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气缚与气蚀挡油环或挡水环有什么作用

1. 启动离心泵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1)检查泵体及出入口管线,附属管线,阀门,法兰,活接头、压力表有无泄漏,地脚螺丝及电机接地线有无松动,联轴节是否接好,机泵轴中心线是否已找正好(但热油泵应在泵预热后联系钳工找正)。

2) 检查泵出口压力表和封油压力表是否安装良好,量程选择是否合适,压力表,电流表,油箱油面是否已用安全红线标记。

3) 按机泵滑润油使用规格和三级过滤制方法向轴承油箱注入合格滑润油,油箱必须用润滑油清洗干净,油面加至油标的1/3一l/2之间。检查甩油环有否脱落,挡水板螺钉是否紧固好。

4) 盘车检查转子是否灵活、轻松,泵体内是否有不正常声音和金属撞击声。

5) 开冷却水和封油,使其畅通循环,调节好冷却水流量和封油压力。

6) 全开泵的入口阀1灌泵,使泵内充满液体,打开泵出口管线的排气阀6,用手沿泵旋转方向转动泵轴;将泵内空气及其他气体全部排除。

7) 热油泵启动前必须进行预热,预热必须缓慢,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时,预热到与运转温度差40~60℃范围内,预热过程中每隔30~40分钟盘车180℃。

8) 联系电工送电,对新安装泵或检修后的泵,应启动一下检查机泵旋转方向是否正常,若反转,应立即停泵联系电工对电缆头接线“换相”。

9) 准备好油壶、工具、温度计,听棒。

10) 调节阀已遥控适当打开一定开度,已联系仪表工启用一次表,打开泵出口压力表引压阀,若是新安装机泵或是检修后的机泵,必须联系电工,钳工到现场。

2. 泵为何要排气、排液?在泵的密闭排放图上指出两种情况下个阀门的启闭状态。

答:泵在启动之前必须排气是为了防止气缚。泵排液是为了准备泵检修或清洗过滤器,将泵体内的残液排干净。

1、离心泵进口阀 2、3、4、5 排液阀 6、排气阀 7、离心泵出口阀 8、暖泵阀

图5-17 泵的密闭排放

3. 什么叫气缚与气蚀?

答:气缚:离心泵在启动前,若排气不净,泵体内就存在气体,由于空气的密度

远小于液体的密度,泵内产生的离心力就很小,液体难以流入泵内而不能输送正常的流量和扬程,这种由于泵内存在气体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

气蚀:当离心泵的扬程高至某一限度,泵进口压力降到等于泵送液体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在泵的进口处,液体就会沸腾,大量汽化;或者离心泵输送的介质在某一压力下由于温度过高大量汽化。液体汽化产生的大量气泡进入泵的出口高压区时,气泡在高压的作用下,迅速凝结或破裂,瞬间内周围的液体即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占据的空间,对叶片和泵体形成冲蚀,泵体因受冲压而发生振动并发出噪声,会使流量、扬程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气蚀。

4. 如何正确启动离心泵?

答:1)按启动电钮启动机泵。密切监视电流指示和泵出口压力指示的变化;检查打封油的情况和端面密封的泄漏情况,察听机泵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检查机泵的振动情况和各运转点的温度上升情况,若发现电流超负荷或机泵有杂音不正常,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

2) 若启动正常(所谓正常,即启动后,电流指针超程后很快下来,泵出口压力不低于正常操作压力,无晃量抽空现即可缓慢均匀地打开泵出口阀门,并同时密切监视电流指示和泵出口压力指示的变化情况,当电流指示值随着出口阀的逐渐开大而逐渐上升后,说明量已打出去。当泵出口阀打开到一定开度,继续开大后电流不再上升时,说明调节阀起作用,继续提量应用二次表遥控进一步开大调节阀。

5. 运行泵应如何维护,做哪些维护工作?

