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前言】

电影《米香》讲述一个独自带着痴傻儿子的女人为了维持生计,嫁给一个丑陋驼背矿工的故事。

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不禁潸然泪下,王驼子对米香超脱生死的爱被一致认可。其实除了浅层的爱情,电影还包含亲情、友情等等,看得人五味杂陈。

最值得人深思的,还是底层人民的爱情,虽然卑微,渺小,没有惊天动地,却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米香与王驼子的感情,是多少求而不得的缩影?

在那座偏远的矿山,所有人都会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塌方,很多人为了得到抚恤金,情愿嫁给矿工,米香就是其中之一。她带着算计,在一番对比下选择了负担最轻的王驼子,即使他又丑又驼背。

整部电影色调暗沉,为数不多光亮的场景都还伴着悲伤,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悲哀的。电影的对比手法十分强烈,可谓从中间对半分,一恨一爱,一暗一明,一迷茫一朗晰。

《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所有的感情都是在经历了起伏后才显露出来

米香是一个带着痴傻儿子,被丈夫抛弃的漂亮女人,支一个摊子做拿手四川豆花,她年轻漂亮、温柔勤劳。王驼子是一个常年待在矿洞里,脸上的皮肤被灰黑的矿灰熏得黢黑,年老了头发稀疏,咧开一嘴大黄牙,背上还顶了一个驼背。

米香带着目的与王驼子结合,甚至诅咒他上工时塌方被砸死,自己好拿抚恤金。王驼子真心待人,把傻儿子当做自己的亲儿子,甚至不惜用命给母子俩换取更好的生活。

两人天差地别,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结合,但在那片阴郁的煤矿下,当所有人的面目都被染成黑色,他们的心彼此露出来,是明亮的鲜红。

陶虹塑造的米香形象可谓符合原著,观众对她又爱又恨,勾起无数个泪点,从被丈夫抛弃、为了儿子甘愿付出一切、带着儿子再一次漂泊,每一处都能引起共鸣。

米香和王驼子的故事在观众的视线里结束了,另一个主人公——皮娃子的故事才刚刚上演。他是一个脑瘫患儿,因此被亲生父亲赶出门,米香为了给他留下家财拼命挣钱,嫁给王驼子当媳妇,故事才因此开始。

米香和王驼子都竭尽全力给予皮娃子最好的东西,原以为二人可以替他创造一份家业,没想到灾难接踵而至,他的人生就此变得虚无缥缈。有米香在,皮娃子不至于风餐露宿,一旦米香不在了,会是怎样的故事?一系列留白、欲言又止,都给观众以无限的遐想。

到电影末尾,得知王驼子去世的噩耗,正值过年,米香一盘一盘的包饺子,因为王驼子最爱吃饺子。这一刻观众仿佛相信了爱情,将电影升华到了最高处,唤醒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呼吁社会关爱底层生活,也赞美这样既平淡又轰轰烈烈的爱情。

《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每一份光明都经历黑暗,在人大彻大悟之后,方得始终。

米香委曲求全与王驼子结婚当夜,她使劲挣扎最后还是妥协,那晚她的眼睛里全是恐惧和恨意,斥责世道不公,斥责丈夫的不尊重。

为了谋求生计,为给自己的痴傻儿子留一条后路,她咬牙忍耐了。生活一段时间,深知王驼子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付出真心,主动躺进他的怀抱。都说当一个女人真正爱一个男人,她才愿意为他生孩子,在一次次被感动后,米香放下外貌的成见,想给王驼子一个真正完整的家。

这第一处对比塑造了一个以夫为纲,把自己奉献的不保留分毫的女人。从恨到爱,从算计到真心,明知道王驼子得了肝癌,感念所有真心,哪怕最后留下孤儿寡母,米香还是愿意为他生孩子。

只不过没有想到王驼子早就做好死于矿难的准备,为了不再多拖累,一句简单的:“明天吧。”。

自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驼子一生的夙愿就是有个完整的家,在可以拥有自己孩子和米香之间,他选择了米香,也正因为这样的真情,唤醒一个迷途的女人。

婚后一段时间米香还是嫌弃王驼子,甚至把用过的月经纸埋进矿坑诅咒他。灰黑的氛围,孤零零的矸石车矗立在矿石堆上,米香娇小的身躯独自爬上山,天上没有一点碎星,明明在室外却像是矿洞里那般漆黑。

陡峭的矿山仿佛永远望不到尽头,米香怎么爬也爬不上去。矿山和黑夜就像牢笼,困住所有矿工,他们的明天无可预料,困住米香母子,他们始终活在阴霾下。恐惧,歉疚,怨恨,一边哭泣一边埋下月经纸,神不知鬼不觉。

