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孤鷹王傑》②︱童年的快樂與孤獨


《浪子孤鷹王傑》②︱童年的快樂與孤獨


01

童星生涯


1962年10月20日,王傑出生於中國臺灣,由於父母希望王傑長大以後能夠有一番大的作為,所以為其取名王大為。王傑的父親王俠、母親許玉均都是影視演員,為了更好的發展,在王傑三歲那年王俠舉家遷往香港定居。

王傑全家在香港定居以後,父親王俠與母親許玉均都加盟當時的娛樂大亨邵逸夫旗下的邵氏電影公司做影視演員。父母常年在邵氏電影公司拍戲,小王傑也就經常被帶到片場。所以,小王傑的幼年基本上就是在邵氏電影公司的拍攝片場長大的。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樣一來二去的,小王傑也就有了在片場客串一些兒童角色之類的機會。因此王傑3歲時就出演了他人生中第一部電影,曾在電影《鬼太監》中和父親王俠同臺演出,其後陸續參演過《欲潮》《我在戀愛》《殺絕》《洪熙官》等多部電影。

王傑的幼年算得上是一個十足的“童星”。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為其以後涉足舞臺與電影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浪子孤鷹王傑》②︱童年的快樂與孤獨


02

父母離異


王傑的幼年雖然在邵氏電影片場長大,但也算是在父母的身邊,有親人的陪伴,應該是快樂而滿足的。但是由於王俠是邵氏電影公司的一名武打演員,脾氣稍顯暴躁,常常因為王傑年少調皮,大發雷霆,一有不對就對王傑棍棒相加,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把王傑吊起來用皮帶抽打。王傑成名接受訪談時,提起這段經歷,還是覺得對自己以後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王傑幼年時就成為邵氏電影公司的一名小童星,還以此給家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是在王傑眼中,父母似乎並不是很喜歡自己。但這樣的生活其實並不算太壞,畢竟還有父母親人常伴身邊。話說那個年代的孩子,有誰不是在父母的棍棒中長大的呢。在兄弟姐妹比較多的年代,偶爾遭遇父母的冷落也算正常。

但是,糟糕的是這樣不好不壞的生活也最終難以維持下去。父母因為感情問題,常常吵架,終於在王傑12歲那年,父母辦理離婚手續。父母離婚後,哥哥,姐姐,妹妹都被父母分別帶走了,唯有王傑被送到寄宿學校香港三育書院,離異後的父母對王傑不聞不問,甚至沒有替他繳納學費。1977年回臺灣發展的王父,最終把王傑一個人孤零零的留在了香港。王傑靠勤工儉學以及老師同學的幫助,才勉強將學業繼續下去。


《浪子孤鷹王傑》②︱童年的快樂與孤獨

03

童年無知,結緣音樂


父母離異,年少無知的王傑當時並不能理解這意味著什麼。作為一個幼稚的小男孩,他甚至一度很高興父母離異,因為這樣再也不會害怕父親來打他了。哪怕從那以後,王傑就靠著課餘時間給學校做工、或者繼續為邵氏公司做一做替身來維持學業和生活,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將要面臨的處境。

正就是在這個時期,王傑在寄宿學校開始慢慢學習音樂,期間得到了一位羅馬利亞音樂老師的指導,也是從這個時候王傑就與音樂就結下了難解之緣。

由於年少幼稚和音樂的陪伴,開始並沒有讓王傑感覺到孤獨與寂寞。直到學校舉辦的一次聯誼會,別的孩子的爸爸媽媽都來看望自己的孩子,還給孩子們帶來各種好吃的,而唯獨王傑沒人理睬,什麼都沒有,他才明白父母離異對他來說是怎樣一回事。再後來,王傑所在的學校和一個孤兒院聯誼,王傑忽然意識到自己和孤兒沒有什麼分別。那是,年僅十四歲的王傑,用自己孤獨無依的心情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創歌曲《娃娃在哭了》,許多年之後再次重聽這首歌曲,依然能夠感受到王傑當時那種內心的孤苦之情。王傑成名後,把這首歌重新編曲收入專輯之中,並在2010年演唱會演唱過,引起無數人的強烈共鳴。

娃娃在哭呀

媽媽不在旁

娃娃到處尋找

找也找不到

我的媽媽

悄悄走了

為何把我留下

最簡單質樸的歌詞,卻蘊含著對母愛父愛最真切的渴望。

王傑父母離異,對其童年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許浪子並非天生就是浪子,孤獨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對於王傑而言,童年時的經歷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他性格的形成與人生的走向。

《浪子孤鷹王傑》②︱童年的快樂與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