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作家品行很差,但他/她的作品还不错,我们是否应该因为作者而抵制它?

茶與布朗


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好像道德的底线动摇了。面对一个品行差的有好作品的作家,我认为应该去抵制作者,也应该抵制好的作品。

第一,如果不去抵制他的作品,会助长他的威风,肆无忌惮。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作品对于作者的重要意义,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品行很差的作者,如果不去仅仅因为他的作品好,不去抵制他,这个可恶的作家依旧拿着稿酬逍遥自在,感觉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你抵制就抵制,喜欢我的作品,还不是要间接给我买单。这样下去,会助长这个作家邪恶的作风,长期下去有可能为害一方。

第二,不去抵制坏作家的好作品,根据晕轮效应,会有部分民众因作品而支持这个作家。晕轮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见到一个人一个方面好,就觉得他处处都好。以现在的影视作品为例,有多少粗制滥造的作品,但盲目追星的人看到这个主角长得帅-男神,顿时觉得这个影视剧太好看了。反之,有个好作品,想当然认为能写出这么好作品的人一定各方面都好,我要支持他。

第三,再好的作品之中难免有作者的影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创作源于生活,好的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真实感,而真实感一般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生活。作品与自身经历的相关性影响了作品的道德感,读众难免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一旦加以仿效,后果可想而知。一个偶像能影响一个人,而一部作品的各方面都会影响受众的点滴。

笔者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那就是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进行双抵制。以上是笔者个人看法,如有不足,欢迎交流补充。

我是路留星,一个热爱文化的行路人。


路留星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文化领域创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对品行很差的作家的作品不应该抵制,我们欣赏的只是他的作品。

作品虽然是作家生产的,但是它跟作家终究是两回事。

打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准备吃个鸡蛋,大可不必去看看生产鸡蛋的母鸡是否俊俏;我们去饭店吃个饭,也不必去管那个厨师是不是一个高尚的人。

如果你认为我这样说是不讲原则,爱憎不分明,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说明我们的确不该,而且的确也没有因为作者的人品而去抛弃或抵制他的作品。


唐代大诗人元稹,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唐代诗人,他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以说是爱情的绝唱,传诵至今,而且还在不断被我们引用。

我们来看一下元稹的这首诗——《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的意思是:看到过大海,别处的水都不配称作水;除了巫山的云,其它地方的都不配叫作云。有了你以后,别的女人我都懒得再看一眼,我这样做,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就是为了你啊!

深情吧?这是一首饱含真情的泣血之作,的确令人感动。

清代有位衡塘退士评价:从古到今,悼亡诗不计其数,最好的只有三首,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跟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那首并列。

元稹还有两句悼念妻子韦丛的诗大大有名,那就是其悼亡诗《遗悲怀》中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他这些诗句你喜欢吗?你是不是已经被诗人表达的对妻子的思念和深情所感动?

可是如果你知道了元稹的为人你还会喜欢这两句诗吗?

元稹20岁时,借居远房姨妈家,与姨妈的女儿十七岁的崔双文相遇,二人私订终身,巫山云雨。后元稹弃之而去,并把这段经历写成《莺莺传》流传,后被改编成《西厢记》,元稹就是里面张生的原型。

他的这段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始乱终弃”。

元稹到长安及第后,为了攀附京兆尹韦夏卿,迎娶了其女儿韦丛,成功实现了人生逆袭。

韦丛贤良淑德,对元稹一往情深,关爱有加。

后来元稹做了朝廷御史,出使四川,遇到了当时的女诗人薛涛,结果二人”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当时元稹三十一岁,薛涛四十一岁。

也就是这一年,韦丛病故,元稹大秀恩爱,留下三十多首深情的悼亡诗,其中就有我们前面提到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韦丛的死,似乎给薛涛了一个机会,可惜元稹又一次一去不回,导致薛涛在成都郁郁而终。

元稹又纳安仙嫔为妾,后又娶大家闺秀裴淑填房。

随后又看上了另一个女子刘采春,这是一个有夫之妇,元稹花了一笔钱,纳刘采春为妾,又一次始乱终弃,刘采春被抛弃后,跳水自尽。

说好的“曾经沧海”呢?说好的“除却巫山”呢?

原来诗也就是写写罢了,可能那一会儿心里的确难受,可能那一会儿真的下定决心终生不娶了,可是,可是……美女太诱人了啊!

看了元稹的经历,你难道就不再喜欢他这几句诗了吗?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这里面的“蔡”据考证就是奸相蔡京,后来人们就是因为厌恶蔡京名声太差,把这个“蔡”换成了蔡襄。

名字换了,但是蔡京的书法的确令人叫绝,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承认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也有人说我们现在通用的“宋体”字也源于残害忠良的卖国贼秦桧,如果真是这样,难道我们电脑中的“宋体字”就不用了吗?

