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好轉,海外華人返國“避難”,擠爆京滬機場

隨著國外新冠肺炎疫情惡化,中國內地首次出現“境外輸入”病例多於“本土確診”病例的情況。多國疫情大爆發,愈來愈多在國外居住或工作的中國人近日趕忙返國“避難”,逼爆北京及上海等地機場。北京前天發現第二宗從美國輸入個案,她本月初發病,但在美國的醫院三次申請病毒檢測均被拒絕,最終決定返回中國。北京近日大幅提升入境檢疫措施,安排各省駐京辦人員在機場候命,接走所屬省籍的抵京人員,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等指定地點隔離,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

國內疫情好轉,海外華人返國“避難”,擠爆京滬機場

內地疫情持續好轉,單日(十三日)新增確診十一宗,其中武漢四宗,另外非湖北地區七宗均為境外輸入:上海四宗、甘肅兩宗、北京一宗,涉及來自意大利、美國、沙特阿拉伯的入境人員。北京的個案涉及一名重慶籍黎姓婦人。據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黎女士長居美國馬薩諸塞州,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美國參加公司會議,其中的一名同事後來被確診患新冠肺炎。

三月一日開始,黎女士出現發燒、咳嗽、流涕、全身乏力等症狀。三月三日於當地醫院接受流感藥“奧司他韋”治療。三月五日、十日就診於同一醫院,肺片顯示並無異常。三月十一日再次就診同一醫院,胸片顯示肺部“有花”,但沒有收治入院。她三次申請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均被拒絕。為進一步診治,黎女士及其丈夫、兒子一家三口十二日深夜從洛杉磯機場乘搭國航航班,次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經海關排查後,由急救車直送定點醫院,黎最終確診。

隨著全球疫情大爆發,像黎女士一樣在外國生活的中國人,開始萌生返國暫避的念頭。一來中國疫情已經受控,二來中國醫療系統具備治療新冠肺炎的豐富經驗及龐大資源。不過大批海外中國人此時返國,大大增加了內地的防控風險。中國疾控部門提醒中國境外居民,如果出現病徵,應及時在當地就診或居家觀察,避免出行。

北京市昨日宣佈,將新大興機場所有國際航班移往舊的首都機場,以便統一管理。

網上視頻顯示,北京首都機場近日出現入境人潮,T2客運大樓傳輸帶“塞爆”行李。機場方面對國際航班執行百分百登機檢疫,乘客入境要過兩道紅外線測溫儀。另一視頻顯示,各省市駐京辦人員身穿防護服,在機場豎立“吉林省”、“雲南省”等紙牌,為所屬省籍的旅客登記,分批接走隔離。機場旁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新國展)已改作“入境人員集散點”,分流隔離入境者。

上海浦東機場防疫升級。微博前日流傳一張十多部救護車集體“接機”的圖片,引起網友關注。據報這趟從德國法蘭克福十三日飛抵上海的航班上,發現四名發燒和兩名報稱服用過感冒藥的旅客,當局接報立即出動大批救護車直駛停機坪戒備。上海早前宣佈,過去十四天內去過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等的人士,一律隔離十四天。

延伸閱讀

北京31例輸入病例涉及6個國家,27例入境時有症狀

3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了目前北京市境外輸入病例的特點。

龐星火說,截至3月15日24時,北京市已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1例,治癒出院2例,在院治療29例。

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

從入境國家看,涉及6個國家,意大利17例、西班牙6例、伊朗3例、美國和英國各2例、泰國1例。

從性別年齡看,男性病例12例,女性病例19例。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55歲,平均年齡27.9歲;從職業分佈看,17例為學生,6例為公司職員,5例為服務行業,3例為待業;

戶籍分佈看,浙江13例,山東、遼寧、北京、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各2例,河北、福建、新疆、雲南各1例;

從出境國家經停抵京看,12例從意大利米蘭經阿聯酋阿布扎比抵京,3例從意大利米蘭經俄羅斯莫斯科抵京,3例從伊朗德黑蘭經俄羅斯莫斯科抵京,3例從西班牙馬德里抵京,2例從西班牙經阿聯酋阿布扎比抵京,2例從英國倫敦抵京,1例從西班牙馬德里經俄羅斯抵京,1例從意大利經阿聯酋迪拜抵京,1例意大利經德國抵京,1例從美國經香港抵京,1例從美國抵京,1例從泰國抵京。

從病情看,31例病例中,有27例在入境時均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有的還曾到當地醫院就診。

從輸入病例的航班來看,阿聯酋的EY888、EK306和俄羅斯的SU204以及國航的CA938、CA846是境外輸入病例的主要交通工具,經以上航班入境的確診病例佔84%。

總的來看,目前歐洲輸入病例較多,已成為境外輸入病例主要風險。為減少傳染風險,北京市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絕大多數入境時就有發熱等症狀,經過初步健康檢測直接送至定點醫院進行救治,抵京後出現症狀並確診的病例都嚴格按要求進行了管控。

國門這樣守,百姓才放心

3月13日下午,上海浦東機場,一架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周圍,密密麻麻停靠著多輛救護車。舷梯前,穿著防護服的海關檢疫人員、警察、機場工作人員嚴陣以待。

這麼大的場面和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拍大片呢。原來,這是從德國法蘭克福飛來的CA936國際航班。

隨著新冠肺炎國際大流行,外防輸入壓力陡增。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3月12至14日,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連續3天零增長。與此同時,新增境外輸入病例連續3天增長。截至3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例,其中湖北新增確診病例4例(武漢4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6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1例。

守好“城門”,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成為各省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看到CA936落地照片後,網友們紛紛表示,看到那麼多救護車和工作人員,反倒放心了。

不僅上海浦東機場防控升級,築起‘防控閉環”,昨天北京也放出“大招”,採取更加嚴密有力的措施防範境外疫情的輸入和擴散。

3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表示,境外輸入已成為本市疫情防控重點,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集中觀察。集中觀察點將配置專業醫護和工作人員,如有特殊情況的,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原則上集中觀察期間,費用自理。

同日,首都機場宣佈,全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均停靠首都機場T3D處置專區。實施遠端管控、近端篩查、科學處置、責任交接、閉環管理。全部入境人員嚴格落實《健康申報卡》填報,實施全員、全項、電子化、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形成全方位、全鏈條、全閉環的立體防控體系。

入境航班落地後走專用通道實現分流排查閉環,出機場後乘“直通車”實現接送轉運閉環,最後到集中隔離點或屬地社區實現管控閉環,一系列細緻嚴密的閉環措施,旨在早發現、早隔離,盡最大可能把風險截住。傳導路徑阻隔了,老百姓也就放心了。

此外,北京、上海、河北等多地還對入境人士刻意隱瞞或虛報信息的行為,作出相關處理規定。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守護好城門就是守護好國門。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不僅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努力,也需要入境人士的理解和配合。隔離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也是對中國之前一個多個月的努力和付出負責。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科技生活快報、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