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密陳辦理禁菸不能歇手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


林則徐密陳辦理禁菸不能歇手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

林則徐密陳辦理禁菸不能歇手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

再,臣渥受厚恩,天良難昧,每念一身之獲咎猶小,而國體之攸關甚大,不敢不以見聞所及,敬為聖主陳之。

  查此次英逆所憾在粵省,而滋擾乃在浙省,雖變動若出於意外,其窮蹙正在於意中。蓋逆夷所不肯灰心者,以鴉片獲利之重,每歲易換紋銀出洋多至數千萬兩,若在粵得以復興舊業,何必遠赴浙洋。現聞其於定海一帶,大張招帖,每鴉片一斤只賣洋錢一元;是即在該國孟阿拉等處出產之區,尚且不敷成本。其所以甘心虧折急於覓銷者,或雲以給僱資,或雲以充食用。並聞其在夷洋各埠,賃船僱兵而來,費用之繁,日以數萬金計。即炮子火藥,亦不能日久支持。窮蹙之形,已可概見。又夷人向來過冬以氈為暖,不著皮衣,蓋其素性然也。浙省地寒,勢必不能忍受。現有夷信到粵,已言定海陰溼之氣,病死者甚多。大抵朔風戒嚴,自然捨去舟山,揚帆南竄。而各國夷商之在粵者,自六月以來,貿易為英夷所阻,亦各氣憤不平,均欲由該國派來兵船,與之講理。

是該逆現有進退維谷之勢,能不內怯於心?惟其虛性成,愈窮蹙時,愈欲顯其桀驁,試其恫喝;甚且別生秘計,冀得陰售其奸。如一切皆不得行,仍必帖然俯伏。臣前次屢經體驗,頗悉其情。即此時不值與之海上交鋒,而第固守藩籬,亦足使之坐困也。

   夫自古頑苗逆命,初無損於堯、舜之朝,我皇上以堯、舜之治治中外,知鴉片之為害甚於洪水猛獸,即堯、舜在今日,亦不能不為驅除。聖人執法懲奸,實為天下萬世計,而天下萬世之人,亦斷無以鴉片為不必禁之理。若謂夷兵之來系由禁菸而起,則彼之以鴉片入內地者,早已包存禍心,發之於此時,與發之於異日,其輕重當必有辨矣。臣愚以為鴉片之流毒於內地,猶癰疽之流毒於人心也。癰疽生則以漸而成膿,鴉片來則以漸而致寇,原屬意計中事。若在數十年前查辦,其時吸者尚少,禁令易行,猶如未經成膿之癰,內毒或可解散。今則毒流已久,譬諸癰疽作痛,不得不亟為拔膿。而逆夷滋擾浙洋,即與潰膿無異。然惟膿潰而後疾去,果其如法醫治,托里扶元,待至膿盡之時,自然結痂收口。若因腫痛而別籌消散,萬一毒邪內伏,誠恐患在養癰矣。

   溯自查辦鴉片以來,幸賴乾斷嚴明,天威震疊。躉船二萬餘箱之繳,系英夷領事義律自行遞票求收,現有漢夷字原稟可查,並有夷紙印封可驗。繼而在虎門毀化煙土,先期出示,準令夷人觀看,維時來觀之夷人,有撰為夷文數千言以紀其事者,大意謂天朝法令,足服人心。今夷書中具載其文,諒外域盡能傳誦。迨後各國來船,遵具切結,寫明“如有夾帶鴉片,人即正法,船貨沒官”,亦以漢夷字合為一紙。自具結之後,查驗他國夷船,皆已絕無鴉片,惟英逆不遵法度,且肆鴟張,是以特奉諭旨斷其貿易。然未有浙洋之事,或尚可以仰懇恩施。今既攻佔城池,戕害文武,逆情顯著,中外鹹聞,非惟難許通商,自當以威服叛。第恐議者以為內地船炮非外夷之敵,與其曠日持久,何如設法羈縻。抑知夷性無厭,得一步又進一步,若使威不能克,即恐患無已時。且他國效尤,更不可不慮。[硃批:汝雲英夷試其恫嚇,是汝亦效英夷恫嚇於朕也。無理,可惡!]

臣之愚昧,務思上崇國體,下懾夷情,實不敢稍存遊移之見也。即以船炮而言,本為防海必需之物,雖一時難以猝辦,而為長久計,亦不得不先事籌維。且廣東利在通商,自道光元年(1821年)至今,粵海關已徵銀三千餘萬兩。收其利者,必須預防其害。

若前此以關稅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則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硃批:一片胡言。]

臣節次伏讀諭旨,以稅銀何足計較,仰見聖主內本外末,不言有無,誠足昭垂奕把。但粵東關稅既比他省豐饒,則以通夷之銀量為防夷之用,從此制炮必求極利,造船必求極堅,似經費可以酌籌,即裨益實非淺鮮矣。

   臣於夷務辦理不善,正在奏請治罪,何敢更獻芻蕘。然苟有裨國家,雖頂踵捐糜,亦不敢自惜。倘蒙格外天恩,寬其一線,或令戴罪前赴浙省隨營效力,以贖前愆,臣必當殫竭血誠,以圖克服。

   至粵省各處口隘,防堵加嚴,察看現在情形,逆夷似無可乘之隙,借堪仰慰宸懷。

   謹繕片密陳,伏祈聖鑑。謹奏。


此為林則徐給皇帝的奏摺,硃批是道光帝的批語。此時的林則徐已經不再是欽差大臣,因為虎門銷煙,讓洋人採取了更加激進的措施,讓道光帝恐懼,然後朝廷中的某些大臣投其所好,投降派成為欽差。林則徐提到的鴉片危害和應對,被道光帝批評,用語嚴厲。有幾個感悟。

1、林的奏摺分析利弊也是言於堯舜禹,缺乏對外界的更多的認知,雖然這是開眼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這樣的覺醒者敵不過領導者內心的恐懼和朝堂之間的鬥爭。

2、最後決定者是個什麼樣的人很重要。雄才大略,人格健全。但是世襲制的皇室到王朝末期很難選出這樣的人了。法家勇猛者逆勢而取得天下,然後用仁義禮智信的忠厚者治理天下,最後是昏庸無能的笨傻者丟失天下。近代以來,洋人從海上侵略登陸我國,幾千人就可以打敗一個泱泱大國,這是為什麼?林提出過誘敵深入,到達內陸後再決戰。鎮南關大捷、收復新疆,都說明陸戰只要有足夠的決心和勇謀是可以勝利的。但是為什麼一敗再敗,關鍵有二:一,清朝當時的最後決定者是什麼樣的人。二、清朝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係怎麼樣?

3、1840年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因為這時候中國已經被迫的開始改變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生態和天朝上國唯我獨尊的政治生態。其實中國改朝換代換代何其多?從王朝皇室來看,人家打天下,坐天下,享天下,丟天下,外人何須多言?可是從近代民主來看,你發現,打天下死了好多老百姓,坐天下苦了好多老百姓,丟天下又死了好多老百姓,老百姓背了好大的好長時間的鍋啊。思來想去,還是為人民服務是

做好的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