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受傳統觀念影響,先成家後立業這一觀念深入人心。大家自然按部就班的到了年齡就結婚,好像到了年齡不結婚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可是當今社會,想結婚,也是有很多門檻的。車子,房子,這些硬件,身高體重外貌,這些外在,心理性格這些軟件,都像入學考試一樣,要打分數。而且禮金就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地區之間的禮金費用差異巨大。

結婚,真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小兩口之間的小事。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對於結婚這件事,我們來看看近二十年來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根據199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全國辦理婚姻登記891. 8萬對,比上年減少17. 2萬對,結婚率為14. 4‰,比上年下降0. 3個千分點。向婚姻登記機關和人民法院提出離婚的有193. 8萬對,其中離婚119. 1萬對,比上年減少0. 7萬對,離婚率為1. 92‰,比上年下降0. 02個千分點。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十多年前,人們已經在為禮金奔波的路上了。2020年的現在,有多少人還在為彩禮奔波呢?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0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08年全國辦理結婚登記1098.3萬對,比上年增加106.9萬對,增長10.8%。其中:內地居民登記結婚1093.2萬對,比上年增加106.9萬對;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5.1萬對,與上年持平;粗結婚率為8.3‰,比上年上升0.8個千分點。

而辦理離婚手續的有226.9萬對,比上年增加17.1萬對,增長8.1%,粗離婚率為1.71‰, 比上年增加0.12個千分點。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160.9萬對,比上年增長10.5%,法院辦理離婚65.9萬對,比上年上升2.8%。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到了2018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 1013.9 萬對,比上年下降 4.6%,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 4.8 萬對。結婚率為 7.3‰,比上年降低 0.4 個千分點。

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 446.1 萬對,比上年增長 2.0%,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 381.2 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 64.9 萬對。離婚率為 3.2‰。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官網數據圖表

結婚率持續走低,離婚率卻逐年攀升。當然,這需要綜合考量各類因素的干擾。

之前,人民日報的一張全國彩禮地圖紅遍全網,廣大網友看完是不是趕快對比了一下自己所在的省份。摸摸口袋,看看彩禮錢備齊了沒有?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有種情況是越貧困的地區,越是出現高價彩禮。這就讓廣大網友百思不得其解。

這情形發生在二十年前,還是值得探討的。那時貧困地區發展緩慢,人們收入普遍不高,增收情況不容樂觀,而彩禮可能就是這輩子能接觸到的最多的資金了。又由於攀比心理,對於傳統風俗文化的歪曲解讀,造成了彩禮禮金過高。相反的,城市發展機會多,經濟發展迅猛地區更是吸引人才聚集。

這時,人們在考慮目前經濟狀況的前提下,更加看重未來長遠發展。那麼禮金所佔比重自然有變化。

況且,最新的婚姻法完善了各項條款,對於婚前婚後財產保護方面也做了詳細說明,給即將步入婚姻和已婚人群更加合理的保障。

所以,現如今結婚率低,這個鍋不能完全甩給禮金。

心靈的成熟也是步入婚姻的必備條件。

如果還沒有做好準備,那麼還是不建議因為外界壓力走入婚姻。離婚率的增高,也可以體現出來這一點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負責,更是為了兩個家庭負責。這是一個適婚成年人應有的素養。

更加個性化的社會人群,也有著各自的獨特考量條件,這對婚姻也是一種影響。

有人會因為對方做飯不好吃而離婚,也有人因為和對方父母無法相處而離婚,離婚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歸結到底,還是因為對於婚姻這件事沒有持有一種尊重負責的態度。因此,有人遲遲無法走入婚姻。這畢竟也是一種無奈吧。

二十年間,關於結婚、彩禮那點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今信息發達,大家早已對各地風俗有更加宏觀的瞭解,但風俗習慣的壓制還是會影響人們的觀念和抉擇。在這道人生問題上,還需要各自斟酌。

現在無論男女,都不再會因為生存而依傍婚姻。每個人都能自食其力過得很好。對婚姻的遠觀近看,讓人們邁入婚姻的那隻腳遲遲不敢落下。不過,人生短暫,假如真的遇見值得愛護珍惜的人,不妨勇敢一點,邁出一步,進入婚姻這座城,瞧瞧不一樣的風景。

婚姻大事,需要謹慎負責,對自己,也對未來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