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湖大咖訪談】華為終端 UX 設計師郝華奇:設計競爭力

本期大咖

郝華奇

華為終端 UX 設計師

曾 6 次獲得 Red Dot 和 IF 設計大獎,2011 年獲得國際 Red Dot 金獎,新近設計的華為 VR2 獲得 2018 年國際 IF 設計大獎。

近年來知識分享有車機項目、智能穿戴、互聯網設計、品牌設計、智能出行、創新方法、設計趨勢、手機增強現實設計等研究課題。Red Dot 和 IF 設計大獎是大多數設計師的專業追求,郝華奇和他的團隊屢獲殊榮,在業界取得了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的雙重高度認可。

本期【藍湖大咖訪談】有幸邀請到他為我們分享成功背後的設計歷程。

打造產品競爭力

加入華為的第二年,設計的數據卡產品獲得 Red Dot 設計大獎,獲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數據卡的技術在業界領先,不管下行速率還是上行速率都是業界標杆,在天線設計方面也是業界最佳,這就是技術平臺的實力。從設計方面看,考慮用戶的需求形式、使用場景,加上代表趨勢的設計表達,讓這個產品在眾多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我認為,獲獎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體現,評審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衡量:

✅ 產品本身是不是有競爭力。✅ 是不是代表未來的趨勢。主辦方的初衷是想通過舉辦比賽,遴選傑出作品,引導體驗方向。

以 2018 年獲得 IF 大獎的華為 VR2 眼鏡為例,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因為虛擬的交互和視覺依賴高性能的硬件和穩定的軟件。

【藍湖大咖訪談】華為終端 UX 設計師郝華奇:設計競爭力

新產品在這些方面的設計投入是巨大的。在信息架構、交互方式、界面佈局、場景設計等方面做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光場景就先後設計了數個版本進行多輪測試。正因為有了這些方面的探索和規範,將創新的設計和具體的實踐落地結合起來,奠定了堅實的產品版本基礎,後續的產品交互架構都建立在這個版本基礎上。

設計過程中如能把握產品的 4 項要素,才可能讓產品具備競爭力。1.對未來趨勢的把握2.對用戶心理的洞察3.對平臺環境的理解4.對設計表現的掌控2019 年 2 月 24 日,華為發佈摺疊屏 Mate X ,它的最早 UX 設計時間是 2016 年 10 月,當時針對這款產品的獨特形態和結構優勢,在體驗的可能性上不斷探索,提出了應用間交互、應用分屏、正反拍照的概念。在產品的持續研發過程中,這些創新的設計一直是研發的重點,最後也是發佈會上的重點宣傳賣點。正因為這樣的體驗設計是在產品的整體導向下挖掘了用戶的需求,有了強大的技術實現支持,最終才和消費者見面。

提升設計價值設計的起點是需求。

在產品生命週期中,需求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可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產品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需求,而且需求的種類也不同。

從對象角度來看,需求有:基本需求、易用性需求、可操作性需求; 從產品運營來看,需求有:產品運營需求、政策及法律需求; 從系統角度來看,需求有:安全性需求、性能需求、可維護和可移植性需求; 從來源看,需求有:客戶需求、公司內部需求、運營和市場需求。

公司有成熟的需求收集、評審、管理機制。在判斷需求優先級的時候會採用KANO模型,判斷是魅力需求、期望需求、必備需求、無差異需求還是反向需求。比如前面提到的摺疊屏,正反拍照、應用間交互,就屬於魅力需求。應用分屏屬於期望需求。摺疊的可靠性屬於必備需求。

設計的過程是相通的。

因為先後從事過 ID 設計和 UX 設計,比較這兩個⻔類的相似和差異之處,發現設計的過程是相通的。比如用戶研究、競品分析、概念設計、詳細設計、體驗測試、產品開發、用戶反饋等,但是設計的對象和方式有差異,造型設計主要是外觀、使用方式上的設計,體驗設計主要針對產品的可用性、易用性、美觀性,提升用戶與產品交互過程中的滿意度。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兩者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繫,比如AR增強現實是對空間虛擬對象的交互,這些虛擬對象的設計需要利用造型的能力,比如未來對人臉的識別和情緒的識別,也是針對空間對象的交互。甚至虛擬人像AVATAR 的設計也是結合了人的造型和體驗反饋的。

從業務目標的角度出發,用戶體驗設計的核心是被感知。

用戶體驗設計在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業務領域有不一樣的衡量標準和價值體現,有的是要實現商業目標,有的是要為用戶帶來愉悅的體驗感受,有的是確保安全可靠。

比如,EMUI 是華為的產品,它的設計理念是“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情感喜愛”。EMUI 的用戶體驗設計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如果用戶在使用 EMUI 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情感喜愛”,說明體驗設計的職責沒有完成,核心價值沒有呈現出來。“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情感喜愛”的表述涉及到功能層面、應用場景、產品關係、視覺表現、智能交互等諸多方面。

2019 年 8 月發佈了 EMUI 10 版本,EMUI10 立足突破設備間隔,實現智慧全連接,讓用戶盡享全場景智慧生活。用全方位視覺設計的革新,從細節之處構建非凡品質,旨在給用戶初見驚豔,久用舒適的使用感受。而這些,就是“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情感喜愛”在具體版本中的側重表述。

