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誤殺》與印度《誤殺瞞天記》相比,你覺得這部《誤殺》拍的好嗎?

我愛看生活的所有


我覺得原版比較好。偷拍在印度鄉下來說可能是非常嚴重的事!其次原版中女孩其實想要打的是手機,原意不是打男生的頭。挖墳墓的設定我覺得中國版反而不好,印度版就合理多了(墳墓真的會在家旁邊?這機率高嗎)。還有就是,原版中男主角喜歡在辦公室看電影不愛回家,而且還受岳父母家不少幫助,這是他充滿愧疚,覺得一定要保護妻女的心態由來。中國版完全看不到這一點,中國版的父親本來就是個正常的父親,對沒保護好妻兒的愧疚理由看不出來。另外,看原版的兩部片,都會發現他設定的主角家庭是平民階層,但是是環境正常的,中國版的好像可以把主角家庭設定得很窮,不知何故,感覺上對故事性沒有什麼影響。建議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2013年版的 Malayalam 語版(這應該是真正的原版,大家看的誤殺暪天記多半指的是2015年的 Hindi 語版),油管上也能找到,不過只有英文字幕,也非常好看



百變農夫


電影《誤殺》本身是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我認為導演有很好的基礎,改編非常成功,這在作品的細節和深度上給了很大的啟示。

最喜歡的照片是陳沖警察局長站起來攻擊小女孩,陰影,角度,分數和光環。

與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結局。很多人看完之後可能不喜歡這個結局,但是對這個詳細結局的改編是對《誤殺瞞天記》的昇華!你為什麼這麼說?

投降是因為他親自教他的小女兒不好,因為考試成績,有一個特寫在電影安安中把70分改成了100分,就像他的父親你認為李維傑看不到的那樣,他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所以我們必須讓小女兒知道這是錯的,所以我們投降了!

總之,《誤殺》可以超過原來的《誤殺瞞天記》!



洳夢電影


《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這部印度電影我也是看過的,也是值得二刷三刷的好作品,豆瓣評分8.5.

影片《誤殺》雖然是改編,卻也融入了許多中國的元素,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

本片監製陳思誠,他的《唐人街探案》不用多說了,大家應該都看過,影片確實有著他自己的風格,劇情緊湊,環環相扣,反轉再反轉。一度讓我有種《唐人街探案》番外的感覺。

李維傑(肖央飾)開了一家小網絡公司,為人老實和善,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影。妻子阿玉(譚卓飾),兩個女兒平平和安安,雖不富裕,一家人倒也過得開心。

女兒平平參加夏令營的時候被警察局局長的兒子看中了,被下藥迷姦,還拍了視頻。

幾天後,局長兒子拿視頻威脅平平,平平告訴了媽媽,二人決定求男孩放過並刪除視頻,沒想到,男孩卻讓平平媽媽來代替平平。

三人爭執時,平平失手誤殺了男孩。

李維傑深知殺死警察局局長的兒子,去自首連坐牢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他決定毀屍滅跡,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來保護自己的家人。

此時,真正的好戲才是剛剛開始~

首先,李維傑處理了男孩的汽車和手機,並將一切的痕跡處理乾淨。

其次,製作不在場的證據,一家人坐上去外地的大巴,出去遊玩。

最後,李維傑不斷給家人模擬審訊,讓家人不漏破綻。

影片中,李維傑說:“ 如果你看過1000部電影,那這個世界就再無新奇的事情。 ”

李維傑正是利用他所看過的電影《蒙太奇》,來給一家人制作不在場的證明,讓所有人都給他們作證,案發時一家人在外地的遊玩。

但是警察局長拉韞(陳沖飾)不是吃素的,她認為如果你破過1000起案件,那這個世界上就再沒有不露破綻的事情。

她直覺李維傑有問題,但是有不在場的證據,卻拿李維傑沒有辦法。

在得知李維傑喜歡看電影時,一句:“ 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記錄 !” 說得特別霸氣。陳沖演的警察局長特別好,很有氣勢。

李維傑和拉韞一次一次的博弈,劇情接連反轉,在拉韞包括所有人以為發現男孩屍體的時候,沒想到阿玉當初埋下的屍體不見了,早已被李維傑偷偷轉移走了。

也因此拉韞被永久停職,丈夫競選失敗,還產生了很大的暴亂。

影片從誤殺開始之後節奏緊湊,營造了一種緊張刺激氛圍,隨著案情破解逐步遞進。雖為翻拍,但在近年來國產犯罪片中,能這樣一氣呵成的影片確實拍的不錯。

值得一看!