答:1)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压力和电流指针有无晃针和变化情况,检查泵上量情况,有无抽空情况,检查电流指示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应将检查出的有关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班长,及时处理。

2) 检查泵密封腔,油箱温度和电机铀承,机壳,电缆头,接线盒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

3) 检查机泵各部的振动和声音情况,各部零件和地脚螺钉是否松动。

4) 检查端面密封的泄漏情况,保持好适当的封油压力。机械密封泄漏不超过以下标准:轻质油10滴/分,重油5滴/分。填料密封漏损量不超过20滴/min。带冲洗的串联机封,要检查封油罐液位保持在50%左右,如出现封油罐液位上升或下降较快的现象,说明机械密封发生泄露。

5) 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畅通,冷却水量和油箱,泵座冷却水的回水温度情况,调节好适量冷却水量,若水质太脏,水流不畅应及时处理。

6) 检查油箱内润滑油的甩油情况,油质情况(如有无含水乳化,含有氧化胶质,杂质,金属粉沫而变黑的情况),液面情况以及油温情况。坚持润滑油的三级过滤保养制度,液面太低应及时补油,油变质应及时换油。

7) 严禁泵长时间抽空,严禁泵在允许的最低流量下(或关闭出口阀门)长时间工作。

8) 操作工在紧急情况下(如轴承过热、抱轴……),为了保护设备,有权紧急停泵和切换泵,但处理后应立即向有关操作岗位和班长汇报。

6. 泵抱轴是怎么一回事?它和轴承箱发热有关系吗?

答:泵抱轴是轴承卡死在轴上了,它的发生与轴承箱发热有着密切联系。可以不夸张地说轴承箱发热是泵抱轴的前兆。

泵抱轴前轴承箱温度明显上升并且伴有杂音,滚动轴承摩擦点上的温度可高达几百度甚至上千度。可将轴承的滚珠(柱)熔化在轴上。因此,当发现轴承温度超过了控制指标时,应立即切换停泵进行检修。如果发现泵轴发红的情况,千万不要用水浇,只能将泵停下后使其自然冷却。

7. 离心泵启动后超电流降不下来或运行中自行超电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答:离心泵启动后超电流降不下来或运行中自行超电流的产生原因是:电机或泵内有过大的摩擦力,如油品粘度太大或有凝结情况;泵的叶轮与口环之间的间隙过小;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摩擦;电机和泵的轴承损坏。

排除方法是:泵体进行充分预热。如果是机械方面的故障则应进行停机检修。

8. 挡油环或挡水环有什么作用?它们松动后有什么危害?

答:挡油环或挡水环位于轴承箱两端压盖的外缘用螺丝固定在轴上和轴一起旋转,挡油环起着防止润滑油甩出的作用,档水环除了起到这个作用外,还要起一个防止端面密封的冷却水进入轴承箱的作用。

当档油环和挡水外松动时,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加强维护,当挡油环和挡水环外完全脱离轴承压盖时,应该将它上紧以后再启动。因为挡油(水)环一经松动便不能起到密封轴承箱的作用,箱内润滑油沿轴漏出,液面显著下降,因箱内油少,就容易引起轴承发热,两则,如果挡油(水)环脱落到对轮或端封压盖时,不停的撞击会产生火花,—旦遇上外漏的热油或易燃气体时,就会引起火灾,所以,挡油(水) 环松动或脱落时,应及时停泵处理。

9. 离心泵如何正常停运?

答:1)先关闭泵出口阀门,然后按停机按钮停机,视情况关闭入口阀门(如泵不检修,则不必关闭)。

2) 停泵后停打封油,泵体温度降至常温后停冷却水(冬季可保持小量水流,以防冻坏设备)。

3) 热油泵停运后,可适当调小冷却水而不应停止冷却,打开泵预热线阀门,使之处于热备用状态,应防止预热量太大引起泵倒转。若泵需解体检修,则应关闭入口阀,适当打开泵出入口管线的联通线阀,停止泵体预热,冷却后待修,但应经常检查泵体的冷却速度,判断出入口阀门是否关严。

4) 刚停泵后,应注意电机温度的回升(特别是较大电机或夏季),必要时可用压缩风胶带吹机冷却。

5) 停泵后一小时,应盘车一次。

10. 离心泵如何正确切换?

答:1)做好备用泵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正常启动程序启动。切换前流量自动控制应改为手动,并由专人监视以使切换波动时及时稳定流量。

2) 备用泵启动正常后,应在逐渐开大备用泵出口阀的,同时逐惭关小原运行泵出口阀(若两人配合,一开一关要互相均衡,若能看到一次表输出风压指示时,只要保持一次表输出风压不波动则说明切换平稳),直至新运行泵出口阀接近全开,原运行泵出口阀全关为止,然后才能停原运行泵。在切换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注视电流压力和流量有无波动的情况,保证切换平稳。

3) 原运行泵停车后按正常停运进行处理。

11. 对轮起什么作用?

答:对轮又叫联轴器,它的作用是将电机和泵轴连接起来,把电机的机械能传送给泵轴,使泵获得能量,同时,对轮拆卸方便,利于检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