設計的價值是由設計師創造的。設計能夠創造 Premium 極致高端的用戶體驗,在生理、心理等多個層面產生愉悅。高端品牌的塑造是設計師的主要戰場。

另外,設計師產出的不僅僅是最終的方案,還對產出方案的過程負責,而這個過程會觸及戰略、框架、研發表現等多個層面。

設計師的關係人包括用戶、研發、管理者。用戶看到的最終產品就好像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設計師在創造優秀設計的過程中會為團隊提供專業的知識、見解,不僅僅是最終的方案。設計師從同理心的角度出發,讓團隊理解用戶訴求,讓團隊從用戶的視角判斷方案的方向和選擇,包括使用可視化的手段,用直觀的原型讓團隊理解不同決策帶來的影響差異。正因為有這些過程,才讓產品的質量得到保障。

凝聚團隊創造力

取得成就從來不是憑一己之力,華為有強大的團隊,保障持續產出優秀產品,這種保障體現在資源方面、流程方面、方法方面。在設計中會和公司內外優秀的設計師、設計機構和高校進行合作,打造 Premium 的體驗。設計的各個流程環節還有部門層面、公司層面的多個流程進行評審,確保 UX 體驗設計的高質量。設計中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在創新上有很大的投入。工作中反覆試煉的創新方法整理成為一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課程,幫助新員工迅速成長,此舉在2019 年教師節,獲得公司消費者 BG 學發領域最高榮譽:“星火勳章”。創新的過程是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交替發力的過程,創新的 idea 和公司的實際產品相結合就能產生巨大的貢獻。比如,2017 年設計手機 AR 的體驗,業界參考有限,他們從公司的研發特點和市場定位出發,用創新方法設計出 5 大類 48 個場景,這些場景在手機產品研發中逐步落地,並在多場發佈會上和大家見面,目前用戶在手機中仍可以用到。

讓優秀的資源加入到項目中,讓流程中不同環節的相關人參與到設計中,往往能夠收到超出預期的成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留心業界的優秀資源以及優秀實踐,在工作中經常反問,是否達到了最高水平。

踐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是一套創新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學,設計思維包含同理心/移情——定義——創意——原型——測試——實施,它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樣的方法有助於思考問題,提出有意義的創意和想法,還原事物本質來解決特定人群的實際問題。在不同的環節、不同的團隊、不同的項目會採用不一樣的方式,比如創意環節,前面提到創新方法的應用,以及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交替發力,產生的價值往往會超出預期。

在工作中,華為的團隊倡導“像小白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用同理心和移情的方式設想普通用戶會怎麼用,80% 的場景會是怎樣的,有沒有邊界可能。在這樣的研究過程中加入了科學的人因研究,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根因,讓研究變得更加合理。在創意和原型階段把技術因素考慮進來,在概念階段就兼顧落地的訴求,讓方案確保商用的可能性。實施的過程中採用

具保證設計規範的執行,我瞭解過藍湖的設計規範雲,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 2019 年 7 月的 IXDC 用戶體驗大會上,華為消費者 BG 軟件部副總裁毛玉敏女士給大家介紹了《來自華為的設計方法——科學的人因研究,直觀的編程設計》,就是從感性和理性相結合,工具和方法相結合,規範和創新相結合的角度進行的設計方法呈現。方法包括四個部分:首先是人因分析,基於人因分析的結果,制定設計規範,在設計規範的基礎上,通過工具提升設計效率和質量,最後通過引擎開發,支撐設計的效果實現。

以設計規範為例,華為針對視覺、動效、交互、音效開展的人因研究結果都會落到設計規範中,設計規範對 UX 設計團隊非常重要。華為的 UX 設計師和研發人員分散在各地,如果沒有統一的設計規範,人因研究將會很難落實。UX 設計規範包括交互、視覺、動效、音效和用戶研究五大類、七個層級,共九百多項。為了確保設計規範的落地,以及在眾多產品中的設計一致性,我們做了很多工具。在引擎代碼方面,為了讓三方應用快速適配,Mate X 摺疊屏界面分屏的結構佈局引入了“平行視界”的技術。

【藍湖大咖訪談】華為終端 UX 設計師郝華奇:設計競爭力

正因為有這麼強大的工作平臺,設計師能夠博採眾長,享受到在別的平臺享受不到的技術優勢和協作優勢,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

開拓全連接的未來世界

技術進步會讓生活的方式發生變化。比如“5G”的因素,自動駕駛、增強現實、智慧城市等,會讓生活生產效率更高,資源利用更加合理,也會讓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得到改觀。如果看的更遠,有可能意識形態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將會建立在智慧個體的自生長基礎上,相互間共享的內容不僅僅是信息,也包括意識。

我們會設想,未來產品會是什麼樣子?

未來產品是全連接的,是基於意圖的。

我們也會反問,現在的系統是什麼狀態?設備之間的關係還不那麼強,還處於割裂狀態,系統有智商但情商不足。

未來,設計一方面會讓設備連接起來,這種多設備互動、多模態交互是順暢運作的。

另一方面,會增強設備和人之間的情感聯繫,主要通過人的情感識別,比如人臉識別,不僅僅識別人的五官長相,還可以識別情緒狀態,未來傳感器大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了解情緒作出更加合適的反饋,也就是更有“情商”的互動。

本期【藍湖大咖訪談】就到這裡,感謝郝華奇老師為我們帶來滿滿乾貨,湖湖表示獲益匪淺,歡迎小夥伴們評論交流,您的留言和點贊是湖湖的動力啊!藍湖網址:http://LanhuApp.com藍湖,高效的產品設計協作平臺

【藍湖大咖訪談】華為終端 UX 設計師郝華奇:設計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