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劝关羽是真心帮关羽吗?回头来给曹操出的主意也是真心的吗?

能力匹配层次


《三国演义》有这一段故事情节,关羽追随刘备,在一次作战中,刘备军队失利,刘关张三人也各自分家下落不明,那时关羽负责保护刘备的家眷,重要的是他还被曹军重重包围。

关羽为人忠义过人、武艺超群,深受曹操的喜爱,曹操爱才,自然想关羽归顺自己而能为自己所用。本来呢关羽忠心无比,是不肯背弃刘皇叔的。

然这时张辽出现了,张辽以关羽和刘皇叔情深义重,现在刘皇叔下落不明,若关羽一心求死,让刘备的家眷怎么办。又如果以后刘备想要做大事,需要关羽的帮助,然却寻不到关羽,那又如何,岂不违背当初结拜之言。

在张辽的劝说下,关羽为了以后能在回到刘备身边,也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于是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了,不过还是需要约法三章。

张辽那时是在关羽、曹操之间劝说,他觉得虽然关羽约法三章,但以后的事很难说,或许刘皇叔已经不在。就算刘皇叔还在,但或许关羽归因为曹操对他恩重而不再想回到刘皇叔身边,这些谁都难说,重要的是先让关羽归顺曹营,以后的事在慢慢的考虑、想法法。

所以张辽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曹操说了,,曹操一则确实想得到关羽,二则觉得张辽说的也有理,于是就答应了关羽的约法三章。后来的事大家都熟悉,曹操虽然对关羽极其的礼遇,但后来关羽当知道刘备的下落下,他还离开了曹营。

那张辽劝关羽是真心帮忙吗?他回过头来给曹操出主意也是真心的吗?

其实,不管张辽劝关羽,还是张辽给曹操出主意,他都是出于真心的。

关羽虽然忠义无比,但张辽同样是忠义之人,可谓是不遑多让,同时关羽和张辽还曾相交过。本来张辽是吕布账下大将,在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时,张辽亦在被擒之列。那时关羽曾为张辽说话,说张辽是忠义之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曹操不要杀他。故而张辽得以归投于曹操账下。

张辽归降曹操后,深受曹操的器重,当然张辽有感曹操知遇之恩,自然会忠心于曹操。张辽对关羽是朋友之义,对曹操则是忠心。

张辽劝关羽是出于朋友之义,张辽的确不想关羽一心求死。他一则是不忍,二则感到可惜,毕竟关羽武艺绝伦、忠义过人,这样死了岂不可惜。三则张辽觉得曹操是不错、值得辅佐的主公,他是希望关羽能归降曹操的。

总的来说,张辽劝说关羽,对于他来说是真心帮助关羽的。他确实不想关羽宁死不降。只有活下来,才有可能再回到刘皇叔身边。同样只有活着才有归顺曹操的可能。

张辽回过头来给曹操出主意也是真心的。因为他毕竟是曹操的属下,他为曹操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同时他也知道曹操很想让关羽为他所用,作为属下的张辽又怎么不真心给曹操出主意的。

当然重要的是,张辽出于朋友之义不想关羽死。同样的张辽也希望关羽能归顺曹操,他是希望能和关羽一起共事的。如此他真心给曹操出主意则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中孚鉴


个人认为,张辽是真正的把关羽当作朋友来对待,而且他也没有背叛和辜负曹操的信任。原因如下。

一、张辽还恩于关羽,且设身处地的为关羽着想

1、关羽于白门楼救张辽一命

建安元年,吕布率军偷袭下邳,进而夺了刘备的徐州。徐州被夺,刘备很不甘心,前后三次的反攻吕布,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在迫不得已之下,刘备只能向曹操求援。建安三年,在曹操亲征之下,很快就攻破了吕军的最后防线下邳城。随后,曹操在刘备的暗示之下,把吕布吊死在白门楼。