火箭班班長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誤殺》是《誤殺瞞天記》的翻拍版。

《誤殺瞞天記》是原創,《誤殺》是在《誤殺瞞天記》的故事的基礎上的“二次創作”。

一部影片之所以會被翻拍,往往是因為其足夠優秀。《誤殺瞞天記》確實是近年出現的非常優秀的推理類影片,影片的主人公通過周密的算計,完美地為自己及家人“脫罪”,完成了一個男人的“承諾”。

原創不易,翻拍更容易“翻船”,《誤殺》的“二次創作”同樣是難度係數極高的一次創作。在人物設定、核心故事層面,《誤殺》幾乎照搬了《誤殺瞞天記》。這看似是一次亦步亦趨的翻拍,但《誤殺》能夠讓社會背景和人物很好地融入到原版故事的框架中,賦予了翻拍的“合理性”,較好地完成了故事的“在地化”,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說《誤殺瞞天記》是“珠玉在前”,那麼,《誤殺》算得上是雕琢得別有韻味的“贗品”,雖然看上去也很美,但還是難以超越前者,差1分,也算合理。

《誤殺瞞天記》長達163分鐘,《誤殺》只有112分鐘,兩者的片長相差了將近一小時。

印度電影總免不了插入一些MTV片段,《誤殺瞞天記》自然也不例外,但和許多印度電影比起來,算少的。所以,《誤殺瞞天記》實際片長還是比《誤殺》多半個小時以上的。

兩部電影看下來,我都覺得足夠緊湊,全無尿點,那麼,相差的半個多小時都在哪裡?

《誤殺瞞天記》的“不在場證據”製造於“誤殺”發生後的第三、第四天,而《誤殺》的“不在場證據”製造於“誤殺”發生後的次日,兩者的“製造”難度略有不同。因此,《誤殺瞞天記》的“不在場證據”的細節比《誤殺》的更多一些。

《誤殺》的“時差”縮短了一天,看起來更加合理,但也需要更多的“巧合”來支撐,而《誤殺瞞天記》則需要維傑(主人公)用更多的心理戰術來獲得“見證者”的“證言”。

同樣是父親,《誤殺瞞天記》中的維傑明顯比《誤殺》中的李維傑更為沉著、老練,所以,他的動作、語速,都比李維傑要慢一拍。

兩者的敘事節奏和鏡頭語言也略有差別,《誤殺瞞天記》有點“娓娓道來”的意思,而《誤殺》的“切換”明顯更有效率。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相差將近一個小時,而我們卻看到了體量差別不大的故事。

若要說《誤殺瞞天記》和《誤殺》的最大區別,毫無疑問是影片的結局。

《誤殺瞞天記》的最後,“人心的正義”取得了勝利,而法律的正義卻失效了。顯然,如果《誤殺》採用同樣的結局,我們是不可能在電影院看到這部影片的。(來源於網絡,侵刪)


葫蘆不是瓜


電影我都看過了。在這我就發表一下看法。首先,讓我們來心平氣和地談論一下:《誤殺》,我為什麼覺得它的故事講得不好。

剛看完的時候,我直覺給我的答案是——節奏不好。然而這個答案不夠好,至少不夠準確。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誤殺瞞天記》,我認為原因在這樣幾個方面。

(1)鏡頭語言太刻意

故事不能這樣講述——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點什麼——這是不對的。你要留出懸念——這是故事的基本——但你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即將有“懸念”。

你得用同樣自然的鏡頭,讓有心人發現“懸念”,讓沒那麼有心的人略過去。讓略過去的人自己去找答案。

這一點《誤殺》做得很差。

(2)不夠心平氣和。

如果你對比過《誤殺瞞天記》,我想你會知道我在說什麼。《瞞天記》在前面漫長(40分鐘)的敘述中,鋪墊了後續劇情需要的要素,而《誤殺》沒有這樣做。

比如,為什麼主角會到小湖棄車?

