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浴血上甘嶺終結①“聯軍”士兵

1952年11月28日,志願軍15軍發出《關於兵力部署調整的指示》:上甘嶺地區之戰鬥,作為戰役性的作戰來說應該結束。李副軍長前指於本月30日解除任務,由29師師長張顯揚、34師參謀長蔣科統一指揮106團作戰。31師部隊93團應於30日24時前撤出陣地,全部開往谷山歸建。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以這份《指示》為標誌,宣佈上甘嶺戰役正式結束。其實,敵人的進攻從11月25日就已經結束,11月26日,15軍發佈上甘嶺戰役公報,43天戰鬥中,我打退敵人排以上進攻900餘次,與敵進行大規模爭奪戰29次,以傷亡11529人的代價,斃、傷、俘敵25498人。這份戰績公報裡,包含12軍傷亡4263人,斃、傷、俘敵6774人。

志願軍苦戰43天,贏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這個勝利,不止是戰爭形態上的勝利,更是心勝。半個多世紀以來,諸多學者專家研究上甘嶺戰役,我們器不如人,為什麼會贏?贏得因素有很多,我們不妨看看以美軍為首的“聯軍”為什麼會輸。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前面我們講了志願軍戰士的故事,今天不妨看看“聯軍”士兵的故事。我一直認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士兵是沒有信仰的士兵。他們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在一些在“聯軍”諸多士兵的表現及言行中,都可以窺見一斑。戰爭從來都不只是炮火硝煙的較量,上甘嶺戰役這臺“絞肉機”的較量,也絕非只是鋼鐵炮彈,範弗裡特用炮彈證明了這一點,炮彈可以削低高地,炸燬肉體,但是消磨不了意志。

志願軍戰士打退敵人一次進攻後,在陣地上撿到一個黃皮日記本,這本日記裡記錄了美軍戰士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我本來深信二戰帶來了持久和平。那時候我帶著凱旋的心情離開了軍隊,與可愛的麗薩結了婚。我們相信,再也不會遭受另一次大戰的不幸了。然而戰爭爆發了。今天我突然接到被徵召入伍的通知。真是沒想到!沒想到!……

晚上,我把這個消息告訴麗薩,她哭了。她問我:“你們究竟去哪裡?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我無法回答她。因為這同樣也是我想不通的問題。而且特別使我憤恨的是,我的後備期只剩了1個月,也許到了戰場就到期了。為什麼他們一定要召我?召我這個已經結了婚的人?

不知道為誰而戰,自然就會厭戰,士兵厭戰,自然就會失去作戰的硬氣和勇氣。美軍準備武力介入朝戰前,舉行了一場演習。有一個士兵在實彈射擊時,突然大聲哭叫起來,在射擊場上亂跑亂竄,美軍將他送入醫院,最後這名士兵以“戰爭恐懼症”而退伍。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多年後,和他一個部隊的士兵在大街上遇到了他,才知道他當時完全是裝瘋賣傻,他告訴原先同一個部隊的士兵,他不願去戰場,是因為完全不理解為什麼要進行這場戰爭。

寫這本日記的美軍士兵,去往前線前,向父母告別。他的母親哭個不停,父親喝得酩酊大醉,拍著桌子怒罵:“這是一場該死的戰爭!應該讓決定戰爭的混蛋們去嚐嚐炮火的滋味!”抗美援朝戰場上,美軍士兵有唯二願望,一是放5天假,到日本去消遣,二是在前線幹滿10個月或者12個月,抑或是在後方幹滿更長一段時間,便換班回國。

下士查爾斯•H•戈頓,密西西比人,在美軍中擔任班長。有一天晚上,戈頓帶隊到志願軍佔領地域執行巡邏任務。走在途中,突然報務員跑到跟他跟前對他說,連長剛才打電話,通知你就地停下回返連隊,明天就送你回國。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在這種制度下生長出來的士兵,是絕對打不了勝仗的。如果一支軍隊的士兵,不把從戰場上回家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上,那麼這支軍隊就不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名士兵所表現出的厭戰情緒,在美軍中絕非個例。美第13工兵營B連列兵格羅夫在上甘嶺戰役打響之前,乘船回國了。與他同行的很多士兵,厭倦了戰場上無休無眠的炮聲,志願軍冷槍冷跑使他們膽寒,他們乘船離開戰場的時候,頭也沒回,再也不想看到這個令他們絕望的地方。唯獨格羅夫回頭望了又望,他在回憶文章裡說,他回頭望,並非留戀不捨,只是想確定一下他們所乘的船沒有調頭回到絕望的戰場。

美國大兵大罵團長摩西:上甘嶺是屠宰場!喊著“羅素”衝鋒

上甘嶺戰役前回國的美軍士兵是幸運的,就像格羅夫。那些沒有參加了上甘嶺戰役的美軍士兵,總是不停地謾罵美軍指揮官。美軍31團士兵驚呼上甘嶺是屠宰場,是可怕的地獄,他們大罵團長摩西。他們憤然認為,摩西是瘋子,只會坐在地堡裡,用望遠鏡看自己的士兵送死的把戲。

美軍士兵厭戰,是喪失戰力最根本的原因,李奇微和範弗裡特都知道,對一個喪失勇氣的士兵或者一支軍隊,首要任務就是要使其恢復信心。但他們沒能辦到,他們的繼任者也沒能辦到。為了激發士兵戰鬥精神,美軍竟然將597.9高地2號陣地取名“羅素峰”,羅素的全名為“簡•羅素”,是美國的一位豔星,美軍多數士兵在進攻的時候嘴裡都喊著她的名字。

我實在難以想象,當年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聯軍”到底是由一群怎樣的士兵組成,這樣的士兵組成的軍隊,焉能戰勝秉懷家國大義的志願軍?!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