在吕布被杀之后,便是张辽。但出于老乡的考虑,以及多次和张辽相战时的惺惺相惜,关羽还是决定为张辽求情。而曹操对关羽这么一位猛将一直存在着挖墙脚的想法,况且张辽在北地的背景还是值得曹操重视的。毕竟,曹操势力上下都觉得和北方的霸主袁绍迟早有一战。因此,曹操早有让张辽归降之心,而关羽的求情,更是让曹操有了一石二鸟的计划。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关羽对张辽有救命之恩。

2、,张辽于下邳还恩于关羽

公元199年,袁术称帝,刘备和朱灵奉曹操之命去讨伐袁术。行至途中,二人得到袁术病死的消息;而后,刘备转而兵向徐州,杀了忠于曹操的徐州刺史车胄,于徐州自立并公开的反对曹操。

同时,“衣带诏”东窗事发,曹操对刘备更是咬牙切齿。为了杀掉刘备和夺回徐州,曹操再次东征徐州。而当时的刘备势力弱小,麾下的文臣武将并不足以抵挡曹操。很快,徐州被攻陷,刘备把一家老小托付给关羽后落荒而逃。而关羽所在的下邳城,也不久被曹军所破,关羽被围困在一座小山坡上。


当曹操知道被围的是关羽时,便派了和关羽有恩情的张辽去劝降。因为关羽曾经在白门楼救了张辽一命,所以,到了关羽跟前,张辽很明确的为关羽指出利弊。

(1) 刘关张三人有桃园之盟,若关羽一死,刘备又当如何。此举恐陷刘备于不义之地。

(2) 刘备把一家老小托付给关羽,若因关羽的自刎而让刘备的家人收到伤害,那关羽就是不仁。

(3) 刘备拥戴刘协,时时要匡扶汉室若是关羽意气用事,不思汉室,那就是不忠。

所以,当张辽设身处地为关羽分析目前的情况下,关羽的心态也有所转变。最后,关羽便提出三个要求,才答应暂时投靠曹操(但名义上是投汉室)。

二、张辽知晓曹操有心招降关羽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张辽答应关羽的三公要求,是关羽之大幸,而曹操之大不幸。但是,个人对此却不态赞同。

一是张辽知晓曹操有心招降关羽才敢答应其要求。在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时,曹操便注意到了刘备身后的关羽。当关羽扬言要斩华雄之时,也是曹操亲自出来为关羽撑场子。而后,在二打徐州之时,曹操也多次向关羽表示了欣赏。所以,当张辽被派遣去做说客时,他就知道曹操当时的心意。因此,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张辽才敢在报恩的同时,答应关羽的要求。

二是张辽虽有肯定权却无决定权。张辽只是曹操麾下的一个将领,而且还是一个新降的武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张辽肯定是要避嫌的。就算不避嫌,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此来避免曹操的怀疑。毕竟,曹操的多疑和霸道是路人皆知的。因此,当张辽被派去做说客时,他是有权利去随机应变的。但是,再这一切之后,还要曹操亲自决定方可实现。

三是以后的情况谁也不了解。曹操本就有心要招降关羽,尽管关羽的要求有为难曹操的嫌疑。但是,曹操也是一个自负的人,他自认为有信心去征服关羽。况且,当时的通讯不发达,曹操和关羽也不知道刘备身处何地,要想两人相见也不知猴年马月。所以,曹操有信心的把关羽真正的招降过来。

所以说,张辽在去做说客的同时,也为曹操做了考虑。而且,从张辽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张辽是对曹操有一定的信心存在的。


韶华倾梦


张辽一开始给吕布打工,吕布被杀之后投靠曹操,与曹操的早期弟兄们有一定距离。关羽曾经劝曹操不杀张辽,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加上关羽张辽二人惺惺相惜,意气相投。如果关羽归顺,自己多一个帮手,张辽是非常欢迎的。所以张辽真心帮助关羽。当然给曹操出的主意也是真心的,因为这都对张辽自己有好处。


牛头山赵子龙


张辽是真的把关羽当朋友,为关羽考虑。也是真的把曹操当主公,为曹操考虑。两者不冲突。


神板经典剧场


張遼是真心的,他這個做法其實是最周全地照顧了各方面,好員工! 從這點看,張遼比關羽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