《瞞天記》的鋪陳中,告訴了觀眾——這個湖是從小舅子那裡得知的。而《誤殺》,僅僅是因為《瞞天記》是拋車到湖中,所以主角才這樣幹。

這是不對的,導演不能假設觀眾已經看過了《瞞天記》,不能假設棄車到湖中是一個不需要理由的選擇。

(3)不夠有勇氣。

為什麼不能做到心平氣和?我想了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類似的國產電影怎麼做的,別的商業片怎麼做的……

但我依然認為根本在於:不夠有勇氣。

《瞞天記》花了40分鐘才讓電影有一個小高潮,《誤殺》卻著急忙慌地把人給埋了。我沒有去查《誤殺》花了多久殺的人,我只記得它發生地太快了,一切意外看起來就像在“刻意意外”。

因為導演知道這個意外,導演假設觀眾知道這個意外,所以就能夠讓“意外”發生地這麼倉促嗎?

就好像新婚當晚,所有人都知道會發生什麼,賓客就應該早早散夥讓一對新人趕緊幹“正事”嗎?

鬧新房也是正事好嗎!

《誤殺》太急躁的結果,就是讓我忍不住在影院裡回想《瞞天記》是怎麼鋪陳劇情的,我根本沒辦法被眼前的劇情說服。

這就是沒勇氣。因為你連讓觀眾等一段時間的膽量都沒有!想想皮克斯的《機器人總動員》吧,作為一部目標觀眾是小孩子的動畫電影,它居然敢讓影片的前40分鐘一句臺詞都沒有。

(4)沒有聚焦主要矛盾。

為什麼很簡單的“兩個家庭守護者之間的戰爭”,非要在其中加上別的矛盾來煽情?

太尬了。

青春期的家庭矛盾,在其中除了拖劇情的後腿,還能起到什麼作用?當然,我明白導演的考慮可能是:讓青年父母們也能有共情,即對青春期叛逆的無奈。

但是,我要說但是,主要的劇情矛盾,鋪陳的不夠,為什麼還要花精力在副線上?

觀看《誤殺》期間,我有幾次離開電影院的衝動。

救救孩子!青春期叛逆,不是拿來煽情的。一個小學沒畢業的父親,熱愛看電影,他為什麼說話比文學教授還酸?這裡面沒有問題嗎?

問題就這麼些,但我依然得說:影片最後的幾分鐘拯救了這部劇。主角自首,並且成功越獄,這讓我看到了編劇的巧思。

至少,它讓我不後悔在電影院裡乾等一個小時。

這才是我想說的,一個故事,一個原型,如果既想傍著原作的大腿,還想討好觀眾,那結果只能是讓人感覺——我在演啊,我在努力地演啊……故事節奏會被破壞地一塌糊塗。

但一旦不再想著傍大腿,一旦遵循故事的內在邏輯,而非外在表現,編出來的劇情,很吸引人。

其實,這不是《誤殺》一個人的鍋:整個電影市場,甚至整個媒體、真實社會都充斥著急躁、焦慮。







未知的經典


眾所周知,電影《誤殺》實際上是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翻拍!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是更喜歡我們翻拍的版本的.。

首先,我覺得《誤殺》在保留了原劇本精髓的基礎上,做了很優質的二次創作。

既將原作《誤殺瞞天記》主線劇情的縝密、絲絲入扣發揮的淋漓盡致,又在細節上做了很多有效的鋪墊、伏筆,讓人看完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恍然大悟、酣暢淋漓的暢快感。

比如:在劇情設定上,為什麼肖央觀看拳賽前要有去ATM機取錢,再比如:一部懸疑罪案電影,為什麼在一開篇的時候,講起了電影的拍攝手法“蒙太奇”的概念!這一切的一切都為後面肖央花式脫罪埋下了伏筆。


其次,這部電影裡的演員演技超級在線!

