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武汉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大量使用正压防护装备呢?

七十二行3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不可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口罩更简单吧。但医院平常使用非常少,储备的也非常少。武汉的疫情发生后,类似的防护物质缺口非常非常非常大,这也是起初医生感染多的原因之一。


养花养性


正压防护设备是有的,我们看到国内的一些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中也在用,同时一些重症室也是在用的。

为什么不能大量使用,其实题主也说出来了。

1、结构应该不会太复杂吧?真的不复杂吗?全封闭的服装,势必要求在整体加工性能良好,面部要有透明的面罩,加工速度肯定上不去。管道、过滤系统、电机、还有得要有电池吧。这种设备的产能短期之内肯定是上不来的,生产起来比普通防护服麻烦的多。产量决对是上不去的。

2、普通防护服效果不好吗?前期物资不足时就不说了,后来产能上来了,来支援的四万的医务人员无一感染,证明现有的防护服的功能是满足了需求的。而且正压防护服的性能很有可能是过剩的。

3、有人说过剩就过剩吧,让医务人员舒服方便最重要。确实,我们都想让他们舒服,但是电机总得要电池吧,一次工作四个小时以上,电池要多大合适。整套设备的重量下来,会不会让医务人员更累?

4、造价,两者之间的造价肯定差的很多了,这种正压设备之所以平时没有大量采用,肯定经济原因也是一方面。全国每天消耗几十万件,每件多个几百块的成本,那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成本。


文明刚刚崛起


正压防护服一般适合于实验室,不需要大幅度运动、操作场合,比较适合坐在椅子座具上。护士要来来回回做各种护理操作,“大脑袋”影响视力范围。而且这种服装隔断时间还要加、补充氧气保证穿戴人员健康生命呼吸。而且重量较重。目前在本次防疫中,比较适合采取病人病毒样品、创伤插管的医护人员使用……


世界要团结一心


说的没错,但是正压防护服的空气源还是室内已经受到污染的空气。

目前在新冠病毒感染性不明的情况下,使用被污染的空气作为正压防护服的空气源。被污染空气是被一定压力打进正压防护服的滤芯的。实际过滤和杀毒效果谁也没有做过严格的测试。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正压防护服,一旦医护人员发生大批量感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吕传左


每天看着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装,心里很难受。

他们(她们)只要穿上就不喝水,不吃东西,更有甚者女义务人员因为特殊的需要而虚脱。

我不是义务工作者,但总觉得就我们目前的制造水平,制作一种从头到脚,面部留护照,头盔部分装有对讲机、呼吸(甚至是氧气)管的一体化的防护装备,为什么不行?非要戴口罩戴面罩一层一层的?各个部位以不同的防护材料制成,平时说的纳米技术、石墨技术都到哪去了。

门外汉说的门内的事,不就是着急吗[捂脸]


快乐摄影郝建新


一套差不多一万,代价太大了,还是要开发可以重复利用的,这才是方向。


丰1234666


其实是不必要,也不需要。这套防护服适合细菌病毒检测室,不适合常规医疗使用,病房防护服是一次性使用,量大,便宜,有效就满足需求。


书山有涯


我也想不明白。我妈经常把别人送的食品藏起来,等到过期变质了拿出来吃,她觉得这样才是正确攒钱方式[呲牙]


不换就不换用户名


就这种简单的防护服,我们一开始也非常稀少,只到今天才勉强够用。


素食的猫


我看美国的视频,他们的防护服背后还有一个包袱,貌似里面有可以充气的设备,中国有没有这种防护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