在她返回时遇到一个女人,半夜矿山上出现女人是很不合常理的,也许那个人也存在同样的目的,想用月经纸令某个可怜的矿工倒霉。

在有人出事后,她后悔了,还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同样一条路,米香穷尽全身力气把月经纸挖出来。这时候有一个小细节,矸石车上的灯缓缓移动,照到米香的头上。

那一闪而过的灯光就像米香的生活,是黑暗中的荧荧星火,转瞬即逝,不可捉摸。

组建家庭后没有幸福一刻,灾难接踵而至,她的内心时刻装满忏悔、愧疚、怨恨、恐惧、挣扎。可那束光又像是希望,女人黑暗的内心中破出的一丝良知。

这个晚上她没有再遇到其他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良知去弥补错误,为了得到抚恤金,骗婚矿工的故事还在上演。

现代爱情观考虑范畴很广,自愿互爱,忠贞专一,相容互补,强烈持久是基本特征。米香的感情始终在忠诚和背叛之间挣扎,王驼子却始终如一。有人说嫁给矿工好,他们吃苦耐劳,不善言语,心地纯洁,而在电影中,还有一个目的是矿难后有抚恤金。

很多女人为了抚恤金,虚情假意与矿工结合,利用他们想要成家的心理满足自己的私心,一开始米香也是这样的人。后来幡然醒悟,观众终于释怀时,现实却告诉我们,原来发现良知的人少之又少。

《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浅层的爱情外,还有亲情和友情

虽然电影全程极其压抑,还未缓过来又是一轮暴击,但少有的情感表达又让人感动,仅仅几个镜头将人物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米香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爱情委身下嫁,是母子亲情。

米香喜欢一位李姓矿工,是男女的爱情。

米香家落难,闺蜜拿出所有存款救急,是闺蜜友情。

米香夫妻二人真心为对方付出,可为爱情,更胜亲情。

面对丑陋的王驼子,也许爱不起来,但他死了,米香一定是最伤心的。

经历了王驼子的死,相信米香再也不会以这种方式讨生活,而是带着孩子平安的生活下去。王驼子到死都不知道米香委曲求全不是因为爱情,但他带进矿坑的,是对孤儿寡母满满的爱,矿砂倒塌一瞬间,是心愿的满足。

王驼子是可怜的,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米香是可怜的,周转三个男人之间依旧得不到安定。王驼子又是幸运的,生命结束前获得有媳妇孩子的生活,结束那一瞬间也算有所得。米香也是幸运的,在最悲痛的时候有男人爱过。

在王朔的爱情观中,男女的爱情总结为:我们明知这是个圈套,还心甘情愿地钻进去。琼瑶爱情观中,又可总结为:爱情无往而不胜的,可以依靠,可以寄托,可以创造,甚至惊天地泣鬼神。

米香和王驼子的感情就是上述两种的融合体。他知道她要什么,她也知道他要什么,像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超脱肉体依赖的精神伴侣。即便后来两个人没有白头,在他坟前,她的儿子也是他的儿子,王驼子了却有一个家庭的心愿。

她离开了,虽然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定,因为每一步都带着爱。

《米香》:漂亮女人与驼背男人,最纯洁的感情是超脱生死

结语

米香和王驼子就是一个个社会底层人士的缩影,他们身份低微,住在狭小的窑洞里不见天日,可即便身处黑暗,两个人的爱是光明的。仿佛在诠释: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空。

米香是王驼子眼中的星星,点亮一成不变、漆黑的矿洞生活,王驼子是米香的天,在女人最脆弱的时候,毫不保留的给予。

张爱玲小说中写到:在茫茫人海中,时间的荒野里,遇到该遇到的人,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那么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

米香与王驼子何尝不是一种苍凉的柏拉图式爱情。

故事的开始其实为了钱,故事结尾米香却没有要钱,也许是因果,她即应得,也罪有应得。

底层人士更容易天不遂人愿,命运捉摸不定,永远不知道矿难和明天哪个先来。有的人怀着一颗纯良之心,也许能看到转机;有的人产生邪念,愧疚终会伴随一生。她得到了最想要的,因为最终待老男人以诚,也失去了最想要的,算是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可是谁又能预言?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本就不可能,只有不可知的才叫未来,我们无法避免,因为这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王驼子最后也不知道米香知道他患肝癌的事,也没明白为何米香要为他生一个孩子。

他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男人,生来父母早逝,没留下一儿半女,就此消失在矿坑,只有一座简单的坟。幸好有家人记得他的名字,那座墓碑上镌刻的不是王驼子,而是王长保。

长保,保佑米香母子平安,米香,给王驼子想要的家,让他每次回家都能吃上有口热乎饭。

这也许,就是他们给对方,最好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