比如:陳沖在懷疑肖央殺了自己的兒子時,躲在暗處審視肖央的眼神:

再比如,在警局中陳沖和譚卓兩個母親為了各自的孩子惡狠狠的對峙戲,讓人大呼過癮。

再次,電影《誤殺》在努力拍攝懸疑故事的前提下,更在竭力的宣揚“正義必勝”的理念

有人說,《誤殺》的結局肖央道歉、自首是本片最大的敗筆,但是我不這麼認為,相反,這樣的收尾恰恰賦予了這部電影質感以及人性的溫度。善惡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法律有,人必須活在法律的框架下行動!


PS:還沒看過的老鐵們若是需要資源,可留言分享一下。


影視趣味品鑑


大家好,我是矢渝,《誤殺》與原片《誤殺瞞天記》的個人對影片對比。

最明顯的是聲音處理,《誤殺》中的聲音忽大忽小,比如8.27分之前的音效(大)和8.28分之後的對白(小),我還以為是自己音箱壞了

臺詞方面的設計,原著電影是用印度語說出來的,很通順。但該片中的臺詞設計用漢語說出來就很彆扭,有違和感

演員方面,大姐姐的演技有點尬啊,背臺詞本,有些副角說出來的就像是在背臺詞

燈光方面總體還行,規規矩矩

調色方面,前面太過偏黃,有種網劇的感覺,不知道前面的調色是不是導演故意安排的

剪輯方面,緊張感沒有原片把握得到位。

鏡頭方面,有些許鏡頭有點模仿原片的感覺,有些地方的鏡頭顯得有點刻意,有些地方的上個鏡頭和下個鏡頭有點跳。

劇本方面,個人還是喜歡原片的結局,本片結局的自首,顯得有點對不起那些幫主角說好話的人,正如他自首時所說“我利用了我身邊所有最親密的人,我利用了他們的信任和善良”,然後後面又對女兒的煽情,其實覺得片名叫《父親》可能會好一點。

不過也有對原片突破的地方,不管是不是刻意。片頭講述自己躲進棺材裡逃獄,是後面把男孩放進棺材裡的伏筆,也和片尾相結合,承上啟下。還有就是片頭對員工解釋“蒙太奇”,這是他作案的方法一個伏筆。

以上為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矢渝音影


電影《誤殺》雖然是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對比起來卻比印度版的更加精彩!原版本比較注重的是男主個人的表演,而翻拍版把兩個家庭,大到父母,小到小女兒的各種性格,態度轉換表現的更加出彩!陳沖飾演的母親屬於富足家庭,那種霸道,優越感表現的淋漓盡致,而譚卓飾演的母親把那種小戶人家的膽小怕事到女兒出事,為母則剛的轉變也刻畫的深入人心!與原版對比兩個女性角色為影片增色太多!當然,原版為打造細節花費了很多時間,而國版把細節處理的更加細膩,需要靠觀眾通過人物動作表情推測,雖然縮短了時長,但是電影劇情更加的緊湊,讓人不禁為男主一家擔心!結尾的不同,卻都一樣讓觀眾有了思考!至於哪個結尾好,就要見仁見智了!




渣渣影音


首先感謝樓主提供給大家這麼好的平臺!讓我們大家能有這麼好的交流機會!下面是小編個人的一些看法,只當是給大家拋磚引玉!

2019年的尾聲,在見證了國產影視圈無數次的起起落落後,終於殺出了一匹黑馬。

讓人驚喜的是,這還是一部打破偏見的翻拍之作——《誤殺》

這部由柯汶利擔任導演,陳思誠負責監製,肖央、譚卓、陳沖貢獻超強演技的罪案片,充滿了新銳派電影人的格調。

即便有印度原作《誤殺瞞天記》珠玉在前,也絲毫不輸二度創作的非凡氣度。

上映一週,不僅票房持續走高,在豆瓣上也呈現出如原作般的“P”型梯度評分。

毫不誇張地說,在今年華語罪案片中,《誤殺》完全稱得上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之所以影評姍姍來遲,是因為咖爺在忍不住二刷之後,捕捉到了很多第一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全文有劇透)

