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變成有錢人的9個徵兆,有些人在學習,更多人收藏了

“富一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普通人逐步變成有錢人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徵兆”,或者說比較明顯的跡象。讓我們來梳理一下這些“隱藏屬性”,看看能否照葫蘆畫瓢吧。


更加務實

“務實”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把老闆交代的事情做完,做好,做到讓客戶和老闆都豎起大拇指,這是一種務實;對自己的承諾負責,不吹牛,不亂拍胸脯,這也是一種務實。

我的朋友A,從2000年開始寫程序,中間幾度有機會轉為項目經理,這樣不僅收入增加不少,還可以脫離枯燥的代碼編寫。但是他知道,他並不圓滑,也不善言辭,不足以做好項目經理。於是專心的,務實的做自己擅長的工作,終於在美團做到資深總監,隨著美團的上市而財務自由。

當一個人變得務實的時候,他的事業就會積累,發展的基礎就會更牢。

不在乎面子

很多時候,放不下面子是阻礙我們發展的絆腳石。更有甚者,考慮面子問題總是放在考慮實際問題之前,寧可不解決問題,也不輕易放下面子。別人去送快遞、送外賣,他覺得太low,不行;別人搞直播,錄段子,他覺得太拋頭露面,不行;別人去做地推、去掃樓發名片,他覺得不雅,不行......

當你評判一件事情做不做的前提中,有面子因素的時候,說明你還不夠成熟,不配擁有這些機會。

開始存錢

很少聽說某個“月光族”,一步一步積累財富的。一口吃個胖子的案例雖然有,但不適合我們普通老百姓。存錢雖然不會讓我們快速富有起來,但會讓我們的抗打擊能力增加,不會因為一些意外波動而傷筋動骨,阻止了我們發展的速度。

普通人變成有錢人的9個徵兆,有些人在學習,更多人收藏了

我的朋友B,夫妻倆從2003年起,開始存錢買房子,存夠了就買個小戶型(五環外);3年後把小戶型賣了,再加上存的錢,買個100平的三居室(四環外);2009年房價下跌那陣子,他們把100平的房子賣了,加上存的錢買了個150平的房子(通州);然後呢,通州成了副中心,現在依舊在上班的夫妻倆,已經不是普通人的身家了。

開始存錢實際上是兩種非常重要的狀態的結合,一是有了追求財富的目標,二是有了追求目標的行動!

不放棄賺小錢

“眼高手低”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確實存在的思考習慣。很多小錢我們總是不屑於去賺,但這就是財富聚集的開始路徑,這就是最可能成功的突破口。大項目當然是收入更多,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風險和難度更大一些。

賺大錢的能力,往往都來自於賺小錢的經驗積累,否則,就需要靠運氣了。

更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幾乎沒有人在變得富有的“長跑”中,是一直帶著病堅持下來的。普通人更應該有足夠好的健康狀態去面對每一次挑戰,否則,很多積累都會在一瞬間消失無蹤。

我的朋友C,在一家系統集成公司做大客戶銷售,他在2007-2010年的4年時間裡,有3年是銷售冠軍,曾經有一年的獎金超過了CEO的收入。不幸的是他一次不小心摔倒了沒有井蓋的下水道里,面部受損嚴重。之後,他的情況就再也沒有達到過當時的高度了。

健康是“1”,其它的都是“0”,沒有這個“1”,再多的“0”也沒有用。

增加收入渠道

有人在做微商,有人在做副業,有人在做兼職,有人在發頭條......

增加收入渠道的人不一定會馬上收穫財富,但他們的探索就會帶來機會,就會加大他們成功的概率。

普通人變成有錢人的9個徵兆,有些人在學習,更多人收藏了

我的朋友D,工作之餘研究抖音帶貨,8個月時間的嘗試都沒有太好的效果,但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年年初,他的妹夫找到了一款口感極好的沃柑,他品嚐後覺得很好,立即利用他的經驗在抖音推廣,9天之內就實現了500箱的銷量;緊接著分銷商主動上門請求分銷其產品,10天就有了4個分銷商;不到一個月,他就成了真正的水果達人。他的這項收入,超過了其工作收入和以前所有嘗試收入的總和!

開源節流是積累財富的不二法則,但開源總是第一位的,否則財富是無法增加的。


不怕麻煩

“懶”分為幾種情況,很多懶不是因為不願意做,而是覺得“麻煩”。比如一件事情要重複很多遍,最後堅持不下去了,是嫌麻煩;比如客戶的要求總是變化,最後服務態度不好了,也是嫌麻煩。這樣的人錯過的不是一個客戶或者一筆收入,而是一個未來。

如果重複就能完成的任務,就是最簡單的任務;如果麻煩一下就能解決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投資自己

把錢和時間投資在哪裡,就會在哪裡獲得回報。投資自己就是典型的眼前收益低,但將來收益高的選項。比如鍛鍊身體、學習技能、增加人脈、鍛鍊表達等等。


普通人變成有錢人的9個徵兆,有些人在學習,更多人收藏了

管理學上最應該重視,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重要不緊急”的案例,大部分都來自於投資自己!

敢於投資自己,善於投資自己的人,就會走的更高,看得更遠,從而獲得更多的財富。

樹立個人品牌

每個人都有一些標籤屬性,其中優秀的標籤,凸顯出來的屬性,就是一個人的“個人品牌”。很多人因為一些小事就開始消耗甚至透支自己的“個人品牌”,最後導致自己一事無成。

比如隨便借錢,就會讓個人品牌大幅度降低;比如不兌現承諾,就會讓人脈遠離;比如欺負弱小,就會讓善良的人唾棄;比如朝三暮四,就會讓追隨者喪失信心。

個人品牌的積累是一點一滴逐步完成的,但只需要一件小事,就能讓所有的積累毀於一旦,讓一切歸零。


突發橫財的人我們只能羨慕,而一步一個腳印成功的人,我們才能模仿。對比上面的一些“徵兆”,我們能否發現自己缺少些什麼呢?如果我們能做到,我們能否就是那些脫穎而出的人呢?

歡迎大家探討交流,讓我們都能成為“有錢人”,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