悉遣;〔汉制:天子晏驾,后宫送葬,因留奉陵寝。【案;遣散那些宫女。
】〕廏马可无过数十匹【案:这等于说皇帝不能带头养马,而养马可是汉家多年来的基本国策,为了对付匈奴的。这几乎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完全太平盛世的感觉。】,独舍长安城南苑地,以为田猎之囿。〔师古曰:舍,置也。独留置之,其余皆废去。舍,读曰舍。〕【案,这真正的让涉猎成了帝王的游戏了。而取消了其练兵的性质。上林苑作为武帝练兵骑射的场所,儒家们不可能不明白的。这两条等于让皇帝完全放弃武备了。贡禹之误汉,可谓空前。萧望之还是小打小闹,这贡禹已经是处处戳心、刀刀见血,无不扎在汉帝国的要害上。】以方今天下饥馑,可无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案,天下饥馑却不让帝王大大裁减节省,这是什么逻辑?】!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案,最后一句完全是不搭界的屁话。】。"〔称,尺证翻。为,于伪翻。乐,音洛。〕天子纳善其言【案,天子居然接受了。其实也只能如此。这是非常正常的逻辑。如果我们不细致摘出其让汉帝废除军备、减税降低帝国经济吸附能力,那么节俭似乎没有什么不好。贡禹是将这两大毒药偷偷埋在了俭省的这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里。显得不那么醒目。
】,下诏,今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治,直之翻。〕【案:不要盖什么楼堂馆所了。】太仆减谷食马;水衡减肉食兽。〔太仆,掌舆马。汉旧仪云:天子六廏,未央、丞华、辂軨、骑马、騊駼、大廏也;马皆万匹。水衡都尉,掌上林苑,禽兽属焉。师古曰:缮,补也。减,谓损其数。省者,全去之。〕【案,马匹和吃肉的动物也减少了。后者我以为大约是贡皇帝涉猎用的。】

贡禹对汉元帝说的实话里包含了什么祸心?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易,以豉翻。〕【案:司马光终于说了句靠谱的话。贡禹说的除了狠毒的点子,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勸而遂。孝元踐位之初,虛心以問禹,禹宜先其所急,後其所緩【案:其实贡禹的作用还是在于介绍元帝的历史背景,比前面的更细致了。】。然則優游不斷,〔先、後,皆去聲。斷,丁亂翻。〕讒佞用權,當時之大患也,而禹不以為言;恭謹節儉,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言之;何哉!使禹之智不足不知,烏得為賢!知而不言,為罪愈大矣【案:从后面的话看,贡禹其实主要是攻击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是儒家的财政部长。】。


贡禹对汉元帝说的实话里包含了什么祸心?

这种貌似正值,却携带隐藏私心的人最是可恶!表面是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坏水,极为老油条!夹枪带棒,连皇帝也没有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