不得不說,《誤殺》的改編創造,多過直接引用,細節處理,也能邏輯自洽。

而精心設計的隱喻,以及對親情良知的深入探討,更是發人深省。

電影本身的劇情並不複雜,但故事卻足夠吸引人。

在公正缺失的社會背景下,鋪設網絡電纜的小老闆李維傑(肖央 飾)與阿玉(譚卓 飾)的大女兒平平被人迷姦。

犯罪者正是警察局長拉韞(陳沖 飾)與市長競選人都彭(姜皓文 飾)的兒子素察。

當素察以視頻相威脅,試圖再次強姦時,平平在反抗過程中“誤殺”了他。片名《誤殺》由此而來。

在明知不會得到公正審判的前提下,作為父親的李維傑,依靠自己看過無數電影所積累起來的“經驗”,帶領全家展開了一場與警察局長拉韞的抗衡,精心謀劃了天衣無縫的“無罪證明”,最終成功脫罪。

先來說說電影裡的細節與隱喻。

通常這類題材的罪案片,最抓人眼球的就是主角的絕頂聰明。

要想在痛失愛子的警察局長拉韞眼皮底下成功地瞞天過海,逃脫罪責,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片中,每一個緊張橋段和每一處精巧反轉,都來自於之前若隱若現的細節積累。

草蛇灰線,埋伏千里,正是這部影片適合二刷的精妙所在。

比如說,如何理解“素察到底是誰殺死的”這個問題。

如果只看情節不看細節,電影交代得很清楚,是平平在情急之中拿起錘子朝素察揮去,素察應聲倒地。

母女倆驚懼恐慌了一會兒後,母親阿玉戰戰兢兢地將手放在素察的鼻子前,發現素察已經沒有了呼吸。顯然,誤殺素察的人是平平無疑。

然而,當你將這次“誤殺”前後的幾個小細節聯繫起來,你就會發現,素察的死,另有乾坤。

第一個細節,發生在“誤殺”之前。

男主李維傑是泰拳迷,和一群朋友看拳賽。其中一人問道,為什麼拳手被打暈後,旁邊的醫護人員要迅速上前掏拳手的嘴。

從無數電影中學習且自學成天才的李維傑解釋說,拳手遭遇重擊時會出現吞舌現象,這種情況會導致拳手窒息,也就是沒有呼吸呈現假死的狀態,但只要有醫療救援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第二個細節,發生在母女倆將素察屍體從倉庫轉移到後院墳墓的過程中。

母女倆使出所有力氣搬運素察的屍體。母親阿玉發覺小女兒安安在窗前注視她們的時候,就讓平平回去帶安安睡覺,自己獨自推著板車朝後院走去。

但車子在軋過一堆雜亂的水管時,突然翻倒,素察的手臂也從袋子裡顯露了出來。

第三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回到家檢查處理現場的時候。

他問阿玉和平平,素察被打倒之後有沒有留下血跡。阿玉和平平都連連搖頭。

第四個細節,發生在警察局長一行人到李維傑家後院挖開墳墓的時候。

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棺材裡那多出的一個袋子。就在大家都以為裡面放的就是素察的屍體時,鏡頭展示的卻是那隻被警官開槍打死的羊,同時也特寫了棺材蓋子內壁上的抓痕。

第五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去做佈施的時候。

僧人以“無相佈施才會獲得無限功德”為由,拒絕了他。

第六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在寺廟中與警察局長夫妻倆交談的時候。

李維傑說:“我沒能讓妻子女兒不受到傷害,我能做的就是不讓她們再次受到傷害,關於這件事我也很抱歉。”

當我們將這幾個細節連綴起來後,當然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素察並沒有被平平誤殺,而是被李維傑蓄意殺害的。

所以,真實的情況應該是——

素察在被平平重擊後,沒有流血,只是出現了吞舌現象,發生了短暫的窒息;

但在阿玉將推車翻倒的時候,震盪又成為了他的醫療救援;

阿玉將仍然處於昏迷狀態下的素察放進棺材埋葬,實際上是活埋了他,有棺材蓋子內壁上的抓痕為證。

對這一切,李維傑是清楚的。

他之所以放任了素察的死,沒有積極地施以援手,就是考慮到如果素察不死,自己的妻女將會再次受到傷害,而這傷害將沒有盡頭。

事情發生後,李維傑再次去寺廟向僧人佈施遭到了拒絕,也暗示了他有罪。

整部電影中,這樣的細節表現還有很多。

比如,屍體究竟放在了哪裡?