当代作家中,徐志摩人品如何?郭沫若人品如何?这个你可以自己去查资料,可是我们依然把《再别康桥》和《天上的街市》选入语文课本。


所以,有人说得好:“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人格。”

人品不好,交给道德去谴责;违法乱纪,交给法律去治裁;行为有争议,交给时间去定论。

我们没有必要“以人废文”、”以人废曲“、”以人废艺”。

我们可以只关心他的作品是否优秀,是否引起了自己的共鸣。

至于他的人品有所了解就行了,我们欣赏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人品。

我们也决不会因为某个作者品德高尚,硬要爱屋及乌,去喜欢他并不优秀的作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眉画张敞


作家品行很差,应该是得到了公认;但作品还不错,标准是什么?是文笔好?感情真挚?还是传达的三观正确,或是政治正确?不搞清楚这个标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作家品行很差,但他可以文笔优美,因为这是技术层面;他可以感情真挚,因为不管好人坏人,都有七情六欲,都可以表达个人感情;如果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我觉得有必要抵制。


当然,目前有些文学评论家,主张看作品本身,即使三观不正甚至扭曲,都不应影响文学本身的成就。这是一种观点,我不反对也不赞成。因为,现在是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要说出我的真实想法就好。


堃舍传播


这个话说的。文如其人。一个人品差的人,对生活的态度与认识都不一样,何能写出高水平文章,如果写出来的也只是低级趣味的东西,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哗众取宠罢了。与那永名千载名作来说,即便成功了,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浮沉。

我觉得一个人的品性,决定了一个人的文风。低级趣味的人。写的文章大多数低级趣味的,品行高的人,写的文章有警世传承的可能。文章虽然说只是舆论大众的一个工具,当握工具的这个手,是不是干净的,如果这双手是污秽的。那一张洁白的纸,怎有赏心阅目的文字呢?

说到底,一个想影响别人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一定的长处,你自己的被人看不起。怎么去影响别人呢?写文章更是一个高德情操的事。人品如文品,现在我们有一些作家。在外面获得了一点奖项,以为自己是千古圣人,在国内沾沾自喜,耀武扬威,哗众取宠。有些作品,都是迎合一些外国人口味。一切靠西化了写白小说,故弄玄虚,可丑话中国人的人性来搏得外人的耻笑?比种品性低档的所谓作家?我们永远都是不欢迎的。


江南知士wang


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1,徐志摩移情别恋《再别康桥》

2,徐悲鸿抛妻弃子(著名画家)

3,曹操篡汉夺权,挟天子令诸侯,强占人妻,屠杀平民,诛杀功臣。(汉朝终结者)

然而他们的作品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就连小学课本里都少不了。

他们的故事我就不在此赘述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问度娘。她讲故事比我厉害的多。在这里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省的有的人骂我。

第一点,没有一个人是坏透的。可能也有个别杀人放火只图兴奋,图一时之快,这种在我看来不配称之为人。再说这种也不可能有什么文学作品留下。

除此之外所谓品行差的人并非良心完全泯灭,有所恨的人必定有所爱,有所抛弃的人必定有所追求。你不是当事人,你不能体会其中的爱恨情仇,所以就用所谓道德去评价,去批判。然而他的情感你了解几分?他们为什么选择与道德背道而驰你又知道几分?

第二点,一个品行差的人必定也有所爱,所以能够有机会创作出好的作品。因为一个人不被众人理解的时候他的情感才更容易与众不同,入木三分。一个经历过爱恨或者生死的人才更容易有不同常人的感悟

第三点,人品行差作品就好不了?这肯定是大部分人的推论,但这显然很肤浅。人的表现出来的品行只是自己品行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容易被看到的。而这一部分人很可能进入文学创作中去。其实不但坏人有好的一面,好人也有坏的一面不是吗?所以只要他的作品三观没有问题就可以是个好作品,与他本人的品行无关

第四点,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爱屋及乌那是感性的,不是公正的。审视一个作品的好坏不能带入对作者的看法。还没看到作品就已经给出判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如同阅卷老师一样,放下偏见才能找到真理

总结:我们不应该以上帝的身份审判创作者和文学作品,而是应该以求知者的心态去发现作品的精彩之处。再说了,不是还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

不是只有好人的院子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

这就是我的答案。

望采纳,望给好评。谢谢!


泛泛而论


我觉得人品上的瑕疵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创作者作品标准。正所谓人无完人,一味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你所接受的信息会极大地缩小你的认知范围,从个人成长来讲是不利的。即便是为世人所唾弃的秦桧,其书法造谐依旧可。金庸一生成婚三次,以女权角度可谓之渣男。但其作品依旧宣传的是真善美,是为国为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批判的继承也是我们读书应有的态度。相同的事实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方方日记的结论,我不赞同,但其经历的点滴与纪录不失为这两个月难得的留存。何况一篇文章,你能学到一首诗,一种表达,甚至自己所不熟悉的史实,知识,都是一种收获。有容乃大,非空谈也。


夜半虚


“风流才子”才子风流,饮酒,挟妓,吟诗,作画等,大概是才子的常态。或许是从中观察事物人物,找到创作灵感或素材。李白晚年从南京回四川老家,还随带一18岁歌妓,结果中途死在船上。所以,只要他不损人利己,淫人之妻(第三者),杀妻灭子,卖国求荣等。就不能算“品行很坏”,就不要过多指责了。


tssgd


唉,这样的问题太难了!

那如果一个明星做了很多善事,捐了很多钱,资助了许多贫困地区,但是他杀人、强奸等等,大家是不是应该效仿他呢?


某年某月某一天82350693


品行是通过行为、作风等有意识表现出来的不好本质,不代表是坏人。假如干违法背德的事自然有法律部门处理和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作品还不错证明文化水平还行与品行很差并行不悖,我们不应该因为作者的不良行为而抵制好作品,当然最好是品行和文化都兼优。


熊猫血王海明


我认为不应该,其实这是两码事,个人品行差是个人修养问题,与他的作品无关,好的作品文化应该被传播传承,而不应该因为作家品行差而被埋没,对待好的作品我们应该抛开个人情感去单纯的以文学角度去看待作品,而且既然能写出好的作品,那他的品行差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也是一个有待观察探究的问题,或许其中也有我们所不知的隐情,所以不应该以偏概全,很多事情不要着急下定论,而且还是最先那句话,喜欢他的作品跟喜不喜欢他的人是两码事,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