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三联生活周刊文章《「群体免疫」之前世今生》?

完美life


防治传染病的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而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有认为,英国当局应当做好联防联控和强硬控制。

其实有个很简单的逻辑,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觉得难以理解:英国政府不是不愿,是不能。

策略如果是有效但无法付诸实施的,那显然不是应选项。

这不是我自己想当然的认为。

英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计划说得明明白白,分四个阶段,遏制、延迟、研究、缓解。

3月12日鲍里斯·约翰逊宣布升压至延迟阶段。原因是“如果遏制措施行不通,感染数量急剧增加,那么将进入延迟阶段,而现在已经到了。”

英国政府承认自己做不到。

当然它有没有尽力,这是个另外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样,有人认为的“面对任何一种流行病,不积极做检测、尝试诊断出感染者是医疗体系有没有发挥作用”,同样可能是他们的医疗体系不是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发挥不了这么大的作用——这我承认是我揣测的。

当然揣测也是有根据的,就像有人里说的,“轻症不管,中重症收入院,集中医疗资源(大量呼吸机)挽救重症,根据抢救价值(临床配备三人评估小组)选择生存年限长的病人去重点配置医疗资源。”

英国要是还有待发挥作用的医疗体系,就不用这么作取舍了。

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和成效方面,我对我们国家有充分的信心,也对其他国家不行有充分的信心。

有担心“轻症不检测,如何辨别轻症?轻症不辨别,如何及时医疗干预防止滑向重症?”

这是整个疫情期间我最想知道的问题。轻症不及时医疗干预会转向重症的比例有多少?轻症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依然转向重症的比例有多少?

因为以我个人的认知,中医都能干预好的轻症,那恐怕真的干预不干预也没多大区别。

综上,个人的想法确实如《三联生活周刊》说的那样,不必急着判断。至于“鼓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不同判断”,我觉得哪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去鼓励,尽量接受各国根据国情做出不同判断吧。

毕竟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在桃花岛上的领悟一样,“我真是蠢得到了家!人力有时而穷,心中所想的事,十九不能做到。我知道一拳打出,如有万斤之力,敌人必然粉身碎骨,可是我拳上又如何能有万斤的力道?”

如果施展雷霆手段,就能控制住疫情——可人家未必有这雷霆手段啊。


不等候的萤火


一家之言吧!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些啥:

这是一篇介绍什么是“群体免疫”以及群体免疫效果如何:为什么英国要采取如此与众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这次席卷八荒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文章;

什么是“群体免疫”呢?所谓“群体免疫”原本是两个英文单词,即community immunity(社区免疫)或者(herd immigrant y )的汉语翻译;

简单说,就是“因为感染病毒的人数可能会达到或者超过总人口的60-70%,而且没有特效药可治;还有可能反复出现;不如在做好老年人(易感人群)防护的同时,让年轻者感染以增加免疫力”;这就是群体免疫;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

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染病,也许我们不必急着做出结论,而是应该鼓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不同的应对。

这么做起码可以为科学家们多提供几个对照组,好让未来的人类找到效率更高的应对方式。 而这,才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谈谈我的观点: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五颜六色的,无需也没有必要变成单一的颜色而枯燥无味——各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各有特色的应对措施;

举个例子。日本政府的“佛系”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国民的身体素质;因此,除非是重症病例,日本政府规定是不做核酸检测的——目前为止,日本的疫情报表非常“漂亮”——除了“钻石公主”游轮上的旅客有多名检测报告为阳性以外,日本国内的确诊病例不到0.0001%;

除此以外,还有印度;印度人口结构非常独特;平均35岁以下的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60%;因此,印度似乎没有费什么劲儿,就“平息”了这场灾难!

日本与印度就是身边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人口严重老龄化,但是国家富裕,民众身体免疫力比较强;另外一个虽然经济不怎么样,但是年轻人居多,能够“抗住”这场灾难!

其实,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包括瑞典都是“不谋而合”——既然没有特效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研制出疫苗——还不如不去做核酸检测——因为除了老年人群中死亡率比较高以外,其他群体完全可以自我康复。

这些国家的不同做法,可以称为不同的“模式”,比如亚洲的“伊朗模式”,前面提到的“日本模式”,还有“印度模式”以及“英国模式”等等。

面对共同的灾难,各国之间不必“抄作业”;各国政府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在科学家们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制定出各自具有特色的方案来,无需整齐划一“齐步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