有人認為這是編劇刻意漏掉的一個情節,不交代屍體的藏匿地點,為的是突出劇情反轉,達到令人驚異的效果。

而關注細節的觀眾,則捕捉到了李維傑在警察局勘察地下電纜時意味深長的眼神。

而在電影結尾,警方對外宣稱“藏屍地點不方便透露”也是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這個判斷。

除了這種表象的細節外,還有一些有著很強隱喻色彩的細節展現,更增加了電影的韻味。

比如,影片中反覆出現的羊。

羊的要素在印度原版裡是沒有的,而經過改編,劇情每一個關鍵轉折都有羊的身影。

第一次出現,是李維傑在河邊處理素察的車子時。

牧羊人揮著鞭子趕著羊群,從河岸邊經過。牧羊人沒有看到車子,但一隻羊看到了。

第二次出現,是被惡警開槍打死。

起因是李維傑為維護同伴利益和惡警據理力爭,起了衝突。惡警礙於警官在一旁無法為非作歹,只得打死一隻羊表達憤怒及恐嚇。

第三次出現,是警察開棺驗屍。

躺在裡邊的不是素察,卻是上次被惡警打死的羊。

第四次出現,是在寺廟裡。

李維傑決定認罪後,一隻活羊從他身旁經過。

事實上還有一次,羊沒有在屏幕中出現,而是出現在了頌叔與李維傑的談話中。

李維傑說,羊天生近視,看不見太遠的東西,頌叔說,羊只要能好好地吃草,才不會管是誰在薅它們身上的羊毛。

結合“可見的羊”與“不可見的羊”,其實有兩個層面的隱喻。

第一個層面,羊與李維傑牽涉的命案相關。

它知道犯罪過程,它承受犧牲,它代人受過,它掩蓋真相。但與此同時,它還意味著宗教上的“贖罪祭”,代表著良知與懺悔。

所以,當李維傑決定認罪自首後,羊在寺廟裡重新“復活”。

第二個層面,羊是弱小的普通民眾的影射。

頌叔和李維傑的談話很好地詮釋了普通民眾的特點——短視,沒有遠見;隱忍,不輕易反抗——他們只想好好過活,沒有過多奢望。

但,假如有一天,牧羊人成了屠夫呢?羊群必然會面臨失控。而失控的羊群又同時短視呢?這當然暗示的是影片中的暴動。

本片英文名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為“沒有牧羊人的羊”。

當權者欺壓弱小者,最終結果,只能是引發騷亂;

而由於民眾的短視,自然也不可能自行結束暴動,反而會在暴動中傷及自身。

影片最後,頌叔在被電視臺採訪時一句話也沒說,但他的眼神卻讓觀眾看到了更多意味。

作為羊群中的一員,也許頌叔早就知曉一切,也深深理解李維傑自首的原因。

這也是電影想要表現的另一層面,親情與良知。

和原版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中的結局不同,《誤殺》中的男主雖然帶領全家成功脫罪,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首。

這個改編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滿,認為這是為了過審而刻意為之的狗尾續貂。

但在咖爺看來,結局的改編,不僅不是敗筆,反而提升了整部電影的格調。

原版電影在誤殺情節發生後,只用了大概20分鐘來講述男主如何“瞞天過海”,而《誤殺》則把電影的整個重心都放在了“誤殺”之後。

其中既表現了李維傑通過觀影1000+所獲得的天才智商,也表現了他作為父親的責任與作為普通民眾的良知。

為了保護女兒,他放任素察被活埋致死。他絕不允許任何人再次傷害他的親人。

他帶領家人反覆模擬演練審訊情境,為的是將這場災難擋在他們四口之家的家門之外。

起初,他認為,只要家人同心協力度過這個難關就可以永遠幸福平靜地生活在一起。

但,遺憾的是,他馬上看到了自己羅織謊言的後果。

他曾經和小女兒安安有個約定,只要安安考試考到100分,就買口琴給她。

但一家人成功脫罪後,阿玉興沖沖拿來安安的試卷向他報喜時,李維傑看到了謊言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這是一張被塗改液塗改過的考卷,原本只得了70分的考卷,被塗改成了100分。

