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過


日子一天一天過

歲末枯寒,窗外的風聲停了。夜已沉沉睡去,人卻沒有倦意。重新煮了茶,開了暖色地燈,就著一本閒書一杯一杯的喝著。

很喜歡這樣的夜,關在自己的世界,或靜靜地想著心事,或讀著喜愛的文字,心底深處生出煙霞,有溫暖,有深情,一縷一縷的在心裡生了根。

曾經極不喜歡過冬,北方的冬天冷澀灰暗,極易讓人生出抑鬱的情緒。現在卻深愛冬的靜氣。如果是春天,這樣的月夜,一定想要出去走走,心也會如春花一樣躁動。

而此時,卻可以安享夜的意境,翻著書頁,想著心事,歲月的厚重,都在冬的含蓄裡藏著呢。

白日裡一個朋友問起我新一年的計劃?竟一時語塞。

其實一直是個沒什麼規劃的人,彷彿人生一路走來多是隨心所欲,倒也沒有太辜負內心,也因此少了很多謹小慎微的琢磨,多了用心丈量生活的底氣。

但一個人,總歸是要愛著點什麼的,並且可以為這份熱愛堅守著,唯這樣,才不怕流水年華春去渺吧。

譬如文字。我喜歡在深夜裡,躲在文字的背後,看一朵花從光陰的縫隙裡綻開,看它一節一節生出傲骨氣節。

那些可愛的文字背後,是一個個生動有趣的靈魂,是魏晉的風度,唐宋的明月,是山河獨自吞噬的刻骨銘心,是慈悲燃燒黑夜的信仰,是猛虎嗅薔薇的深情,是與自己靈魂與肉體一次次的照見。

那麼美,那麼靜,又那麼激盪的穿過心靈,只有它,文字。

不得不說,是文字中生命的氣息改變著我的性靈、脾氣、和精神骨肉,是它給了我內心的自由和明亮。

每一次,當我一字一句織繡著生活的點滴,便覺得這一分一秒的光陰大到無邊無際,如在宇宙星空下描抹一線光芒,長風浩蕩,意氣風發。是的,是的,在文字中,我找到了活著的真意,它也讓我的精神脈絡始終隔離著世俗的粗糲。

我承認,有些過分寵溺我的文字,近乎一種精神潔癖,不允許它沾染一絲一毫的不潔和瑕疵。因此,謝絕了以文字謀生活的邀請。任何為了流量而使它變得媚骨而低俗,都是可恥的。

文字,已經不知不覺成了我精神世界的吉光片羽,如珍珠翠玉,我敬畏它們,我更珍愛它們,我因它們而變得不卑不亢,亦因它們而深情堅韌,清醒自知。

感謝文字,賦予了我精神長相,讓我始終保持了一個少年人最純粹質樸的情懷。

再譬如生活。如果沒有了美的支撐,也就不會有內心的山山水水。

曾經特別迷戀在路上的時光,那是新鮮和不可預知。每一次,不管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都會不倦的看向窗外飛馳而過的城市、人群、樹木、花朵、流雲;醉心於那些迷人的陌生,可以邂逅最樸素的藝術,體驗不同的地域風情,當然也有孤獨的人和無處安放的靈魂。

還記得那個小茶館的角落,一個陌生中年男子窩在椅子裡寫著什麼,忽然將頭埋入雙手中,泣不成聲。中年人的崩潰果真是瞬間的,彷彿一個人立於懸崖邊,內心的風暴早已炸裂,那些針和刺,刻在骨頭上,卻只能迎著排山倒海而來的黑暗,孤獨地撐著。

孤獨和落寞是屬於中年的況味。那一刻,忽然厭倦了漂泊。

如今,不再留戀遠方和新鮮。心中漸漸有了一個理想生活的模樣:春來鮮花伴讀書,冬寒擁爐聽落雪,柴米油鹽,詩酒書畫;這樣的虛度,多一刻即是收穫了一刻的好。

不管有沒有院落,都應該有一分閒情,要春種秋收,要在一草一書一閒人的日常中靠近本心。是那些生命中堅韌的姿態,教會了我修養自己的風骨,教會了我與孤獨相處,體驗更深層的愉悅,在平淡中獲取最大的自由,在幽暗中走入微光。

越來越喜歡流連於廚房,做溫暖的食物,將面與水交融,就如將平凡和素心溫柔地的匯入煙火人生,是最高的生活藝術。

有間茶室,避開人間喧囂,用自己喜歡的器皿,與三兩知己品出人生千滋百味。看手中粗陶笨拙的樣子盡顯天真率性,忽然便想念起某個人的好;在這個擁擠的世界,賞心不過兩三枝,那又如何?足已長相守,長相憶。

就這樣,一邊撿拾著光陰的深情,一邊感恩著生活的恩賜,有些遺憾適合快速忘記,有些風景卻永不能丟棄,那是美與藝術,是骨子裡的書卷氣,是一個個有深度靈魂的面龐……

新的一年,依舊是以素心待日常。時光冉冉能幾許,未成曲調先有情,那些珍貴的東西,那些向美而生的好日子,會一如既往的延續。想到這些,心便柔軟和喜樂起來。





火鳳凰,自由寫作者,熱愛文學、繪畫、戲曲,書寫生活及文化美學,敬畏文字,視文字為自己的精神內核,擅用散文隨筆怡情暖心、煮字療飢,在文字的世界靜守詩意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