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好像是在一夜之间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叫王雷的演员。就像去年有一阵那么痴迷演《红色》的张鲁一,前段时间喜欢毛不易一样,追歌追剧,上百度搜资料信息,尤其是刚开始那几天,简直是进入了一种莫可名状的兴奋,凡是关于这个明星的消息我都关注,凡是有关他的电视、访谈我就想打开看看,而其他的明星演员呢,好像一瞬间都失去了光彩。

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王雷

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张鲁一扮演的徐天

变得这么五迷三道的,这是怎么了?在追星?但分明是已经过了那个幼稚的年纪,难不成还要返老还童……

王雷演的电视剧以前还真没注意过,不知道为什么,对他这型的好像不怎么care,感觉个性和外形都比较粗犷吧可能,呵呵,人家还是喜欢细腻型的。

但偶然有一次看到他演的平凡的世界,眼睛、鼻子的真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就不由多看了两眼,看着看着,有点被剧情吸引了,于是继续看了足足两个钟头,末了被这个人物打动了,少安的懂事和务事,上进和机智,还有他那滑稽可笑的陕西话都让我看了又看,欲罢不能。

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王雷扮演的孙少安

尤其是里面有个情节,少安结婚后第一次去城里见到了润叶,想见又怕见,他和润叶说,今天就是把兜里的钱都掏净,也要请她吃一顿饭。那种坦诚,不做作让我心动。

简直是越看越喜欢,每天都要追上一两集才行,就像上了烟瘾一样。甚至去百度他的信息,去看他的综艺节目,后来再在其他节目或剧中看到他时,竟像看到老朋友似的,有着“这人我熟”的亲切感。

本来是毫不感冒的一个演员,怎么就突然这么关注了呢?好像和幼稚的追星族一样,自己给明星带上了迷眩的光圈,我就负责尽情的沉醉和膜拜。说实话,沉醉的时候还是挺幸福,如果就一直这样下去,也未尝不可。

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但问题是,过了一个多星期后,最近这两天再看该演员,平淡了许多,演技尚可吧。想想前段时间的五迷三道,有些不可思议,还有点淡淡的失落。

相信这种感觉不只我一个人有过,当理智渐渐回来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情况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来归纳——“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这种爱屋及乌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现象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这个让人五迷三道的“晕轮效应”是个什么鬼?

就像我一开始是因为看了王雷演的《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而关注到了他,很显然一开始打动我的是少安的坚韧、上进,后来爱屋及乌地移到了扮演者王雷身上,感觉似乎他也有这些品质似的。那几天,我给这个又帅又励志的王雷在想像中添枝加叶,终于让他变得完美,就这样拿来膜拜了。

当然,我在看了王雷的一些报道和节目后,对他的印象和之前也发生了变化——王雷也不像看起来那么粗犷呢:他做得一手好菜,在家经常秀厨艺,还有对妻子的贴心表白,能感觉到他内心的那份细腻和柔软。

只是,那种迷恋不再,随着看王雷的剧越来越多,会发现他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光环也随之褪去……王雷还是那个王雷,而我终于不对他“晕轮”了。这个亦真亦幻的“光环效应”算是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