小小年紀的安安已經跟大人學會了撒謊。

當她在爸爸的帶領下知道謊言可以達成所願後,就如法炮製,期待用說謊的方式得到自己心儀已久的口琴。

此時,背景音樂響起了韓劇《天空之城》的插曲《we are lie》,李維傑內心深處的震動不言自明。

是讓孩子們永遠生活在謊言之中,還是承認一切,以身作則,讓孩子日後成長為一個正直的人,這是他要面臨的抉擇。

李維傑最終選擇了後者。

其實,這部罪案片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講述緊張的罪案情節時,還見縫插針地探討了家庭教育問題。

相比李維傑以身作則用擔當與誠實來教育子女來說,素察成長為一個惡棍富二代,同樣有著深重的家庭因素。

素察的父親,作為市長競選人,一心只在意競選結果,對兒子的管教既冷漠又粗暴。

平時不管不問,在得知素察惹出事端,擔心競選出現負面新聞時,不問青紅皂白,動手就打。

素察的母親拉韞雖然是個強悍的警察局長,但對兒子卻是溺愛之極。

素察打架生事,差點扎瞎別人的眼睛,母親拉韞沒有一絲責怪,反而柔聲細語地為兒子包紮傷口,想方設法用手中的職權幫兒子擺平禍事。

正是失敗的家庭教育,才有了尋釁滋事、迷姦少女、走向犯罪的素察。

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拉韞“審訊”小女兒安安的那段戲。

陳沖不僅貢獻了炸裂演技,還把那種因為太愛而必須狠毒的感覺演繹得淋漓盡致。

拉韞得知兒子強姦罪行的羞愧、猜到兒子已經死亡的哀慟、以及明知兇手是誰卻查不出證據崩潰後的暴戾,像母獅一樣,統統嘶吼了出來。

而這邊一向溫柔軟弱的阿玉,在聽到拉韞“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什麼都做得出來”的威脅後,同樣含著仇恨咬牙切齒地亮出了母羊護犢的視死如歸。

兩位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發自內心的。拉韞的錯誤,不是愛,而是愛的方式。

最後,說回電影的男主角李維傑,他是父親,是丈夫,也是市民。他的變化,也貫穿了電影始終。

起初,他只是個木訥無趣、不知如何與處在青春期的大女兒溝通的爸爸。

被逼到牆角無路可退時,他才不得不戰慄著站起身成為保護妻女避免再被傷害的主謀。

當他看到民眾暴亂無序,街道滿目瘡痍,他明白,唯有承認罪行才能扭轉這一切。

只要暴亂停止,世上就能少一些人,像他一樣,在暴亂中成為孤兒。

也唯有自己認罪懺悔,兩個女兒才能不在謊言和欺騙中生活,重獲心靈的安寧。

他知道,在這複雜漫長、用盡心機的謀劃後,到來的不是令人歡欣鼓舞的勝利,而是永遠無法出逃的陰影。

兩個女兒必將頂著這個巨大的秘密,在陰影中畏畏縮縮地苟活於世。

而這樣的人生,太過辛苦。不是他所期待的,送給平平和安安的真正的平安。

佛塔之下,鐘聲響起,李維傑雙目緊閉,平靜地作出了自己的抉擇。

一隻羊安詳地走過,一切都像沒有發生過。








我似鋼炮


你好我是看電影頻道,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電影《誤殺》拍的還是挺好看的,該影片抓住了中國電影觀眾能接受的最核心的點——情感,影片不追求、不強化高智商犯罪和邏輯推理的細節,完全靠人的情感推動,這在中國很容易被觀眾接受;同時導演還把人物的情感關係嫁接到兩個階層的矛盾和對立上,從一個小的點出發,揭開世界的真相,格局非常大。

電影簡介:《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沖、姜皓文領銜主演的劇情犯罪片。該影片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